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燃料

搜索文档
枣庄加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大众日报· 2025-09-05 10:48
项目合作 - 吉利创新中心与山东中科绿碳科技联合成立绿色甲醇中试平台并签署合作协议 [1] - 项目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进行甲醇合成 计划验证新一代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及工艺技术与核心装置 [1] - 吉利创新中心提供小试基础数据和催化剂 山东中科绿碳科技提供中试场地、原料和公用工程进行建设 [1] 技术验证 - 中试项目是吉利创新中心催化剂技术迈向产业化的关键一步 旨在验证催化剂长期稳定性及工艺包技术的工程可行性 [1] - 项目为后续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积累关键数据和实践经验 是打通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1] 政府支持与发展方向 - 枣庄市政府希望通过深化合作拓展甲醇燃料在内河航运、储能等领域的应用 [1] - 合作旨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 加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并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 [1]
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成功研发新型催化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8-24 09:24
技术突破 - 新型催化体系实现甲烷直接高效转化 甲醇选择性高达99.7% [2][3] - 催化反应在70℃低温条件下完成 大幅降低工业化生产能耗与安全风险 [3] - 纳米级钯催化剂具备精准识别甲烷分子及快速释放甲醇的特性 避免过度氧化 [3] 战略意义 - 技术为可燃冰资源就地利用提供自主知识产权方案 主要针对南海可燃冰开发场景 [2][3] - 推动海南成为全球深海能源开发技术策源地与产业集聚地 [3] - 支持碳中和目标实现 形成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3] 能源价值 - 可燃冰是南海重要战略能源宝库 主要成分为甲烷 被视为21世纪理想清洁能源 [2] - 甲醇可作为化工基础原料合成高附加值产品 如新材料与特种纤维 [3] - 技术突破将显著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3]
融科银行:南海“冰火”变奏!可燃冰转化技术突破重塑能源安全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41
技术突破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破解甲烷直接催化转化世界性难题 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可燃冰向甲醇燃料的高效转化 转化选择性高达99.7% [1] - 纳米级钯催化剂通过精密调控晶面结构实现对甲烷分子的精准捕获与定向激活 在70℃低温下即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 较传统高温高压工艺能耗降低60%以上 [2] - 技术突破将可燃冰开发从开采-运输-转化的复杂链条简化为就地转化-燃料输出的闭环模式 彻底避免甲烷过度氧化为二氧化碳的资源浪费 [2] 资源规模 - 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储量达1500亿立方米 若全部转化为甲醇相当于再造1.5亿吨石油当量的战略储备 [2] - 可燃冰开发规模达每年500亿立方米时 相当于每年减少1.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相当于再造8000万公顷森林 [5] - 南海可燃冰资源规模达万亿立方米级 可满足全国10%的年度能源需求 [1][2] 战略价值 - 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长期维持在70%以上 南海可燃冰商业化开发将重构能源格局 [4] - 深海资源-临港工业协同模式通过海底管道直输海南东方化工园区 规避长途运输安全风险并将能源成本压缩30%以上 [4] - 中国形成涵盖勘探开采转化全链条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固态流化开采+低温催化转化双技术路线有望主导制定深海能源开发国际规则 [4] 产业影响 - 甲醇作为化工之母可延伸出特种纤维可降解材料等百亿级新兴产业 [5] - 海南大学团队已与中石化万华化学等企业达成合作 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甲醇制烯烃生产基地 [5] - 能源-化工-材料垂直整合正在催生万亿级绿色产业集群 [5] 绿色转型 - 甲醇燃料燃烧碳排放较煤炭低40% 较石油低20% 且燃烧过程中无颗粒物排放 [5] - 技术突破使可燃冰清洁属性愈发凸显 完全符合双碳目标约束要求 [5] - 海南将建成全球首个可燃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实现从能源革命到生态革命的跨越 [4][5]
破解世界性难题!我国在“可燃冰”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财联社· 2025-08-21 11:17
技术突破 - 甲烷直接催化转化领域取得颠覆性突破 以接近100%的选择性将气态甲烷高效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 [1] - 新型催化体系实现99.7%甲醇选择性 达到近乎零损耗的完美转化水平 [3] - 反应过程仅需70℃低温条件 具备工业化生产的安全性和节能环保优势 [3] 资源应用 - 技术为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提供就地转化解决方案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1] - 可实现南海可燃冰高效低成本转化为清洁甲醇燃料 显著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3] 学术认可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获得学术界正式认可 [1]
冲进新能源“主流圈” 甲醇汽车跑起来了
证券日报· 2025-08-15 00:00
本报记者 刘钊 李如是 甲醇新能源汽车是什么样子?在云南昆明一处甲醇加注站,《证券日报》记者坐上了一辆甲醇冷链轻卡(载货量不超过4.2 吨的轻型卡车)。在整个体验过程中,记者发现车辆起步快、提速快,闻不到一点尾气味道,外观上与纯电汽车相比,除车身 两侧多出了两个较大的甲醇燃料箱,并无太大差别。 "内核与纯电汽车最大的不同是,甲醇汽车没有续航限制,加一次甲醇可跑800多公里。在云南的复杂地形,最远跑到接壤 老挝的磨憨口岸都没有问题。甲醇燃料又比柴油便宜得多,一般每升可便宜4元左右。"司机王师傅如是称。 除了云南昆明之外,在极寒之地黑龙江漠河、丘陵山地贵州贵阳、山西矿区,驾驶甲醇汽车蔚然成风。不仅如此,甲醇燃 料的应用边界早已突破汽车领域,使用甲醇双燃料动力汽车滚装船"港荣"号已在远洋中破浪前行。在重载运输、极寒环境、远 洋航运等场景中,甲醇燃料这块"拼图"精准填补了电池与氢能的技术空白。 多地区跑入"试点圈" 当前,新能源汽车普及速度已远超预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在国内乘用车市场,自2024年7月份以来,新能源汽 车月度销量占比已突破50%。 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远不止纯电动一条,甲醇、液氨、液化天然气 ...
上港能源、中石化燃料油力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10:13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上港能源与中石化燃料油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双方将聚焦船舶燃料供应、新能源推广应用等核心领域深化协作 [1] - 合作旨在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 [1] 合作双方定位 - 中石化燃料油是船用燃料油领域的"行业翘楚" [1] - 上港能源是新能源加注赛道的"新锐先锋" [1] 合作重点领域 - 共建"绿色燃料"新标杆 [1] - 共研"行业标准"新范式 [1] - 共拓"能源保供"新方式 [1] 具体合作内容 - 联合构建甲醇燃料、生物燃油、液化天然气等绿色燃料全链条供应体系 [1] - 助力上海港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燃料加注服务中心 [1] - 探索船供油资源合作、物流优化、驳船共享、加注代供等领域的合作机遇 [1] - 建立资源互换机制以共享库存资源和运输能力 [1] - 优化区域间资源调配效率 [1] - 在综合海事服务、新能源政策推动及碳交易等领域深化合作 [1] 合作机制 - 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拓展合作维度 [1] - 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推进强强联合 [1] 签约代表 - 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副总经理徐涛出席仪式 [1] - 上港能源执行董事罗文斌出席仪式 [1] - 中石化燃料油新能源运营中心主任沈家翔代表签约 [1] - 上港能源商务总监王洁代表签约 [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甲醇燃料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航运脱碳与车用推广双轮驱动,绿色甲醇市场需求加速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2 08:59
甲醇燃料行业概述 - 甲醇燃料是以甲醇为主的清洁能源 在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下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 - 按原料可分为传统化石甲醇和绿色甲醇 按用途分为工业甲醇 燃料甲醇和变性甲醇 核心差异在于碳排放强度[2] - 绿色甲醇凭借可再生原料和低碳工艺成为能源转型重点发展方向[2] 技术路线与成本结构 - 中国甲醇燃料技术路线多元 煤制甲醇作为主流占比约70% 成本低至1500-2000元/吨 但碳排放强度达2-3吨CO₂/吨甲醇[5] - 生物质制甲醇实现近零排放 但原料收集成本高 当前产能较小 如上海电气洮南5万吨/年项目[5] - 电制甲醇以绿电电解水制氢结合CO₂合成 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负碳 但成本较煤制高超1000元/吨[5] - 工艺革新推动煤制甲醇单吨能耗较十年前下降15% 碳排放强度降低20%[9]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家政策构建行业发展制度框架 交通部绿色交通十四五规划将甲醇动力船舶纳入航运业低碳转型路径[6] - 2024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提出在船舶 航空领域试点推广绿色氢氨醇等清洁液体燃料[6] - 政策体系从单一领域试点向多场景协同延伸 形成覆盖生产 储运 应用全链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6] 市场需求与能源结构 -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与双碳目标形成结构性矛盾 甲醇燃料成为破解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双重挑战的关键路径[10] - 单位煤炭的能源转化效率较直接燃烧发电提升57% 碳排放降低37%[10] - 每吨电制甲醇可消纳9830kWh可再生能源 相当于解决3-4户家庭年用电量的间歇性问题[11] - 甲醇燃料形成交通+化工+能源三维驱动格局 航运领域2024年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完成国产绿色甲醇加注[11] 行业供需现状 - 2024年中国甲醇产能达10977.6万吨/年 增速降至3.4% 新增产能创五年新低[15] - 煤制甲醇占比78.3% 2024年产量同比增长10.4%至9182.2万吨 创近七年新高[15] - 表观消费量达10531.6万吨 增长7% 进口依赖度仍较高 中东占比76.2%[15] - 下游需求制烯烃占比52.78% 甲醇燃料占比约17.96% 传统化工需求占比持续下降[17] 应用领域发展 - 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3% 国际海事组织将航运业碳中和目标提前至2050年[19] - 2023年全球288万艘5000总吨以上船舶消耗213亿吨化石燃料 占比9465%[19] - 截至2025年2月 全球已有50艘甲醇燃料船舶运营 250艘新订单 对应672万吨/年绿色甲醇需求[19] - 预计2030年全球绿色甲醇需求将超2000万吨/年 占船用燃料10% 中国船舶绿色甲醇燃料占比需超15%[19] 汽车产业应用 - 甲醇汽车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 5万辆甲醇汽车投入运营 累计行驶230亿公里[21] - 醇氢电动技术将电驱系统与甲醇增程器结合 实现503%的热效率和1500公里超长续航 度电成本仅085元[21] - 全国加注站超600座 传统加油站仅需5-10万元改造即可兼容甲醇加注[21] - 预计2030年交通运输领域甲醇消费占比将提升至25%[21] 行业竞争格局 - 形成传统煤化工巨头转型+新能源企业创新的双轨竞争格局[23] - 传统煤化工企业如宝丰能源 国家能源集团依托西北煤化工基地 通过绿氢耦合技术推动煤制甲醇低碳化转型[23] - 新能源跨界企业如上海电气全球首个绿氢耦合生物质5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香港中华煤气内蒙古10万吨ISCC认证绿色甲醇产能[23] - 下游应用领域吉利汽车主导甲醇汽车市场 中远海运推动甲醇动力船运营 万华化学规划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23] 未来发展趋势 - 绿色甲醇制备技术取得突破 2024年国内绿色甲醇规划产能超2600万吨/年 已有16个大型项目开工建设[26] - 新技术使甲醇合成单程转化率突破30% 较传统工艺提升50% 低压合成反应压力降至5MPa 能耗下降20%[27] - 市场需求多元化拓展 预计2030年甲醇燃料汽车保有量突破50万辆 船用燃料市场渗透率达8%[28] - 2024年交通运输领域甲醇消费占比提升至15% 甲醇制氢需求年增长35% 高纯甲醇消费占比提升至18%[28] 产业链区域布局 - 形成西北生产 华东集散 华南消费升级 西南生物质资源利用的区域协同格局[29] - 西北地区产能占比达62% 内蒙古 陕西 宁夏三省区集中全国48%的先进煤制甲醇装置[29] - 华东地区江苏 浙江两省进口量占全国75% 太仓港建成全球最大甲醇中转基地 年周转量突破1500万吨[29] - 头部企业通过绿色化升级投入占比营收5% 智能化改造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 高端化发展布局新材料新能源领域[29]
前海航运扬起更多“绿帆” 《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发布
深圳商报· 2025-07-12 00:51
行业动态 - 深圳海事局与前海管理局联合发布《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香港海事处同步支持作为技术参考,为深港水域甲醇燃料加注提供统一操作标准 [1] - 该指引旨在推进船用绿色燃料加注区域合作,助力深港共建全球船用绿色燃料加注中心 [1] - 2023年交通运输部发文要求前海合作区推进LNG、甲醇等船用绿色燃料加注,建立与港澳协调联动的航运业发展模式 [1] 市场趋势 - 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加速,甲醇动力船舶订单爆发式增长,2025年将交付的285艘替代燃料船舶中约25%采用甲醇燃料 [1] - 绿色燃料加注能力已成为衡量港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1] 政策与技术进展 - 深港已实现LNG燃料船对船加注,此次《指引》结合国际经验与本地实际,为甲醇加注作业提供安全操作参考 [2] - 《指引》避免船舶因适应不同标准而切换流程的负担,促进深港绿色燃料产业协同发展 [2]
南疆首座醇氢电综合加注站即将投运
央广网· 2025-06-06 10:16
新能源综合服务站创新模式 - 新疆醇氢巨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新疆温宿县建设"甲醇+氢能+充电"三网合一的综合能源补给站,突破传统能源补给模式 [1] - 加注站以甲醇为基础原料,配套氢燃料电池供能系统及充电设施,满足不同类型车辆能源需求 [1] - 站内提供传统燃油车甲醇改造、会员制服务、智能洗车等配套业务,形成一站式能源服务生态 [1] 甲醇燃料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甲醇车辆改造技术,通过升级燃油泵防腐处理、优化喷油脉宽控制等核心部件,实现传统燃油车向甲醇动力安全高效转换 [1] - 改造后甲醇汽车每公里行驶成本仅3-4毛钱,较传统汽油车节省70%以上 [2] - 经多路况、多气候条件测试,改造车辆性能稳定,能耗优势显著 [2] 数字化平台与区域战略布局 - 开发"车享醇链"软件平台,整合全国加注站网络数据,提供实时导航、能源补给预约等服务,形成线上平台+线下站点的闭环生态 [2] - 选择新疆阿克苏地区布局首座加注站,利用当地丰富甲醇原料产能,计划今年合作建设20家加注站点 [2] - 与吉利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将阿克苏打造成甲醇汽车推广示范基地,吉利计划将主力甲醇车型投放新疆市场 [2] 区域能源转型与产业链整合 - 南疆地区能源结构长期依赖传统化石燃料,甲醇可依托新疆丰富的煤炭、生物质资源就地生产,减少运输成本 [3] - 氢能可通过甲醇重整制氢实现"绿氢"供应,降低对传统制氢工艺的依赖 [3] - 公司通过建设加注站网络、改造存量车辆、引入甲醇新车销售等举措,构建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2] 技术输出与国际市场拓展 - 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窗口,未来可通过加注站网络延伸,将甲醇-氢能技术模式输出至中东、中亚等地区 [2] - 醇氢电综合加注站为边疆地区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3]
甲醇燃料成船东首选
中国化工报· 2025-04-21 10:19
氨燃料与甲醇燃料的减排潜力比较 - 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 具有显著减排潜力 [2] - 甲醇燃料使用20%绿色甲醇与80%传统甲醇混合可实现31%二氧化碳减排 [3] 船用替代燃料的市场需求预测 - 2030年甲醇将成为首选船用替代燃料 需求量达31万桶/日 [2] - 2030年氨燃料需求量为6万桶/日 远低于甲醇 [2] - 2050年氨需求预计达240万桶/日 大幅超越甲醇的90万桶/日 [2] 氨燃料推广面临的安全挑战 - 氨燃料在浓度低至300ppm时可能致命 需要配备额外安全系统 [2] - 需对船员进行专门培训 并配备特殊压缩和冷藏处理设施 [2] - 高毒性及专用处理设施要求成为海运行业推广主要障碍 [2] 甲醇燃料的应用优势 - 甲醇燃料可在常温下处理 仅需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小幅改造 [3] - 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港口开始应用甲醇燃料 [3] - 甲醇燃料处理要求相对简单 船东更倾向于选择甲醇 [2] 燃料价格对比 - 2月新加坡100%可持续甲醇价格为1954.65美元/吨 [2] - 同期远东地区绿色氨价格为1954.97美元/吨 [2] - 新加坡交付的低硫燃料油平均价格为560.25美元/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