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海鸥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晚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2 18:23
转自:新华财经 【重点关注】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网络交易平台抽成、收会员费等有了新规范 •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12.31%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今年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已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 【国内要闻】 •市场监管总局7月31日发布并施行《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佣金、抽成、 会员费、技术服务费、信息服务费、营销推广费等收费行为。《指南》明确了平台收费应遵循的原则,倡导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强化平台合规自律,规 范平台收费行为。 •从金融监管总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持续增强,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31%,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 增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7.7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99万亿元。今年1—6月全国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 业贷款平均利率比去年下降0.46个百分点。 •8月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本届博览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举办,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馆区。汇聚2 ...
36款热门车高危智驾场景测试,“团灭”!
第一财经· 2025-07-25 12:50
辅助驾驶测试表现 - 36款测试车型在15类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中无一全部通过,整体通过率偏低 [1] - 城区道路场景中3类场景通过率超50%("转盘内汇入"77%,"过马路四小学生"58%,"刹停电瓶&斑马线上的儿童"58%),"开进大转盘"通过率最低仅23% [6] - 高速公路场景通过率更低,"施工路遇卡车"最高47%,"消失的前车"14%,"莽撞横穿的猪"仅5% [7]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表现最佳,分别通过5/6和5/6高速场景测试 [10] - 智界R7、问界M9、腾势Z9GT EV在城/高速场景通过率均超50%,价格区间30-50万 [10] - 方程豹豹5、阿维塔07、阿维塔12城区通过率约70%,价格30万左右 [10] 价格与性能关联性 - 辅助驾驶能力与车价无正相关,最便宜车型(比亚迪海鸥7.28万)和最贵车型(Model X超70万)表现差异显著 [3][11] - 高速场景测试前10名包含15万以下车型(广汽AION RT、广汽丰田铂智3X)和20万级车型(小鹏G6) [11] - 52.99万的小米SU7 Ultra仅通过1项测试,7.28万比亚迪海鸥通过"施工路遇卡车"测试 [11] - 垫底15款车价格横跨10-40万,包含比亚迪宋Pro DM(10万出头)和极氪001(30多万) [11] 行业现状与监管 - 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但存在宣传夸大和消费者认知不足问题 [15] - 官方明确现阶段"智驾"系统均属辅助驾驶,驾驶人需全程接管并承担事故责任 [16] - 科技部要求自动驾驶系统需具备可追溯算法和风险应对策略,关键数据需接受监管审查 [17] - 国内尚无认证L3级产品,L2级事故责任归属驾驶人(除非证明产品缺陷) [16] 测试方法论 - 测试覆盖20多个品牌近40款量产车,包含问界、小米、特斯拉等热门车型 [6] - 场景设计基于真实事故案例,包含城区9类/高速6类危险场景 [6][8] - 所有车型为4S店随机自购,测试前升级至最新OTA版本,流程标准化且全程影像记录 [7]
高价≠安全,36款热门车高危智驾场景测试“团灭”
第一财经· 2025-07-25 12:32
辅助驾驶性能测试结果 - 36款测试车型无一能全部通过15类高危事故场景模拟测试,城区道路3类场景综合通过率超50%,其余12类场景通过率均低于50% [1][2] - 高速场景通过率显著低于城区,其中"施工路遇卡车"通过率47%,"消失的前车"和"莽撞横穿的猪"通过率分别仅14%和5% [2][5] - 测试包含20多个品牌近40款量产车型,覆盖比亚迪海鸥(7.28万元)至特斯拉Model X(超70万元)全价格段 [1][4] 价格与性能相关性 - 辅助驾驶能力与车价无正相关,表现最佳车型包括15万元级的广汽AION RT和20万元级的小鹏G6,而52.99万元的小米SU7 Ultra仅通过1项测试 [4][5] - 30-50万元区间的智界R7、问界M9、腾势Z9GT EV在城/高速场景通过率均超50%,但同价位问界M9未能通过"施工路遇卡车"测试 [4][5] - 7.28万元的比亚迪海鸥通过部分高速测试,表现优于部分30万元以上车型 [5] 行业技术现状 - 国内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但所有市售系统均未达到自动驾驶标准,需驾驶员全程接管 [6][7] - 测试采用真实事故场景模拟,包含城区大转盘(通过率23%)、高速消失前车等15类高风险场景,所有车型均升级至最新OTA版本 [2][3] - 现行法规明确辅助驾驶事故责任主体为驾驶人,除非能证明产品缺陷 [7] 技术发展要求 - 科技部要求自动驾驶系统需具备可追溯的决策机制,关键算法变更需记录备查,消除算法偏见 [7] - 系统设计需内置风险应对策略,该策略将作为事故追责重要依据 [7] - 测试方强调当前技术无法应对复杂危险场景,驾驶员必须保持随时接管状态 [1][5]
中国车企逐鹿桑巴之乡
第一财经· 2025-07-24 16:41
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巴西已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汽车保有量突破5000万辆,中国车企加速布局 [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占巴西进口新能源汽车总量的91.4%,销售额达12亿美元 [3] - 2025年前5个月巴西新能源车渗透率达8.49%,比亚迪宋、海鸥及长城哈弗H6插混版位列销量前三 [7] 中国车企竞争优势 - 比亚迪巴西工厂实现90%本地化生产,年产能规划15万辆,未来可扩产 [1][15] - 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智能化技术、越级配置性价比挑战外资燃油车,比亚迪5月市占率达5.55% [8][10] - 巴西消费者偏好小型车,比亚迪宋/海豚月销近50辆,油电成本差异显著(年省1.08万雷亚尔) [7][10] 本土化战略与产业影响 - 比亚迪投资55亿雷亚尔(约71亿人民币)建设三座工厂综合体,预计创造2万就业岗位 [15][16] - 长城、广汽等计划总投资超140亿人民币,接手奔驰/三菱旧厂改造,辐射拉美市场 [18] - 巴西政策推动本土化:2026年电动车进口关税将升至35%,同时提供193亿雷亚尔税收优惠 [21][22] 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 - 巴西充电桩数量达1.5万个(同比+22.16%),但西北部覆盖率不足 [24][25] - 《国家新能源交通战略规划》设定203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30%目标 [22] - 外资车企如大众/菲亚特仍占据燃油车主导地位,但中国品牌在网约车市场快速渗透 [9][1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新能源车与本田CR-V同价竞争(15万雷亚尔区间),直接影响外资燃油车销量 [11] - 福特CEO承认中国车成本/质量优势,比亚迪经销商网络年内将扩至240家 [13][19] - 巴西居民平均月收入3057雷亚尔,电动车3年使用周期即可体现经济性优势 [16][17]
中国车企逐鹿桑巴之乡|世界汽车地理
第一财经· 2025-07-24 12:13
巴西汽车市场概况 - 巴西人口超2亿 汽车保有量突破5000万辆 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 [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占巴西进口新能源汽车总量的91.4% 销售额达12亿美元 [3] - 2025年前5个月巴西新能源汽车销量前3名车企中 比亚迪 长城汽车分列前2 [3] 中国车企在巴西的布局 - 比亚迪巴西工厂耗时15个月后首车下线 未来将实现90%以上车型本地化生产 [1] - 比亚迪计划在巴西本地开发智能驾驶汽车 改变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 [10] - 长城汽车接手梅赛德斯-奔驰工厂 计划未来10年在巴西投资127亿元 [13] - 广汽集团计划在巴西投资13亿美元 2026年底前实现本地化生产 [13] 新能源汽车销售表现 - 比亚迪宋和海豚是巴西销量最好的两款车型 月均销量近50辆 [5] - 2024年巴西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6.26% 2025年前5个月攀升至8.49% [5] - 比亚迪5月销量超过本田 市场占有率达到5.55% [6] 新能源汽车经济性优势 - 新能源汽车每年较同级别油车可节省至少2万元人民币 [3] - 以每年2.5万公里计算 新能源汽车较燃油车节省1.08万雷亚尔油费 [5] - 新能源汽车使用超过3年即可较燃油车更具经济性 [6] 本地化生产与政策支持 - 比亚迪巴西工厂正式运营后年产能规划为15万辆 预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10][12] - 巴西推出绿色出行和创新计划 提供193亿雷亚尔信贷和税收支持 [15] - 巴西计划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30% [15] 基础设施与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2月 巴西共有近1.5万个公共可用充电桩 同比增长22.16% [16] - 大众 菲亚特等外资车企上世纪50年代进入巴西市场 在小型车市场占据优势 [6] - 中国新能源车凭借智能化技术和越级配置性价比与外资品牌展开竞争 [7]
陷入芯“铜”危机
36氪· 2025-07-21 20:04
气候变化对铜供应的影响 - 到2035年约32%的全球半导体生产可能因气候变化相关的铜供应中断而受影响是当前水平的四倍 [1] - 全球最大铜生产国智利已在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导致铜产量放缓 [1][3] - 为芯片产业供应铜的17个国家中大多数到2035年将面临干旱风险 [1][3] 铜在半导体行业的关键作用 - 铜在半导体中主要用于制造互连线路提供更高的电导率和中性极度的应变 [1] - 相较于铝导线铜线具有更高导电性、低电阻、低丝状息和可接受的失配效应在VLSI和UHQ应用中优势明显 [1] - 铜还被用于处理器、高密度存储的制造过程中如制造半导体材料的氧化物 [1] - 铜可用于制造半导体封装材料减少能量损失优化封装效果 [2] - 铜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中的金属化电容器被视为下一代存储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组件 [2] 全球铜价走势 - 2011年-2012年月均价格7000-10000美元/吨受中国四万亿计划余温和全球经济复苏影响 [3] - 2014年-2015年价格跌至4500-5000美元/吨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铜矿产能过剩 [3] - 2021年-2022年价格达1104美元/吨进入结构性牛市受新能源车和光伏需求爆发影响 [3] - 2023年-2024年价格在9000-11000美元/吨高位震荡 [3] - 预测2025年下半年LME铜价将下探至9000美元/吨附近 [3] 铜在芯片制程中的应用演进 - 2014年22nm制程铜互连层数为12层 [4] - 2017年10nm制程铜互连层数为15层 [4] - 2020年7nm制程铜互连层数为18层 [4] - 2023年3nm制程铜互连层数为22层 [4] 英伟达推动铜需求增长 - 英伟达宣布将AI数据中心的短距离数据传输从光纤转向铜缆预计将大幅增加铜需求 [4] - GB200采用72个Blackwell GPU全互连的NVLink技术拥有超过2英里的NVLink铜缆 [4] - 使用铜而不是光学器件可以为每个服务器机架节省20千瓦的电力 [4] - GB200 NVL72在一个机架中配置72个GPU使用铜缆盒密集封装和互连GPU [5] - 单台GB200 NVL72服务器利用5000根NVLink铜缆总长度接近2英里 [5] - 2024-2025年GB200 NVL72出货量预计分别达到3000台和50000台 [5] 铜在AI和数据中心的需求 - GB200 NVL72相对于H100实现25倍能效提升30倍大型语言模型推论能力 [6] - 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以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6] - 到2030年AI数据中心将需要累计新增约260万吨铜需求占全球预期需求的2% [6] - 预计到2030年铜的供应缺口将达到400万吨 [6] 铜互连工艺技术 - 铜互连通过"大马士革"工艺实现铜的嵌入式填充 [7] - 与铝互连相比铜互连具有更低电阻率和更好抗电迁移性能 [7] - 铜在芯片中用于全局互连的"电流大动脉"、局部互连的"纳米导线"和三维堆叠的"垂直电梯" [7] 新能源产业对铜需求的影响 - 2024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为2733.2万吨同比增长2.92% [8] - 新能源产业占全球铜总需求的15%成为驱动铜市发展的核心力量 [8] - 纯电动汽车(BEV)的铜用量高达80公斤至83公斤大型车辆如纯电动大巴的铜用量高达224至369公斤 [8] - 比亚迪"海鸥"每辆车铜用量80公斤35370辆"海鸥"需铜总量达2829.6吨 [8] AI对铜需求的拉动 - 2022至2027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以5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约4000亿美元 [9] - 至2027年我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34.7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高达90%以上 [9] - 铜在数据中心配电系统中的用量占比高达75% [9]
上市即爆款?听劝升级三电终身质保!这家从0到1的新品牌,终于熬出头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7-17 23:33
行业趋势 - 今年新车设计呈现差异化趋势,车企向高性价比、高价值、个性化三个方向发展[1][2] - 不同定位车型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市场呈现"井水不犯河水"格局[3] 岚图FREE+产品策略 - 定价21.99万元起,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4] - 上市15分钟收获11583台大定锁单,预计月销持续破万[5][8] - 标配45度电池包,支持318km CLTC续航/140kW快充/V2V互充/6kW外放电[29] - 提供后驱版/四驱空悬版/运动定制版三款配置,覆盖不同需求用户[32][33] 产品竞争力 - 标配女王副驾、座椅通风加热按摩、AR-HUD等30项配置,选装件0元购[16][17] - 后排配备129°电动调节靠背、声学玻璃、电吸门等家庭友好配置[22][23] - 22扬声器7.1.4音响系统支持主副驾头枕独立音源[26][27] - 采用倍适登EDC可变阻尼减振器,保时捷同款悬挂技术[59] 华为技术赋能 - 乾崑智驾ADS 4系统在80km/h时速下成功规避掉落货物/Z字形障碍[40][42] - 砂石路面实现精准避障,紧急情况先制动后转向避险[43][48][50] - 电子电气架构开放度高,算法与底盘协同优化驾驶体验[50] 品牌发展历程 - 2021年首创可变光感天幕、2000MPa硅铝车门防撞梁等技术[55][57] - 用户规模从500名增长至5000名,形成深度共创模式[66][69][70] - 近期推出非营运车辆终身三电质保政策响应市场需求[73] 市场表现 - 岚图梦想家以1720台销量位居细分市场榜首[71] - 岚图FREE+以1510台销量领先问界M7 PHEV等竞品[72]
Model Y加长,能让特斯拉再次赢回中国市场吗?
36氪· 2025-07-17 20:40
特斯拉Model Y L车型发布 - 特斯拉宣布将在第三季度发布Model Y L车型 该车型为中国首发 海外市场也会上市 [2] - Model Y L为六座车型 长宽高分别为4976*1920*1668毫米 轴距3040毫米 相比2025款Model Y后轮驱动版长度增加179毫米 高度增加44毫米 轴距增加150毫米 [6] - 新车搭载前后双电机 前电机最大功率142千瓦 后电机最大功率198千瓦 动力属性有所提升 [6] - 消息公布后 特斯拉股价当日上涨3.50% 成交额达307.28亿美元 成为美股成交额第一名 [6] 中国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少数保持正增长的大市场 但市占率从2020年的15%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7.6% [9] - Model Y近半年销量171491辆 中国市场排名第三 前两名是吉利星愿和比亚迪海鸥 [10] - 3月和6月Model Y重回中国乘用车月销量榜首 其他月份被价位相似的小米SU7三度超越 [10] - 多个中国新能源品牌如小米、乐道、极氪等都在产品不同维度上对标Model Y [9][10] 产品策略与市场反应 - 中国消费者偏好大尺寸汽车 SUV车型6月零售达104.0万辆 同比增长18.5% [12] - Model Y L尺寸小于问界M8、理想L9等竞品 第三排舒适性受到质疑 [13] - 网传40万元预估售价引发消费者消极反应 普遍认为价格偏高 [15] - 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Model Y L将定位20-30万元价格区间 避开理想i8的竞争 [16] 产能与供应链挑战 - 上海工厂产能受限 导致2月Model Y销量跌出中国乘用车前20名 [15] - Model Y L改动更大 对产能挑战更为艰巨 [15] - 特斯拉中国团队曾多次反馈产品跟不上中国市场需求的担忧 但未获积极回应 [12] 行业趋势与竞争态势 - 2025年将成为六座SUV车型上市大年 20万元级经济车型可能形成新蓝海 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将面临激烈竞争 [15] - 蔚来高管表示下半年六座SUV市场竞争将非常热闹 纯电趋势越发凸显 [19] - 外资车企加长版车型策略在中国市场屡试不爽 但仅靠加长不足以建立核心竞争优势 [19]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7月7日-7月13日)
乘联分会· 2025-07-15 17:00
行业动态 - 前5月陕西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达173%,出口量15.5万辆排名全国第三,产量56.1万辆同比增长36.6% [9] -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 [17] - 国内6月动力电池产量129.2GWh环比增长4.6%,销量131.4GWh环比增长6.3%,出口24.4GWh环比激增27.9% [18][20] - 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281.8万台,中国充电联盟开放服务平台发布推动行业高效流通 [9][21][23] - 四部门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优先改造高速公路服务区利用率超40%的充电设施 [29] 企业合作与战略 - 中国碳中和与北京蓝海签署1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双碳数字化平台及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9] - 雷诺集团与中金私募签署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协议,布局电池/智驾/智舱/软件等前沿领域 [16] - 蔚能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涵盖电池租用/换电网络/资源回收等多个领域 [22] - 蜂巢能源获smart电池项目定点,上半年海外出货量5.13GWh占总出货量30%,累计为Stellantis供货12.8万套电池包 [16] - 日产汽车计划2026年起从中国出口电动汽车至东南亚/中东/拉美,首款出口车型为N7轿车 [46] 技术创新 - 华为公布辅助驾驶新专利,通过多模态感知信息提升驾驶员对障碍物的全景与精细化感知能力 [15] - 极氪发布全球首个全栈900V高压混动架构浩瀚-S,电驱总功率突破兆瓦级,首款车型极氪9X纯电续航380公里 [50][55] - 比亚迪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承诺对中国市场天神之眼车辆用户的安全损失全面兜底 [51] - 欣旺达计划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2027年推出第二代产品 [19] - 宝马为新电动车型打造"零缺陷"电池体系,引入AI质量检测系统并计划全球设立5座电池工厂 [60] 市场表现 - 比亚迪海鸥第100万辆整车下线,上市27个月达成该里程碑,6月单月销量达51295辆 [52] - 小米汽车15个月交付超30万辆,接入23家品牌140万根充电桩,其中16万根支持即插即充 [54][58] - 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台,用时6年多,2023年底累计交付40万台后一年内再交付40万台 [56] - 鸿蒙智行上半年智驾报告显示累计避险200万次,驾驶总里程16.7亿公里,用户活跃度94.8% [17] - 特斯拉正式登陆印度市场,孟买体验中心展示Model 3/Y,车辆全部由上海工厂供货 [57] 政策与补贴 - 广东发放1.6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中石化/中石油/三合特来电等7家企业获补涉及19408辆车 [12][13] - 安徽推出鸿蒙智行购车补贴,7月31日前购买每台补贴3000元,总额360万元 [44] - 天津出台新政支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万辆的新车型奖励200万元,2万辆奖励100万元 [37][38] - 北京支持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给予不超过项目工程投资30%的补助,车网互动设施纳入支持范围 [39] - 电动汽车换电新国标GB/T 32879-2025发布,规定电池箱连接器技术要求,2026年1月实施 [40][41]
汽车行业周报:字节已产超千台物流机器人,特斯拉Q2产销量环比改善-20250710
华鑫证券· 2025-07-10 14: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8][4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是机器人应用场景元年,具体场景应用形成的数据飞轮将加速机器人放量过程 [5] - 特斯拉 H1 销量承压有望带动两款改款 Model Y 加速在国内上市 [7] - 持续看好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带来新机遇 [8][42] 各部分总结 市场表现及估值水平 A股市场汽车板块本周表现 - 中信汽车指数涨 0.2%,落后大盘 1.3 个百分点,位列 30 个行业中第 23 位 [15] - 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销售及服务、摩托车及其他分别涨 0.5%、1.3%、1.2%、7.0%,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车指数、智能汽车指数分别跌 0.9%、0.2%、0.7%,人形机器人指数涨 1.8% [16] - 近一年汽车、新能源车、智能汽车相对大盘收益率分别为 +22.1pct、+12.3pct、+11.6pct [16] - 重点跟踪公司中,湖南天雁、正裕工业、德迈仕涨幅居前,海泰科、浙江黎明、双林股份跌幅居前 [20] 海外上市车企本周表现 - 14 家海外整车厂涨跌幅均值为 1.0%,中位数为 1.4% [21] - 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小鹏汽车表现居前,理想汽车、RIVIAN、特斯拉表现靠后 [21] 汽车板块估值水平 - 截至 2025 年 7 月 4 日,汽车行业 PE(TTM)为 35.3,位于近 4 年以来 50.2%分位;PB 为 3.0,位于近 4 年以来 95.8%分位 [24] 北交所汽车板块表现 北交所行情跟踪 - 本周北证 50 跌 1.7%,华鑫北证指数跌 2.5% [29] - 近一年北证 50、华鑫北证指数相对沪深 300 收益率分别为 +89.3pct、+8.0pct [29] 北交所汽车板块表现 - 23 家北交所汽车板块公司涨跌幅均值和中位数均为 -3.7% [31] - 华洋赛车、九菱科技、德众汽车表现居前,捷众科技、同心传动、威贸电子表现靠后 [31] 行业数据跟踪与点评 周度数据 - 6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 203.2 万辆,同比增长 15%,较上月增长 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1,084.9 万辆,同比增长 10% [35] - 6 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 247.3 万辆,同比增长 14%,较上月增长 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 1,326.3 万辆,同比增长 12% [37] 成本跟踪 - 本周钢铁、铜、铝、橡胶、塑料均价分别为 0.35/8.06/2.08/1.13/0.71 万元/吨,周度环比分别为 +3.5%/2.1%/+0.6%/-1.7%/-0.9%,7 月 1 - 4 日月度环比分别为 -1.0%/+2.7%/+2.2%/-0.1%/+0.8% [40] 行业评级 人形机器人 - 丝杠赛道推荐双林股份、嵘泰股份,关注贝斯特等 [42] - 线性关节总成推荐双林股份、德昌电机控股、捷昌驱动 [42] - 灵巧手推荐雷迪克、浙江荣泰,关注长盛轴承 [42] - 内螺纹磨床推荐双林股份、嵘泰股份,关注华辰装备等 [42] - 传感器推荐开特股份,关注凌云股份、安培龙 [42] 整车 - 建议关注与华为有深度合作的赛力斯、江淮汽车等 [43] 汽车零部件 - 轻量化关注文灿股份、美利信等 [43] - 内外饰关注新泉股份、岱美股份等 [43] - 智能汽车关注中国汽研、中汽股份等 [43] - 人形机器人关注双环传动、精锻科技等 [43] - 北交所关注骏创科技、开特股份、易实精密 [43] 公司公告、行业新闻和新车上市 公司公告 - 保隆科技全资子公司与威孚高科控股子公司合资设立威孚保隆(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4 亿元 [45] - 东风股份 6 月 30 日收到 1000 万元政府补助,占 2024 年净利润 34.29% [46] 行业新闻 - 大众、宝马等 11 家企业成立软件联盟,共同开发共享汽车软件平台 [49] - 宁德时代印尼电池合资企业破土动工,预计产能 15 千兆瓦时 [50] - 长安汽车计划在欧洲建厂,正评估选址方案 [51] 新车上市 - 6 月 30 日比亚迪海鸥上市,售价 7.88 万元 [53] - 7 月 3 日小鹏 G7、比亚迪海豹 06 DM - I 旅行版上市,售价分别为 19.58 - 22.58 万元、10.98 - 12.98 万元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