矿山无人驾驶

搜索文档
易控智驾赴港上市,千亿矿山无人驾驶赛道爆发背后
36氪· 2025-07-23 14:09
行业动态 - 矿山无人驾驶行业正在从"试验场"迈向"规模化商用"的临界点,2025年被认为是规模化应用起量之年 [5] - 2025年上半年矿山无人驾驶领域融资事件集中爆发,仅4月-6月就有6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2亿元 [5] - 2024年国内无人驾驶矿卡部署量增长近100%,达到2500台 [11] - 2024年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20亿元,2021-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4.7%,长期潜在市场总规模达1850亿元 [12] - 2024年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2500辆,同比增长超120%,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7亿美元增至2030年81亿美元 [12] 公司动态 - 易控智驾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24日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 [3] - 易控智驾成立于2018年5月,是国内无人驾驶行业头部企业,全球领先的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6] - 截至2024年末,易控智驾运营1000台矿山无人驾驶车辆,是全球最大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占有率18.2% [6] - 2022-2024年易控智驾营收分别为5991.7万元、2.71亿元、9.86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305.8% [6] - 2022-2024年易控智驾净亏损分别为2.16亿元、3.34亿元、3.90亿元,三年累计亏损9.40亿元,2024年毛利率仅7.6% [7] 业务模式 - 易控智驾业务模式分为TaaS模式(持车模式)和ATaaS模式(不持车模式) [8] - TaaS模式收入从2022年5983.5万元增至2024年5.2亿元,但收入占比从99.9%降至52.7% [9] - ATaaS模式2023年收入1.13亿元,2024年达4.53亿元,占总收入46% [10] - 一台无人驾驶矿卡成本约200-250万元,ATaaS模式可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 [10] 技术发展 - 易控智驾2020年起获得多个矿区无人驾驶项目,2023年车队规模突破200台 [6] - 2023年易控智驾在单一矿区同时运营超200台无人驾驶矿卡,创造世界纪录 [6] - 目前无人矿卡工作效率未达预期,日均作业时间未达18-20小时目标 [7] - 行业聚焦露天矿区无人驾驶,矿区内部无人驾驶尚未纳入发展方向 [12] 政策环境 - 2024年国家矿山安监局要求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 [13] - 政策要求2026年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单班作业人员不得超50人 [13] - 新疆准东、山西、江苏等地近年发布文件对矿区无人化率提出要求 [13] - 政策倒逼矿山企业短期内完成智能化改造,催生巨大订单需求 [13]
研判2025!中国矿山无人驾驶行业市场现状、企业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迈入“大规模应用”新阶段,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行业集中度较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1 09:14
矿山无人驾驶行业概述 - 矿山无人驾驶是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IT、汽车、采矿等技术,通过自动化实现矿山运输无人化操作[1] - 技术层面已达到L4级别无人驾驶,因道路简单、人流少、低速等特点成为最适合自动驾驶落地的场景[2] - 核心技术包括环境感知、导航定位、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形成感知-规划-控制的递进体系[4]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国外发展领先于国内,自2008年起进入商业化阶段,代表性企业包括卡特彼勒、小松等[7] - 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24年被视为商业化元年,从小规模试点转向大规模应用推广[8] - 2021年市场规模1亿元,2024年达20亿元(同比增长233%),预计2030年超300亿元[14][30] 市场应用数据 - 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从2019年9辆增至2024年9月1510辆,预计2024年末达2500辆[20] - 已完成"去安全员"的无人驾驶车辆占比55.3%[20] - 渗透率从2021年1.1%提升至2024年5.7%[18] 商业模式与产品结构 - 商业模式分为TaaS(持车,占比44.9%)和ATaaS(不持车,占比55.1%)[16][18] - 百吨级无人矿卡占比最高(46.3%),其次为70吨级(14.6%)[22] - 增程宽体车占据58.6%市场份额,刚性矿卡/电动轮占20.6%[24] 竞争格局 - 市场参与者分为方案商(80%份额)、主机厂(15%)、IT厂商(小份额)[26] - 头部企业易控智驾(49.2%)、中科慧拓、踏歌智行合计占72.4%市场份额[28] - 主机厂代表包括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同力股份等[26] 政策与趋势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化建设,推动无人驾驶矿卡联合作业[11] - 未来将向金属矿、石灰岩矿等多元化场景延伸[30] - 无驾驶舱矿车成为技术发展方向,更符合无人作业要求[30]
矿山无人驾驶“龙头”公开募股
中国能源网· 2025-07-12 11:10
商业模式与上市计划 - 公司正寻求改变商业模式并通过公开募股强化实力开拓更广泛市场[1] - 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登陆主板[1] - 公开募股目的包括加强软件系统开发、扩大技术支持职能、获得认证及增加技术人才[5] 市场地位与行业前景 - 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4年达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4.7%[2] - 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51亿元增至2030年301亿元[2] - 公司在露天煤矿市场份额超42%整体矿区无人驾驶市占率达49.2%[2] - 技术已部署于国家能源集团等24个矿场[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总收入从5991.7万元增至9.8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5.8%[3][6] - 同期净亏损从2.16亿元扩大至3.9亿元[3][6] - 2024年研发开支超2亿元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4602.7万元[3]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超15亿元高于流动资产总额[3] - 毛利率从2022年-29.5%改善至2024年7.6%[6] 运营数据与技术挑战 - 月均活跃矿卡数量从2022年31辆增至2024年577辆[3] - 运输方量从2022年1440万立方米提升至2024年1.341亿立方米[3] - 露天矿环境需克服传感器干扰、复杂地形等技术难题[5] - 不持车模式毛利率高于持车模式因避免车队相关成本[5] 行业共性问题 - L4级无人驾驶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开发烧钱与造血能力弱问题[4] - 同业公司文远知行2023年研发费用8.57亿元收入仅2.73亿元[4]
科达自控分析师会议-20250619
洞见研报· 2025-06-19 0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科达自控展开调研,探讨智慧矿山无人驾驶应用、特种机器人业务及未来业务规划等内容,展现公司在矿山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强调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及多元化业务布局的战略方向 [16][22][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日期为2025年06月18日,调研对象是科达自控,所属行业为软件开发,接待人员有董事长付国军、董秘任建英、证券事务代表郝富强 [1][8] - 参与调研的机构众多,包括华源证券、泰康资产、天弘基金等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等 [2][9] 智慧矿山行业无人驾驶应用情况 - 露天矿无人驾驶应用相对较多但仍处试验探索阶段,未列入智慧矿山采购目录;公司聚焦车辆调度和管理系统研发应用,辅助驾驶系统已列入采购目录,产品迭代至第4代,技术接近L2级自动驾驶,相关系统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名单 [16] - 井工矿受复杂条件制约,无人驾驶应用进程不及露天矿;公司提供辅助运输智能化系统,处于辅助驾驶技术层级,参与的国家项目已完成验收并推广 [17] 矿山无人驾驶业务客户群体及服务策略 - 核心服务对象是矿山企业,采用“平台先行、终端适配”策略,先定制智能化管理平台和终端,再部署兼容设备,满足多样化需求并降低成本 [19] 与智驾公司业务技术路径差异及关系 - 公司立足矿山生产全流程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智驾公司聚焦车辆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现阶段无直接竞争关系,未来可能形成优势互补的上下游合作关系 [20] 特种机器人业务现状及发展 - 自2019年响应行业趋势,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多款巡检及运输类机器人已落地应用,正突破核心部件技术瓶颈,设立子公司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落地 [22][23] 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 立足“智慧矿山为主、智慧市政为辅、‘物联网+’为先导”战略定位,推进具身智能在矿山场景应用落地,巩固主营业务领先地位 [25] - 新能源充换电业务是重要支撑,处于社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运营赛道领先地位,将加快全国推广,提升营收占比 [26] - 依托工业互联网技术积累,探索培育第三业绩增长极,构建多元协同、稳健可持续的业务发展格局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