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类强制退市
icon
搜索文档
皇庭国际净资产转负,57亿核心资产遭司法抵债触发退市危机
搜狐财经· 2025-10-30 18:05
财务表现与资产处置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3.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3.48%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达到30.21亿元,同比飙升1712.19%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亏损24.44亿元,同比下降834.48%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亏损22.59亿元,同比下降1902.75% [2] - 营业收入激增主要源于以物抵债确认收入,而非主营业务健康扩张 [2] - 公司核心资产深圳皇庭广场被司法裁定以第一次网络拍卖起拍价约30.53亿元抵偿债务 [2] - 截至2024年底,深圳皇庭广场账面价值为57.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71.57% [3] - 2024年深圳皇庭广场相关收入约3.69亿元,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56.03% [3] 退市风险与财务状况 - 核心资产抵债后,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减少约57.5亿元、36.57亿元、20.93亿元 [3] - 以物抵债后,公司净资产转为约-19.21亿元,面临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的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 [1][3] - 公司未来存在触发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孰低为负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的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 [3]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201.63% [4] - 核心资产丧失意味着公司失去了重要的现金流来源和经营基础 [3] 债务危机与管理层变动 - 债务危机根源在于沉重的债务负担,自2022年起公司筹划资产出售及债务重组但未能成功 [4] - 随着重庆、深圳皇庭广场相继被司法抵债,历时三年的自救行动宣告终结 [4] - 公司在危机之际于10月16日完成董事会换届,前董事长邱善勤已离任 [4][5] - 史冉冉被授权代行董事长、总经理职责,新任董事会由李亚莉、邓传书、史冉冉、黄佳欣担任非独立董事 [4][5] - 公司表示将通过开拓新业务、债务化解、压缩费用等多种途径化解风险 [5]
皇庭国际重组梦碎 净资产骤降为负
搜狐财经· 2025-10-16 07:35
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于10月14日晚间公告正式终止筹划已久的重大资产出售及债务重组事项 [1] - 终止原因为与合作方长期磋商后未能就交易核心条款达成共识,以及核心资产被司法裁定以物抵债 [1] - 公司承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短期内重组路径已关闭 [3] 核心资产流失 - 深圳皇庭广场和重庆皇庭广场两大核心资产已被司法裁定以物抵债,导致重组失去核心标的与推进基础 [1][2] - 重庆皇庭广场于2023年完成以物抵债,深圳皇庭广场于2025年10月被裁定抵债 [2] - 深圳皇庭广场2024年贡献收入3.69亿元,占公司全年营收的56.03% [4] - 截至2024年末,深圳皇庭广场司法评估账面价值57.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1.57% [4] - 深圳皇庭广场最终以30.53亿元抵债,较57.5亿元评估值打5.3折 [5] 债务危机根源 - 深圳皇庭广场的危机源于2016年全资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为盘活项目向中信信托借入的30亿元信托贷款 [4] - 2021年因融发投资无力偿还本息,中信信托提起诉讼 [5] - 2024年4月双方达成还款方案,但3个月后债权被转让给新债权人,新债权人加速资产处置 [5] 财务状况恶化 - 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5年为负(2020年至2024年),五年累计亏损超44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下降18.48%,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24.62% [6]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2亿元 [6] - 深圳皇庭广场抵债后,公司净资产直接降至约-19.21亿元,陷入资不抵债境地 [1][6] 退市风险 - 资不抵债可能触发《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9.3.1条规定的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情形 [1][6] - 截至公告披露当日,公司股价为2.42元,市值28.6亿元 [1] 法律诉讼进展 - 2025年10月14日,公司因业绩补偿纠纷提起的诉讼获一审判决,将获超1.22亿元补偿款 [6] - 该判决为一审结果,最终结果及对利润的影响仍存不确定性 [6]
“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皇庭国际“以物抵债”恐触退市警示红线
凤凰网· 2025-10-09 12:43
核心资产处置 - 公司核心资产深圳皇庭广场被司法裁定以首次网络拍卖起拍价30.53亿元抵偿相关债务 [1] - 该资产证载建筑面积为80608平方米,评估值为57.498亿元,本次抵债价格较评估价大幅折价 [1][2] - 该资产是公司核心资产,2024年项目收入为36860万元,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56.03% [1] 财务状况影响 - 以物抵债后公司将失去该部分业务收入,对资产、负债及日常经营活动将产生重大影响 [1] - 以物抵债后公司净资产将由2025年6月30日的1.72亿元变为约-19.21亿元,转为负值 [1] - 公司未来存在可能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的风险警示情形 [1] 债务背景与司法进程 - 债务源于2016年子公司融发投资向中信信托借款30亿元,由皇庭广场抵押担保 [4] - 因贷款无法续期及业务变化导致违约,债权人后变更为光曜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 [5] - 该资产于2024年9月首次拍卖起拍价为30.53亿元,较市场价值43.61亿元打了7折,但流拍 [2][3] 市场前景与不确定性 -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短期内通过其他方式解决规模不小债务问题的可能性极低 [5] - 若失去核心资产,公司被冠以ST的概率将大幅增加 [5] - 资产第二次拍卖的价格及具体时间等信息尚未公布 [5]
皇庭国际痛失深圳地标:皇庭广场以超30亿抵债 引退市风险
南方都市报· 2025-10-09 07:04
核心资产处置 - 公司核心资产深圳皇庭广场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以30.53亿元抵偿债务,价格与首次法拍起拍价持平,该运营12年的商业地标正式易主 [1] - 该资产处置方式为“以物抵债”,由新债权人光曜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以首次拍卖起拍价30.52966亿元抵偿对应债务 [3] 债务背景与处置过程 - 债务源于2016年子公司融发投资与中信信托签订的30亿元信托贷款,借款期限至2021年3月30日,后因政策调整贷款无法续期导致违约 [2] - 贷款担保措施包括:以皇庭广场及土地使用权抵押、以持有融发投资的股权质押、以应收账款质押以及由公司及相关方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2] - 2024年7月,深圳中院裁定准许中信信托将债权全部权益转让给光曜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 [3] - 该资产于2025年9月在京东网司法拍卖平台进行公开拍卖但最终流拍 [3] 资产处置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 深圳皇庭广场2024年收入为3.69亿元,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56.03%,以物抵债后公司将失去该部分主要业务收入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皇庭广场的评估值为57.498亿元,而以物抵债后公司归母净资产预计约为-19.21亿元,存在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的可能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0.08亿元,总负债为77.77亿元 [5] 公司整体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自2020年至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净利润累计超过44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8.48%至2.9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85亿元,同比扩大24.62% [4] - 母公司皇庭集团目前共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约为52.32亿元 [5] 资产重要性及未来展望 - 深圳皇庭广场坐落于福田CBD核心区域,商业体量超过30万平方米,曾是深圳商业地产的标杆项目,也是公司唯一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4][5] - 失去该核心资产后,公司商业模式面临根本性重构,日常运营资金链压力骤增 [5] - 市场分析指出,若公司无法在短期内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财务状况,可能面临强制退市 [5]
皇庭国际:深圳皇庭广场司法拍卖流拍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9:50
核心资产拍卖结果 - 深圳皇庭广场于2025年9月9日至10日司法拍卖流拍 无人出价[1][3] - 该资产账面价值57.5亿元 占公司总资产71.57%[1] - 2024年项目收入3.69亿元 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56.03%[1] 资产抵押与债务背景 - 2016年子公司融发投资向中信信托借款30亿元 以皇庭广场抵押担保[2] - 借款期限为2016年3月30日至2021年3月30日[2] - 2021年5月因贷款无法续期 中信信托申请查封该不动产36个月[2] 拍卖执行细节 - 2024年下半年债权人向深圳中院申请司法拍卖[3] - 本次起拍价30.53亿元 为评估价43.61亿元的七折[3] - 拍卖吸引超4.6万人围观 885人关注 1人报名但未出价[3] 资产战略地位 - 项目位于福田CBD核心区 紧邻深圳会展中心[1] - 商业体量超30万平方米 是深圳商业地产标杆项目[1] 潜在重大影响 - 若资产被强制执行 公司将失去所有权并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 - 可能触发深交所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情形[1]
皇庭国际:晶岛国商购物中心(深圳皇庭广场)司法拍卖流拍
格隆汇APP· 2025-09-10 17:45
核心事件 - 公司全资子公司名下核心资产深圳皇庭广场因司法拍卖流拍 可能导致资产所有权丧失并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 - 该资产账面价值57.5亿元 占公司总资产比例达71.57%[1] - 2024年项目收入3.69亿元 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56.03%[1] 财务影响 - 若资产被强制执行将对公司资产、负债及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1] - 公司可能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情形[1] 时间节点 - 司法拍卖时间为2025年9月9日10时至2025年9月10日10时(含延时)[1] - 财务数据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1]
核心资产将被司法拍卖 皇庭国际或触发 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搜狐财经· 2025-08-13 01:09
核心资产拍卖 - 深圳皇庭广场账面价值57.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1.57%,2024年营收3.7亿元占总营收的56.03% [1][2] - 该资产将于2025年9月司法拍卖,起拍价30.53亿元,评估价43.6亿元,较账面价值折价约47% [1][3] - 拍卖缘于2016年抵押融资逾期,子公司融发投资欠中信信托27.5亿元本息未偿还 [2] 财务困境与债务危机 - 公司连续五年亏损(2020-2024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44.47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至6.4亿元 [1][4] - 2025年上半年预亏1.4亿至2亿元,财务费用达2.94亿元,短期负债40.13亿元,资产负债率97.12% [4][5] - 2022年两次挂牌转让融发投资100%股权未果,挂牌价从74.93亿元降至56.2亿元 [2] 业务经营恶化 - 房地产主业持续萎缩:2024年商业运营收入3.5亿元(同比-1.95%),物业管理收入2.3亿元(同比-21.43%) [4] - 转型半导体失败:收购意发功率27.81%股权产生商誉2.11亿元,2023-2024年计提减值1.54亿元,标的公司三年累计收入不足3.5亿元且毛亏损2523万元 [5] - 现金流枯竭:账面现金仅9193万元,2024年筹资现金流净额-4.49亿元(同比-128%) [5] 潜在影响 - 若拍卖成交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可能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1][2] - 公司正与债权人协商债务和解方案,存在法院撤销拍卖的可能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