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自然”绘就美丽画卷
人民网· 2025-08-03 06:04
项目概况 - 贝尔维斯光伏电站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投资、中铁建国际投资下属西班牙ACISA公司承建,占地面积约181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104兆瓦,年发电量约2亿千瓦时,2025年3月实现全容量商业运行 [2] - 项目采用"光伏+自然"模式,保留原有放牧生态,施工中通过低震动方式、野生动物通道和河道围网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2] - 电站引入无人机巡检系统,结合高清航拍和热成像技术提升故障识别效率,未来计划部署自动清洗设备和除草机等智能化运维装置 [3] 技术合作与产业链影响 - 项目核心设备(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设备、主变压器)均为中国制造,推动中国新能源技术满足西班牙本地标准并优化成本结构 [4] - 中国企业在技术集成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优势与西班牙在环保、安全及项目管理体系的成熟经验形成互补,共同推进西班牙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81%的目标 [4] 国际合作模式 - 中企在西班牙能源转型中扮演资金提供者、技术参与者和模式推动者三重角色,双方合作建立"互补与共建"关系 [4] - 项目成为展示中国光伏先进技术的窗口,并对西班牙设备使用标准及产业链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4]
中企投建的西班牙贝尔维斯光伏电站项目添彩绿色合作—— “光伏+自然”绘就美丽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8-03 05:41
项目概况 - 贝尔维斯光伏电站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投资、铁建国投下属西班牙ACISA公司承建,占地面积约181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104兆瓦,年发电量约2亿千瓦时,2023年3月实现全容量商业运行 [1] - 项目采用"光伏+自然"模式,保留原有羊群放牧功能,通过生态选址、低震动施工、河道围网保护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当地生态的扰动 [1] 技术创新与运维 - 电站引入无人机巡检系统,结合高清航拍和热成像技术提升故障识别效率,响应速度和判断准确率大幅优于传统人力检修 [2] - 计划部署自动化清洗设备、除草机等智能化运维装置,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2] 中欧产业协同 - 项目核心设备(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主变压器)均采用中国制造,展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 [3] - 中国技术标准与西班牙本地规范相互促进,推动产品在满足严苛环保要求的同时优化成本结构 [3] 国际合作意义 - 项目成为中西绿色合作标杆,中国企业在技术集成与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优势为西班牙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81%的目标提供新动能 [3] - 西班牙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与中国设备制造能力形成"互补共建"模式,推动清洁能源领域深度协作 [3]
携手共护同一片绿地蓝天(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中欧环境合作机制升级 - 中欧自20世纪90年代将生态环保纳入政府间合作议题,近年高层对话机制持续完善,战略引领作用突出[2] - 第十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于2025年6月1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双方强调在全球生态危机下需加强团结应对[2] - 欧盟提出深化塑料污染治理、无毁林供应链建设等合作,并推动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2] 清洁能源技术合作 - 中法核能合作成果显著:大亚湾核电站采用法国技术,台山核电站成为全球第三代核电站建设范例[4] - 中国国家能源集团在希腊投资78.2兆瓦色雷斯风电项目,34台风机成为当地地标[4] - 德国德伦太阳能园区154兆瓦项目采用正泰新能设备,满足6.4万户家庭用电[5] 绿色产业协同发展 - 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上850家中国展商参展,展示大型储能系统、智能电网等技术,参展规模仅次于德国[5] - 比亚迪在匈牙利建整车工厂,宁德时代、远景科技在德、西、匈建设电池生产线,支撑欧洲汽车转型[5] - 中国在电动汽车生产技术和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全球领先,欧盟在绿色监管和金融领域具备优势[6] 多边治理体系构建 - 2024年5月中欧联合举办循环经济转型研讨会,推动生命周期设计、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合作[7] - 中法蓝冠噪鹛保护项目建立遗传资源基因库和种源繁育基地,成为生物多样性治理合作典范[7] - 欧盟通过欧中能源合作平台推进电力市场改革、碳市场联通等制度性合作[7] 全球气候治理影响力 - 英国《金融时报》建议中欧英建立绿色联盟,推动清洁建筑、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关键议题突破[3] - 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指出中欧已成为全球气候战略关键支点,与中国对话是必要选项[3] - 中欧每年举行部长级能源对话会,形成涵盖政策对接、市场协同的多层次合作体系[3]
一辆公交车,见证中国—中亚向“绿”合作(环球热点)
人民网· 2025-06-28 06:12
中国宇通客车在哈萨克斯坦的市场拓展 - 宇通客车2005年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累计销售超过7700台大中型客车,其中包含大量节能环保的城市公交车 [7] - 2021年与哈萨克技术公司合资建设CKD工厂,年产能达2000台客车和200台工程机械 [7] - 2023年向阿斯塔纳交付224辆公交车,包括20辆18米纯电动客车(该国目前最长车型) [7] 纯电动公交车的运营与技术优势 - 18米车型续航400公里,单次载客150人,四车门设计提升高峰上下车效率 [8] - 12米车型100辆分配至多条干线,每条线路配置10-18辆,缩短发车间隔 [8] - 车辆搭载563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采用热管理、液冷液热技术,零下25℃环境下实现374公里续航并保持车内18-22℃恒温 [9] 基础设施与本地化服务 - 120辆纯电动公交配套50个双枪充电桩,低谷时段3-4小时充满,采用中国标准接口 [10] - 在哈设立8家服务站、1个配件库,中方团队常驻开展技术培训,本地司机已熟练操作18米车型 [10] 绿色转型与社会经济效益 - 每100辆电动公交年减排1.1万吨二氧化碳,等效新增6.5万棵树 [11] - 哈政府将绿色交通列为可持续发展关键,市民对电动公交的环保性能认可度显著提升 [11] - 宇通新能源车在中亚销量约1000台,覆盖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多国市场 [10]
商务部副部长凌激会见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
快讯· 2025-05-20 17:28
中丹经贸关系发展 - 建交75年来中丹经贸关系发展良好 [1] - 丹麦在华企业积极融入中国创新生态 [1] - 中丹企业在医药、电动汽车、交通物流等领域投资合作取得积极成果 [1] 未来合作方向 - 双方坚持以绿色为合作底色 [1] - 以创新为合作驱动 [1] - 推动中丹经贸关系提质升级 [1]
王毅同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会谈
快讯· 2025-05-19 14:40
中丹双边关系发展 - 丹麦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 两国建交75周年 [1] - 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以绿色为引领的高水平互利合作 [1] - 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是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经验 [1] 政治与主权议题 - 中方在格陵兰问题上尊重丹麦主权和领土完整 [1] - 希望丹方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支持中方立场 [1] 经贸与投资合作 - 中方愿同丹方坚持双向开放 深化经贸 科研创新 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 [1] - 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丹麦企业创造更广阔发展空间 [1] - 希望丹麦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 透明 非歧视营商环境 [1] 人文交流 - 加强人文交流 通过民间友好累积双边关系正能量 [1]
塞尔维亚“绿色议程”研讨会热议中塞绿色合作
快讯· 2025-05-17 17:29
中塞绿色合作研讨会 -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与塞尔维亚国民议会对华友好小组共同举办"绿色议程"研讨会,聚焦中塞绿色合作 [1] - 河钢塞尔维亚公司、中国路桥、塞尔维亚紫金铜业等企业代表参会并介绍环保措施及成效 [1] 企业绿色转型措施 - 企业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利用清洁能源、优化生产流程推进绿色转型 [1] - 企业计划加大资金投入,致力于清洁建设和绿色发展 [1] - 企业表示将继续为中塞绿色合作作出贡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