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

搜索文档
“港人北上”热潮升温,莞港跨境巴士运力提升5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6 13:53
行业趋势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消费热潮持续升温,2024年东莞接待香港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幅达12.97% [1] - 港澳与内地"北上南下"人群交织,探亲流、旅游流、商务流激增,推动新一轮跨境消费 [1] -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持续推进,莞港两地人员往来将更加密切 [2] 公司动态 - 香港跨境客运服务商环岛中港通与南城银城酒店合作升级豪华大巴运营,运力提升50% [1] - 环岛中港通将原中巴更换为豪华大巴,配备航空座椅、行李舱等设施,试运行期间上座率超八成 [1] - 银城酒店推出"交通+文旅"配套服务,打造"香港早茶文化",定位为港人北上第一站服务标杆 [2] 交通服务 - 莞港跨境巴士专线覆盖香港20多个热门地点,包括尖沙咀、铜锣湾、黄大仙、迪士尼、香港机场等 [2] - 班次时间从早晨6:05至晚间19:40,每日往返20班次,平均一小时一班,全程约2小时,票价85元 [2] - 专线起始万江,途经南城和厚街,经深圳湾口岸快速通关,直达香港各区 [2] 市场影响 - 东莞通过优化消费支付服务环境和改善交通出行体验等措施,进一步释放跨境消费潜力 [1] - 环岛中港通预计今年暑期将迎来新高峰,内地游客与港人"北上"消费热度持续高涨 [1] - 莞港跨境巴士专线开通促进两地经贸文化交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2]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累计产生验证数据1700笔;东莞第三批重大项目增补出炉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01:00
模块化建筑发展 - 深圳计划到2028年模块化建筑项目面积累计不少于300万平方米 [1] - 将促进模块化建筑三大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并打造全产业链体系 [1] - 计划发布实施标准规范和图集不少于6部 [1] - 该行动被视为建筑技术革新和城市发展模式变革的样本 [1] 香港通胀数据 - 香港6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1.4%,较5月的1.9%有所下降 [2] - 剔除政府单次纾困措施影响后基本通胀率为1% [2] - 通胀压力缓解可能受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及本地需求疲软影响 [2] 东莞重大项目增补 - 东莞第三批增补重大项目共9个,其中6个为市重大预备项目 [3] - 新增项目聚焦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配套及AI设备等先进制造领域 [3] - 项目旨在强化本地产业链核心环节并借力大湾区协同优势 [3]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 -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接入15家机构并上线22个应用场景 [4] - 累计产生验证数据1700笔 [4] - 该平台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应用促进深港规则衔接及民生服务融合 [4] 深交所行情 - 7月21日深证成指收报11007.49点,上涨0.86% [5] - 筑博设计、大宏立、冠龙节能领涨,涨幅均为20% [6] - 四方精创、中电港、康华生物领跌,跌幅分别为7.96%、7.53%、6.87% [6]
跨境支付通上线产生积极金融效应
国际金融报· 2025-06-25 17:07
跨境支付通上线背景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合作(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标志着两地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1] - 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包括内地居民南向汇款和港人北向汇款)在深圳落地 [1] - 这是我国金融支付领域改革的重大实践创新,将开启两地居民支付交易历史新篇章 [1] 跨境支付通的金融效应 - 显著提升跨境支付服务效率,资金实现秒级到账,相比传统跨境汇款1-3个工作日的到账时间大幅提升 [2] - 支持用户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进行跨境汇款,满足安全、高效、便捷的跨境汇款需求 [2] - 内地家庭可通过银行App向在香港读书的孩子实时汇款人民币,无需货币兑换,提升交易便捷性 [2] 成本降低与人民币国际化 - 大幅精简中间清算环节,显著降低用户跨境资金汇划成本 [3] - 试点阶段多家银行推出手续费豁免政策,未来综合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3] - 支持人民币与港币实时兑换和清算,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场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 对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影响 - 为深港经贸活动与人员往来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4] - 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促进两地经济融合 [4] - 支持薪酬发放、留学缴费、医疗缴费等高频民生场景,促进人才交流与就业 [4] - 强化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功能,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4]
以支付便利化助力湾区一体化
搜狐财经· 2025-06-24 16:15
跨境支付通上线 - 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实现内地与香港居民通过手机输入对方手机号码或银行账号即可完成跨境转账 资金实时到账 [1] - 初期两地各有六家银行提供服务 暂不收取手续费 [1] - 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深圳 包括内地居民南向汇款和港人北向汇款 [1] 技术优势与传统支付痛点 - 传统跨境支付依赖国际中间渠道 涉及机构多 导致时间长且成本高 [1] - 跨境支付通通过连接内地IBPS系统与香港FPS系统 缩短跨境汇款链路 降低费用 [1] - 支持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操作 实现资金实时到账 [1] 用户案例与便利性提升 - 深圳房女士通过跨境支付通向在香港读书的女儿汇款 无需货币兑换等待 操作便捷 [2] - 香港市民过去面临换汇渠道风险 现可通过跨境支付通避免资金冻结等问题 [2] - 便利港人在大湾区置业及假期消费 促进两地居民生活和业务往来 [2] 背景与市场需求 - 内地与香港往来密切 经贸合作频繁 居民跨境消费需求旺盛 [2] - 支付便利性放大"港人北上"消费力 推动人流、资金流融合 [2] - 强化"大湾区人"身份认同 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2] 创新潜力与未来发展 - 香港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试验田 为全球数字货币发展提供经验 [3] - 系统未来可支持更多币种 覆盖更多国家和地区 迈向全球化支付平台 [3] - 香港金管局计划根据实施情况有序扩展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
中国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深圳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20:14
跨境支付通上线 - 跨境支付通于6月22日正式上线 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支持两地居民实时跨境汇款 [1] - 用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跨境支付通"模块 输入电话号码或户名加收款账号进行汇款 可选人民币或港币到账币种 [1] - 首批参与机构包括内地6大银行(工行 农行 中行 建行 交行 招行)及香港6家银行(中银香港 东亚银行 建银亚洲 恒生银行 汇丰银行 工银亚洲) 后续将扩大范围 [1] 深港跨境支付历史与规模 - 深港自1998年起试点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已推出票据联合结算 外币实时贷记 代收付 跨境人民币 电子支票等业务 [1] - 2024年深港跨境收支达6178万笔 金额95367亿美元 支持美元 港币 人民币实时清算及支票流通 [1] 深圳跨境支付创新成果 - 深圳推出跨境代理见证开户 "外包内用" "外卡内绑"等支付方式 [2] - 截至2025年5月 香港居民在深圳开户超321万户 其中跨境代理见证开户41万户 累计交易351亿元 占大湾区九成份额 [2] 政策意义与影响 - 跨境支付通提升深港支付服务安全性 效率与便捷性 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2] - 该举措进一步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
推动老字号发展,广东9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博览会
第一财经· 2025-06-05 13:05
博览会筹备与启动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媒体通气会在广东省商务厅举行 [1] - 博览会将于9月12-14日在广州举办,主题为"老字号新动能·大湾区新体验" [5] - 博览会展览面积达20000平方米,预计吸引400余家展商(含港澳企业)参展,参观人次将突破10万 [5] 广东老字号发展进展 - 广东省商务厅市场秩序与调节处处长吴炜表示,去年广东老字号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批281个广东老字号发布 [4] - 今年将启动两项活动:征集广东老字号守正创新"十大案例"和开展"粤手礼"品牌征集 [4] - "粤手礼"品牌征集将整合美食、文创、科技等多品类产品,推动传统与现代融合 [4] 博览会目标与平台建设 - 广东省老字号协会会长徐伟兵表示,博览会将打造"展文化、促交易、谋合作"的综合性平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 广州国有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雨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将为老字号发展带来新机遇 [5] - 未来将立足湾区,辐射全国,面向国际,推动老字号在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5] 老字号生态圈建设 - 未来将推动共建老字号生态圈,包括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品牌振兴基金,以资本赋能品牌发展 [5] - 构建品牌、资本、产业的高效对接平台,提供老字号品牌盘活的全链条服务 [5] - 充分发挥粤港澳同根同源的文化优势,推动构建文化融合与国际传播新体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