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
搜索文档
光刻机拆解传闻:逆向工程思维应休矣,自主创新需夯实
钛媒体APP· 2025-10-30 11:37
行业技术壁垒 - 高端工业装备的复杂性已超越单纯零件复制,转向隐性知识与系统协同,逆向工程难以成功 [2] - 德国高精度机床设计有容差系统和装配张力等机制,拆解后会导致系统协同失效,性能从微米级滑落至毫米级 [3] - 即便替换核心机械结构,性能也可能下降5-10%,而材料科学的隐性配比(如微量稀有元素添加)难以通过逆向分析还原 [4] - 日本FANUC导轨的淬火工艺被简化后,成品寿命仅为原版的30-50% [4] - ASML浸没式DUV光刻机零部件数量达数万级,系统集成难度极高 [5] - 核心光学模块由蔡司独家提供,镜片加工精度达亚纳米级,系统级协同难以通过拆解重建 [7] 中国光刻机产业现状 - 美国主导的出口管制升级,ASML已停止向中国出口最先进DUV(NXT:2000i以上型号)及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12] - 中国是ASML的最大客户,去年营收占比高达41%,高度依赖进口设备 [12] - 中芯国际今年第三季度7nm良率降至60%以下,部分原因为设备老化与维护滞后 [14] - 上海微电子具备90nm级KrF光刻机生产能力,正在攻关28nm级ArF机型,但光源仍依赖Cymer、Gigaphoton,物镜加工精度受制于蔡司 [14] - 国内光刻机产业链在光机台有进展,但光源和光学核心滞后,现有国产设备常因停机率高、良率不稳而难以大规模采用 [14] 国产替代路径与挑战 - 国产化进程应从成熟制程(90nm/65nm)的稳定性和替代做起,稳步推进 [17] - 需集中资源攻克被国际垄断的核心环节,如光源和光学系统 [17] - 在光源方面,科益虹源、中科院光电所已成功研制248nm和193nm准分子激光器 [18] - 在光学系统方面,国望光学、国科精密正在研发NA=0.82~1.35级投影物镜 [18] - 在光刻胶与掩膜版方面,南大光电、路维光电、晶瑞电材等实现了ArF正性光刻胶的突破,进入验证环节 [18] - 必须警惕“样机思维”,即过度聚焦制造出能动的原型机而忽略量产化、稳定性和生态集成 [20] - 最终实现自主可控需构建完整生态链,甚至探索纳米压印或电子束刻蚀等非光刻技术路径 [22]
AMD,起源于这颗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6 11:16
文章核心观点 - AMD通过逆向工程英特尔8080处理器,成功开发并量产了Am9080芯片,这为公司早期在PC CPU制造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财务和业务基础 [4][6][7] Am9080的起源与开发 - Am9080是对英特尔8080处理器进行逆向工程和克隆的产物,其开发基于三位工程师拍摄的约400张英特尔8080预生产样品的详细图像 [4][5] - AMD利用其开发的N沟道MOS工艺制造该处理器,并于1974年开始销售,但正式量产上市是在1975年 [6] 产品的财务影响与商业模式 - 单个Am9080处理器的制造成本仅为50美分,但公司能以每片70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军方客户,获得了极高的利润率 [7] - 量产这些处理器为公司在PC CPU制造领域的立足提供了巨大的财务跳板 [2] 与英特尔的协议与合作 - 1976年,AMD与英特尔签署了交叉许可协议,成为其处理器的“第二来源”,该协议要求AMD在签约时向英特尔支付2.5万美元,并每年支付7.5万美元授权费 [8] - 该协议免除了双方过去侵权行为的责任,并为1982年的扩展协议奠定了基础,后者允许AMD生产自己的x86 PC处理器 [8] 产品技术规格与优势 - Am9080有多个版本,时钟频率范围从2.083 MHz到4.0 MHz,工作温度范围从0-70摄氏度到符合军用标准的-70至125摄氏度 [10] - 得益于更先进的N沟道MOS制造工艺,Am9080的芯片尺寸比英特尔8080更小,且支持更高的时钟频率,英特尔8080的时钟频率最高仅为3.125 MHz [10]
东亚第一内卷国,靠「山寨」发家?
创业邦· 2025-06-20 11:07
日本车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拆解研究 - 日本车商近年来频繁拆解中国新能源车型包括比亚迪海鸥、吉利极氪、五菱宏光MINI、小米SU7、蔚来ES8等[4] - 拆解深度达到零部件级别,比亚迪车型被制作成售价4.37万元的解析手册[6][7] 日本制造业的山寨历史 - 日本曾为全球主要山寨大国,对欧美产品进行像素级模仿,涉及领域包括食品(小动物饼干、巧克力派)、乐器(吉普森吉他)、服装(阿迪达斯运动服)、汽车(mini cooper车型)、漫画(超人形象)等[11][18][20][22][24][26][28][30] - 典型案例包括不二家"牛奶妹"抄袭美国橘子汁品牌LOGO长达70年[37][39],凯蒂猫好友卡西兔抄袭荷兰米菲兔并引发2010年版权诉讼[41][42] - 汽车工业通过拆解克莱斯勒Airflow逆向开发出丰田AA,开启"日系版本"欧美车的制造模式[45][47] 山寨转型与技术崛起 - 索尼通过改进美国晶体管收音机TR-1,推出体积更小、价格更低的TR-63,成为首款出口美国的日本收音机[60][62][63][66]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值占制造业10%,佳能尼康占据全球相机市场75%份额,索尼Walkman主导消费电子市场[67] - 日本制造业在1980年代实现从"质量差"到"优质代名词"的转变,经济快速增长推动《日本可以说不》成为畅销书[50][70][72] 技术封闭与产业衰退 - 日企在掌握专利后形成技术壁垒,如6C联盟对DVD厂商收取高额专利费(每台千元DVD需交数百元)[82][84] - 等离子屏幕技术因松下专利封闭导致行业转向液晶屏,2012年液晶电视出货量超等离子电视十倍[86][87] - 丰田2014年推出氢燃料车MIRAI但专利集中(占全球70%),最终因产业生态不足被市场边缘化[89][90] 历史经验与产业启示 -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依赖模仿创新,但成为技术领先者后因恐惧被模仿导致封闭,错失21世纪科技竞争先机[91][92] - 逆向工程推动短期追赶,但长期发展取决于技术开放与产业生态构建[93][94][95]
东亚第一内卷国,靠「山寨」发家?
36氪· 2025-06-17 11:33
日本车企拆解中国新能源车 - 日本车商近年频繁拆解中国新能源车型包括比亚迪海鸥、吉利极氪、五菱宏光MINI、小米SU7、蔚来ES8等,并制作了售价达4.37万元的比亚迪拆解手册 [1] - 这一行为与日本上世纪通过拆解欧美产品实现技术模仿的历史模式高度相似 [3] 日本山寨历史与产业转型 - 日本早期在汽车、电子、服装等领域广泛模仿欧美产品,例如丰田通过拆解克莱斯勒Airflow仿制出丰田AA车型 [32][34] - 索尼通过改进美国晶体管收音机技术推出体积更小、价格更低的TR-63,占据美国市场并需专机空运供货 [39][41][43] - 20世纪80年代日本完成产业升级,丰田占制造业产值10%,佳能尼康占据全球相机市场75%,索尼Walkman引领消费电子 [45][47] 技术保护与产业困境 - 日企在掌握专利后采取封闭策略,如DVD领域的6C联盟对每台中国DVD收取数百元专利费,阻碍行业技术扩散 [53][56] - 松下等离子屏幕技术因专利垄断导致行业转向液晶屏,最终其出货量仅为液晶屏的1/10并于2013年停产 [58] - 丰田氢燃料汽车虽拥有70%专利但未能形成产业生态,导致技术边缘化 [60] 模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依赖对欧美技术的极致模仿与优化,但成为技术领先者后因过度保护专利陷入"加拉帕戈斯化"困境 [62] - 早期山寨策略使日本制造从"质量差"转变为优质代名词,但21世纪因技术封闭错失先发优势 [36][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