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的62个实操要点解析(附81案例)
梧桐树下V· 2025-07-24 11:38
破产重整监管新规与实务要点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对破产重整各环节提出明确要求,规则趋严,操作难度加大[1] - 关联公司丧失财务独立性时可合并重整,需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资产价值受影响可考虑第三方托管[1] - 重整与托管可并行,小额债权人数量多时可设单独债权组提高偿付比例[1] - 清算组需引入中介机构及战略投资者,采用现金+应收款模式灵活处理债务[1] - 关联公司破产可指定联合管理人,产能完整企业可通过产业转型+招商引资实现"破产不停产"[1] 合并重整与债务处理策略 - 实质合并重整需满足人格混同、资产负债无法区分等条件,并全面听取意见[2] - "自下而上"重整顺序适用于债务资源不匹配的集团,子公司先完成重整向上输送偿债资源[2] - 预重整模式可提高成功率,通过资产转增股份偿还债务提升清偿率[3] 企业破产困局数据 - 2023年民企上市公司平均流动负债占比达67%,显著高于国企的48%[7] - 2024年AA级民企信用债发行利率较同等级国企高出120-150BP[7] - 2022-2024年重整民企中62%存在"短贷长投",38%涉及大股东资金占用,二次重整率29%[8] 国有企业重整突破 - 国企重整案例占比从2022年9%升至2024年15%[9] - 某钢铁集团通过"破产不停产"置换1500万吨产能,吨钢毛利提升420元[9] - 西南某交通集团剥离12家地产子公司后净资产收益率从-5.7%转正至8.3%[9] 破产重整课程内容 - 课程包含5.5小时21节课,覆盖62个实务热点和81个案例[11] - 案例包括ST凯撒预重整、康美药业投资者保护创新等典型项目[13] - 配套394页电子书《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破局之道》,含24万字干货[4] 上市公司重整特殊性 - 涉及4大核心制度机制和重整计划4大关键要素[14] - 需平衡债权人权益保护、职工安置、产业资本通道等多方目标[14] - 债权分类包括有财产担保债权、职工债权和普通债权[14]
这一晚,资本市场的大佬们正在疯狂抄底
梧桐树下V· 2025-06-26 17:55
梧桐学霸会员两年卡 - 日常价6599元 活动价3299元 折扣力度达50% [2][4] - 产品为2年有效期会员卡 支持随时学课、下载课件及教师答疑 [3] - 促销时间为6月19日-26日 强调长期使用性价比高于单年续费 [3][4]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 - 定价99.5元 含17.3万字/342页/11章节 覆盖并购全流程 [7][8] - 内容特色为双视角分析(交易双方+中介机构) 含100+案例 [8] - 限时促销同步进行 强调年度稀缺性 [9] 中国企业出海指南 - 活动价99.5元(原价199元) 含15.5万字/332页/9章节 [13][19][20] - 内容涵盖政策应用与案例实操 聚焦2025年最新政策 [19][20] - 促销文案突出"知识自助餐"概念 适合短期集中学习 [14][21] 梧桐学霸会员季卡 - 季卡活动价999元(原价1499元) 立减500元 [15][22] - 产品定位为90天短期知识强化 适合项目制学习需求 [21][22] 企业出海3周训练营 - 奖学金班定价691元 含13小时视频/30+课程 支持永久回看 [24][25] - 学成返现600元 实际成本仅91元 课程设计为零基础体系化教学 [25] 科技类企业港股IPO通关 - 活动价134.5元(原价269元) 课时2.5小时 [27][28] - 内容聚焦18C合规路径 解析A1申报8类问题+12类审核雷区 [27][28]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 - 折扣价64.5元(原价129元) 含15种收购方式案例分析 [30][31] - 案例选自2024-2025年 双视角(保代+律师)解析底层逻辑 [30]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实务 - 促销价299.5元(原价599元) 含5小时20分钟/81案例/171页课件 [33][34] - 附赠24万字电子书《破局之道》 系统梳理62个实务热点 [33]
天邦食品: 关于与部分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暨预重整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4:16
公司重整及预重整事项概况 - 公司已与8家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合计持股数量2.5亿股,投资总额5.25亿元,每股价格2.1元[3][4] - 财务投资人包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天津美纳、上海永利通私募基金等机构,各投资人之间无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3][4] - 宁波中院已延长公司预重整期间至2025年11月9日,此前曾收到5家产业投资人和2家财务投资人报名材料[2][3] 财务投资人基本情况 -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2023年资产总额204亿元,净利润8.41亿元,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中化控股[4][5][6][7] - 天津美纳为北京双纳特资全资设立,2023年净资产-126.79万元,实际控制人为王德才、李昂澍[8][9][10][11] - 上海永利通私募基金2023年净资产-289.09万元,实际控制人林恺轩,资金来源为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13][14][15] - 江苏双鱼投资2023年净资产1.94亿元,实际控制人褚洁明,主营产业投资[16][17][18] 重整投资协议核心条款 - 投资款将用于支付破产费用、清偿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每股对价均为2.1元[33][37][41][45] - 财务投资人需在协议生效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计1.05亿元保证金,重整计划批准后转为投资款[65] - 投资人承诺取得股份后12个月内不转让,逾期付款需按日0.05%支付违约金[33][37][41][65] - 若重整失败非因双方责任,公司将返还已支付款项[35][39][43][49] 投资安排与履约保障 - 最大投资方江苏双鱼将认购1亿股,对应投资款1.68亿元[45][46][47] - 最小投资方湖北华楚国科认购1000万股,投资款1680万元[49][50][51] - 协议明确保证金不予退还的四种情形,包括单方终止投资或逾期付款等[34][38][42][54] - 公司有权对违约方解除协议并扣留保证金,且可追偿损失[35][39][43][65]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的62个疑难问题(附81案例)
梧桐树下V· 2025-06-25 19:15
破产重整监管新规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对破产重整披露内容及操作流程提出更严格要求,合规难度显著提升[1] 合并重整实务要点 - 关联公司丧失财务独立性时可启动合并重整,需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资产托管可防止停产贬值[1] - 小额债权人数量多且清偿率低时,可设专门债权组提高偿付比例[1] - 清算组需引入中介机构及战略投资者,采用现金+应收款模式灵活处理债务[1] - 关联企业资产/负债无法区分且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可实施实质合并重整[2] 分层重整策略 - "自下而上"重整顺序适用于债务资源不匹配的集团,子公司先行重整可向上输送偿债资源[2] 预重整模式优势 - 预重整能提升成功率与效率,通过资产转增股份偿还债务可提高清偿率与方案接受度[3] 民营企业破产特征 - 2023年民企上市公司平均流动负债占比达67%,较国企高19个百分点[7] - 2024年AA级民企信用债发行利率较同等级国企高120-150BP[7] - 2022-2024年62%重整民企存在"短贷长投"问题,二次重整率29%远超国企11%[8] 国有企业重整趋势 - 国企重整案例占比从2022年9%升至2024年15%,钢铁行业通过产能置换实现吨钢毛利提升420元[9] - 区域性国企通过剥离非主业资产(如房地产)引入战略投资者,净资产收益率从-5.7%转正至8.3%[9] 课程内容架构 - 课程涵盖81个案例,系统解析62个实务热点,包含ST凯撒预重整、康美药业投资者保护等典型案例[11][13] - 配套394页电子书《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破局之道》,包含24万字实务干货[4]
2023年-2025年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拆解
梧桐树下V· 2025-06-06 18:18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市场概况 - A股累计129家上市公司通过重整计划审批 近六年批准的75家占比达61.24% 显示市场持续升温[1] - 破产重整成为新能源企业债务重组和传统制造业资产整合的重要机制 具备"起死回生"功能[1] 破产重整实务操作要点 关联公司处理 - 丧失财务独立性的关联公司可合并重整 需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 资产托管可防止停产贬值[1] - 高度混同且债权人重合的关联企业可采用非实质合并方式 分别表决[2] - 资产独立分散但债权人高度重合的企业可合并开会分别表决[2] 债权处置策略 - 小额债权人数量多时可设专门债权组 提高偿付比例缓解对立情绪[1] - 采用"现金+应收款"选择模式灵活处理债务[1] - 自下而上重整顺序适用于债务与偿债资源不匹配的集团 子公司先重整可向上输送偿债资源[2] 战略投资者引入 - 清算组需聘请中介机构和业务专家保障资产保值增值[1] - 体量大企业可通过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实现"破产不停产"[2] - 预重整模式能提高成功率 资产转增股份可提升债务清偿率和计划接受度[2]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特殊性 - 涉及特殊主体规则和众多利益主体 需平衡资本市场稳定与投资者信心[7] - 信息披露需符合证券法规要求 各阶段均有强制披露内容[8] - 管理人需全面接管公司事务 主导计划制定并监督执行[8] 典型案例分析框架 - 课程涵盖81个案例 包括ST凯撒(预重整典范) 中信国安(跨境重整) 康美药业(投资者保护创新)等[6] - 案例解析维度包括债权博弈 方案设计 信息披露等环节的实务难题[3] - 21节课系统拆解62个实务热点 配套170+页课件呈现知识要点[4]
成功重整助力企业重生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2
上市公司摘星脱帽现象 - 今年以来超过30家上市公司成功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1] - 破产重整是这些公司起死回生的主要路径 例如某生物公司通过重整化解债务风险 引入增量资金 剥离低效资产 实现全年营利并在今年5月摘星脱帽[1] 破产重整机制 - 监管部门近年来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对重大违法或持续经营无望公司坚决退市 对具有挽救价值的公司支持其通过破产重整重生[1] - 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 加强破产重整监管 为风险化解提供明确指引[1] - 破产重整为阶段性困难企业提供规范重生路径 通过债务调整 业务重组 资金注入等方式实现价值重构[2] 重整后表现差异 - 重整后公司表现分化 部分成功脱胎换骨 部分再次陷入困境或反复在摘帽与戴帽间徘徊[2] - 部分企业仅靠外部输血暂时摆脱退市危机 未实现经营能力实质性蜕变[2] 重整后发展重点 - 上市公司应关注重整后价值再造 提升经营能力 恢复造血功能 精耕主业 优化治理 专心研发[3] - 重整涉及主体众多 利益复杂 需科学评估可行性 制定切实可行计划 避免借重整之名行内幕交易之实[3] 监管目标 - 强制退市与重整优化旨在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保护投资者利益 完善市场生态[3]
中信金融资产杀疯了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15
中信金融资产近期投资动态 - 5月15日增持中国银行股份,持股比例从13.11%升至14.07% [1] - 5月14日成为信质集团第一大股东,间接持股25.48% [2] - 4月29日持有*ST傲农2076.9万股(占流通股1.42%) [1] - 4月28日持有*ST仁东2426.89万股(占流通股3.58%) [1] - 4月10日增持大秦铁股份后跃居第二大股东 [1][2] - 2024年战投泰达股份,出资12亿元持股33.9111% [2] 控股与战略持股情况 - 2024年已控股信质集团等多家公司 [3] - 在中信股份、光大银行等5家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达5%及以上 [3] 破产重整参与 - 4月21日协信远创重整草案通过,三家AMC出资5.85亿元分拆资产包 [1][4] - 通过重整成为*ST傲农和*ST仁东重要股东 [5] 财务表现与投资布局 - 2024年营业收入1127.66亿元(同比+60%),归母净利润96.18亿元(同比+440%) [7] - 资产总额9842.29亿元(同比+17%),ROA 0.75%(行业第一),ROE 18.4% [7] - 推出600亿元资管计划,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达3746.37亿元(较上年末+18%) [7] 被投企业概况 - 信质集团为全球最大汽车发电机定子铁芯供应商(市占率40%+),总资产83.03亿元 [2]
最高法、证监会: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快讯· 2025-05-15 16:23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要求发行人关于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及陈述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1] - 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 [1] - 依法支持股东积极行使股东权利,准确认定董事会审查股东临时提案的合理边界,促进规范公司治理 [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反收购 - 依法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上市公司章程中关于反收购的条款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 [1] 上市公司退市与投资者保护 - 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1]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 - 依法稳妥审理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通过股权结构、经营业务、治理模式等调整,实质性改善公司经营能力 [1] - 优化主营业务和资产结构,化解上市公司的债务和经营危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1]
拟入主*ST长药、*ST开元 资本大咖龚虹嘉掘金重整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5-14 02:39
龚虹嘉资本运作动态 - 龚虹嘉通过嘉道博文参与*ST长药重整 获转增股票2.45亿股 支付对价5.929亿元 完成后持股比例将达控股地位 [3][4] - 嘉道博文转增股票受让价格为2.42元/股 较市场参考价4.71元/股折价48.6% [3][4] - 龚虹嘉承诺为*ST长药重整提供不超过10亿元资金支持 用于债务清偿及业务发展 [5] - 龚虹嘉夫妇同时通过深圳嘉道参与*ST开元重整 拟以不低于1.15元/股价格受让29.99%股份 投资款不低于2.5亿元 [6] - 深圳嘉道此前向*ST开元子公司无偿赠与2.3亿元现金 并收购5799万元债权 助公司净资产转正避免退市 [6][7] 重整交易结构分析 - *ST长药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总股本从3.5亿股增至8.76亿股 转增比例为10转15 [3] - 转增股份除用于重整投资人认购外 剩余部分按不低于10元/股价格抵偿普通债权人债务 [4] - *ST开元重整方案中 转增股票不向原股东分配 全部用于清偿债权或由重整投资人受让 [6] - 2024年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显示 产业投资人平均收益率达188.61% 财务投资人平均收益率为135.9% [2] 产业协同与后续计划 - 嘉道博文拥有100万亩道地药材种植资源 计划与*ST长药医药板块形成业务协同 [4][11] - *ST长药表示将引入产业投资人推荐的管理人才 但暂未提出资产注入要求 [11] - 若重整成功 *ST长药可获得增量资金改善财务结构 并借助投资人产业资源提升经营能力 [11] - *ST开元若完成重整 将有效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目前法院已同意预重整期限延长三个月 [11] 龚虹嘉资本版图 - 龚虹嘉目前持有海康威视10.42%股份 市值约278亿元 为第二大股东 [2][8] - 实际控制中源协和 并通过亲属持股富瀚微13.22%股份 与实控人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8] - 龚虹嘉夫妇以655亿元财富位列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第62位 [9] - 嘉道博文由龚虹嘉夫妇控制97.95%股权 董事长为龚虹嘉 法人代表为其兄弟龚传军 [4][8]
2023年-2025年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拆解
梧桐树下V· 2025-05-09 16:27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市场概况 - A股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市场持续升温,截至2024年末累计129家上市公司通过重整计划审批,其中近六年批准的75家占比达61.24% [1] - 破产重整成为上市公司"起死回生"的重要机制,涉及新能源企业债务重组和传统制造业资产整合 [1] 破产重整实务要点 主体关联与合并重整 - 丧失财务独立性的关联公司可开展合并重整,需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后裁定 [1] - 停产影响资产价值时可考虑第三方托管 [1] - 高度关联且债权人高度重合的企业可采用非实质合并方式处理 [2] - 合并重整条件包括人格高度混同、资产负债无法区分或区分成本过高 [2] 债权处置与清偿方案 - 小额债权人数量多时可设立小额债权组提高偿付比例 [1] - 采用现金+应收款模式灵活处理债务问题 [1] - 自下而上的重整顺序可解决债务与偿债资源不匹配问题 [2] 战略投资者与资产处理 - 清算组需引入中介机构和业务专家保障资产保值增值 [1] - 体量大企业可通过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模式解决重整难题 [2] - 预重整模式可提高成功率,通过资产转增股份偿还债务提升清偿率 [2] 破产重整课程内容 - 课程时长5.5小时,包含21节课系统拆解62个实务热点 [4] - 配套170+页课件,涵盖81个精选案例深度解析 [4] - 案例包括ST凯撒(预重整典范)、中信国安(跨境重整)、康美药业(投资者保护创新)等 [6] 破产重整制度框架 - 包含4大核心制度机制和重整计划4大关键要素 [7] -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涉及特殊主体规则和众多利益主体 [7] - 目标包括拯救企业、维持运营价值、保护债权人权益和保障职工权益 [7] 管理人制度与执行 - 管理人需全面接管上市公司事务并主导重整计划执行 [8] - 工作内容包括资产清查评估、与各方沟通协调及后续监督 [8] - 管理人报酬机制旨在激励提高重整效率与成功率 [8] 信息披露与监管 - 需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并遵循证券法规披露要求 [8] - 监管机构对重整申请审核并监督信息披露准确性 [8] - 需平衡商业秘密保护与信息披露的关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