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对冲
icon
搜索文档
亚洲货币对冲成本 “跳水” 债券投资者该不该上车
智通财经· 2025-05-29 14:42
亚洲货币对冲成本下降 - 美元兑韩元三个月远期隐含收益率本周跌至1.7%左右,为两年多以来最低水平,表明韩国债券对冲成本大幅下降 [1] - 泰国、印尼、中国和印度货币的同类指标也低于一年平均水平 [1] - 对冲成本下降源于美国前端利率保持高位,而亚洲前端利率因宽松预期下降 [3] - 今年印尼、印度、泰国和韩国央行累计下调基准利率175个基点,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保持不变 [3] 投资者行为分析 - 持有美元或欧元的投资者更倾向投资具有货币对冲功能的亚洲本币固定收益产品 [3] - 对冲后外资大量流入中国的可转让存单,即使回报收窄,多元化目标仍驱动资金流入 [3] - 对冲成本降低或收益率上升是亚洲本币政府债券的有利因素,中国和泰国债券最具吸引力 [3] 政策与市场展望 - 韩国央行下调政策利率25个基点并暗示可能进一步降息,可能进一步拉低对冲成本 [3] - 泰国、印尼、菲律宾和韩国即将公布的5月通胀数据将为货币政策和对冲成本定调 [3] - 美国政策冲击和去美元化担忧加剧市场波动,导致用美元为亚洲资产融资的对冲成本下降 [1]
欧洲企业敲响警钟,强势欧元恐让欧洲出口商“掉血”|全球贸易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08 18:41
尽管许多公司使用货币对冲来抵御外汇汇率的波动,但一些企业也告诉投资者,欧元的长期反弹将挤压 利润和收入。 欧洲企业正在对强势欧元敲响警钟:今年欧元对美元汇率的飙升给正在与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作斗争的 欧洲出口商带来了新威胁。 欧元长期反弹将挤压利润收入 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欧盟征收20%的所谓"对等关税",随后又将关税削减至10%,以便双方进行 为期90天的谈判。 而自2025年3月初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从1.05攀升至当前的1.1293左右,近期最高升值幅度一度超过 9%至三年新高,远超此前高盛等机构所预期的5%升幅。这一涨势引发市场对欧元进一步升值的担忧, 摩根大通等机构预测年底前欧元有可能突破1.20。 这一情况已经开始侵蚀欧洲主要出口企业的利润预期。汇丰银行分析师上周将富时欧洲指数企业今年的 利润增长预期下调至2.9%,并警告称欧元走强可能会"严重影响"这些公司的海外收益。 尽管许多公司使用货币对冲来抵御外汇汇率的波动,但一些企业也告诉投资者,欧元的长期反弹将挤压 利润和收入。 在欧元汇率攀升逾9%至三年高点后,德国软件集团思爱普(SAP)、汽车制造商保时捷、啤酒制造商 喜力以及法国工业巨头施耐德电 ...
买美元炒美股,从“双赢”变成了“双杀”!
华尔街见闻· 2025-04-28 16:55
多年来,伦敦、巴黎和东京的投资者们拥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印钞机"策略:购买美元并将收益投入标普500和纳斯达 克股票。美国股票回报率不仅远超本国市场,美元的持续升值更是让这些回报实现了双倍放大。 然而,这个曾经看似无敌的交易组合在特朗普发动全球贸易战后突然爆发危机。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下跌6%, 但对于以欧元和日元计价回报的美股投资者而言,由于美元大跌(美元指数今年以来跌幅接近8%),他们的亏损膨 胀至惊人的14%。白宫政策的急剧转向和不可预测性,正令那些长期将美国视为终极避险天堂的投资者感到前所未 有的不安。 对冲成本与收益的残酷权衡 那些担心美元汇率下跌的交易者通常会在远期市场上卖出美元。对于瑞士法郎或日元的投资者来说,三个月的对冲 成本如果按年化计算,大约是4%;而对于欧元投资者,这个成本则会超过2%。 这种对冲策略虽然可以在美元下跌时弥补损失,但同时也会让他们失去因美元汇率上涨而可能获得的收益。此外, 持续的对冲成本还会逐渐侵蚀投资的回报率。 东京瑞穗证券首席策略师Shoki Omori形象地描述:"对于那些在更高汇率时进场的管理者来说,美元兑日元每下跌一 点,都感觉像是在伤口上撒盐。" 期权是另一 ...
关税冲击变化的只是力度,不变的是方向!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4-13 11:16
市场表现回顾 - 2024年全年累计收益53 69% 2025年至4月13日累计收益7 79% [1] - 上周沪深300指数涨幅-2 87% 上证综指周涨幅-3 11% 中证500指数周涨幅-4 52% [4] - 全球股市在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变化下呈现超跌反弹 中国作为未受益国家仅弱反弹 [4]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部分国家加征关税暂缓90天执行 但未公布具体75国名单 中国未包含在内 [4] - 美国4月5日实施的10%全球一致性关税仍稳定执行 不受暂缓政策影响 [4] - 中国同步提升对美关税 但美国对部分电子及家电产品豁免对等关税 或利好超跌板块 [4] -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导致国家信用受损 美债与美元资金大幅撤离 对美股中期冲击显著 [4] 投资建议 - 主板建议维持中仓位 等待国内财政货币对冲政策细节出台 [3][5] - 中小市值板块同步进入盘整 维持中仓位 风格转向均衡 [3][5] - 短期动量模型未推荐关注行业 [5] 技术面分析 - A股市场趋势仍弱势 周四海外反弹未带动国内市场 技术面显示需继续盘整 [4] - 国内政策节奏是A股短期核心变量 需关注后续政策加码情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