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极氪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风向标:整车行业近期跟踪
2025-11-05 09:29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汽车整车行业,重点讨论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市场[1]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上汽(含智己品牌)、小鹏、蔚来、华为问界等自主品牌、新势力及合资品牌[2][3][13][15][17][21][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近期市场动态与政策影响 * 2025年10月下旬全国大部分地区补贴政策停止导致订单量环比减弱,但比亚迪、吉利等品牌的新产品在最后一周仍拉动销量[2] * 进入2025年11月后,因国补政策额度基本用尽,各品牌推出购置税兜底政策刺激需求,例如高端车享受1万到1.5万元的购置税兜底优惠,预计持续至2026年元旦前[3] * 动力电池供应紧张导致部分新势力品牌交付周期延长至10周以上,如华为问界M7推出超过10周的补贴政策以防止订单外溢[3][4]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产生约300万台报废更新量,每台平均补贴约1.8万元,总额接近1,000亿元[6] * 截至2025年10月22日,两新补贴申请量已达1,000万台,总额接近1,500亿元,全国80%的区域已用尽额度[6] * 预计2026年补贴总额将减少30%,单车最高补贴金额从15,000元降至12,000元以内,报废补贴范围可能收窄至200万至300万辆左右[6] 2026年市场展望与预期压力 * 预计2026年一季度汽车市场面临较大压力,或负增长4%以上甚至达到15%,经济型轿车受补贴政策影响显著[7] * 政策真空期预计在2026年春节后结束,3月政策落地或叠加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影响将延续至4月上旬[8] * 2026年一二月份预计无省级以旧换新补贴,3月份恢复后将多出打折后的省级补贴,但减少购置税减免[8] * 若2026年2月底或3月初出台以旧换新补贴,每台车至少有5,000元以上补贴,可抵消部分购置税成本[8] * 2026年一季度同比增速需达15%以上,每月环比增长10%才能弥补1月销量缺口,上半年压力较大,需半年消化一季度负增长[9][10] * 2026年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增速放缓,或增长5个百分点左右(2025年渗透率约为55%),电动车将开始征收购置税[22] * 整体价格带大概率上移,15万到20万元价格带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预计增长,B级车市场有望实现10%到15%的增长[23] 竞争格局与品牌表现 * 2026年第一季度15万元以下新能源车承压较大,需提升产品线和店效以在同价格带竞争中胜出[11] * 过去一年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抢占大量外资品牌份额,自主品牌前9个月增长159万台,其中66万台来自15万元以下价格区间,占整体增量40%,吉利贡献了其中三分之一[11] * 比亚迪和吉利通过增加产品线和渠道扩展实现强劲推动力,吉利银河渠道从不到1,000家推至年底不到1,400家[11][20] * 小厂若渠道未能覆盖全国且产品线不足三条,很难在2026年取得显著增量[11] * 高端品牌(30万以上)市场份额预计继续被压缩,从2025年的15%降至12%甚至更低[14] * 行业内卷和价格战不会长期持续,政府自2025年7月1日起开始整顿,未来车企应注重产品力提升、动力总成优化及渠道运营能力[15][16] 具体公司策略与车型展望 * 吉利2026年新车型包括银河系列(星耀6、7、8、9)、极氪和领克等,覆盖不同轴距和价格区间,计划将销售渠道从2025年的1,300家门店增加到2026年的2,000家,年底预计达2,500家,有望实现20%甚至更高的同比增长[17][18][19][20] * 长城汽车通过产线升级和新车型投放(如蓝山系列、坦克系列、欧拉品牌)提升竞争力,欧拉品牌目标提升至每月3-4万辆[21][22] * 上汽H5因定价与竞品过于接近且硬件软件费用增加导致终端反馈不佳,智己LS9产品力强劲但渠道运营能力存在问题[24] 其他重要内容 * 燃油车市场相对稳定,因获得的国补金额较少,2026年是油电平权的一年,预计不会受到太大影响[5] * 以旧换新的车型平均成交价偏高,而报废更新对应车型成交价偏低[10]
东亚第一内卷国,靠「山寨」发家?
创业邦· 2025-06-20 11:07
日本车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拆解研究 - 日本车商近年来频繁拆解中国新能源车型包括比亚迪海鸥、吉利极氪、五菱宏光MINI、小米SU7、蔚来ES8等[4] - 拆解深度达到零部件级别,比亚迪车型被制作成售价4.37万元的解析手册[6][7] 日本制造业的山寨历史 - 日本曾为全球主要山寨大国,对欧美产品进行像素级模仿,涉及领域包括食品(小动物饼干、巧克力派)、乐器(吉普森吉他)、服装(阿迪达斯运动服)、汽车(mini cooper车型)、漫画(超人形象)等[11][18][20][22][24][26][28][30] - 典型案例包括不二家"牛奶妹"抄袭美国橘子汁品牌LOGO长达70年[37][39],凯蒂猫好友卡西兔抄袭荷兰米菲兔并引发2010年版权诉讼[41][42] - 汽车工业通过拆解克莱斯勒Airflow逆向开发出丰田AA,开启"日系版本"欧美车的制造模式[45][47] 山寨转型与技术崛起 - 索尼通过改进美国晶体管收音机TR-1,推出体积更小、价格更低的TR-63,成为首款出口美国的日本收音机[60][62][63][66]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值占制造业10%,佳能尼康占据全球相机市场75%份额,索尼Walkman主导消费电子市场[67] - 日本制造业在1980年代实现从"质量差"到"优质代名词"的转变,经济快速增长推动《日本可以说不》成为畅销书[50][70][72] 技术封闭与产业衰退 - 日企在掌握专利后形成技术壁垒,如6C联盟对DVD厂商收取高额专利费(每台千元DVD需交数百元)[82][84] - 等离子屏幕技术因松下专利封闭导致行业转向液晶屏,2012年液晶电视出货量超等离子电视十倍[86][87] - 丰田2014年推出氢燃料车MIRAI但专利集中(占全球70%),最终因产业生态不足被市场边缘化[89][90] 历史经验与产业启示 -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依赖模仿创新,但成为技术领先者后因恐惧被模仿导致封闭,错失21世纪科技竞争先机[91][92] - 逆向工程推动短期追赶,但长期发展取决于技术开放与产业生态构建[93][94][95]
东亚第一内卷国,靠「山寨」发家?
36氪· 2025-06-17 11:33
日本车企拆解中国新能源车 - 日本车商近年频繁拆解中国新能源车型包括比亚迪海鸥、吉利极氪、五菱宏光MINI、小米SU7、蔚来ES8等,并制作了售价达4.37万元的比亚迪拆解手册 [1] - 这一行为与日本上世纪通过拆解欧美产品实现技术模仿的历史模式高度相似 [3] 日本山寨历史与产业转型 - 日本早期在汽车、电子、服装等领域广泛模仿欧美产品,例如丰田通过拆解克莱斯勒Airflow仿制出丰田AA车型 [32][34] - 索尼通过改进美国晶体管收音机技术推出体积更小、价格更低的TR-63,占据美国市场并需专机空运供货 [39][41][43] - 20世纪80年代日本完成产业升级,丰田占制造业产值10%,佳能尼康占据全球相机市场75%,索尼Walkman引领消费电子 [45][47] 技术保护与产业困境 - 日企在掌握专利后采取封闭策略,如DVD领域的6C联盟对每台中国DVD收取数百元专利费,阻碍行业技术扩散 [53][56] - 松下等离子屏幕技术因专利垄断导致行业转向液晶屏,最终其出货量仅为液晶屏的1/10并于2013年停产 [58] - 丰田氢燃料汽车虽拥有70%专利但未能形成产业生态,导致技术边缘化 [60] 模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依赖对欧美技术的极致模仿与优化,但成为技术领先者后因过度保护专利陷入"加拉帕戈斯化"困境 [62] - 早期山寨策略使日本制造从"质量差"转变为优质代名词,但21世纪因技术封闭错失先发优势 [36][47][62]
5月新能源车企销量:全线飘红下市场格局生变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21:48
行业整体表现 - 5月新能源零售预计达98万辆 同比增长22% 渗透率维持在52 9% [2] - 行业呈现"全线飘红"但内部格局生变 新势力阵营洗牌与传统车企转型加速推动深度调整期 [1][3] 新势力车企竞争格局 销量排名变化 - 零跑汽车以4 5万辆(同比+148%)连续三月居首 1-5月累计17 4万辆(同比+161%) C10/C11/B10三款20万元以下车型贡献主要销量 [4][6][7] - 理想汽车交付4 1万辆(同比+17%) L系列焕新版单周销量破万 计划推出轿车产品 [4][7] - 赛力斯问界销量3 7万辆(同比+35%) M9车型累计5万辆 占品牌销量50%并拉动毛利率 [4][7] - 小鹏汽车交付3 4万辆(同比+230%) MONA M03与P7+为主力 但面临低价纯电车型竞争压力 [4][8] - 小米汽车稳定在2 8万辆 YU7中大型SUV将于7月上市 [4][9] - 蔚来交付2 3万辆(同比+13%) 乐道/萤火虫品牌合计近万辆 目标Q4实现月销5万辆 [4][9] 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 头部企业表现 - 比亚迪5月销38 2万辆(同比+15%) 王朝/海洋系列占比近90% 高端化仍是挑战 [12] - 吉利新能源销13 8万辆(同比+135%) 银河系列占10万辆 极氪增速放缓至1 6% [13] - 长安新能源销9 5万辆(同比+70%) 深蓝/阿维塔分别增长78%/179% [14] - 上汽通用五菱销7 4万辆(同比+50%) 小微车型需求旺盛 受益下乡政策预期 [15] 二线车企动态 - 奇瑞新能源销6 3万辆(同比+48%) 1-5月累计增长112% 多技术路线并行 [15] - 长城新能源销3 3万辆(同比+32%) 魏牌同比+115% 坦克/哈弗混动车型上涨 [16] - 广汽埃安销2 7万辆(同比-33%) 持续调整 等待新车型发力 [17] - 极狐/岚图分别增长200%/122% 智己未公布数据 [18]
5月新能源车企销量:全线飘红下市场格局生变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16:47
新能源汽车行业5月销量概况 - 5月新能源零售预计达98万辆 同比增长22% 渗透率维持在52 9% [2] - 行业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 新势力头部阵营洗牌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 [2] 新势力车企表现 销量排名变化 - 零跑汽车以4 5万辆连续三个月霸榜 同比增长148% 1-5月累计17 4万辆 [3][4][5] - 理想汽车交付4 1万辆 同比增长17% L系列焕新版带动销量回升 [3][5] - 赛力斯问界销量3 7万辆 同比增长35% 问界M9贡献50%销量 [3][5] 其他新势力动态 - 小鹏汽车交付3 4万辆 同比增长230% MONA M03及P7+为主力车型 [3][6] - 小米汽车稳定销售2 8万辆 第二款车YU7将于7月上市 [3][6] - 蔚来交付2 3万辆 同比增长13% 计划Q4实现月销5万辆目标 [3][7] 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 头部车企表现 - 比亚迪销量38 2万辆 同比增长15% 王朝/海洋系列占比近90% [8][9] - 吉利汽车销售13 8万辆 同比增长135% 银河系列贡献10万辆 [9][10] - 长安汽车交付9 5万辆 同比增长70% 深蓝/阿维塔增速显著 [9][10] 二线车企进展 - 奇瑞汽车销量6 3万辆 同比增长48% 1-5月累计增速达112% [9][11] - 长城汽车销售3 3万辆 同比增长32% 魏牌同比大增115% [9][11] - 广汽埃安销量2 7万辆 同比下滑33% 仍处调整期 [9][11] 细分品牌亮点 - 鸿蒙智行5月销售4 4万辆 问界占比超80% [6] - 极狐汽车销量1 4万辆 同比增长200% [12] - 岚图汽车交付1万辆 同比增长122%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