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

搜索文档
“碳水十字”升腾烟火气
经济日报· 2025-08-24 09:32
食客吃得"满福",压力给到了店家。 本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十字路口,没有标志性建筑物,没有太多历史积淀,也没啥热门景点。按地理 位置标记,它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北路与杜家台路交叉处,隶属于上川村社区。多年来,虽地 处城区,却并不繁华。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十字路口,近两年却声名鹊起,在手机导航软件上被标记为"碳水十 字"。一两百米长的街面上,聚集了6家牛肉面馆、4家炒面店,还有多家手抓羊肉店、烤肉店等餐饮 店,一年接待食客450万人次。 打开地图看,兰州也是西北的"碳水十字"。作为西北地区交通枢纽,兰州的特色美食以面食和牛羊 肉著称,不仅汇集西北各地面食之所长,还能持续输出自身特色。比如,一碗走向世界的兰州牛肉面。 站在"碳水十字",能看见另一个兰州。品味历史,可以去逛博物馆;亲近自然,漫步黄河之畔;浸 润心灵,参访《读者》杂志……但在"碳水十字",人们只为吃而来,用味觉体验不一样的烟火兰 州。"咥碗'牛大',吃顿手抓,撸个肉串",嘴一擦,像兰州人一样说声:"满福!" 磨沟沿的坚持 赵德厚的压力 来到"碳水十字",很多人都会犯选择困难症:吃牛肉面、炒面,还是手抓羊肉?如果吃牛肉面, 吃"国义""金强" ...
50块吃到扶墙,沈阳的“夜宵张力”有多强?
虎嗅· 2025-08-09 20:23
沈阳夜宵经济 - 沈阳被誉为北方最具性价比的夜宵第一城,核心卖点包括6元啤酒、10元经典套餐(抻面+鸡架+雪花啤酒)、80元烤肉自助和200元洗浴中心海鲜盛宴[5] - 2025年暑运期间预计日均16万人次乘火车抵沈,夜经济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要素[5] - 夜市鸡架价格带覆盖6-20元,提供烤/炸/卤/辣炒等多种烹饪方式,形成完整消费梯度[7][12][19] 鸡架产业链 - 鸡架源于上世纪沈阳白羽鸡养殖产业,肉鸡分割后鸡架成为工人廉价消遣食品,现发展为城市文化符号[18] - 产业创新体现在:铁桶烤炉+炼钢焦炭的"重工业烧烤"工艺、白糖焦化技术、30+种夜市口味及鸡架博物馆建设[19][21] - 鸡架消费场景多元化,包含酒馆配菜(6元)、解酒套餐(酱卤+抻面)、消暑组合(辣炒+冷面)[12][24] 烧烤餐饮生态 - 西塔街80元烤肉自助包含苹果汁腌肉/紫苏叶包肉/锡纸酸菜等朝鲜族特色,形成风味小宇宙[25][26][28] - 特色烧烤店聚焦细分品类:电锯牛骨髓(30元)、爆浆羊枪(公羊睾丸)、奶油流心蚕蛹等猎奇产品[30] - 供应链整合能力突出,虽不临海但汇聚三文鱼/鲍鱼等海鲜,体现东北亚物流枢纽优势[5][32] 大众消费矩阵 - 15元24小时盒饭自助包含溜肉段/锅包肉等12+东北菜,满足夜班司机/学生等长尾需求[36][39][42] - 饮料体系完备:5元八王寺大白梨、3元皇姑雪糕,延伸至麻酱雪糕/铁锅炖肉松雪糕等创新品类[38][44][46] - 区域美食融合明显,整合本溪羊汤/抚顺麻辣拌/大连土豆泥焖子等周边城市特色[40]
“看脸吃饭”,餐饮业刮起“男色消费”风?
36氪· 2025-07-25 11:52
餐饮行业"男色消费"现象 - 海底捞推出夜宵主题店并变身为Live house 提供帅哥DJ打碟和花式调酒表演 契合年轻人"早C晚A"社交习惯 [1] - 香飘飘线下快闪店打造"制茶男团" 由模特网红等担任服务员 与消费者互动合影 排队时间达1小时 [4] - 广州SIZEN咖啡店因"男模级服务员"被称为"5A帅哥风景区" 店员配合拍照 情绪价值拉满 [4] 流量与市场反馈 - SIZEN咖啡店开业不久即登顶大众点评广州热门咖啡榜第1名 小程序下单排队时长高达450分钟 [7] - 广州五斗先生烤肉店以高颜值男店员现场烤肉为卖点 服务员陪聊互动 店内标语强调性价比 [7] - 重庆蓝爵烤肉餐酒吧明码标价"男色服务" 如65元合影 腹肌开啤酒等互动 小红书相关帖子超700篇 大众点评评论超2000条 [8] 争议与潜在风险 - 消费者质疑香飘飘产品品质 认为营销过度 冲泡模式产品体验不佳 [12] - SIZEN咖啡店被吐槽产品一般 环境嘈杂 咖啡沦为"男模服务"入场券 [12] - 部分餐厅因过度依赖"男色营销"导致菜品价格虚高 消费者评价"噱头大于实质" [12] - 西双版纳某餐厅因提供嘴对嘴喂食等出格服务被罚款106640元 演出许可证被吊销 [13][16] 行业本质与边界 - 餐饮核心价值在于"餐"与"饮" "男色"应作为增值服务而非替代产品 [16] - 同质化竞争下"男色营销"可制造差异化 但需保持服务边界清晰 [16]
对话绿茶王勤松: 做大众餐饮,高性价比是首选商业模式
晚点LatePost· 2025-06-09 20:44
公司发展历程 - 绿茶集团起源于2004年西湖边的青年旅舍,最初通过融合菜(烤肉、烤鸡、面包诱惑)吸引年轻人,餐饮收入占比达80%(年销售额500万元中餐饮占400万元)[3] - 2008年正式转型餐饮品牌,定位"四季常青"的融合菜系,区别于传统杭帮菜[3] - 2010年突破地域限制,第二家店直接进军北京市场,验证商业模式可复制性,随后拓展至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4][23] - 截至2024年底全国门店达465家,计划进军东南亚及欧美市场[4][29] 商业模式与战略 - 核心战略为"铺天盖地的大生意",通过高性价比(人均50-60元)实现规模化扩张,单店投资回收期从18个月缩短至15个月[4][11] - 采用"先全国铺开再区域加密"的扩张路径,重点布局浙江、广东(目标各省超100家店)、四川等成熟区域[10][11] - 香港市场采用差异化策略:定制菜单(8道限定菜)、缩小门店面积(200㎡)、客单价150-180港币(约为内地3倍),4家门店月均销售额近200万港元[25][26][27] - 2024年启动员工分红机制,将门店利润15%分配给店长/厨师长团队,并建立数字化赛马考核体系[6][12][14] 产品与运营 - 菜品策略强调"融合创新",保留爆款(面包诱惑、烤鸡)同时推出高毛利新品(蒜蓉粉丝裹虾毛利率提升)[4][7] - SKU精简与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单店装修成本从8000元/㎡降至6000元/㎡(降幅25%),仍保持高于同行30%的投入标准[7] - 明确抵制预制菜标签,下架争议菜品(38元佛跳墙)并在门店公示"不出售预制菜",但认可复合调味料的价值[5][19][21] - 外卖收入占比18.8%(行业平均30%+),计划通过"质价比"策略提升占比[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对标小菜园(600+门店)的密布型模式,学习其单店100万出头的低投资策略[9][10] - 2024年餐饮行业进入"hard模式",部分品牌利润从数亿跌至数千万,上市公司出现亏损[6] - 中餐标准化程度提升带来性价比竞争,但消费者将低价与预制菜简单关联形成认知挑战[5][21] - 香港市场面临高成本:人工(内地4倍)、租金(深圳5倍)、装修(内地3倍)[26][27] 品牌定位与文化 - 品牌命名寓意"四季常青",追求长期主义而非短期网红效应[3][33] - 装修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青花瓷、乌篷船等),形成差异化体验[31] - 管理强调"公平透明",通过ABC打卡、神秘顾客等机制保持内部竞争[15][16] - 创始人认为"活得久比做得大更重要",参考西贝"气长"理论制定发展战略[6][33]
“小屏幕”释放大能量 直播助力小店突围
中国青年报· 2025-05-27 14:22
直播电商行业趋势 - 2024年1-11月全国直播电商销售额达4.3万亿元,其中店播贡献占比52% [1] - 店播从"达人带货"向专业化演变,成为提升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度的关键战略 [2] -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超1000个商家店播销售额过亿元,2.1万个商家超千万元,新商家首年破百万数量超3万个 [4] 中小商家店播实践案例 - 郑州"狗富贵"茶馆通过店播实现月营收超半年总和,裂变出3家门店 [1] - 南昌"浪仔家"烤肉店直播后单日营收增3000元,非营业时段营收占比35%,粉丝复购率达普通顾客3倍 [3][4] - 浙江绍兴伞业工厂通过直播弹幕反馈改进产品,如开发防滑专利手柄 [6] 店播运营模式创新 - 餐饮商家日均直播超6000场,内容涵盖后厨解密、厨艺展示等增强消费者连接 [4] - 东黎羊绒根据直播反馈调整设计,3年抖音电商销售额增长5倍,累计销售30万件 [6] - 商家采用差异化策略如海景直播、数字人技术、专属套餐设计实现体验升级 [7] 消费者行为与信任构建 - 消费者偏好店播"慢直播"模式,认为讲解更细致专业,抵触达人直播的催单氛围 [5] - 店播通过实时问答增强信任,如北京消费者通过店播以120元购得原价150元商品 [5] - 00后消费者因直播试色服务连续购买6支口红,认可店播的透明度和专属福利 [5] 行业挑战与规范发展 - 小微企业易陷入同质化竞争,需优化内容、主播素养及数据复盘习惯 [7] - 隐私权保护问题凸显,部分商家未经授权使用顾客肖像或过度收集数据 [8][9] - 市场监管总局正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平台已更新分级管理等规则 [9]
上一批“餐饮王者”,正在被时代抛弃
虎嗅APP· 2025-05-17 22:05
核心观点 - 上一代连锁餐饮企业面临严峻挑战,需重构投资和盈利模型以应对新时代变化 [1][2] - 消费趋势变化导致主流价格带下移,直接冲击原有定价体系 [7][8] - 大型连锁企业转型困难,规模不经济问题凸显 [16] 时代变迁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 过去十多年餐饮行业年均增速超10%,但当前经济、人口等红利逐渐消失 [4] - 消费进入理性阶段,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饮品赛道降幅达13.9% [5][7] - 主流价格带显著下移:正餐从90-120元降至50-60元,火锅从100-110元降至70元,新茶饮从20元以上降至10元以下 [8] 价格战与经营困境 - 简单降价无法解决问题,需同步调整渠道、门店模型、人员服务等体系 [11] - 购物中心数量增至6700个导致客流分散,租金居高不下,同质化竞争加剧 [12][13] - 大店模式面临挑战:装修成本高、固定成本占比大,易陷入"利润缩水-品质下滑-客群流失"恶性循环 [13] 成本结构与效率优化 - 典型成本结构:食材30%、人工30%、房租20%,与日本(食材50-60%、人工10%、房租10%)差距明显 [17] - 需通过最小面积、最少时间和人工实现效益最大化 [17] - 案例对比:商场店(200-300平,月租7-8万,建店成本100-150万)vs街边店(100平,月租2-3万,总投资50-60万) [19] 管理创新方向 - 提升人效的关键在于精益化管理,如萨莉亚通过流程优化实现高效运营 [21] - 可拓展盈利模式:扩充产品线、增加经营时段、发展外卖和零售业务 [21]
上一批“餐饮王者”,正在被时代抛弃
36氪· 2025-05-15 20:08
行业现状 - 韩国烤肉品牌姜虎东烤肉门店从上百家锐减至30多家 [2] - 知名连锁火锅品牌门店持续收缩,调整策略未见起色 [2] - 2024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 [5] - 饮品赛道人均消费从2023年21.6元降至2024年18.6元,降幅13.9% [5] 消费趋势变化 - 正餐主流价格带从90-120元下移至50-60元 [6] - 火锅主流价格带从100-110元下移至70元左右 [6] - 新茶饮主流价格带从20元以上降至10元及以下 [6] - 消费回归理性,倾向简单、舒适的产品和服务 [3] 商业模式挑战 - 太平洋咖啡因定价30元难以竞争瑞幸9.9元咖啡,门店缩减 [8] - 购物中心数量增至6700个,客流量稀释,租金成本高企 [10] - 商场餐饮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 [10] - 大店模型(200-300平)建店成本100-150万,街边店(100平)成本50-60万 [17][18] 成本与效率优化 - 中国餐饮成本结构:食材30%、人工30%、房租20%,日本为食材50%-60%、人工10%、房租10% [14] - 萨莉亚通过中央厨房预制、流程优化提升人效 [21] - 需通过精益化管理解决房租高、毛利浮动问题 [21] 转型方向 - 重构单店模型,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13] - 覆盖更多经营时段,拓展外卖、零售等收入来源 [22] - 提升供应链效率,简化门店SOP流程 [12]
挤进菜市场吃火锅、喝咖啡,一种很新的吃饭模式火了
36氪· 2025-05-06 12:09
菜市场餐饮业态兴起 - 菜市场成为餐饮商家新营地,涌现火锅、烤肉、咖啡等业态,连锁品牌相继入驻[1][2] - 北京"福春菜场火锅"模式新颖,消费者自购食材后由店家代加工,加工费100g/元,人均消费90元,大众点评评分4.8分[4] - 小红书菜市场咖啡店相关笔记超4万篇,广州启程咖啡、杭州VEGE COFFEE等品牌热度高[4] 连锁品牌布局案例 - 肯德基入驻杭州花园岗农贸市场,紫光园在北京百子湾菜市场开设熟食档口[5] - 精品咖啡品牌Grid Coffee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场开概念店,主打"手冲放题"模式[5] - 江门"發逹咖啡"在浮石菜市场开店,吸引中老年客群[7] 菜市场餐饮走红原因 - 消费者对烟火气需求旺盛,"传统市井+现代餐饮"形成独特体验[8] - 租金成本低于商场和街铺,食材采购透明且直供,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性价比[8] 行业面临的挑战 - 食品安全、就餐环境、责任归属等问题引发消费者质疑[9] - 部分品牌已倒闭或停业,如常州800㎡魁爸烤肉、温州牛十三菜场火锅[10] - 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品牌复购率不足,4个考察品牌中3个濒临倒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