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基础设施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超级LP诞生了
投资界· 2025-07-04 20:05
亚洲新兴市场风险投资基金合作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与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支持亚洲新兴市场的风险投资基金 双方将化身为创投机构的出资人(LP) [1][3] - 合作旨在通过科技与商业模式创新 发展绿色和科技赋能基础设施 同时促进香港风险投资及创新者生态圈发展 [3] - 亚投行管理资金规模达1000亿美元 投资方向聚焦绿色 技术驱动 促进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项目 [6] 合作方背景与战略意义 - 香港金管局系香港中央银行机构 过去通过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HKIC)活跃于风险投资领域 [5] - 亚投行是由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 成员从57个扩展至110个 总部位于北京 [6] -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 合作可借助亚投行在亚洲新兴市场的经验与网络资源寻找投资机会 [6] -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指出 合作将深化双方关系 汇聚优势以推动基础设施融资与创新实践 [6] 香港后续合作规划 - 香港计划通过金融创新(如发行多币种债券)引导市场资金支持亚洲绿色可持续发展项目 [6] - 支持亚投行在香港设立区域业务办公室并开展财资管理活动 相关建议有望落实 [6]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 合作将巩固香港国际金融及创科中心地位 [6] 一级市场募资现状 - 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基金募资占比达98 7%(3426 16亿元) 外币基金仅4只募资44 68亿元 同比下降77 9% [9] - 市场化LP缺失成为VC/PE行业严峻问题 DPI不达标与国资LP限制影响出资意愿 [12] -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被视为重要活水 预计带动近1万亿元社会资本 [13] - 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中科创星等民营创投机构已成功试点 [14]
投资项目成典范 北京五大优势与新型多边开发机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亚投行十年
搜狐财经· 2025-06-27 10:33
亚投行发展概况 - 亚投行成立于2015年,2016年正式运营,成员从57个创始成员增至110个,覆盖全球81%人口和65%GDP [3][11] - 截至2025年6月24日,累计批准322个项目,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资本投入超2000亿美元,惠及38个成员 [3][11] - 在中国落地22个项目,投资总额46亿美元,涵盖能源、交通、水利、公共卫生与教育等领域 [3][11] 北京的战略地位 - 北京五大优势与亚投行需求高度契合:政策协调、国际交往、科技创新、金融资源集聚、人才智库 [3][4] - 总部设在北京便于高效沟通,国际化环境支持多边合作,金融科技基础助力创新项目 [4] - 北京高校智库资源丰富(如清华北大),为政策研究提供支持 [4] - 国际交通枢纽地位便于全球人员往来,67个成员国的业务协调更高效 [4] 标杆项目案例 - 2017年向北京燃气集团提供2.5亿美元贷款,用于天然气网络扩建,2019年完工后年减煤耗65万吨 [7] - 2019年追加5亿美元贷款支持天津LNG接收站建设,年接收500万吨液化天然气,日气化能力6000万立方米 [7] - 上述项目被列为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标杆",并推动电动公交、智慧交通等可复制模式 [7] 未来投资方向 - 绿色与低碳基础设施:支持绿色交通、电动公交、可再生能源与储能一体化等项目 [8] -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数据中心,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8] - 社会基础设施:聚焦公共卫生、老年照护、智慧医疗和职业教育 [8] - 气候韧性与灾害防范:建设防洪排涝工程,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8] - 科技驱动与创新项目:打造可全国推广的"北京样板" [8] - 跨城市互联互通:推动交通、电力、信息通信等区域协同 [9] 国际认可与优势 - 治理规范透明,实行国际化高标准治理结构和项目筛选机制 [11] - 运营稳健高效,所有项目与《巴黎协定》一致,连续3年超额完成气候融资目标 [11] - 保持三大国际机构AAA信用评级,业务聚焦绿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四大方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