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食品浪费
icon
搜索文档
为余量食物找“归宿” 北京实施食品减损技术指南
人民日报· 2025-08-01 05:52
餐饮行业食品减损技术指南实施 - 北京烹饪协会牵头起草的地方标准《餐饮行业食品减损技术指南》7月正式实施 明确提出餐饮机构宜通过食物捐赠、打折促销等方式处置剩余食品 [1] - 标准旨在为仍在保质期内但不好售卖的余量食物寻找合理归宿 减少商家损失和食物浪费 [1] 肯德基"食物驿站"模式 - 北京多家肯德基门店将当日未售出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物密封包装后放入冰箱 供市民免费领取 [1] - 每份产品包装袋标注存入日期和食用指引信息 确保食品安全 [1] 商超临期食品打折机制 - 盒马鲜生、永辉等超市在每天特定时段对临期食品打折处理 例如晚上9点后对"日日鲜"产品进行线上线下同步促销 [1] - 打折商品包括蔬菜、牛奶、鲜切水果、三文鱼等 质量符合标准但受限于当日销售规定 [1] - 该模式使商家减少浪费亏损 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实惠 形成双赢局面 [1] 第三方平台助力余量食品流通 - "惜食魔法袋"平台通过定位和库存管理技术 将北京200余家门店余量食物精准对接消费者 3年累计拯救1万吨食物 [2] - 商家将余量食品打包成"魔法袋"盲盒打折售卖 例如泸溪河门店每日报废率因此下降40% [2] 行业专家评价 - 餐饮商超处置余量食品的创新举措形成商家、消费者、平台三赢的良性模式 [2] - 需夯实安全监管与平台监管机制 确保反浪费措施有效落实 [2]
反浪费,向制度创新要动力(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03
反食品浪费制度创新 - 零食包装采用可封口设计有效解决吃不完浪费问题 [1] - 食堂推出小份菜和称重计费使浪费减少效果显著 [1] - 前端机制优化比末端管控更能激发节约粮食内生动力 [1] 反食品浪费制度体系 - 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构成完善制度体系 [2] - 新修订《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提出具体防浪费举措 [2] - 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国家标准减少因信息缺失导致的浪费 [2] 节约粮食实践案例 - 会议中心改用380毫升小瓶装矿泉水实现大量节水 [3] - 智能餐盘系统使机关食堂餐厨垃圾减少超36% [3] - 需将节约制度落实到全行业全链条全流程 [3] 中国式现代化与粮食节约 - 14亿人口规模使粮食节约潜力巨大 [4] - 全民绿色生活方式对国家现代化有正向推动力 [4]
共同抵制极端吃播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7
反对食品浪费与抵制极端吃播 - 中国消费者协会倡议反对食品浪费并抵制极端吃播内容,指出部分主播通过过量进食或猎奇食材博取眼球的行为已偏离吃播本质 [1] - 极端吃播如"大胃王""吃辣王"将过量进食包装为娱乐,实质造成食物浪费,法律明确禁止制作或传播此类内容 [1] - 平台已加强审核,对宣扬暴饮暴食的极端吃播视频采取限制传播、下架等措施 [1] 网络内容创作转型方向 - 食品领域创作者需转向挖掘食物文化内涵,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饮食理念,并推广节约案例 [2] - 非极端吃播内容如快手菜教学、健身营养餐、地方特色美食等因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活趣味受到认可 [2] - 多元化的饮食内容既能满足受众需求,也为行业创作提供新方向 [2]
三亚天涯区委机关食堂把边角料变开胃菜
海南日报· 2025-06-18 09:16
食材创新利用 - 三亚天涯区委机关食堂将削下的萝卜皮制成糖醋萝卜皮开胃小菜,实现边角料再利用 [2] - 开发"一料多菜"模式,如豆渣制成麻辣豆饼或家常炖豆饼,剩余炒合菜改良为素馅包子或合菜煎饼 [2] - 创新菜品包括酸辣哈密瓜皮等,通过多样化烹饪方式提升食材利用率 [2] 精细化食材管理 - 制定食材处理规范,精准把控削皮、去根深度与长度,避免过度处理 [2] - 白萝卜浪费量从每日30千克降至10千克以内,降幅达80% [3] - 蔬菜类食材整体浪费率从15%降至5%,利用率显著提升 [3] 反浪费监督机制 - 设立反食品浪费监督员巡查取餐区、用餐区,劝导超量取餐行为 [3] - 食堂设置"曝光台"定期公示浪费行为,形成震慑效果 [3] - 餐后录入厨余垃圾数据至监测软件,实时分析损耗环节 [3] 成效与优化措施 - 厨余垃圾量从每餐180千克减少28% [4] - 每季度开展就餐满意度调查,动态调整不受欢迎菜品 [3] - 计划持续优化菜品组合,推动节约理念与餐饮服务深度融合 [4]
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新版餐饮业新规今起实施
央视新闻· 2025-06-15 15:14
政策修订背景 - 《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大幅增加餐饮业促进内容 对完善管理机制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相比之前版本 新《办法》大幅增加行业促进条款 更贴近消费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 新增对外交流合作和数字化发展等鼓励性条款 [2] 政策核心内容 - 把握行业数字化 国际化 特色化新特点 以促进转型升级为核心 大幅增加行业促进条款 [4] - 新增促进高质量发展要求 同时调整部分经营要求 删除与其他法律法规重复的食品安全 标价等条款 [4] - 突出"精简完善"原则 实现与其他法规协调统一 强调综合执法等新举措以完善工作机制 [6] 反食品浪费要求 - 特别细化反食品浪费要求 对餐饮从业人员防止浪费提出多项具体举措 [7] - 要求全面贯彻反浪费理念 禁止诱导超量点餐 需合理配置小分量菜品 提供点餐提示 可对"光盘行动"消费者给予奖励 [8] 行业发展方向 - 鼓励发展大众化餐饮 社区餐饮 绿色健康餐饮 提升服务品质 创新消费场景 [10] - 支持挖掘传统餐饮文化 开展行业研究 推进与农业 食品加工 旅游等产业联动 [10]
上海餐饮业实施“光盘行动”以来厨余垃圾量减少近50%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19:45
行业政策与规范 -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制定发布了《就餐消费和服务"光盘行动"操作规范》[2] - 上海市商务委指导行业协会按照"绿色餐厅"和"光盘行动"示范店标准开展实地评审,2024年共推出102家"光盘行动示范店"和351家"绿色餐厅"[2] - 上海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健康餐饮、诚信承诺、反对浪费等多个维度加强了建设[2] 实施效果 - 自实施"光盘行动"以来,上海的厨余垃圾量减少了近50%[1] - 丰收日、红子鸡、杏花楼等餐饮企业通过设置标语牌、宣传海报、公筷公勺、环保打包盒等措施鼓励顾客珍惜粮食[2] 未来工作计划 - 上海市商务委计划2024年建设100家"光盘行动承诺店"[3] - 将在餐饮业内征集"光盘行动"优秀案例并复制推广好经验[3] - 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引导餐饮从业人员成为反食品浪费的带头人和守护者[3]
反对浪费,从一粥一饭做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3 06:50
餐饮行业规模与政策 - 全国餐饮年收入达5.57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11% [2] - 餐饮业经营主体逾1000万家,涵盖中餐、西餐、火锅、小吃等多种业态 [2] - 《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6月15日实施,重点细化反食品浪费要求 [2][3] 反食品浪费政策细则 - 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在食材管理、引导提醒、餐食提供等环节的反浪费要求 [3] - 鼓励优化用餐需求分析、充实菜单信息、配备公勺公筷、提供打包服务及光盘奖励 [3] - 行业协会需简化一般性职责表述,强化制止餐饮浪费的职能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每年分析评估食品浪费情况,协调全国反浪费工作部署 [5] 餐饮企业实践案例 - 北京华天集团推出"38口行动计划",以"口"为单位量化饮食服务,点餐系统显示菜品口数并提醒适量点餐 [6] - 广西螺霸王火锅店采用小份菜品和颜色标注价格,引导顾客勤拿少取,客单价下降但长期发展潜力提升 [6] - 上海新梅居火锅店实行"小库存、快周转"模式,按需采购并临时补货减少食材损耗 [8] - 宁波东福园餐厅将宴席热菜从14道减至12道,预留"兜底菜"根据实际消耗情况添菜 [8] - 天津银河大酒店利用边角余菜制作经济菜品,并将备料剩余与员工餐联动 [9] 消费者观念与行业趋势 - 消费者逐渐摒弃"摆阔讲排场",更认同"光盘行动"的价值 [10] - 自助餐厅通过"一次取一份"、收取押金等措施减少浪费,消费者关注点转向菜品质量与特色 [10] - 重庆珮姐火锅推出小份菜和科学配比锅底,河南解家菜优化菜品分量精准度与服务温度 [11] - 行业普遍认为反浪费举措短期限制多点单,但长期有利于健康发展 [11]
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
快讯· 2025-05-16 16:51
政策修订 - 《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修订发布,条款数量从24条增至25条 [1] - 修订突出促进导向,新增对外交流合作、数字化发展、标准制修订和地方特色餐饮培育等鼓励性条款 [1] - 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在内部管理、提醒提示、供餐环节和消费场景等方面的反食品浪费要求和鼓励性措施 [1] - 优化调整经营管理要求,完善主管部门职责表述和执法衔接条款 [1] - 新增促进行业发展、制止餐饮浪费和安全生产等内容 [1] 行业发展方向 - 政策引导餐饮业向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数字化发展和标准体系建设 [1] - 鼓励地方特色餐饮培育,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1] - 加强行业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 [1]
“100个土豆仅25个上桌” 反浪费亟需法律约束
中国发展网· 2025-05-13 11:11
食物供应链损耗现状 - 从田地到餐桌的土豆损耗率高达75%,其中收获环节损耗2%,分拣损耗9%,储存损耗3%,包装运输损耗17%,厨房环节损耗44%,最终仅25%被食用 [1] - 全球每年约1/3食物被浪费或损失,发达国家主要源于消费端行为浪费,发展中国家因生产储运技术落后 [2] - 中国粮食全链条损失率达8%,稻谷、小麦、玉米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16.7%、18.1%,稻谷因甲烷排放成为减排关键对象 [2] 环境与资源影响 - 全球生产到零售环节粮食损失13.9%,每降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增产2700万吨粮食,满足7000万人年需求 [2] - 食物浪费导致黑土地肥力下降30%,华北形成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群,南方稻田重金属超标面积达12% [2] - 生产被浪费的粮食消耗大量水、化肥、农药,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2] 政策与法律进展 - 中国2021年实施《反食品浪费法》,成为全球第4个立法国家,但执行仍以宣传为主,缺乏监管和奖惩机制 [3] - 日本构建完备目标体系:2030年家庭及商业食品损失量较2000年减半,34个子行业设定食物垃圾上限 [4][5] - 欧盟要求2030年加工制造领域食物浪费减少10%,零售消费环节减少30%,2027年审查进展 [5]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分三阶段完善立法:初期末端治理,中期引入3R原则,后期针对行业制定专门法律 [5] - 日本建立多部门协同监测体系,覆盖74个食品行业,推出循环认证制度和奖项激励国民 [5] - 法国成立反浪费联合机构,明确部门职责推动捐赠、教育等工作 [5] 餐饮业减废实践 - 餐饮环节占土豆总损耗44%,"舌尖上的骄傲"项目培训350家企业,试点城市浪费量减少30% [6] - 20家试点企业平均浪费下降22%,年节约43万份餐食,减少碳排放1140吨,食材成本率下降 [7] - "惜食魔法袋"通过余量食物盲盒模式链接商家与消费者,但面临政策界定模糊等挑战 [7] 技术与行为解决方案 - 行为设计结合法律规范、物质激励等六大杠杆,注重情感驱动和社会影响 [6] - 需建立政府层面对食物损失的调查监测体系,优化跨部门协作机制 [6] - 呼吁产学研跨界合作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普及 [7]
深圳发布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年度工作报告 遏制餐饮浪费 严禁诱导过度点餐行为
深圳商报· 2025-05-07 08:02
粮食节约与反食品浪费措施 - 深圳市严格执行星级酒店、绿色饭店评定标准中关于餐饮浪费、垃圾分类、塑料污染的要求 [1] - 定期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三级检查和不定期"飞行检查"以保障食品安全 [1] - 制定并发布《老年人营养配餐指南》地方标准1项,参与制定特色粤菜菜品地方标准8项(3项已实施) [1] 科技支撑与农业创新 - 深圳组织实施2024年度科技重大专项(可持续发展专项),布局食品精细加工、智能农机装备、生物育种等领域项目 [2] - 支持深圳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等机构开展农机装备、育种核心技术研究 [2] - 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创新载体,加速生物育种、智慧农业、农业装备领域成果转化 [2] 粮食储存与流通减损 - 市级政府储备粮承储企业推广应用准低温绿色储粮技术 [2] - 完成宝安粮库(二期)、西部粮库等新库建设以提升储粮能力 [2] 餐饮消费环节管理 - 制定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方案,约谈外卖平台严禁诱导过度点餐 [2] - 组织"光盘行动"志愿服务,鼓励酒店引入智能点餐系统、厨余垃圾监测设备优化管理 [2] 舆论宣传与标准建设 - 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构建全方位节粮宣传格局 [2] - 分批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扩繁及评价,实现180份种质资源扩繁更新,建立荔枝、五指毛桃等岭南特色作物资源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