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安全

搜索文档
突然拉升!20cm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6-23 12:57
【导读】煤炭板块盘中拉升,港口、海运集体大涨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大家好!来一起关注上午的市场行情和最新资讯~ 6 月 23 日上午, A 股市场震荡拉升。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 0.15% ,深证成指跌 0.16% ,创业板指跌 0.33% 。 | 内地股票 | | | | --- | --- | --- | | 行情 | 资金净流入 | 涨跌分布 |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北证50 | | 3365.07 | 9988.66 | 1354.36 | | +5.17 +0.15% - 16.37 - -0.16% = +6.90 +0.51% | | | | 科创50 | 创业板指 | 万得全A | | 960.12 | 2003.26 | 5097.28 | | +2.25 +0.24% -6.63 -0.33% +10.02 +0.20% | | | | 沪深300 | 中证500 | 中证A500 | | 3838.86 | 5642.26 | 4487.16 | | -7 78 - 0 20% - +2 75 - +0 05% - 5 38 - - 0 12% | | | | 中证10 ...
数字经济引领新机遇,数字经济ETF(560800)涨近1%
新浪财经· 2025-05-12 10:53
关税博弈、全球贸易格局改变的背景之下,自主可控、科技安全将会更加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政府部门将持续加码对该领域的政策扶持,国产替 代进程加速预期持续强化。 数字经济ETF紧密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选取涉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应用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 本,以反映数字经济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招商证券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 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截至2025年5月12日 10:28,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99%,成分股均胜电子(600699)上涨3.83%,紫光国微(002049)上涨3.82%,奇安信(688561) 上涨3.28%,鸣志电器(603728)上涨3.07%,启明星辰(002439)上涨3.01%。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91%,最新价报0.77元。流动性方面,数字经济ETF盘 中换手0.55%,成交414.81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9日,数字经济ETF近1年日均成交2285.70万元。(以上 ...
雷军卸任?小米汽车将“智驾”改名“辅助驾驶”,网友:扛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5-05 18:51
[下雨]雷军终究还是顶不住压力了,根据媒体的报道,雷军即将辞去执行董事的职位,小米的内部即将 迎来重大的变动,这个消息一出,米粉们纷纷担忧,以后的小米恐怕要和以前不一样了。 曾几何时,雷军不仅是小米公司的创始人,更是这家科技公司最闪亮的招牌,他待人亲近,演讲富有激 情,被赋予"网红企业家"的头衔,于是雷军这个名字,名字几乎和小米绑定在了一起,所以小米一旦发 生事情,雷军首当其冲成为焦点人物。 雷军为什么选择在如此关键的时候卸任?小米的调整是否能转变成功? 雷军卸任背后的原因 近日,小米公司发布一则人事公告,宣布雷军将不再担任"小米之家"的执行董事,仅保留董事身份,这 则看似普通的职位调整,却在科技圈掀起了巨大波澜,原因很简单,雷军长期以来是小米品牌形象的核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及文内 心人物。 他的地位和影响力远超传统企业家角色,他的每一次公开亮相,几乎都能引发大量传播和关注,"小米 之家"是小米最重要的线下销售与服务窗口,是公司与消费者接触最直接的桥梁,雷军长期亲自参与小 米之家的管理和宣传。 这样的宣传不但塑造了极具亲和力的品牌风格,也帮助小米在手机市场和智能生态中不断拓展,但随 ...
构建有韧性的科研体系
科技日报· 2025-04-28 09:19
科研体系韧性构建 核心观点 - 当代科研面临系统复杂性、学科交叉性及创新不确定性等挑战,叠加地缘政治因素,需构建抗冲击、能恢复、可持续的韧性科研体系[1] - 韧性科研体系需具备技术自主、制度完善、组织灵活、社会协同四大核心能力,以应对技术封锁、资源分配不均等系统性风险[4][5][6][7] 多因素冲击科研体系 - 大科学时代下科研复杂度剧增,技术迭代加速、跨学科协作风险、突发公共事件及资源分配不均构成主要挑战[2] - 科技伦理问题、范式变革及传统组织模式适应性不足进一步加剧系统脆弱性[2] 中国科研体系现状与挑战 - 国际科技博弈导致合作受阻、设备断供及人才交流受限,自主科研生态尚未成熟[3] - 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成果不足、产学研融合度低制约发展[3] 技术韧性建设 - 关键技术领域需制定备份计划,布局替代方案以应对封锁,通过自主创新与国际多元合作降低依赖[4] - 构建多元化国际技术合作网络,分散对特定国家/技术的依赖风险[4] 制度韧性完善 - 现有科技资源配置与创新激励制度较完善,但需加强安全管理与受限反制机制[5] - 建议基于出口管制法建立弹性调整机制,配套风险评估体系及分级应急预案[5] 组织韧性提升 - 通过买用分离、资源共享保持设备采购冗余,受限主体采用目标分解、多主体协作模式强化组织灵活性[6] - 主导国际新联盟、开放大科学装置以构建科研"生态圈"[6][7] 社会韧性强化 - 需整合制度、组织与技术三方合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与国家安全意识[7] - 加强产学研跨部门合作,培育民间科研力量以形成社会支持网络[7] 战略意义 - 韧性科研体系是科技安全与自立自强的基石,四维协同可奠定长远发展基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