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
搜索文档
“银龄乐动·金秋颂歌”重阳音乐会在宁举行
南京日报· 2025-10-29 10:17
10月28日,作为"我们的节日·重阳"系列活动之一,"银龄乐动·金秋颂歌"省市老同志重阳音乐会在 青春剧场举行,用歌声为全省老同志送上节日祝福。演出由省委老干部局、市委老干部局共同举办,省 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老干部活动指导服务中心具体承办。 演出当天,近200位省市单位老年文艺骨干联袂登场,通过合唱、独唱、器乐演奏、诗朗诵等艺术 形式,奉献了一场传统韵味与家国情怀交融的音乐盛宴。音乐会共分3个篇章,囊括现代京剧《沙家 浜》选段、越剧《江姐》选段、二胡独奏《吴歌》等节目。 据了解,为深入阐释重阳节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文化内涵,倡导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 学、老有所乐的生活理念,南京将举办一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
“十五五”民生大礼包:养老带娃降成本,预期寿命再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6:53
“十五五”规划民生领域核心目标 -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1] - 着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 - 预期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2024年的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2] 生育支持与托育服务 - 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发挥育儿补贴、个税抵扣等作用,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2] - 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补助示范试点,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2]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报告建议“十五五”时期逐步将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6] - 浙江省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宁海县试点托幼一体化模式,利用幼儿园闲置资源开设托班[6] - 2021年以来新生人口从1062万人下降到2024年的954万人,减少10.2%[7] - 幼儿园在园人数从2021年的4805万人下降到2024年的3584万人,减少25.4%[7] - 学前一年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已落地,惠及1200多万儿童[8] 养老服务与老年保障 - 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2] - 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供给[2] - 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从2021年约2.7亿人(占比18.9%)增至2024年约3.1亿人(占比22%)[11] - 民政部推动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目录,已在35个试点地区开展[14] - 全国范围内面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截至10月8日试点地区已发放36.51万张消费券,使用24.32万次,核销金额1.82亿元[14] 公共资金投入与政策保障 -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50万亿元,需将政府资金更好用于民生紧要处[3] - 《建议》提出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4] - 适时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增量服务事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4]
“十五五”时期,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有望达到80岁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13:19
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 - 国家计划通过5年努力将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 [1] - 重点部署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明确倡导积极婚育观并优化生育支持政策 [1] - 推动老有所养 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1] 老年群体相关产业政策 - 将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优化就业及社保年龄限制政策 [1] - 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并发展银发经济 推动老有所为 [1] - 发展医养结合服务 作为健全养老体系的重要一环 [1]
“十五五”时期,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有望达到80岁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12:44
人口健康目标 - 国家目标在5年内将人均预期寿命从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 [1] 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 -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倡导积极婚育观并优化生育支持政策 [2] - 推动老有所养 健全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2] - 推动老有所为 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并优化就业社保年龄限制政策 [2] - 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并发展银发经济 [2]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最新!商务部:前四轮经贸磋商充分证明中美可以找到解决彼此关切的办法
证券时报· 2025-10-24 12:24
中美经贸关系 - 前四轮中美经贸磋商证明双方可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找到解决彼此关切的办法并推动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 - 中国反对“脱钩断链”并坚定维护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 [1] 人口发展政策 -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明确倡导积极婚育观并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 [2] - 推动老有所养,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并发展医养结合服务 [2] - 推动老有所为,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及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并发展银发经济 [2] - “十五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目标由79岁提升至80岁 [2] 宏观经济目标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需科学谋划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 [3] - 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努力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 [3]
托起“一老一幼”的幸福
人民日报· 2025-10-07 14:00
社区服务模式升级 - 牡丹社区通过拆改翻新废弃锅炉房建成党群服务中心 推动“一老一幼”服务向精细化和品质化升级 [1] -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包括幸福长者食堂、日间照料室和康复理疗室 [2] - 社区幸福教育课堂从课后托管拓展至寒暑假全天候服务 新增传统文化课和非遗手工课等课程 [3] 养老服务具体举措 - 社区联合专业团队打造“珠算启智·健康银龄”活动 后续将开设珠心算课程以帮助老年人锻炼脑力 [1] - 为孤寡老人配备智能手环进行健康监测 数据异常时社区可第一时间响应 [2] -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兴趣社交活动 旨在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乐 [2] 幼儿教育服务举措 - 社区幸福教育课堂提供做月饼、做花灯等实践活动 [1] - 社区定期邀请专家为孩子们开展科普讲座 [3] - 社区服务为老人和孩子提供了看护的新选择 [3] 社区基本情况 - 牡丹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 拥有60多栋老楼和3000多户居民 [1] - 过去社区活动空间有限 养老和带娃难题困扰居民 [1] -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访该社区 强调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并确保下一代身心健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