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征信互通
搜索文档
百行征信许其捷:发挥双业务资质优势,赋能小微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4:1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多层次征信市场,广泛覆盖全社会征信需求。 个人征信方面,先后批设了3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2024年,个人征信机构提供信用评分、信用画 像、反欺诈等各类征信服务700多亿次。 企业征信方面,2024年,154家企业征信机构提供各类征信服务365亿次。同时,人民银行持续推动地方 征信平台市场化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末,征信平台已累计服务各类经营主体近700万家,促成融资规 模突破24万亿元。 征信对企业融资为何重要?原因在于,小微企业因风险、规模、资产等限制,仅靠传统"三表"信息难获 充足信贷支持。而这类企业多以个人经营为主,金融机构审批时需结合个人征信与企业数据,挖掘信用 关联以全面评估信用价值。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征信体系。其中,位于深圳的百行征信,是国内首 家拥有"个人+企业"双业务资质的市场化机构,也是我国三家持牌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之一。 "对于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百行征信可以发挥个人征信、企业征信双资质的独特禀赋,将小微企 业主个人信用状况和企业资质情况相结合,更好服务金融机构开展信用评估、授信管理。" 近日 ...
港人开始北上贷款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0 23:31
不过,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今年9月末,首批依托DVP的港人北上贷款的案例开始出现,多集中于 消费贷、信用卡领域。农行深圳分行等已落地相关案例。 对此,部分香港机构正在加大与深圳各家银行、征信公司的接触,以探索业务机会。 作者丨黄子潇 编辑丨孙超逸 大湾区居民双向奔赴。继消费之后,过去的以"南向"居多的深港跨境信贷,开始落地"北向"案例。 在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间,一位香港征信机构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香港居民"北上"贷 款或申请信用卡的需求有所提升。 过去,深港跨境信贷的案例更多集中于"南向",即内地企业经由香港出海和在港融资、内地居民在港开 户等,其实现方式大多依托于深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DVP)。其中,微众银行、富融银行、东亚银 行、工银亚洲等银行均已有案例落地。 对于香港人在内地贷款需求的具体情况,冼迪云向记者表示,信用卡是其中比较明显的需求,香港人拥 有内地信用卡后,消费支付会更方便。 农行深圳分行亦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通过该模式,银行可以便利地获取真实有效的香港居民的征信数 据,有效解决来深港人内地信息空白难以评估的痛点,更加精准掌握借款人的历史记录,降低港人内地 融资门槛。 从消费到 ...
香港金融管理局: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试点将常规化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20:02
由于部分资料较敏感,两地于今年4月起同步应用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在流程上加入验证步骤,让 资料可在内地企业及个人客户授权下在香港获得认证。 数据显示,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试点推行以来,协助逾10家企业及10位个人客户完成2.6亿港元贷款审 批。 阮国恒表示,跨境征信合作至今已有多个"南下""北上"试点个案落地,包括企业及个人的开户和信贷申 请,例如企业贷款、个人信贷和房屋按揭。 他鼓励香港的银行、征信业界,以及内地相关机构合作,继续促进和完善跨境信贷及其他数据源共用, 便民利商。 香港金融管理局: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试点将常规化 中新社香港10月10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阮国恒10日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 融管理局决定将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试点常规化。 为方便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企业和居民在两地进行贷款活动,两地自2024年开始推进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试 点,在香港和深圳先行先试,通过两地征信机构合作建立连接。 中国银行(香港)表示,已成功使用已验证的内地个人信用报告辅助审批楼宇按揭、私人贷款及信用卡, 试点计划有助于银行更清楚了解客户的信贷状况及背景,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加快信贷审批流程, 提升跨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