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破产重整

搜索文档
这一晚,资本市场的大佬们正在疯狂抄底
梧桐树下V· 2025-06-26 17:55
梧桐学霸会员两年卡 - 日常价6599元 活动价3299元 折扣力度达50% [2][4] - 产品为2年有效期会员卡 支持随时学课、下载课件及教师答疑 [3] - 促销时间为6月19日-26日 强调长期使用性价比高于单年续费 [3][4]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 - 定价99.5元 含17.3万字/342页/11章节 覆盖并购全流程 [7][8] - 内容特色为双视角分析(交易双方+中介机构) 含100+案例 [8] - 限时促销同步进行 强调年度稀缺性 [9] 中国企业出海指南 - 活动价99.5元(原价199元) 含15.5万字/332页/9章节 [13][19][20] - 内容涵盖政策应用与案例实操 聚焦2025年最新政策 [19][20] - 促销文案突出"知识自助餐"概念 适合短期集中学习 [14][21] 梧桐学霸会员季卡 - 季卡活动价999元(原价1499元) 立减500元 [15][22] - 产品定位为90天短期知识强化 适合项目制学习需求 [21][22] 企业出海3周训练营 - 奖学金班定价691元 含13小时视频/30+课程 支持永久回看 [24][25] - 学成返现600元 实际成本仅91元 课程设计为零基础体系化教学 [25] 科技类企业港股IPO通关 - 活动价134.5元(原价269元) 课时2.5小时 [27][28] - 内容聚焦18C合规路径 解析A1申报8类问题+12类审核雷区 [27][28]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 - 折扣价64.5元(原价129元) 含15种收购方式案例分析 [30][31] - 案例选自2024-2025年 双视角(保代+律师)解析底层逻辑 [30]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实务 - 促销价299.5元(原价599元) 含5小时20分钟/81案例/171页课件 [33][34] - 附赠24万字电子书《破局之道》 系统梳理62个实务热点 [33]
天邦食品: 关于与部分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暨预重整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4:16
公司重整及预重整事项概况 - 公司已与8家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合计持股数量2.5亿股,投资总额5.25亿元,每股价格2.1元[3][4] - 财务投资人包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天津美纳、上海永利通私募基金等机构,各投资人之间无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3][4] - 宁波中院已延长公司预重整期间至2025年11月9日,此前曾收到5家产业投资人和2家财务投资人报名材料[2][3] 财务投资人基本情况 -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2023年资产总额204亿元,净利润8.41亿元,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中化控股[4][5][6][7] - 天津美纳为北京双纳特资全资设立,2023年净资产-126.79万元,实际控制人为王德才、李昂澍[8][9][10][11] - 上海永利通私募基金2023年净资产-289.09万元,实际控制人林恺轩,资金来源为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13][14][15] - 江苏双鱼投资2023年净资产1.94亿元,实际控制人褚洁明,主营产业投资[16][17][18] 重整投资协议核心条款 - 投资款将用于支付破产费用、清偿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每股对价均为2.1元[33][37][41][45] - 财务投资人需在协议生效5个工作日内支付合计1.05亿元保证金,重整计划批准后转为投资款[65] - 投资人承诺取得股份后12个月内不转让,逾期付款需按日0.05%支付违约金[33][37][41][65] - 若重整失败非因双方责任,公司将返还已支付款项[35][39][43][49] 投资安排与履约保障 - 最大投资方江苏双鱼将认购1亿股,对应投资款1.68亿元[45][46][47] - 最小投资方湖北华楚国科认购1000万股,投资款1680万元[49][50][51] - 协议明确保证金不予退还的四种情形,包括单方终止投资或逾期付款等[34][38][42][54] - 公司有权对违约方解除协议并扣留保证金,且可追偿损失[35][39][43][65]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的62个疑难问题(附81案例)
梧桐树下V· 2025-06-25 19:15
破产重整监管新规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对破产重整披露内容及操作流程提出更严格要求,合规难度显著提升[1] 合并重整实务要点 - 关联公司丧失财务独立性时可启动合并重整,需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资产托管可防止停产贬值[1] - 小额债权人数量多且清偿率低时,可设专门债权组提高偿付比例[1] - 清算组需引入中介机构及战略投资者,采用现金+应收款模式灵活处理债务[1] - 关联企业资产/负债无法区分且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可实施实质合并重整[2] 分层重整策略 - "自下而上"重整顺序适用于债务资源不匹配的集团,子公司先行重整可向上输送偿债资源[2] 预重整模式优势 - 预重整能提升成功率与效率,通过资产转增股份偿还债务可提高清偿率与方案接受度[3] 民营企业破产特征 - 2023年民企上市公司平均流动负债占比达67%,较国企高19个百分点[7] - 2024年AA级民企信用债发行利率较同等级国企高120-150BP[7] - 2022-2024年62%重整民企存在"短贷长投"问题,二次重整率29%远超国企11%[8] 国有企业重整趋势 - 国企重整案例占比从2022年9%升至2024年15%,钢铁行业通过产能置换实现吨钢毛利提升420元[9] - 区域性国企通过剥离非主业资产(如房地产)引入战略投资者,净资产收益率从-5.7%转正至8.3%[9] 课程内容架构 - 课程涵盖81个案例,系统解析62个实务热点,包含ST凯撒预重整、康美药业投资者保护等典型案例[11][13] - 配套394页电子书《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破局之道》,包含24万字实务干货[4]
2023年-2025年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拆解
梧桐树下V· 2025-06-06 18:18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市场概况 - A股累计129家上市公司通过重整计划审批 近六年批准的75家占比达61.24% 显示市场持续升温[1] - 破产重整成为新能源企业债务重组和传统制造业资产整合的重要机制 具备"起死回生"功能[1] 破产重整实务操作要点 关联公司处理 - 丧失财务独立性的关联公司可合并重整 需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 资产托管可防止停产贬值[1] - 高度混同且债权人重合的关联企业可采用非实质合并方式 分别表决[2] - 资产独立分散但债权人高度重合的企业可合并开会分别表决[2] 债权处置策略 - 小额债权人数量多时可设专门债权组 提高偿付比例缓解对立情绪[1] - 采用"现金+应收款"选择模式灵活处理债务[1] - 自下而上重整顺序适用于债务与偿债资源不匹配的集团 子公司先重整可向上输送偿债资源[2] 战略投资者引入 - 清算组需聘请中介机构和业务专家保障资产保值增值[1] - 体量大企业可通过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实现"破产不停产"[2] - 预重整模式能提高成功率 资产转增股份可提升债务清偿率和计划接受度[2]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特殊性 - 涉及特殊主体规则和众多利益主体 需平衡资本市场稳定与投资者信心[7] - 信息披露需符合证券法规要求 各阶段均有强制披露内容[8] - 管理人需全面接管公司事务 主导计划制定并监督执行[8] 典型案例分析框架 - 课程涵盖81个案例 包括ST凯撒(预重整典范) 中信国安(跨境重整) 康美药业(投资者保护创新)等[6] - 案例解析维度包括债权博弈 方案设计 信息披露等环节的实务难题[3] - 21节课系统拆解62个实务热点 配套170+页课件呈现知识要点[4]
成功重整助力企业重生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2
今年以来,有超过30家上市公司宣告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成功"摘星脱帽",从濒临退市 的边缘回归正轨。 探究上述上市公司起死回生的原因,破产重整是有效路径。以某生物公司为例,该公司去年顺利完成破 产重整工作,有效化解了债务风险,引入重整投资人注入增量资金,并通过执行重整计划实现了对大部 分低效闲置资产的剥离,全年实现营利,于今年5月成功"摘星脱帽"。 借助破产重整,濒临退市的企业绝地逢生、枯树回春,折射出上市公司风险化解机制的演进成熟。近年 来,监管部门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一方面对触及重大违法或持续经营无望的绩差公司、僵尸企业坚 决出清、强制退市;另一方面对暂时遭遇困难但具有挽救价值的危困公司能救则救,支持其通过破产重 整实现重生。今年3月,证监会研究制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 项》,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监管,为有效化解上市公司风险提供了更明确指引。 破除旧我、重生新我,破产重整为那些存在阶段性困难、尚有转圜空间、通过"刮骨疗毒"可重焕生机者 提供了规范的重生路径,留下了充足的改过自新空间。一时经营失误、业绩不理想不会被资本市场判 处"死刑",借助债务调整、业务 ...
中信金融资产杀疯了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15
中信金融资产近期投资动态 - 5月15日增持中国银行股份,持股比例从13.11%升至14.07% [1] - 5月14日成为信质集团第一大股东,间接持股25.48% [2] - 4月29日持有*ST傲农2076.9万股(占流通股1.42%) [1] - 4月28日持有*ST仁东2426.89万股(占流通股3.58%) [1] - 4月10日增持大秦铁股份后跃居第二大股东 [1][2] - 2024年战投泰达股份,出资12亿元持股33.9111% [2] 控股与战略持股情况 - 2024年已控股信质集团等多家公司 [3] - 在中信股份、光大银行等5家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达5%及以上 [3] 破产重整参与 - 4月21日协信远创重整草案通过,三家AMC出资5.85亿元分拆资产包 [1][4] - 通过重整成为*ST傲农和*ST仁东重要股东 [5] 财务表现与投资布局 - 2024年营业收入1127.66亿元(同比+60%),归母净利润96.18亿元(同比+440%) [7] - 资产总额9842.29亿元(同比+17%),ROA 0.75%(行业第一),ROE 18.4% [7] - 推出600亿元资管计划,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达3746.37亿元(较上年末+18%) [7] 被投企业概况 - 信质集团为全球最大汽车发电机定子铁芯供应商(市占率40%+),总资产83.03亿元 [2]
最高法、证监会: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快讯· 2025-05-15 16:23
最高法、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 到,以案件审理促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 展的关键。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发行人关于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 露及陈述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 认定无效,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同时将违法违规线索移送相关部门处理。依法支持股东积极 行使股东权利,准确认定董事会审查股东临时提案的合理边界,促进规范公司治理。依法支持上市公司 并购重组,上市公司章程中关于反收购的条款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 效。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依法稳妥 审理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切实通过股权结构、经营业务、治理模式等调整,实质性改善公司经营能 力,优化主营业务和资产结构,切实化解上市公司的债务和经营危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
拟入主*ST长药、*ST开元 资本大咖龚虹嘉掘金重整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5-14 02:39
在参与*ST开元重整并有望入主之后,资本大咖龚虹嘉再度出手*ST长药。 龚虹嘉为知名天使投资人,目前为海康威视第二大股东。海康威视一季报显示,龚虹嘉直接持有公司 10.42%股份,最新持股市值约为278亿元。上证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其投资A股的思路逐渐发生 变化,在进一步扩充资本版图的同时,不再仅仅满足于财务投资,在拿下中源协和控制权后,新近有意 借道重整入主*ST开元、*ST长药。 "产业投资人参与上市公司重整,也是一场'淘金',有机会以较低的对价获得上市公司实控权,同时后 续有望推动产业协同或置入资产。"一位资本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 有关的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数量持续走高,并潜藏不少财富盛宴。通过比较重整 投资人转增股份的受让价格与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2024年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产业投资人 的平均收益率高达188.61%,财务投资人的平均收益率为135.9%。 龚虹嘉夫妇有望入主*ST长药 5月8日,*ST长药公告,经与排序优先的候选投资人进行磋商后,公司和临时管理人分别与产业投资人 四川嘉道博文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嘉道博文")、十堰市昊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 ...
2023年-2025年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拆解
梧桐树下V· 2025-05-09 16:27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市场持续升温:截至2024年末,我国累计 129 家上市公司通过重整计 划审批,其中近六年批准的75家占比高达 61.24% 。从新能源企业债务重组到传统制造业资产整合, 破产重整 正成为上市公司 "起死回生" 的重要机制。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破产重整涉及程序推进、利益平衡等诸多复杂难题,我们为大家梳理了 部分关键 实务要点 : 01、、 破产主体关联公司,如果丧失财务独立性(整体运用,资金收支统一运用),可开展合并重 整,再召开重整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后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如果停产会影响资产价值, 可考虑第三方托管。 02、、 重整、重组托管可以并行,如果小额债权人数量多、清偿率低、利益受损大、对立情绪大, 可设立小额债权组,提高其偿付比例。 03、、 清算组聘请中介机构及业务专家,保证资产保值增值,引入合适的战略投资者,保障重整计 划得以实施。实施现金+应收款的选择模式,灵活处理债务问题。 04、、 多家关联公司破产,可通过竞争方式指定联合管理人;基于体量大难以通过重整方式招募投 资人,但有完整产能及技术支撑的,可通过产业转型、招商引资模式解决,即"破产不停产,政府 支持 ...
韩国资本A股重整市场扫货!中国硕博团队操盘,浮盈惊人
证券时报· 2025-03-19 16:47
频频参与困境企业重整 截至3月14日收盘,ST花王股价报收于8.10元/股。相较于前期阶段性高点有所回落,但即便如此,参与公 司重整的产业投资人依然浮盈可观。因为其平均持股成本只有1.35元/股。 以下文章来源于e公司 ,作者证券时报 曾剑 e公司 . e公司,证券时报旗下专注上市公司新媒体产品,立志打造A股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提供7x24小时 上市公司标准化快讯,针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题概念、行业事件及时采访二次解读,从投资者 需求出发,直播上市公司有价值的活动、会议。 韩国散户"扫货"中国股票、韩国股民狂买A股……前些日子,关于韩国投资者大量买入中国股票的消 息突然在网络走红。 今年2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股票的月度交易额达7.82亿美元,环比增长近两倍,创2022 年8月以来新高,且远超同期韩国投资者对欧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资规模。 青睐中国股票的投资者不只是韩国散户,韩国银行、韩国国民年金等很早便涉足A股。近两年来,多只A 股的破产重整也出现了韩国资本的身影。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这个韩国资本背后似乎是由一位中国博士 带领的团队在操盘。 松树铭志的主要负责人均在投资界从业多年。 根据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