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矿卡

搜索文档
经济大省新亮点|福建: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逐质向新
新华社· 2025-08-14 21:37
县域经济发展质效提升 - 福建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1] - 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水平通过补链强链持续提升 [1] 产业创新与技术升级 - 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通过技术创新使碳纤维生产效率提升60%、能耗降低70%,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0% [2] - 紫金山金铜矿应用无人驾驶矿卡已安全运行2000多公里,产业链向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延伸 [2] - 上杭县金铜产业链产值667亿元(同比增长6.9%),金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3] - 福建省实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256项,总投资2737亿元,发布116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3] 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 - 福建御冠食品通过高品质产品抢占中高端市场,保持利润高增长 [4] - 信泰科技产值同比增速21%,数字化转型提升品控与客户黏性,新生产基地加速建设 [4] - 县域产业园区从"引资"转向"选资",如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构建完整产业链,关注"四链"融合 [6] - 福建省开展"四链"融合对接活动超百场,参与企业1.4万余家 [6] 区域协同与产业链延伸 - 武平县配套率超20%,促成40余家企业与行业龙头产销对接,融入国内产业大循环 [7] - 三明安德凯重工通过"山海协作"布局生产线,每吨钢材运输成本减少约65元 [9] - 福清市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引进富乐文椰子加工等15个项目,利用中印尼"两国双园"机制 [9] - 福建省升级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帮助3.3万家企业发布产品2万余个 [9]
易控智驾赴港上市,千亿矿山无人驾驶赛道爆发背后
36氪· 2025-07-23 14:09
行业动态 - 矿山无人驾驶行业正在从"试验场"迈向"规模化商用"的临界点,2025年被认为是规模化应用起量之年 [5] - 2025年上半年矿山无人驾驶领域融资事件集中爆发,仅4月-6月就有6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2亿元 [5] - 2024年国内无人驾驶矿卡部署量增长近100%,达到2500台 [11] - 2024年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20亿元,2021-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4.7%,长期潜在市场总规模达1850亿元 [12] - 2024年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2500辆,同比增长超120%,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7亿美元增至2030年81亿美元 [12] 公司动态 - 易控智驾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24日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 [3] - 易控智驾成立于2018年5月,是国内无人驾驶行业头部企业,全球领先的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6] - 截至2024年末,易控智驾运营1000台矿山无人驾驶车辆,是全球最大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占有率18.2% [6] - 2022-2024年易控智驾营收分别为5991.7万元、2.71亿元、9.86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305.8% [6] - 2022-2024年易控智驾净亏损分别为2.16亿元、3.34亿元、3.90亿元,三年累计亏损9.40亿元,2024年毛利率仅7.6% [7] 业务模式 - 易控智驾业务模式分为TaaS模式(持车模式)和ATaaS模式(不持车模式) [8] - TaaS模式收入从2022年5983.5万元增至2024年5.2亿元,但收入占比从99.9%降至52.7% [9] - ATaaS模式2023年收入1.13亿元,2024年达4.53亿元,占总收入46% [10] - 一台无人驾驶矿卡成本约200-250万元,ATaaS模式可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 [10] 技术发展 - 易控智驾2020年起获得多个矿区无人驾驶项目,2023年车队规模突破200台 [6] - 2023年易控智驾在单一矿区同时运营超200台无人驾驶矿卡,创造世界纪录 [6] - 目前无人矿卡工作效率未达预期,日均作业时间未达18-20小时目标 [7] - 行业聚焦露天矿区无人驾驶,矿区内部无人驾驶尚未纳入发展方向 [12] 政策环境 - 2024年国家矿山安监局要求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 [13] - 政策要求2026年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单班作业人员不得超50人 [13] - 新疆准东、山西、江苏等地近年发布文件对矿区无人化率提出要求 [13] - 政策倒逼矿山企业短期内完成智能化改造,催生巨大订单需求 [13]
易控智驾冲港股IPO,无人矿卡有望迈入爆发期
山西证券· 2025-07-23 0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首次)[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易控智驾冲刺港股 IPO,其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超 300%,但尚未盈利 [3][5] - 传统矿卡竞争格局为“5 + N”,国外企业占主导,国内无人驾驶矿卡企业有国产替代机遇 [6] - 矿业是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最成熟应用之一,国内无人驾驶矿卡销量渗透率和规模将爆发式增长,全球市场规模也将大幅增加 [7] - 大型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渗透率提升催生成长机会,建议关注易控智驾、希迪智驾、北方股份等 [7] 相关目录总结 易控智驾情况 - 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修订后上市申请文件冲刺港股 IPO,6 月 24 日完成超 4 亿元 D 轮融资,资金用于研发、市场开拓和海外布局 [3] - 作为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L4 级无人驾驶技术部署在 24 个矿场,截至 2025 年 6 月 18 日已部署超 1400 辆无人驾驶矿卡,解决方案部署在 12 个最大露天煤矿中的 7 个 [5] - 2022 - 2024 年营收分别为 5991.7 万元、2.71 亿元和 9.86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305.8%,但 2022 - 2024 年分别亏损 2.16 亿元、3.34 亿元和 3.90 亿元 [5] 传统矿卡竞争格局 - 传统矿卡竞争格局呈现“5 + N”,国外主要有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别拉斯、利勃海尔 5 家,国内多家矿山装备企业有布局 [6] - 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利勃海尔、别拉斯和沃尔沃六家企业占据传统矿卡全球市场 90%以上份额,卡特彼勒和小松市场占有率合计超 70% [6] 无人驾驶矿卡市场情况 - 国内市场 2022 - 2023 年进入快速规模化阶段,预计无人驾驶矿卡销量渗透率从 2024 年约 6%上升至 2030 年突破 50%,销量从 2025 年约 4000 辆增长至 2030 年 16340 辆,复合年增长率 32.5% [7] - 2024 年国内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 20 亿元,2021 - 2024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204.7%,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4 年 7 亿美元增加至 2030 年 81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1.0% [7]
研判2025!中国矿山无人驾驶行业市场现状、企业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迈入“大规模应用”新阶段,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行业集中度较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1 09:14
矿山无人驾驶行业概述 - 矿山无人驾驶是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IT、汽车、采矿等技术,通过自动化实现矿山运输无人化操作[1] - 技术层面已达到L4级别无人驾驶,因道路简单、人流少、低速等特点成为最适合自动驾驶落地的场景[2] - 核心技术包括环境感知、导航定位、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形成感知-规划-控制的递进体系[4]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国外发展领先于国内,自2008年起进入商业化阶段,代表性企业包括卡特彼勒、小松等[7] - 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24年被视为商业化元年,从小规模试点转向大规模应用推广[8] - 2021年市场规模1亿元,2024年达20亿元(同比增长233%),预计2030年超300亿元[14][30] 市场应用数据 - 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从2019年9辆增至2024年9月1510辆,预计2024年末达2500辆[20] - 已完成"去安全员"的无人驾驶车辆占比55.3%[20] - 渗透率从2021年1.1%提升至2024年5.7%[18] 商业模式与产品结构 - 商业模式分为TaaS(持车,占比44.9%)和ATaaS(不持车,占比55.1%)[16][18] - 百吨级无人矿卡占比最高(46.3%),其次为70吨级(14.6%)[22] - 增程宽体车占据58.6%市场份额,刚性矿卡/电动轮占20.6%[24] 竞争格局 - 市场参与者分为方案商(80%份额)、主机厂(15%)、IT厂商(小份额)[26] - 头部企业易控智驾(49.2%)、中科慧拓、踏歌智行合计占72.4%市场份额[28] - 主机厂代表包括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同力股份等[26] 政策与趋势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化建设,推动无人驾驶矿卡联合作业[11] - 未来将向金属矿、石灰岩矿等多元化场景延伸[30] - 无驾驶舱矿车成为技术发展方向,更符合无人作业要求[30]
鄂尔多斯:“车路云一体化”让“聪明车”跑上“智慧路”
新华社· 2025-07-01 17:48
智能驾驶应用场景落地 -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街头已实现无人驾驶公交车、自动驾驶清扫车、无人售货车等多种智能驾驶应用场景 [1] - 智能网联观光巴士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包括自动转弯、掉头、加速、减速 全程平稳行驶 [2] - 车辆搭载5组激光雷达 可在0.3秒内完成红绿灯识别与障碍物规避 [3] - 智能网联观光巴士车速从20公里/小时提升至25公里/小时 [3] "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 - "车路云一体化"指通过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 将人、车、路、云融合为一体 实现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 [2] - 鄂尔多斯市2024年获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2] - 云平台作为智能交通大脑 实现全局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 形成"全市一朵云" [4] 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 - 鄂尔多斯重点布局物流运输场景 全年上线运输重卡达33万辆 道路环境简单 适合商用车和矿用车无人驾驶应用 [3][4] - 已部署300辆自动驾驶重卡进行L2+L4领航编队运输示范 [4] - 露天煤矿实现24小时无人驾驶矿卡自动作业 [3] 基础设施建设与测试进展 - 鄂尔多斯逐步部署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交通感知设施 完成重点区域智能路口升级改造 [4] - 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 吸引华为、踏歌智行、广汽、金龙等10余家企业投放车辆开展路测 [4] - 城市综合服务领域已部署70辆智能网联车辆 [4]
谁能撬动自动驾驶汽车落地
经济观察报· 2025-06-30 18:17
技术:从理想照进现实 - 当前AI技术创新正从生成式AI转向以目标驱动为核心的智能体AI,预计智能体AI将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感知、决策与控制能力的重大突破,大量新车将具备高级别辅助及完全自动驾驶能力[3] - 自动驾驶技术有两种主要走向:端到端技术(E2E)和模块化技术 端到端技术通过单一AI模型直接输出驾驶指令,但需要海量高质量视频数据训练,数据获取成本极高[3][4] - 模块化技术采用人工与智能混搭系统,感知依靠神经网络,规划控制使用手动设计算法 该系统在简单驾驶任务表现良好,但在复杂任务中天花板明显[4] - 当前车企主要采用辅助驾驶而非完全自动驾驶,受限于技术能力及成本 例如易控智驾无人驾驶矿卡已进入20多座露天矿山,运行车辆超1000辆 小马智行开通北京南站至亦庄Robotaxi服务 特斯拉计划在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启动完全自动驾驶功能[4] 成本:从小众走向普及 - 中国在AI降成本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DeepSeek R1训练成本仅为OpenAI o1的三十分之一,为AI技术普惠化铺平道路[8] - 特斯拉预计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成本将低于30000美元,交通成本约0.2美元每英里,计划2026年投产 萝卜快跑Robotaxi每公里运营成本仅0.81元,较传统油车节省58%,较电车节省43%[8] - 自动驾驶技术成本降低将促进商业活动迸发与繁荣,推动大规模普及 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已布局海外市场,萝卜快跑近期落地迪拜和阿布扎比[8] 规则:从现象倒闭制度 - 自动驾驶走入社会是大势所趋,但需要规则适应和调整 不宜以现行规则"一刀切"否定新事物,应以开放心态包容[10][11] - 需优先关注自动驾驶安全问题 研究表明90%交通事故由人为原因造成,自动驾驶可减少80%人为事故 但2025年安徽铜陵车祸引发对自动驾驶安全性能及责任归属的关注[13] - 自动驾驶面临道德选择难题,如保护乘客、路人还是财产 MIT"道德机器"实验显示参与者偏好保护人类、更多生命及年轻生命[14] -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前需大量测试,需行驶4.4亿公里才能证明其致死率与人类驾驶员相当 事故追责涉及AI子系统、供应商、车企、运营商等多方利益,社会规则亟待研究[15]
出海速递 | 易控智驾冲刺港股IPO/王兴兴: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
36氪· 2025-06-26 19:08
易控智驾港股IPO与矿区无人驾驶发展 - 易控智驾2024年总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264%,毛利扭亏为盈 [2] - 公司拥有超1400辆无人驾驶矿卡车队,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紫金矿业等 [2] - 海外市场拓展:与澳大利亚MACA合作,并在卡尔古利启动本地化产品试验项目 [2] 中国对外投资与贸易数据 - 前五个月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一带一路”国家投资155.2亿美元(增长20.8%) [2] -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986.8亿美元(增长13%),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比849.3亿美元(增长20.7%) [2] - 上海前5个月外贸出口7873.8亿元,增长11.5%,民营企业进出口6717亿元(增长22.2%) [5] 汽车行业动态与出口预测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预计达700万辆(基于10%增速),2030年或突破1000万辆 [3] - 小鹏汽车未采用“零公里二手车”出口模式,右舵版X9将于7月在印尼雅加达投产 [4] - 哪吒汽车或需偿还泰国政府超20亿泰铢(约4.39亿元)补贴,因生产目标未达标(仅完成4000辆/19000辆) [4] 新能源与科技领域合作 - 比亚迪与欧洲奥钢联集团合作,后者将供应匈牙利工厂钢材 [5]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机器人技术为AI后最大机遇,自动驾驶汽车为首要应用场景 [6]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超10亿元,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或于2026年大规模落地 [6][6] 制造业与物流趋势 - 广东汕头澄海玩具产能占全球超30%,2023年出口额102.4亿元,海外订单稳中有升 [7] - 卡塔尔GWC物流方案Flow Port助力中企进入沙特市场,沙特港口2024年货物处理量3.2078亿吨(增长14.45%) [8] 新兴市场与出海服务 - 印尼医疗参访项目聚焦雅加达市场,对接当地政府与合作伙伴 [9]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品牌建设 [10]
踏歌智行赵斌:矿山场景商业化落地是无人驾驶企业出海的重要机遇
中国经营报· 2025-06-25 11:10
行业机遇与市场空间 - 海外矿山无人驾驶市场空间可达国内的10倍甚至几十倍,主要由于海外露天大型矿场地形规整、路线固定适合技术落地,且人力成本高、安全监管严格推动需求 [2] - 全球矿山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存在迫切需求,无人驾驶方案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作业安全性,海外市场接受度更高 [2] - 目前矿山无人驾驶渗透率仅1%,无人驾驶矿用车总量刚超2000台,行业刚迈过0到1门槛,预计2030年渗透率有望达50% [3][7] 技术发展与突破 - 公司从解决"车能跑"到实现70余台无人驾驶宽体车大编组常态化运行,周均效率达人工作业110%,标志技术从"科研展示"转变为"生产工具" [3] - 构建三模型协同体系(规控大模型、调度大模型、车辆控制与性能检测大模型),使工作效率从人工80%-90%提升至110% [3] - 专注L4级无人驾驶技术,必须实现司机和安全员下车,因辅助驾驶对封闭场景经济效益提升有限 [3] - 极端工况技术积累形成壁垒:在暴雪、大雾、沙尘暴等环境中实现矿卡30°坡度非铺装路面精准停靠(误差≤30厘米),拥有30多个项目、1000多万小时数据 [6] 商业化进展与挑战 - 2022年特变电工新疆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项目成为行业转折点,验证商业化运营可行性 [3] - 当前痛点在于工程化实施和商业模式复制,矿山类型多样、利益诉求分散导致难以批量复制 [4] - 探索矿方自营、运营主体与持重主体分离等商业模式创新,需整合矿方、运输公司、整车厂等多方力量 [4] - 2023年下半年为商业模式验证关键期,多个新项目尝试将技术嵌入产业链 [5] - 公司预计2023年核心业务毛利转正,未来两三年实现盈利,研发投入已进入合理控制阶段 [6] 竞争格局与出海战略 - 行业呈现"春秋战国"格局:头部2-3家,二线5-6家,华为等巨头进入,但场景经验形成时间壁垒 [6] - 海外市场是战略重点,中国技术具性价比优势(方案能使海外矿场产能提升30%),目标2025年落地首个批量化海外项目 [7] - 公司愿景是引领全球矿山无人驾驶运输技术发展,代表"中国智造"输出兼备经济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解决方案 [7] 公司发展历程 - 2016年成立后聚焦露天矿无人驾驶,完成国内首个无人驾驶矿卡、宽体车及商业化订单 [3] - 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打造国内首个L4级无人驾驶矿山(国能北电胜利能源一号露天矿) [3] - 从2017年"孤独探索"到2020年后市场认知提升,现已成为行业头部企业 [2][3]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二十八期:小马智行与广州公交集团合作推动自驾技术商业化应用,关注北交所无人车概念企业
华源证券· 2025-06-03 09:38
产业合作与发展 - 2025年5月28日,小马智行与广州公交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在自动驾驶多领域合作[2][6] - 天铭科技与杭州中致高智能科技签署协议,合作开发机器人驱动关节等技术[2][86]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4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2074亿美元,2025年或达2738亿美元;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3993亿元,2025年或接近4500亿元[22][23] - 预计到2040年,中国L3级或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能占所有销量的90%[2] 智能驾驶等级 - 国内量产乘用车智能驾驶等级正从L2向L3+过渡,L2渗透率约为51%[2][25] 矿山领域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1510辆,预计2025年底达约5750辆[2][36] - 方案商在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市场份额接近80%,主机厂约占15%[2][41] 北交所企业表现 - 2025年5月26 - 30日,北交所146家科技成长企业多数上涨,涨跌幅中值+2.31%[2][53] - 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18.41%至101.0X[2][60] 北交所无人车产业链 - 北交所共有11家无人车产业链企业,如同力股份、万通液压等[2][48]
祝贺!第二届大乌国际矿山机电博览会正式开幕
中国能源网· 2025-05-23 15:47
博览会概况 - 第二届大乌国际矿山机电博览会于5月22日在神木市大柳塔镇开幕,延续首届"新质大柳塔 机电启未来"主题 [1][3] - 展区规模较首届扩大30%,吸引120家国内领军企业参展,覆盖井下智能开采、无人驾驶矿卡、超深井智能提升系统等14大领域前沿技术 [3] - 现场展示智能瓦斯预警系统、VR安全培训平台等创新应用,体现"双碳"目标下的技术突破 [3] 产业发展现状 - 大柳塔镇作为陕西能矿机电产业核心承载地,已形成从智能制造到物流集散的完整产业链 [5] - 矿山机电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732家增至2024年的1509家,产值规模突破119亿元,税收贡献达1.53亿元,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5] - 神北航天矿用装备有限公司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崛起,"线上煤亮子平台+线下国际商贸城"立体网络辐射西部 [5]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出"双亿驱动"计划:自2026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西部农业强镇"建设,同步投入1亿元打造矿山机电产业集群 [6] - 计划撬动生态修复基金及社会资本参与智能装备研发,配套"一事一议"柳十条、能矿配套产业扶持政策 [6] - 完善行业协会、仓储物流基地等配套体系,推动产业链向"研发-制造-服务"全链条延伸 [6] 会展经济效应 - 2024年首届矿博会达成127个合作项目、54.68亿元合作金额,带动餐饮、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 [7] - 本届展会持续至24日,强化"会展+产业+电商"联动效应,推动大柳塔向"西部机电装备集散中心"转型 [7] - 当地以"绿智·数链·新质"为发展理念,通过会展经济加速推进"双亿驱动"计划 [10] 战略定位 - 博览会定位为串联产业链、赋能新质发展的重要纽带,旨在吸引投资并绘制产业未来蓝图 [9][10] - 大柳塔镇目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矿山机电产业新高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