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口管制

搜索文档
网传大批英伟达5090显卡现身大陆,微星急撇清
观察者网· 2025-10-17 08:57
近日,一张真实性尚未得到核实的照片在国内外社交媒体疯传。这张照片显示,成批的微星GeForce RTX 5090显卡堆放在空地上,保守估计数量超过百张。 RTX 5090系列显卡作为英伟达公司在售的旗舰产品,早已受到美国政府的管控,因而引发网友热议。 照片中,上百张显卡堆放在一家酒店前的空地上,酒店名为"洽宴"。观察者网查询大众点评等平台发现,该酒店的2家门店均位于深圳,分别位于南山区与 福田区。有趣的是,其位于南山区的门店上传至社交平台的照片当中,有一张照片的角度与此次引发争议的照片重合度较高。但需要强调的是,该网传图片 的真实性尚未得到核实。 网传图片 图片转自外媒 该酒店上传至社交平台的左大门图片 图片转自大众点评 今年1月,英伟达在发布RTX 50系列显卡的同时,为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规则,端出了中国大陆特供版旗舰显卡RTX 5090D,在算力"减配"超29%的情况下, 定价16499元起,高于RTX 5090 1999美元的定价。然而,在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升级了对于英伟达AI芯片的出口管制,使得原有的英伟达H20芯片和RTX 5090D对华出口都受到了限制。 后续,英伟达又于8月中旬面向中国大陆市场推 ...
刚刚!艾睿子公司被漂亮国盯上了
芯世相· 2025-10-09 12:20
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更新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26家实体与3个地址加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16家中国企业和3个中国香港地址,原因是这些公司协助采购了美国制造的电子元件,而这些元件被发现用于伊朗部分组织所操作的无人机中[3] - 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很难再合法获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管制物项,出口商与清单实体进行受控项目的交易前都必须获得相应的出口许可证[10] - 根据2025年9月29日发布并立即生效的"50%规则",被列入实体清单或军事最终用户名单的公司持股50%或以上的子公司也将受到美国出口管制[7] 艾睿电子受制裁影响 - 美国大型电子元件分销商艾睿电子位于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子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分别是Arrow China Electronics Trading Co, Ltd 和 Arrow Electronics (Hong Kong) Co, Ltd[5] - 艾睿电子2023年营收为279亿美元,同比下降16%,被营收约为293亿美元的文晔反超,2024年全球TOP4芯片分销商按营收规模排名依次为文晔、艾睿、大联大、安富利[6] - 2024年第二季度艾睿电子业绩表现强劲,综合销售额达到76亿美元,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约12%[6][9] 其他受影响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 - 北京普雷瑞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及电子元器件分销[8] - 丰宝电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电子元器件授权代理分销商,其分公司丰宝贸易香港有限公司同样被列入清单[8] - 上海皕科电子有限公司是电子元器件及RF模组代理商,济南鑫银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代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多串口通讯卡等通信产品[8] 实体清单的运输豁免条款 - 因本次监管措施而被取消许可例外或无需许可资格的物品,如果在2025年10月8日仍在运输途中,可以按照原有资格继续运往目的地,但必须在2025年11月7日或之前完成出口、再出口或境内转移[10] - BIS将地址单独列入实体清单,意味着今后凡是在这些地址注册或经营的实体,若涉及《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管辖物项出口,都将自动触发许可要求,并适用"推定拒绝"的审查政策[10]
突发!美国商务部BIS将数家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列入实体清单
是说芯语· 2025-10-09 07:00
实体清单更新核心内容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于当地时间10月8日发布公告,将26家实体与3个地址加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16家中国企业和3个中国香港地址 [1] - 本次调整的重点是打击为伊朗及其代理组织采购美国原产电子元件的中间商网络,目标指向活跃在中国大陆与香港的分销、技术与物流企业 [1] - 新增的3个中国香港地址被单独列入,意味着今后凡是在这些地址注册或经营的实体,若涉及《出口管理条例》管辖物项出口,都将自动触发许可要求并适用“推定拒绝”的审查政策 [2] - 所有列名实体的许可要求均为“适用于所有受EAR管辖的物项”,许可审查政策为“推定拒绝”,且大多数许可例外不再适用 [6] - 本次规则自2025年10月8日起生效,对于在规则生效前已经在途的货物,若在2025年11月7日前完成出口、再出口或境内转移,可继续适用原有许可例外 [6]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分析 - 16家被列入清单的中国企业范围广泛,既包括全球大型电子元件分销商Arrow的中国和香港子公司,也包括一系列中小型技术和贸易企业 [3] - Arrow China Electronics Trading Co, Ltd 与 Arrow Electronics (Hong Kong) Co, Ltd 同时被列名,标志着美国对Arrow体系在亚太地区分销网络的整体纳入 [3] - 北京方向有多家技术企业入列,包括Beijing Kevi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Beijing Plenary Technology Co, Ltd 和 Beijing Rageflight Technology Co, Ltd,后者还以多个别名运营 [3] - 武汉的Easy Fl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被指与哈马斯武装使用的无人机残骸中发现的美国产组件直接相关 [3] - 上海、山东和香港的多家公司也被列入清单,例如Feng Bao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及其香港关联公司被指控是伊朗代理采购网络中的关键中间环节 [4] - Goodview Global被指控直接参与了向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提供无人机零部件的活动 [4] - 这些企业覆盖了元件采购、再分销、技术支持和物流中转等多个环节,显示美国掌握的所谓网络是成体系的 [4] 美国监管策略的演变 - 美国的监管目标已经从单纯的最终用户,进一步延伸至整个采购、分销与中转链条 [6] - Arrow体系的整体纳入、香港地址的单列、Feng Bao网络的追踪,显示BIS与其他美国执法机构已将伊朗及其代理的电子供应网络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性威胁 [6] - BIS重申了适用于实体清单的“50%规则”:任何由被列名实体直接或间接单独或合计持股50%及以上的外国实体,均将自动适用相同的许可要求 [6] - 此次事件与2020年11月的情况形成对比,当时Arrow全资子公司艾睿电子亚太集团曾出现在MEU清单草案中但最终未被列入正式清单,而五年后其两家子公司被正式列入实体清单 [7][8] - 这一变化引发对执法逻辑闭环、政策风向转折、全球化经营风险外溢或地缘政治影响的思考 [8]
年薪4亿!美国芯片女王居然是中国人,在中国最艰难时她站了出来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59
公司业绩与战略转型 - 2014年苏姿丰接手AMD时,公司濒临破产,股价一度跌至不足2美元,市值仅剩二三十亿美元 [4] - 上任后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砍掉冗余业务,将资源集中于高性能计算和全新“Zen”架构研发 [7] - 为筹集资金,不惜出让AMD部分资产的股权 [9] - 2017年基于Zen架构的锐龙处理器发布后,公司股价从最低1.61美元一路狂飙至180美元,市值增长数十倍,并在2022年一度超越英特尔 [12] - 带领AMD市值从几十亿美元飙升至超过两千亿美元 [35] 中国市场合作与战略 - 2016年AMD与天津海光公司达成价值2.93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授权其第一代Zen架构的x86 IP用于服务器芯片开发 [16] - 2023年AMD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高达35% [22] - 在美国出口管制下,公司研发“中国特供版”芯片,如性能经过精确调整的MI309芯片 [24][25] - 2025年因美国出口管制,AMD预计将损失高达15亿美元的收入 [27] - 另一款为中国市场准备的芯片MI308的出口许可证正在美国商务部审查中,一旦获批将立即恢复对华出货 [29] 管理层与公司治理 - 苏姿丰年薪一度高达4亿人民币,2025年薪酬方案预计为3300万美元股权奖励加132万美元基本年薪 [1][35] - 频繁访问中国,出席行业峰会,并与中国商务部部长会面,重申中国市场是AMD全球战略重点 [31] - 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强调AMD作为美国公司会遵守所有法规,但会继续支持现有合作与中国市场 [20][22]
中国芯片突围战进入深水区
财富FORTUNE· 2025-07-03 20:55
国产AI芯片行业动态 - 寒武纪股价去年上涨近4倍,今年一度涨至818 87元历史高点,但此后回调约30% [1] - 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与壁仞科技三家国产芯片企业近期集体冲刺IPO,市场认为这将加剧寒武纪的竞争压力 [1] - 西门子等EDA巨头宣布解除对华出口限制,行业局面更加复杂 [1] 企业IPO进展 - 壁仞科技计划三季度赴港上市,最快8月递交申请 [1] - 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从辅导到提交招股书仅耗时半年左右 [1] - 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投入AI训推芯片及图形芯片研发,沐曦股份拟募资39亿元加码通用GPU及AI推理芯片研发 [2] 企业财务与技术 - 摩尔线程2024年营业收入4 38亿元,净亏损14 9亿元 [2] - 沐曦股份营业收入7 4亿元,净亏损14亿元左右 [2] - 摩尔线程推出三款全功能GPU芯片,MTTS4000计算卡支持全开源大模型 [2] - 沐曦股份曦云C系列GPU已应用于国家AI训练场并完成百度飞桨兼容认证 [2] 壁仞科技战略选择 - 壁仞科技选择港股上市,因A股IPO通道拥挤且港股更具吸引力 [3] - 壁仞科技BR100系列GPU因台积电代工受限导致量产受限 [3] -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表示希望壁仞科技参与香港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4] 行业资本与产能 - 招商资本投资了壁仞科技和沐曦股份,招商局创投参与摩尔线程融资 [4] - 台积电与三星拒绝对华提供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代工服务,中芯国际承接国内80%先进制程需求但全球市占率仅6% [5] - 西门子等EDA软件出口限制取消,但窗口期仅90天且美方保留回调权利 [5] 行业挑战与博弈 - 美国在放开EDA出口同时加码"芯片制造回流"政策,税收抵免从25%提至35% [5] - 华大九天在模拟电路、概伦电子在器件建模领域取得突破,但数字芯片设计工具链仍被国际巨头垄断 [5] - 行业核心矛盾在于资本市场催生估值泡沫但无法替代技术攻坚 [6]
英伟达或再推特供中国AI芯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1:53
英伟达中国市场策略 - 英伟达将为中国市场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AI芯片 售价预计在65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间 明显低于H20芯片定价 [1] - 这是英伟达第三次为中国市场推出符合美国监管要求的降级版芯片 预计最快6月开始量产 [1] - 由于美国出口管制新规 英伟达目前无法继续向中国出售H20芯片 市场密切关注其下一代产品 [1]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表示 Hopper系列芯片已无法修改 暗示新一代Blackwell架构产品正在研发中 [1] 英伟达在华业务现状 - 中国市场占据英伟达14%左右的营收比例 去年约为170亿美元 [2] - 英伟达计划在上海扩大办公区域 强调这是在中国持续深耕的努力 [2] - 公司明确表示遵守当前出口管制 不会将任何GPU设计或核心IP发送到中国进行修改 [2] - 黄仁勋指出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已从拜登执政初期的95%降至目前的50% [2] 行业观点与动态 - 黄仁勋在Computex 2025大会上表示 美国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是失败的 [2] - 英伟达即将发布新一季度财报 预计会透露更多关于中国市场策略的信息 [2] - 其他行业动态包括理想汽车新增芯片人才 美国企图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 以及小米宣布3nm芯片大规模生产 [4]
对华为昇腾的限制改口
是说芯语· 2025-05-19 11:26
美国BIS对华为昇腾芯片出口管制的修改 - 美国BIS最初在新闻稿中明确表示"在全球任何地区使用华为昇腾芯片都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但后来修改为"提醒注意使用来自中国的先进计算芯片(包括特定的华为昇腾芯片)所带来的风险" [3][4] - 修改后的表述被部分解读为美国立场软化,但实际法律文件(指南)内容未变,新闻稿改动仅影响公众传播效果 [5][6] - 指南明确华为昇腾910B、910C、910D三款芯片被"推定"适用GP10限制,即默认违反出口管制,除非有相反证据 [7]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法律与传播差异 - BIS发布的四份文件中,三个指南是法律文件,新闻稿仅面向公众,措辞改动无法律意义 [5] - 指南使用"很可能""极有可能"等概然性语言描述中国先进计算芯片的违规风险,但对华为昇腾芯片采用绝对化表述 [6][7] - 新闻稿修改是为避免公众误解仅华为芯片受限制,实际政策意图是覆盖所有中国先进计算芯片 [8][9] 华为昇腾芯片的特殊性与政策意图 - 美国政府基于对算能事件的调查,认定华为昇腾910B/C/D三款芯片存在使用美国技术的"实锤",因此单独列为推定违规对象 [7] - 指南政策意图是通过制造寒蝉效应,迫使全球企业避免使用中国国产先进计算芯片,甚至主动剔除供应链 [6] - 新闻稿的绝对化表述(第一版)更符合美国对华强硬战略,但修改后版本更准确反映指南对全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的风险警示 [8][9]
马来西亚半导体的“冰与火之歌”
观察者网· 2025-05-14 15:15
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战略升级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与AMD高层会谈,旨在推动该国半导体产业从封测向芯片设计领域升级 [1] - 马来西亚计划通过"柔新经济特区"合作,结合新加坡资本技术优势与本国基建土地资源,提升半导体产业链地位 [5][8] - 该国半导体产业贡献制造业出口总额40%,占GDP四分之一,2023年出口额超1200亿美元 [3] 全球产业链地位与优势 - 马来西亚为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承担美国23%芯片生产,占据全球封测市场13%份额 [3] - 槟城和居林工业园集中近50家半导体工厂,形成成熟OSAT产业生态,承担全球40%车规级芯片封测 [5] - 英特尔、英飞凌、美光等跨国企业近年加大在马来西亚投资,强化其封测产业地位 [5] 产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 马来西亚半导体人力资源面临外劳红利消失问题,外籍劳工占劳动人口50%,但本地员工流失率高 [10][12] - 美国24%关税政策导致马来西亚电子电气产品出口竞争力减弱,可能引发国内市场波动 [16] - 产业升级面临核心技术壁垒、高端人才短缺、知识产权体系不完善等结构性难题 [16][17]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角色 - 马来西亚被怀疑成为绕开美国出口管制的"芯片转运点",前四月GPU进口达64.5亿美元 [13] - 英伟达单季对马来西亚出口53.3亿美元GPU,占其营收13%,与中国市场占比持平 [13] - 台湾地区对马来西亚计算机零部件出口额从2023年3月2704万美元增至2024年3月6083万美元 [13] 区域竞争格局 - 在东南亚供应链转移潮中,越南、泰国成为厂商首选,马来西亚未被重点讨论 [9] - 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历史积淀深厚,但面临被定位为高污染低附加值环节承接地的风险 [8] - 东盟国家可能因美国关税政策加速一体化进程,增强集体抗风险能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