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搜索文档
“十五五”时期,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有望达到80岁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12:44
人口健康目标 - 国家目标在5年内将人均预期寿命从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 [1] 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 -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倡导积极婚育观并优化生育支持政策 [2] - 推动老有所养 健全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2] - 推动老有所为 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并优化就业社保年龄限制政策 [2] - 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并发展银发经济 [2]
国考年龄放宽引发讨论,如何推动改变“35岁就业门槛”?
南方都市报· 2025-10-15 13:44
招录规模变化 - 2026年度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较2025年的3.91万人减少1000人,缩减比例为4.3% [2] - 招录计划中有2.8万余个岗位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 [2] 报考年龄限制调整 - 国考报考年龄上限首次从“35周岁以下”提升至“38周岁以下”,放宽了3岁 [1][2] - 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到43周岁以下 [2] - 此次调整是配合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将逐步延迟至63周岁和58周岁 [3] 应届生招录占比 - 本次国考共推出20714个招录岗位,计划招录38119人 [3] - 其中13822个岗位、25799人限制为“应届生报考”,应届生招录占比为67.68% [3] - 近五年来国考对应届生的招录占比稳定在58%至67%之间 [3] 地方招聘政策跟进 - 自2025年9月起,部分地方事业单位招聘已先行放宽年龄限制,例如四川巴中将基础招聘年龄明确为38岁 [4] - 省级层面统一部署调整机关公招年龄上限,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通常统一提高至38岁 [4] - 部分地区如广西区直事业单位招聘设置了从25岁到50岁不等的多档年龄门槛,577个岗位中有408个为35岁以下,104个岗位开放到40岁以上 [5] 政策调整的行业影响 - 国考年龄限制上调被视为打破“35岁就业门槛”的象征性一步,对社会招聘具有风向标作用 [4][6] - 目前放宽年龄限制尚非全国统一规定,部分省份如黑龙江、安徽、陕西等仍采用35岁作为年龄上限 [6] - 研究显示,30至40岁年龄段男性劳动者的工作转换率持续下降,失业概率上升,工作转换能力衰退与失业风险上升的矛盾加剧了就业危机感 [7]
国考近八年来首次“缩招”,报考年龄门槛放宽至38周岁
第一财经· 2025-10-14 16:15
招录规模变化 - 202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规模为3.81万人,较2025年的3.97万人减少约1600人,为近八年来首次出现“缩招” [1] - 此前几年国考招录人数呈持续扩大趋势,从2019年的1.45万人逐年增长至2025年的3.97万人 [1] 报考年龄条件调整 - 2026年国考将报考者一般年龄上限由35周岁调整至38周岁,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上限放宽至43周岁 [1] - 此次调整旨在打破长期存在的“35岁门槛”,为高学历人才提供更多报考机会,并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更多元的社会阅历与专业视角 [1][2] - 年龄条件放宽是依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有关政策要求进行的调整 [1] 招录政策倾向 - 2026年国考设置约2.6万个计划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生以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 - 近五年(2021-2025年)应届生招录占比稳定在58%-67%之间,例如2025年总招录3.97万人中应届生达2.67万人,占比约67% [2] - 录用政策持续向基层一线倾斜,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 [2] - 设置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2] - 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继续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包括可适当调整学历、专业等条件降低进入门槛,并拿出部分职位面向当地户籍或长期在当地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 [2][3]
43岁也能考公了 35岁上限被打破 背后信号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5:24
招录规模变化 - 2026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 较2025年的3.97万人小幅减少约0.16万人 中断了近年来招录计划人数持续增加的势头 [1][2] - 2025年国考计划招录3.97万人 相比于上一年仅微增约160人 是近年来增幅最小的一年 [2] 应届毕业生招录 - 2026年国考设置约2.6万个计划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4] - 近五年国考应届毕业生招录占比稳定在58%至67%之间 2025年招录2.67万人占比约67% 体现国家对应届生就业高度重视 [5] 基层岗位招录 - 2026年国考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 基层招录计划继续增长 [5] - 另有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并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给予政策倾斜 [5] 报考年龄限制放宽 - 2026年国考报考年龄上限由35周岁放宽至38周岁 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上限由40周岁放宽至43周岁 [10] - 年龄限制放宽是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进行的调整 [10] 考试专业化趋势 - 2026年国考有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 48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 较2025年有所增加 [12] - 考试继续分类分级 不同职位类别和层级机关突出测评不同能力 人才选拔更趋精细化和专业化 [12] 竞争态势 - 由于招录规模缩减 年龄限制放宽以及考生备考强度提升 预计2026年国考竞争将更加激烈 平均进面分数线可能提高 [12]
信号明显!43岁也能考公了,35岁上限被打破,背后隐藏大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5:01
招录规模与结构 - 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3.81万人,较2025年的3.97万人小幅减少约0.16万人,中断了近年来招录计划人数持续增加的势头 [1][2] - 应届毕业生招录计划保持稳定,设置约2.6万个计划,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4] - 近五年国考应届毕业生招录占比稳定在58%至67%之间,2025年招录2.67万人,占比约67% [6] - 基层招录计划继续增长,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6] 报考资格变化 - 2026年国考放宽报考年龄限制,一般报考者年龄上限从35周岁提高至38周岁,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上限从40周岁放宽至43周岁 [10] - 年龄限制放宽是按照国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要求进行的调整 [10][11] - 上海、江苏、四川、山东、新疆、贵州等多地的地方公务员和事业编招考也已出现放宽年龄限制的趋势,体现出渐进式和差异化的特点 [11] 考试内容与竞争趋势 - 人才选拔更趋专业化,2026年国考有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2025年为13个),56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2025年为48个) [13] - 考试继续开展分类分级,根据不同职位类别和层级机关特点命制试题,突出测评不同能力 [13] - 在招录规模小幅缩减、年龄放宽以及考生备考强度提升等因素影响下,预计2026年国考竞争将更加激烈 [13]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
新华社· 2025-10-14 10:12
招录规模与时间安排 -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3.81万人 [1] - 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 [1] - 公共科目笔试定于11月30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地点举行 [1] 招录政策特点:政治标准与服务中心大局 - 招录工作坚持突出政治标准,将政治要求贯穿全过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单独设置“政治理论”部分,对政治上不合格者坚决不予录用 [2] - 为响应延迟退休政策,招录年龄条件已作适当放宽调整 [2] -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设置约2.6万个计划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 [2] - 计划充实基层队伍,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至县(区)级及以下机构,另有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2] 招录政策特点:精准选人与考试秩序 - 考试采用分类分级方式,根据不同职位类别和层级机关特点命制试题,以精准测评相应能力 [3] - 有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56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 [3] - 本次招考不指定辅导用书或举办培训班,有关部门将加强培训机构监管,打击考试作弊以维护考试公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