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食
icon
搜索文档
超长的“双 11”冷静地在改变
四川日报· 2025-11-11 06:12
十一月十日,成都女鞋直播间的主播在回 答网友提问。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向雨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今年"双11"期间电商平台有这些变化大促周期延长分段激发消费今 年的大促周期京东37天抖音57天天猫31天纳入AI辅助工具能按近期检索与购物偏好,一键生成含 文字商品、视频图片的专属购物清单激活即时零售针对消费者"即时享有"的需求,将更多品类接 入"小时达""半日达",开辟全新增量市场优惠更简洁直接将"官方直降""一件立减"等置于界面显 眼位置(据新华社)今年的"双11",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热烈:争奇斗艳的电商狂欢晚会、快递满 天飞的爆仓场面、街头的巨型横幅广告,以及地铁、公交车上人人拿着手机购物刷单的独特景 象,今年已不多见。在消费者身上,"剁手"的冲动也不如以前。今年是"双11"的第十七个年 头,"双11"早已内嵌为中国消费体系的"压力测试"与"信心晴雨表"。看上去有些冷清的场面,还 有哪些亮点可圈可点?冷静的消费当超过1个月的"大促",遇上趋于理性的消费者事实上,今年 的"双11",启动得比往年更早。9月16日,抖音电商打响"第一枪",开启大促;10月9日,京东启 动"双11"促销;淘宝天猫也紧跟 ...
近亿元消费福利来袭!2025 购在中国(重庆)精品消费月 暨成渝双城消费节启幕
搜狐财经· 2025-11-04 23:40
文章核心观点 - 重庆市渝中区发布《行动计划》,旨在全域打造入境消费目的地,通过三大工程、十项行动提升入境消费供给、载体和体验,目标到2027年实现年接待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1][4] 入境消费市场现状与基础 - 2025年1-10月渝中区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2.7万人次,同比增长1.1倍 [1] -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增长超3倍,退税销售额增长近5倍 [1] - 渝中区已汇聚重庆市全部15家驻渝总领事馆、超1000家外资经营主体,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超8900万人次 [16] 供给提质工程 - 开展“渝悦”购物IP做靓行动,拓展国别馆、保税店、离境退税商店,推广“即买即退”、线上退税、川渝互认等便利模式 [4] - 开展“渝味”美食IP打造行动,升级重庆天地国际友城美食集聚区、大都会米其林“餐饮航母”高端餐饮体验 [4] - 开展“渝宿”住宿IP提升行动,打造解放碑—朝天门—化龙桥3大超奢酒店聚集带 [4] - 开展“渝游”畅玩IP升级行动,打造“较场口-山城巷-十八梯”50万方夜间经济集聚区,焕新十八梯凤凰花街等夜间消费场景 [5] 载体升级工程 - 开展高标准入境消费友好商圈建设行动,提质建设全市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西部首条离境退税特色街区 [8] - 开展高品质国际消费空间打造行动,加快亮相“万象新华”、“日月光”、“朝天汇海”等地标,构建10大入境消费必选地 [9] - 开展高水准巴渝特色消费场景焕新行动,新增洪崖洞数字体验集聚区等数字体验新空间5个,“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新场景25个、总数达100个 [9] 体验提升工程 - 开展全方位推进入境支付便利化行动,优化“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多元化支付体系,增设外币兑换点,实现移动支付、银行卡受理全覆盖 [13] - 开展全要素保障入境服务无忧化行动,打造解放碑双语站,推行双语菜单、导购单,配备双语服务人员,健全入境游客消费维权机制 [13] - 开展全渠道推动营销推广精准化行动,推出多语种国际游客甄选消费指南,扩大Tiktok、YouTube等海外传播声量 [13]
最大变化是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03
消费观念转变 - 消费者从节省会员开支转变为将信息服务视为每月固定支出 [1] - 消费重心转向旅行、演出、美食、运动健身等体验式消费 [1] - 购买家电时更倾向于为智能化功能付费 [1] - 在知识付费上消费行为更趋理性和聚焦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从观望转变为积极推荐,主要驱动力为用车成本优势、驾驶体验提升和智能化功能 [1] - 行业成功改变了消费者此前对续航能力、安全性和保值率的担忧 [1] 整体消费趋势 - 当前消费模式更趋理性和精简,追求让支出更具价值 [1] - 消费者在能力范围内既追求生活品质,也注重消费的合理性,要求“贵”得其所 [1]
国庆中秋,各地文旅消费花样“上新”
国际金融报· 2025-10-09 20:26
全国假日旅游市场总体趋势 -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8天长假带动长线游与周边游同步增长,深度体验成为新趋势 [1] - 旅游市场呈现走得更远、玩法更多、品质更高的特征,长线跨省、跨境旅行趋势明显 [8] - 假期旅游出现“分段式”错峰出行新特点,部分游客选择在9月25日至30日提前出发或在节中、节后开启旅程以优化体验 [9] 上海市假日消费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2548.50万人次,同比增长19.74%,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达63.70%,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2] - 节日期间上海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额达796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7.5% [2] - 上海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0.2%,南京东路、南京西路、中山公园商圈销售额分别增长23.2%、22.7%和29.4% [4] - 上海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入境人员主要购买运动服饰、电子产品和国际品牌 [4] 长三角地区文旅市场数据 - 江苏省国庆中秋假期接待国内游客6075.15万人次,同比增长24.48%,游客总花费644.93亿元,同比增长23.73% [7] - 江苏省假期前七天异地文旅消费208.69亿元,同比增长25.89%,占全国总额的9.74%,保持全国第一 [7] - 浙江省杭州市各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226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接待外地游客1498万人次,同比增长8.9% [7] - 安徽省接待游客量与旅游花费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5.4%和5.2%,均创历史新高,游客满意度达95.7% [8] 新兴旅游模式与消费特征 - “奔县游”和反向旅游兴起,带动非一线城市高品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90% [8][9] - 同时预订2个及以上城市的用户占比同比增长超过20%,国内非一线城市用户预订跟团游产品花费同比增长超过33% [9] - 游客更注重对目的地的深度体验,智慧旅游趋势明显,国内旅游市场多点开花 [10] 具体活动与项目带动效应 - 上海通过“夜赏三秀”等活动激活夜间经济,南京西路商圈YONEX主题场景装置吸引日均客流约7万人次 [4][6] - 常泰长江大桥通车带动常州中华恐龙园假期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2倍,跻身国内热门主题乐园前5 [9] - 苏州锦夜·青靛甪直景区增加日夜场互动项目,假期夜游接待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3% [9] - “苏超”赛事带动南京、徐州、南通3个主场城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49.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45% [7]
国庆消费新图景:数据揭示“小店经济”活力,老字号与市井小吃成顶流
搜狐财经· 2025-10-06 11:06
东方网记者程琦10月5日报道:今年国庆黄金周,以美食为导向的"味蕾游"和注重沉浸式体验的"本地深 度游"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传统"打卡式"出行逐渐降温。各大平台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市场即迎 来"开门红",其中餐饮和本地玩乐项目的订单量增幅尤为突出。 大众点评发布的国庆首日寻味数据显示,该平台"必吃榜"的整体流量较上月增长近两倍。其中,接地气 的市井小店和历史悠久的老店成为最大受益者。上榜小店的线上流量增幅超过125%,订单量激增超 178%;而上榜老店的流量和订单量增幅更是分别达到了130%和190%以上。 除了满足味蕾,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像本地人一样的深度体验。数据显示,10月1日,大众点评"必 玩榜"的异地用户流量环比增长了216%,上榜玩乐项目的订单量增幅超过167%。上海、北京、深圳等 城市成为休闲玩乐的热点,洗浴汗蒸、酒吧、密室逃脱等成为游客热衷的体验项目。 | 必吃帽 排行榜 | | < 烟火川店热度TOP50> | | | 26 黄家塘米粉(总店) | 刷州 | 16 12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
贵州遵义2025年国庆中秋酱酒音乐美食消费季启幕
新华社· 2025-10-02 15:30
活动概况 - 遵义市2025年国庆中秋酱酒音乐美食消费季活动于10月1日在凤凰山文化广场开幕 [1] - 活动将持续至10月7日 [1] 活动模式与内容 - 活动打破传统节庆模式,融合酱酒文化、音乐会、美食体验 [1] - 活动打造了一场"可购、可游、可互动"的多维消费盛宴 [1]
第十一届金秋丰味美食文化节开幕,第二批“丰台老店”发布
贝壳财经· 2025-09-28 19:41
活动概况 - 2025丰台消费季第十一届金秋丰味美食文化节于9月28日在宛平城启动 [1] - 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 丰台区商务局等多部门支持 丰台区餐饮住宿服务行业协会等主办 [1] - 活动主会场设在宛平城内、外 并设有东高地第三届美食文化节分会场 [1] - 美食市集将持续至10月8日 [1] 品牌与授牌 - 活动上正式发布第二批共12家“丰台老店” [1] - 北京宴、开阳楼等12家本土餐饮品牌被认定为第二批“丰台老店” [1] - 美食市集汇聚丰台区30余家优质餐饮及配套品牌 包括宛平李记、眉州东坡、南京大排档等 [2] 活动内容与战略目标 - 美食市集除餐饮外 还引入咖啡及文创产品 构建“吃购游”一体化消费场景 [2] - 依托宛平城红色文化底蕴 打造“红色文化+特色美食”融合氛围 [2] - 行业协会旨在通过凸显丰台老店标杆作用、打造高质量美食市集 挖掘本土餐饮文化价值、激活区域消费潜力 [2] - 丰台区将大力推进“丰台味道”品牌建设 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国际美食之都建设 [2]
全方位释放夜间消费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07 09:17
夜间经济发展概况 - 夜间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和品质化升级 衍生出产品+场景+文化融合的创新消费形态 对提振消费和增强城市活力产生积极作用 [1] 吉林省夜间消费举措 - 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开放13处院落 新增13个口袋公园 设立博物馆和美术馆 周末调整为步行街后日均禁止机动车通行6.5小时 [2] - 发放数万张10元和20元面额消费券 叠加企业优惠激发消费热情 [2] - 松原市查干悦界盛夏消费季持续100天 开展31项文旅活动 日均客流量近万人次 [3] - 珲春市渤海古镇景区以唐代建筑为蓝本 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3] - 全省开展购在吉林·盛夏消费季系列活动 融合夜经济、文化味和烟火气多元场景 [3] 广东省夜间消费数据 - 广州首批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日均客流超100万人次 [4] - 天河路商圈2024年销售额超230亿元 夜间消费占比近60% [5] - 天河路商圈去年暑期夜间客流突破3900万人次 [5] - 海珠区太古仓码头等沉浸式演艺场所建成 黄埔区穗园通园区引进新锐戏剧品牌 [5] - 宝能演艺中心商圈全年举办近60场万人大型活动和近100场小型活动 吸引客流近200万人次 [5] 政策支持措施 - 广州首创活动审批一次性许可机制 大型活动审批时限压缩80% 1000人以下活动实行季度备案制 [6] - 简化外摆审核 允许商家按年度固定区域外摆 无需重复申请 [6] 甘肃省夜间经济成效 - 兰州暑期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7% 一线城市客源占比达42% [7] - 夜游黄河项目日均接待游客突破6000人次 省外游客占比80% 同比增长25% [7] - 定西市1-7月累计接待游客1861.08万人次 同比增长11.89% 旅游花费108.35亿元 同比增长15.04% [8] - 通渭县创新推出昼赏书画+夜沐神泉模式 800余家画廊营业时间延长至22点 [8] - 环县夜市通过划行规市策略 在环江地带划出800米专属区域 日均客流从不足千人次增长至超1万人次 [8] 文旅融合创新 - 环州故城4A级景区通过免费开放策略吸引游客 与夜市形成完美动线衔接 [9] - 吉林开展精彩夜吉林消夏演出季 带来美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多国精品演出 [3] - 广东推出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季 包含次元站、美食城等五大主题场景和数百场特色活动 [5]
宜家中国:低价策略带来访客量和销量增长 “国补”对业绩提升效果显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7:00
投资计划与战略方向 - 2026财年投资1.6亿元用于提供150余款更低价格产品 [2] - 资本开支将用于全渠道拓展、产品系列丰富、小型门店开设、数字化及可持续发展 [2] - 新财年将推出1600余款家具家居新品、23个限定系列和50余款美食 [2] 产品与市场策略 - 重点聚焦卧室睡眠及厨房生活场景 床垫和冰枕为去年畅销产品 [2] - 计划推出更多低价畅销产品 关注多元个性化炊具与餐具搭配 [2] - 低价策略带来访客量和销量增长 80%供应链本土化降低不确定性影响 [2] 财务表现与全球定位 - 2024财年英格卡集团全球营收418.64亿欧元同比下降5.5% 净利润8.06亿欧元同比下降46.5% [3] - 中国市场被定位为战略市场和创新先锋 全球领导层巡查首站选在中国 [3] - 将借助中国零售发展中心学习先进经验以提升全球竞争力 [3] 渠道创新与品牌转型 - 与京东合作是全渠道生态系统重要进展 将加大数字渠道投资 [3] - 对现有商场升级改造 在北上深等重点城市拓展小型门店 [3] - 品牌定位调整为"家给生活更多" 契合情感价值需求 [3]
江门推动河湖生态资源从“潜在价值”向“现实收益”转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9 15:32
水经济产业发展 - 江门市将水经济列为十大新兴产业 推动河湖生态资源从潜在价值向现实收益转化 [1] - 建成超400公里万里碧道 形成网红休闲生态廊道吸引大湾区游客打卡 [1] - 通过碧道建设成果转化 挖掘沿线资源注入夜经济业态打造滨水经济带 [2] 滨水商业运营成效 - 江顺大桥底集市日均客流量达2000-3000人 周末节假日超6000人 [3] - 现场消费转化率近三分之一 为商家带来3万-4万元日营业额 [4] - 统一规划后创造超200个就业岗位 餐饮店单店日营业额达4000元 [2] 工业遗址活化利用 - 对滨水工业遗址实施修缮改造 引入文旅文创/轻餐饮/水上运动等多元业态 [5] - 开平涤纶厂旧址改造后周末客流超2000人 吸引返乡华侨及周边游客 [5] - 旧船厂改造文创园融合工业风元素 甘化厂计划打造教育文化旅游综合体 [6] 基础设施升级 - 集装箱式商铺依水而立 配备油烟净化系统及保洁安保服务 [2] - 功能分区明确包含餐饮区潮玩区 配套停车场及卫生间设施 [2] - 御潭江项目带动废旧码头改造 铺位租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