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驾驶矿卡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三季报”释放积极信号
人民日报· 2025-11-13 04:50
整体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3.46万亿元,净利润4.7万亿元,4183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近八成 [3] - 第三季度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3.82%、11.45%,环比增长2.40%、14.12%,增速较上半年显著提升 [3] - 沪市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58万亿元,同比微增,净利润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5% [4] - 沪市民营企业一至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4%、12.3%、17.2%,呈现逐季走高态势 [4] 分红与研发投入 - 沪市今年以来累计501家次公司推出中报、三季报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总额超6000亿元,同比增长3.3% [4] - 深市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5180.11亿元,同比增长6.20%,研发强度为3.29% [5] - 63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11家公司研发支出超过50亿元 [5] - 创业板公司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516.61亿元,前三季度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超五成公司利润增长 [5] 行业与公司亮点 - 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超硬材料、影视院线、快递物流等多个行业表现突出 [3] - 道明光学全系列反光材料获海外采购商认可,球冠电缆完成多项新品研发,国盾量子实现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量产 [6] - 山东钢铁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经营性现金累计流入增幅高达107.45%,高端化产品比例较去年提升5.4个百分点 [8][9] - 中铁工业联合研制世界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启明号”成功下线 [10] - 顺网科技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09亿元,同比增长8.04%,归母净利润为3.24亿元,同比增长52.59%,拥有300多个节点机房、5万路可运营电竞级高品质算力 [10] 海外市场拓展 - 中联重科前三季度境外收入达213.13亿元,占总营收57.36%,同比提升6.05个百分点,拟在港股市场发行不超过60亿元可转债投入研发创新与海外体系建设 [12] - 恒誉环保技术及成套装备在德国、英国、丹麦、巴西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商业应用,海外新签订单及复购订单验证公司实力 [13] - 同力股份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自主研发出线控底盘,无人矿卡市场占有率领先,将投入更多资源开发非洲、中亚、南美等海外市场 [13]
同力股份(920599):深度报告:全球矿山宽体车龙头,新能源+无人驾驶加速渗透
浙商证券· 2025-11-09 20: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2]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全球宽体车开创者,业绩保持稳健增长,2018-2024年营收CAGR为21%,归母净利润CAGR为31% [1] - 新能源与无人驾驶车型加速渗透,预计将驱动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预计为13.1% [5][12] - 公司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对应2025-2027年PE为11.4/10.2/8.9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5][12][10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非公路宽体车的首创者和行业领军企业,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占有率约30% [19][25]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燃油、纯电、混动及氢燃料等多种能源路径的宽体车、矿用自卸车等,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矿山及大型基建领域 [25][26] - 公司管理层结构稳定,核心成员具备深厚的行业积淀与丰富的管理经验 [21][2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61.4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93亿元 [29][9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82亿元、76.37亿元、86.24亿元,CAGR为12.8% [5][12][10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0亿元、9.94亿元、11.39亿元,CAGR为13.1%,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 [5][12][99] - 公司保持高分红政策,2024年度分红率为40%,股息率为5.5% [101] 传统燃油宽体车市场 - 国内市场规模基本稳定,2023年约为130亿元,需求受露天煤矿占比提升(从2021年21%升至2023年25%)及有色金属产量平稳增长支撑 [2][43][50] - 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持续加严(如“国四”、“国五”),政策驱动下的存量替代需求明确且持续 [2][56] -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在露天煤矿等中短距运输场景中相比传统矿卡和公路车具备显著的经济性优势 [2][37][38] 新能源宽体车市场 - 新能源宽体车在降低排放和运营成本方面优势显著,市场规模快速成长,从2020年1亿元增至2024年25亿元(27亿元),预计2029年达149亿元,期间CAGR为43% [3][66][68] - 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约为9%,预计2029年将提升至37.2% [66][68] - 行业竞争格局集中,2024年CR3为68%,宇通和同力股份市场份额分别为25%和24%,相差较小 [3][69] 无人驾驶宽体车市场 - 无人驾驶方案可大幅节约人力成本约10-15万元/(年/人),提升运营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4][77][82] - 中国矿区无人驾驶市场规模从2021年1亿元增长至2024年20亿元,预计2030年可达301亿元,期间CAGR为57.4% [4][85][88] - 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呈现双寡头格局,同力股份市占率29.2%位居第二;公司是易控智驾(市场份额近50%)的最大OEM厂商,2024年采购占比达29% [4][88][94][96] 增长驱动与催化因素 - 新能源和无人驾驶等高附加值产品渗透率提升是公司核心增长驱动,其毛利率高于传统产品 [13][98] - 关键合作方易控智驾计划港股IPO,有望为公司带来订单放量 [4][94] - “国五”排放政策发布等事件可能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 [14]
一家中国科创企业如何在八年时间内领军全球?
财富FORTUNE· 2025-11-06 21:05
公司发展历程 - 希迪智驾于2017年12月在长沙成立,专注于商用车智能驾驶领域[4] - 公司从车路协同技术切入市场,第一年实现2000万元营收[6] - 2019年在赤峰落地首个小型矿卡项目,2022年7月完成江苏句容台泥水泥矿两台老旧矿卡智能化改装概念验证[11] - 2022年11月实现行业首个全矿山无人驾驶项目,14台无人矿卡实现"7×16小时"作业[11] - 2024年为国家能源集团某年产1600万吨露天煤矿打造全球最大规模混合编组作业案例,实现56台无人驾驶矿卡与约500台有人驾驶车辆协同运行[13] - 2025年4月与GTHE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军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市场[24] 技术路线与产品布局 - 初期选择车路协同作为突破口,通过V2X低时延通信实现主动式公交优先功能,获2021年世界智慧城市出行大奖[7][9] - 切入封闭场景全无人驾驶,重点发展矿山和园区应用[9] - 选择商用车特别是矿卡品类,因矿场安全需求迫切且环境恶劣难招司机[10] - 形成自动驾驶、V2X、高性能感知三大产品线[20] - 无人矿卡作业效率达有人驾驶1.04倍,能耗成本减少88%[11] 研发体系与人才战略 - 团队规模达数百人,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研发投入占运营成本比重超过40%[17] - 采用四次闭环研发方法论:第一次闭环投入10%资源,第二次20%,第三次30%,第四次40%[19] - 将研发工作解耦成不同模块,分为三电系统、传感器、雷达、通信、感知、规划、控制和调度等团队[20] - 选择长沙因当地有三所985高校,生活成本低于北京、上海,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16] 市场拓展战略 - 国内市场抓住政策机遇,2024年国家矿山安监局下发文件对矿山智能化提出明确要求[10] - 出海首选中东市场,直接与经销商合作展示智能化技术实际效果[22] - 除中东外,同时开拓澳大利亚、巴西等成熟市场,关注俄罗斯、蒙古等潜力市场[25] - 在中东市场利用斋月期间无人驾驶矿卡可连续生产的优势进行推广[24]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14年特斯拉推出全球首个商用智能驾驶系统Autopilot Hardware 1.0,开启技术井喷期[5] - 2017年特斯拉发布Semi半挂卡车原型车,但直到2022年才交付首台成品且未实现量产[1][4] - 商用车虽保有量少于乘用车,但日均运行时长可达20小时,总运行时长差距不大[9] - 商用车按场景和用途分为近300个品类,矿卡成为希迪智驾的重点突破方向[10]
同力股份(920599):北交所信息更新:新能源+无人矿卡赋能盈利能力,2025Q3末合同负债1.71亿在手订单饱满
开源证券· 2025-10-31 22:2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同力股份(920599.BJ)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新能源与无人驾驶技术赋能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是维持“买入”评级的主要依据 [5] - 公司新能源车及无人驾驶矿卡产品具有高价值量和高毛利率的特点,有望带动盈利能力增长 [6] - 公司与力拓集团的合作及海外市场拓展取得进展,同时在手订单饱满,为未来增长提供支撑 [7]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96亿元,同比增长9.45%,归母净利润5.35亿元,同比增长16.39% [5] - 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6.27亿元,同比增长3.64%,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31.22% [5] - 报告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8亿元、9.80亿元、10.77亿元 [5] - 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85元、2.12元、2.33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2.3倍、10.8倍、9.8倍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宽体自卸车毛利率同比增长1.42个百分点,电车和无人驾驶车毛利率约20%,高于传统油车 [6] 业务运营与产品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车辆合计2700多台,其中新能源车占比约55% [6] - 新能源车中有一半是无人驾驶产品 [6] - 产品价值量方面:燃油车销售单价约100万元,新能源车单价在100-200万元之间,无人驾驶车单价在200万元以上 [6] - 公司已与易控智驾等多家无人驾驶开发公司合作,推动产品在矿区规模化、商业化落地 [6] - 根据行业数据,预计2026年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10000辆,2023-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106.78% [6]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公司与力拓集团合作顺利,已交付7台纯电135非公路自卸车用于外蒙古铁矿项目 [7] - 力拓的标杆示范效应有望吸引更多矿业公司关注公司产品 [7] - 公司已推出200吨产品,体现进入高端市场能力,为进入澳大利亚、北美市场铺垫 [7]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71亿元,较年初增长125.97%,反映在手订单饱满 [7]
我国煤炭智能开采产能占比首超50% 1.6万余个高危岗位实现无人化替代
行业智能化产能现状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煤炭智能开采产能占比历史性突破50% [1] - 全国已有1.6万余个高危岗位实现无人化替代 [1] - 到今年4月,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907处,接近占煤矿总数4300处的四分之一 [2] 产能集中化与大型煤矿作用 - 近年煤炭产能加速向现代化大型煤矿聚集,大型现代化煤矿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 [2] - 到去年底,全国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矿83处,产能达到13.6亿吨/年 [2] - 露天煤矿产量占全国25%左右 [2] - 煤矿数量从2014年约1.5万处大幅减少至去年底约4300处,单井规模大幅提高 [2] 智能化应用案例与效益 - 国能准能集团两座露天煤矿的103台卡车已具备无人驾驶功能,常态化运行约40台,今年以来无人驾驶矿卡累计拉运岩石约1000万立方米 [2] - 中煤陕西大海则煤矿单班智能化率保持在89%以上,工作面内单班作业人员减至5人,单班可采煤6至7刀,日产原煤近6万吨 [3] - 大海则煤矿具备双工作面百万吨生产能力 [3] 智能化发展阶段与挑战 - 煤矿智能化目的是让采煤、掘进、运输、排水等七大系统实现自监测、自识别、自分析、自决策、自执行,实现生产过程无人干预 [4] - 当前智能化仍属初级阶段,在生产系统的自监测、自认识方面投入多,而在自分析、自决策和自执行方面投入少、进展慢 [4][6] - 不同生产系统协同方面的研究进展较慢,是智能化矿井建设的难点 [6] 未来技术攻关方向 - 技术装备研发应以提高效率、提高安全、减人为目标,注重应用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 [5] - 煤炭企业正加速攻关关键技术,如准能集团计划打通智能爆破、智能采剥、无人驾驶、智能辅助等工艺链,建立完整的智能露天煤矿生产作业体系 [1][6] - 大海则煤矿重点攻关"复杂条件煤矿巷道快速智能掘进",研发智能快掘装备群组位姿感知技术、锚杆和锚索自动支护技术,构建全链条智能掘进体系 [7]
无人矿卡全赛道亏损:赛博矿工价值几何?
36氪· 2025-09-15 13:06
行业概况 - 矿区场景因环境封闭、安全要求高等特点成为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的优先领域 [1][2] - 2025年是中国无人驾驶矿卡规模化爆发元年 2023年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为1131辆 2025年预计全国落地数量超5000台 渗透率达20% [4] - 头部企业易控智驾和希迪智驾于上半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争夺"矿山无人驾驶第一股" [3] 商业化优势 - 安全事故发生率平均下降70%以上 有效避免因安全事故导致的停产损失(单次损失常超亿元) [5][7] - 单日作业时间延长2小时以上 实现全天候运行无需换班休息 [8] - 人力成本降低80%以上 传统矿车需配备2名司机(单人年薪约20万元)而无人矿车仅需少量远程监控人员 [9][18] - 安全提升、效率保障和成本降低构成无人驾驶矿卡的专属标签 [11] 企业财务表现 - 易控智驾2022-2024年亏损分别为2.16亿元、3.34亿元、3.91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9.4亿元 [12] - 希迪智驾同期亏损分别为2.63亿元、2.55亿元、5.81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11亿元 [13] - 两家企业营收高速增长:易控智驾三年复合增长率305.8%(2024年营收9.86亿元) 希迪智驾三年复合增长率263%(2024年营收4.10亿元) [14] 行业挑战 - 研发投入高昂 希迪智驾和易控智驾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占营收47%和21% [14] - 技术成熟度不足导致可靠作业时长未达预期(原设计日均18-20小时) 单位成本居高不下 [15] - 中小矿场付费意愿低:无人驾驶系统单套投入约50万元/车 前装整车采购价超100万元/车 [20] - 头部企业存在大客户依赖症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约80% [23] 商业模式演变 - 重资产模式存在结构性弊端:矿车采购成本高(宽体矿车100万元/台 大型矿车超300万元/台) 回款周期长导致现金流紧张 [28][29] - 易控智驾2022-2024年现金流持续为负:-0.75亿元、-2.51亿元、-7.13亿元 [30] - 行业向轻资产转型:华为采用ICT产品输出模式 易控智驾推出ATaas轻资产订阅模式(2024年收入占比46%) 中科慧拓采用租赁+系统+运维模式 [32][34][35]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市场规模为千亿级运力市场 相比Robotaxi的万亿市场天花板有限 [40][41] - 政策支持明确:2026年煤矿/非煤矿山智能装备替代率目标分别不低于30%/20% [47] - 中国技术全球领先:截至2025年7月中国投入运营自动驾驶矿卡2108台居世界首位 易控智驾市占率42.5%且累计运行超3000万公里 [48][49] - 出海优势显著:无需公开道路牌照 技术方案可直接复制至海外矿区 已进入澳大利亚、泰国、印尼等市场 [51][52] 技术特性对比 - 相比Robotaxi 无人矿卡技术难度低:封闭场景仅需应对短尾场景 无需高精地图和复杂政策审批 [42][47] - 中国企业在极寒环境作业(-40℃)、L3级常态化运行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49]
经济大省新亮点|福建: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逐质向新
新华社· 2025-08-14 21:37
县域经济发展质效提升 - 福建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1] - 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水平通过补链强链持续提升 [1] 产业创新与技术升级 - 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通过技术创新使碳纤维生产效率提升60%、能耗降低70%,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0% [2] - 紫金山金铜矿应用无人驾驶矿卡已安全运行2000多公里,产业链向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延伸 [2] - 上杭县金铜产业链产值667亿元(同比增长6.9%),金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3] - 福建省实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256项,总投资2737亿元,发布116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3] 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 - 福建御冠食品通过高品质产品抢占中高端市场,保持利润高增长 [4] - 信泰科技产值同比增速21%,数字化转型提升品控与客户黏性,新生产基地加速建设 [4] - 县域产业园区从"引资"转向"选资",如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构建完整产业链,关注"四链"融合 [6] - 福建省开展"四链"融合对接活动超百场,参与企业1.4万余家 [6] 区域协同与产业链延伸 - 武平县配套率超20%,促成40余家企业与行业龙头产销对接,融入国内产业大循环 [7] - 三明安德凯重工通过"山海协作"布局生产线,每吨钢材运输成本减少约65元 [9] - 福清市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引进富乐文椰子加工等15个项目,利用中印尼"两国双园"机制 [9] - 福建省升级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帮助3.3万家企业发布产品2万余个 [9]
L4级无人驾驶,在矿车上率先实现了......
钛媒体APP· 2025-08-13 18:5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易控智驾专注于矿山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在全球L4级无人驾驶公司中按2024年收入排名第一[3] 中国L4级无人驾驶市占率达18.2%[2] - 部署超过1400辆活跃无人驾驶矿卡于24个矿场 客户包括国家能源集团、紫金矿业等行业巨头[7] 为全球首家实现超1000辆无人矿卡同时运营的企业[3] - 业务模式包含重资产TaaS(车队全包服务)和轻资产ATaaS(纯技术支持) 2024年轻资产模式收入占比达46%[15] 财务表现与融资情况 - 营收从2022年6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9.8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305.71%[15] - 近三年净亏损累计9.4亿元(2022年2.16亿/2023年3.34亿/2024年3.9亿)[16] 2024年毛利率首次转正至7.6%[16] - 成立6年完成10轮融资 总融资额近13亿元[5] IPO前估值达48亿元 宁德时代通过溥泉资本领投最后轮4亿元[5] 创始团队与股东结构 - 创始人蓝水生为连续创业者 曾创办游戏公司(操盘超30款手游页游)及"易咖新能源"低速电动车项目[8][9] - 联合创始人张磊为技术负责人 曾任宇通客车智能化技术工程师[10] 当前股权结构中蓝水生与妻子合计持股超33%[11] - 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紫金矿业、蔚来资本等产业资本 以及方广资本、同力股份等产业链相关机构[5] 行业需求与商业化进展 - 矿山无人驾驶属刚需场景 解决高海拔/极端环境下的安全与成本问题[7] 客户留存率保持100%[16] - 已形成研发(北京/上海/郑州基地)-软硬件-交付-维护全链条服务 业务扩展至澳大利亚市场[7]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80% 其中最大客户2024年贡献54.5%收入[17]
中联重科:公司的掘进机产品主要用于隧道施工、水利工程等,不用于矿山开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9:28
公司业务布局 - 矿山机械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发展产业板块 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 [1] - 公司掘进机产品主要用于隧道施工和水利工程 不用于矿山开采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已形成露天采矿设备 破碎筛分设备 物料输送设备三大系列产品 [1] - "年产千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曾获国务院颁发的重大技术装备奖 [1] - 正加速推动"大型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及应用落地 [1] 智能化应用成果 - 智能化方面包括远程控制挖机 无人驾驶矿卡 遥控潜孔钻等应用 [1] - 正打造"高效开采 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智慧矿山样板 [1]
易控智驾赴港上市,千亿矿山无人驾驶赛道爆发背后
36氪· 2025-07-23 14:09
行业动态 - 矿山无人驾驶行业正在从"试验场"迈向"规模化商用"的临界点,2025年被认为是规模化应用起量之年 [5] - 2025年上半年矿山无人驾驶领域融资事件集中爆发,仅4月-6月就有6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2亿元 [5] - 2024年国内无人驾驶矿卡部署量增长近100%,达到2500台 [11] - 2024年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20亿元,2021-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4.7%,长期潜在市场总规模达1850亿元 [12] - 2024年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2500辆,同比增长超120%,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7亿美元增至2030年81亿美元 [12] 公司动态 - 易控智驾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24日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 [3] - 易控智驾成立于2018年5月,是国内无人驾驶行业头部企业,全球领先的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6] - 截至2024年末,易控智驾运营1000台矿山无人驾驶车辆,是全球最大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占有率18.2% [6] - 2022-2024年易控智驾营收分别为5991.7万元、2.71亿元、9.86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305.8% [6] - 2022-2024年易控智驾净亏损分别为2.16亿元、3.34亿元、3.90亿元,三年累计亏损9.40亿元,2024年毛利率仅7.6% [7] 业务模式 - 易控智驾业务模式分为TaaS模式(持车模式)和ATaaS模式(不持车模式) [8] - TaaS模式收入从2022年5983.5万元增至2024年5.2亿元,但收入占比从99.9%降至52.7% [9] - ATaaS模式2023年收入1.13亿元,2024年达4.53亿元,占总收入46% [10] - 一台无人驾驶矿卡成本约200-250万元,ATaaS模式可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 [10] 技术发展 - 易控智驾2020年起获得多个矿区无人驾驶项目,2023年车队规模突破200台 [6] - 2023年易控智驾在单一矿区同时运营超200台无人驾驶矿卡,创造世界纪录 [6] - 目前无人矿卡工作效率未达预期,日均作业时间未达18-20小时目标 [7] - 行业聚焦露天矿区无人驾驶,矿区内部无人驾驶尚未纳入发展方向 [12] 政策环境 - 2024年国家矿山安监局要求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 [13] - 政策要求2026年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单班作业人员不得超50人 [13] - 新疆准东、山西、江苏等地近年发布文件对矿区无人化率提出要求 [13] - 政策倒逼矿山企业短期内完成智能化改造,催生巨大订单需求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