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碳贷

搜索文档
15家深圳银行“含绿量”大比拼,哪家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09:50
深圳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概况 - 深圳提出打造"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目标三周年,银行业"含绿量"持续提升,29家银行完成2024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深圳绿色贷款余额1.27万亿元,居全国前列 [2] - 根据《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资产规模五百亿元以上的银行需在每年6月30日前披露环境信息 [3] 绿色贷款规模与增速 - 四大国有银行深圳分行绿色贷款余额均突破1000亿元:中行1566.83亿元(增速14.78%)、工行1466亿元(28.6%)、建行1163亿元(38%)、农行1077.52亿元(14.74%)[5] -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深圳分行以317亿元居首,中信银行(168.58亿元)和光大银行(219.39亿元)分别实现82.83%和64.64%的高增速 [5] -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贷款规模下降39%至157.09亿元,主要因节能环保产业投放减少 [6] - 城商行中北京银行深圳分行绿色贷款余额101.75亿元(增速26.94%),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下降18.85%和19.65% [6] 绿色贷款占比与投向 - 四大行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均超10%,中行以16.94%最高 [5] - 光大银行绿色贷款表内占比达17.03%,兴业银行占比仅6.41% [5][8] - 主要投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产业 [1][5] 治理架构与专营机构 - 商业银行普遍采用"总-分-支"三级绿色金融治理架构,国有大行由对公或风险管理部门行领导牵头,股份制银行多由行长直接挂帅 [9] - 深圳建行拥有两家绿色专营机构(大鹏支行185.28亿元、福田支行111.75亿元),中行设立3家绿色金融机构 [10] - 民生银行五洲支行绿色融资占比57.49%,浦发银行坪山支行绿色信贷21.23亿元 [10] - 深圳全市已有23家绿色金融机构获得资质认定 [11] 政策支持与创新 - 深圳首创数字化企业碳账户和"降碳贷"信贷模式,落地全国首单乡村振兴绿色金融债券 [11] - 2025年3月出台的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出19条措施,明确支持"碳达峰"路径 [11]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07:11
服务实体经济 - 公司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走访近3000家小微企业和商户 累计放款超200亿元 [1] - 针对跨境电商企业推出"惠开户"产品 帮助贸易公司绑定近20个亚马逊店铺 处理订单达40余万笔 [1] - 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比例达80%的并购贷款 支持其战略性并购电子产业供应链平台 [2] - 落地"降碳贷"业务 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减排效果挂钩 激励企业低碳转型 [2] 科技金融创新 - 参与主承销全国首批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 并以基石投资者身份认购 [3] - 推出"浦研贷"产品 为珠海泰诺麦博制药提供1亿元授信基础上追加5000万元贷款 支持其抗体研发项目 [3] - 承办"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 构建"诊断-赋能-跟进"服务链条 [4] 跨境金融服务 - 在口岸区域及重点商圈提供Visa Mastercard等境外银行卡刷卡服务 推进"口岸外汇悦行"项目提升个人外汇服务水平 [5] - 为跨境电商头部企业"Y企业"提供红筹重组融资服务 实现跨境资金3天高效流转 刷新同类业务时效纪录 [6]
金融“活水”精准赋能 护航深圳民企及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江苏银行深圳分行的金融服务策略 - 江苏银行深圳分行聚焦深圳民营及上市公司群体,提供深度金融服务,服务名单包括中兴通讯、欣旺达等知名企业 [1] - 该行采取"一业一策"定制化方案,针对不同产业精准施策,支持深圳优势产业龙头发展 [2] 现代供应链领域的服务案例 - 为深圳某冻肉进口集团(连续9年全国第一)创新推出"分期通"产品,为其下游46户经销商提供超13亿元授信额度,盘活产业链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创新 - 响应"双碳"目标,打造"绿色+"融资模式,落地深圳市首笔"降碳贷"业务 [2] - 依据一家环保科技公司营收微涨但碳排放下降40%的碳评级表现,给予贷款定价优惠,激励绿色转型 [2] 专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 江苏银行总行出台"科技金融22条"、"新质生产力10条"等纲领性举措,支持制造业和民营企业 [4] - 组建1500人的科技金融顾问队伍,提供精准服务支持 [4] 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案例 - 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某信息科技公司提供"专精特新贷款",解决其无形资产融资难题 [4] 数字化能力的支撑 - 依托"苏银金管家"数字化平台,为企业提供财务分析与规划,优化财务结构,实现"融资"到"融智"的跨越 [5] - 线上线下联动,为企业提供覆盖初创、成长、成熟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5]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A级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打造记
贝壳财经· 2025-06-20 17:38
绿色金融战略定位 - 公司以"绿色普惠银行、气候友好型银行和生态友好型银行"为战略目标,将绿色基因深植发展脉络[8] - 作为首家入驻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北京市政府工作,2025年5月末GDP调度增速达43.09%,在北京地区同业中名列前茅[8] 机构转型与网点建设 - 通州区九棵树支行转型为"绿色特色支行",完成工商变更与更名批复,围绕碳减排、绿色金融进行深度绿色化改造[2] - 该支行成为市民看得见的绿色金融"前沿哨所",响应《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 碳金融创新实践 - 推出碳评级报告,为"降碳贷"利率审批提供依据并吸引新客户,2025年预计新增碳核算客户150户,较上年增长100户[3] - "降碳贷"企业微线上入口于2025年6月中旬建成,三季度开始大规模落地[3] 绿色信贷项目落地 - 2025年5月为电投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信息港项目批复固定资产贷款22.5亿元,已发放11.15亿元,该项目为智能算力生态基础设施提供解决方案[4] - 2025年3月批复某光伏企业授信,5月发放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碳减排[4] 绿色运营管理 - 推行无纸化办公,2025年一季度电商平台订单达367笔(金额944.02万元),线下纸质订单锐减[3] - 建立设备能耗管理制度,遵循"能省则省,物尽其用"原则,绿色采购持续深化[3] 绿色金融规模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末,绿色贷款余额816.24亿元(增速6.04%,占比32.84%),绿色融资规模971.73亿元(增速3.54%,占比39.09%)[8] - 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科学分解指标,形成"按月通报、按季考核"的督办机制[8][9] 行业认可与区域协作 - 2025年获评"A级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认证,在科博会展示前沿成果并提升品牌声誉[5] - 与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城区、海淀区政府共商区域协作,担任绿色金融落地的"衔接器"与"助推器"[7] 制度体系建设 - 构建层次分明的绿色金融推进体系,从顶层设计到一线操作均有章可循[8][9] - 通过"降碳贷"线上化等创新引擎深化碳中和政策,为银行业绿色转型提供示范[9]
截至去年末,深圳绿色信贷余额首超万亿元—— 打造绿色金融创新高地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06
绿色金融发展 - 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达10230.91亿元,较年初增长21.07% [1] - 深圳出台《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推动蓝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 [1] - 《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实施后,深圳逐步成为绿色金融创新实践高地 [1] 绿色信贷创新 - 深圳推出"降碳贷"等新型信贷服务,邮储银行深圳分行发放300万元专项贷款 [1] - 邮储银行深圳分行绿色融资余额达215.55亿元,同比增长11.25% [1] 绿色保险保障 - 深圳市财险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累计签单保费3424.16万元,提供33.86亿元风险保障 [2] - 人保深圳分公司签发首单"储能系统长期质量与效能保证保险",保险金额达上亿元 [2] 未来规划 - 深圳计划未来5年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2]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创新绿色金融服务 助力“双碳”战略落地见效
证券时报· 2025-05-28 02:26
绿色发展举措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贯彻国家"双碳"战略,通过创新融资模式落地两项绿色信贷项目,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1] 绿色交通支持 - 针对某绿色交通企业运营资金短缺问题,采用"绿色通道审批"模式,5个工作日内完成1.9亿元专项贷款审批 [2] - 提供利率优惠,每年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逾300万元,保障区域线路正常运营并推动城市绿色低碳经济 [2] 新能源产业扶持 - 首创"上市进程跟踪+技术估值增信"融资模式,对拟上市新能源企业19项核心专利进行技术价值评估 [3] - 定制分阶段授信方案,提供4000万元低息信贷支持,助力企业完成智能生产线升级,产能提升20% [3] 绿色金融体系构建 - 实现"降碳贷"产品零的突破,建立"碳账户"核算体系,将企业减排成效与融资成本动态挂钩 [4] - 形成"减排增效-融资优惠"正向激励机制,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4] - 未来将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绿色金融服务生态,打造国有银行绿色转型的"深圳样板" [4]
数字人民币将“进军”预付式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5-08 07:11
数字金融政策框架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九部门印发《实施意见》,围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特色场景打造等五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旨在巩固数字经济优势并支持"数字深圳"建设 [1] - 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建立"一把手"主责机制,强化跨部门协调,推动AI大模型应用、国产推理大模型研究及核心系统信创改造 [2] 深港跨境与供应链金融创新 - 依托前海、河套两大国家战略平台,推动深港跨境合作、供应链金融等场景创新,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向中小机构技术输出 [2] - 深圳已构建"制度引领+场景创新+技术输出"的数字化转型生态,基于其产业基础与创新基因 [2] 数字技术驱动的金融产品创新 - 鼓励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挖掘企业"技术流"信息,开发"腾飞贷""降碳贷"等特色产品,推动增量扩面 [3] - 探索数据资产增信、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服务,开发标准化可追溯绿色债券、绿色保险产品 [3] - 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丰富"区块链+跨境业务"场景,推动航运贸易数字化及深港产学研合作 [3] 数字人民币与跨境支付应用 - 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事业、预付消费、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开发智能合约及硬钱包创新 [4] - 推动香港转数快与境内支付系统互联互通首批场景落地深圳,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 [4] - 加快多领域信用信息整合,通过"征信+信贷"机制提升惠企效能,提供定制化征信服务 [4] 金融科技监管与测试进展 - 已推动15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测试,探索数字技术在监管领域的创新 [5] -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监管合作机制及沙盒工具,提升监管数字化水平,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完善数据治理与信息技术安全 [5]
深圳18条举措赋能数字金融,打造“数字中国”深圳样板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19:13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 深圳出台《实施意见》提出18条举措推进数字金融创新 围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等五个方面 [2] - 要求金融机构建立"一把手"主责机制 推动AI大模型应用和国产推理大模型研究部署 加快核心系统信创改造 [2] - 鼓励大型金融机构通过前海 河套平台开展深港跨境合作 并向中小机构技术输出 [2] 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 - 运用AI 大数据等技术挖掘企业"技术流"信息 推动"腾飞贷""降碳贷"等特色产品增量扩面 [3] - 探索数据资产增信 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服务 开发标准化绿色债券 保险产品 [3] - 依托跨境平台丰富"区块链+跨境业务"场景 深化深港跨境征信合作 [3] 数字金融特色应用场景 - 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事业 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 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4] - 推动香港转数快与境内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 [4] - 加快知识产权 绿色环保等领域信用信息整合 强化"征信+信贷"机制 [4] 金融监管数字化建设 - 已推动15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测试 探索监管领域数字技术应用 [5] - 利用粤港澳监管合作机制 对接香港 澳门监管沙盒提升数字化水平 [5] - 要求机构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提升信息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5]
深圳发布数字金融实施意见 18条举措助力打造“数字深圳”
深圳商报· 2025-04-30 02:14
数字金融政策支持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等九部门印发《实施意见》提出18条具体举措 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赋能金融"五篇大文章"高质量发展 打造数字金融特色应用场景 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 [1] - 《实施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建立"一把手"主责的统筹协调机制 强化跨部门资源调配与任务督导 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和国产推理大模型研究部署 加快关键软硬件技术金融应用研究攻关和科技核心系统信创改造 [1] - 推动金融机构依托前海、河套两大国家重大战略平台 拓展深港跨境合作、供应链金融等创新场景 [1] 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新产品 - 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 深挖企业社保、税务、知识产权、创新积分等"技术流"信息 为企业精准画像 推动"腾飞贷""降碳贷""跨越贷""科技初创通""小微通""个体通"等特色创新产品增量扩面 [2] - 引导金融机构探索基于"数据+金融"的数据资产增信、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数据安全保险等创新服务 探索开发标准化、可追溯的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产品 [2] - 鼓励金融机构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丰富"区块链+跨境业务"应用场景 推动航运贸易数字化 深化深港跨境征信和金融科技产学研合作 [2] 数字人民币与跨境支付 - 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事业、预付式消费、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 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深入开展智能合约、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等创新应用 打造具有示范性应用场景 [2] - 推动香港转数快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互联互通首批应用场景落地深圳 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 [2]
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融资需求总规模超63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9 19:47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市绿色贷款余额达1.27万亿元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超过7200亿元在一线城市排名前列[1] - 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已完成三批次共293个项目入库融资需求总规模超过638亿元[1] - 现场达成意向融资金额逾17亿元涉及工商银行等9家银行与沃尔奔达新能源等9家企业签署"降碳贷"协议中国银行等7家银行与盘龙环境技术等7家企业签约"绿色气候贷"[1] 政策支持措施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及绿色债券支持绿色低碳转型[3] -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对符合条件的气候投融资项目按融资成本的50%给予企业最高100万元支持对碳账户碳金融创新给予金融机构50万元资助[3] - 深圳市区两级提供银行信贷风险分担税收优惠辅导福田区创新"绿金担"模式为绿色低碳企业授信提供贷前担保[3] 项目对接与路演 - 深圳中节能可再生能源道童新能源等4家企业进行项目路演工商银行华夏银行等机构专家提供融资建议[3] -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系列绿色金融政银企对接活动推出财税金融支持政策相关工作获国家部委肯定[4] 未来发展方向 - 下阶段将从金融模式创新信息披露支持政策等方面深化气候投融资工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