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监管

搜索文档
强化管理 严肃问责
金融时报· 2025-07-02 09:39
私募基金违规乱象 - 深圳证监局通报部分私募机构偏离主业,从事易经算命、知识付费、修订家谱等无关业务 [1][2] - 部分私募销售伪金交所产品,如某股权类私募推介房企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计划并收取150余万元咨询费 [2] - 个别私募主要收入来自实控人销售投资课程及推荐客户获取返佣,管理费收入占比极低 [2] 违规业务操作 - 某股权类私募通过零对价受让新三板摘牌公司股份后转让给自然人投资者,获利20余万元 [3] - 私募协助非员工违规注册基金从业资格,扰乱行业秩序 [3] - 证券类私募与券商合谋承接指定城投债并收取报酬,或为债券发行人提供流动性支持并收取高额费用 [4] - 私募基金与高管自有资金进行高买低卖债券交易,损害投资者权益 [4] 违法犯罪行为 - 某股权类私募设立数十个未备案有限合伙企业公开募资并承诺保本保收益,涉嫌非法集资 [5] - 小型私募通过出让控制权不办工商变更的卖壳方式配合非法集资,法定代表人收取代持费 [5] - 实控人利用私募基金账户实施市场操纵、场外配资及非法经营活动 [5] 监管动态与行业出清 - 深圳证监局将加强合规检查,督导私募聚焦主业并完善风控机制 [1][6] - 上海、广东证监局5月分别发布通知要求私募开展合规培训及自查 [6] - 截至6月30日,年内604家私募管理人注销登记,其中主动注销283家,协会注销277家 [7]
算命、卖课、导流等私募乱象频发 监管明确四大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0:27
私募基金行业违规乱象 - 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三大类典型违规行为: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利用在管私募基金进行利益输送、利用管理人资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1] - 违规核心原因是相关人员合规意识淡漠,为追求经济利益主动偏离或放弃主责主业,个别机构甚至沦为犯罪工具 [1] - 深圳证监局将持续加强监管检查力度,严肃问责违法违规行为,督导私募机构聚焦投资主业 [1] 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 - 主要乱象包括销售伪金交所产品、提供咨询服务、提供居间服务、销售投资标的公司股权、协助获取基金从业资格等 [2] - 某股权类私募机构与房地产企业签署《承销协议》,推介伪金交所产品并收取150余万元咨询顾问费 [2] - 某证券类私募机构主要收入来自实控人通过自媒体销售"投资课程"及向证券公司推荐客户获取返佣,管理费收入占比极低 [2] - 某证券类私募机构与关联公司混同办公,现场人员从事易经算命、知识付费、修订家谱等无关业务 [2] 利用在管私募基金进行利益输送 - 运作在管基金为他人指定的债券提供流动性支持 [3] - 向在管基金收取大额"顾问费"但未纳入基金财产 [3] - 运作在管基金与高管自有资金进行"高买低卖"交易 [3] 利用管理人资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 设立大量未备案有限合伙企业公开募集资金,涉嫌非法集资犯罪 [3] - 出借、出卖管理人资质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提供便利,部分机构采用"卖壳"方式让渡管理权限 [3] - 实控人控制私募基金账户实施市场操纵 [4] - 利用私募基金开展场外配资,将基金资产及账户出借用于股票期货交易 [4] - 通过分仓软件开设虚拟"子账户"进行股票借入和出借,涉嫌非法经营犯罪 [4] 深圳证监局监管要求 - 聚焦主营业务:持续优化专业投资能力,不得开展与私募基金相冲突或无关的业务 [5] - 加强合规内控:遵循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健全利益冲突管控机制 [5] - 严防违法犯罪:不得利用管理人资质实施非法融券、非法配资、非法集资等活动 [5] - 保证持续经营能力:加强资金、人员、系统投入,不得参与"买壳""卖壳"等活动 [5]
多地开展规范经营运作自查 私募严监管态势持续
中国证券报· 2025-05-09 04:37
私募基金监管动态 - 上海证监局要求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展规范经营运作工作 包括组织集中学习法律法规 参与合规培训 开展自评自纠 [2] - 自评自纠内容涵盖公司基本情况 存续基金运行情况 未备案合伙企业情况 基金运行涉及宣传推介 风险评级 投资运作等环节 [2] - 股权创投类基金需自查托管机构 投资管理职能 自融自用 资金池运作等情况 [4] - 主观策略类证券私募需自查投资管理职能 协助结构化发行 股东减持 场外衍生品通道服务等情况 [4] - 量化策略类证券私募需自查Beta敞口 风格暴露 模型风险 程序化交易风控 IT系统评估等11项内容 [5] - 北京证监局同步要求辖区私募自查整改 加强内控管理 [6] 私募基金备案情况 - 4月私募证券产品备案1170只 环比增长12.18% 创近两年单月新高 [6] - 股票策略产品占比64.27% 达752只 多资产和期货衍生品策略备案同样活跃 [6] - 量化类产品占比46.58% 达545只 中证A500指增产品单月备案50只 [7] - 2024年前4月私募证券管理人累计备案3491只产品 同比增长38.81% [7] 监管执行安排 - 上海辖区私募需在6月15日前完成整改并提交报告 证监局将进行抽查 [3] - 对整改不到位或持续违规机构将从严处理 [3] - 上海 山东等地已启动私募现场抽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