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中央金融委员会: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快讯· 2025-06-18 17:13
中央金融委员会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1] - 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1] - 深化拓展"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1] - 深化航运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创新 推动金融产品多样化 [1] - 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 提升国际竞争力 [1]
上海金融监管局: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快讯· 2025-05-30 15:09
上海金融监管局推动金融开放与外资机构发展 - 上海金融监管局近年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积极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1] - 监管局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推进金融开放举措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 推动在沪外资机构发挥自身优势 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1]
上海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王鑫泽:上海金融监管局将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证券日报· 2025-05-30 14:52
上海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进展 - 上海金融监管局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1] - 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排头兵" [1][4] -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加强跨境风险监测,不断提升金融监管能力 [1][4]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措施 - 2024年9月上海金融监管局印发工作方案,对临港新片区试点发放非居民并购贷款的比例、期限、控制权等进行审慎优化 [2] - 已落地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项目,发挥"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作用 [2] - 截至4月末累计走访近2万户外贸企业,累放贷款超240亿元 [2] - 指导保险机构开发进出口运输险、出口贸易短期信用险等多种产品满足外贸企业需求 [2] 外资机构在沪发展情况 - 上海共有外资银行和保险法人机构超过50家,外资省级分支机构超过100家 [3] - 全国5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均落户上海,17家外资独资保险公司中有11家总部设在上海 [3] - 建立诉求响应工作机制支持外资机构在沪展业兴业 [3] - 鼓励外资银行发挥跨境网络和产品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 [3] - 推动外资保险公司利用全球专家支持团队提供风险减量服务 [3] - 引导外资控股理财公司依托外方股东投研能力和风控经验提升投资管理能力 [3] 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进展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正式设立 [5] - 2024年8月出台《若干措施》升级版为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建设提供配套保障 [6] - 已有21家再保险运营中心和4家再保险中介机构完成入驻 [6] - 发布第二批登记交易中心规则,6家境外机构设立交易席位 [6] - 截至4月末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累计注册机构99家,累计交易保费近16亿元 [7] - 登记业务400余万笔、保费超1200亿元 [7] - 建立商用飞机风险联合体、绿色船舶保险共同体支持重点产业 [7] - 登记交易中心提供询价报价、签约存证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7]
上海:将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快讯· 2025-05-30 11:04
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 上海金融监管局协助金融监管总局成功举办中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监管联席会议、保险业监管高级别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高标准国际会议 [1] - 持续深化我国与国际金融组织、主要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跨境监管合作 [1] - 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成果 [1] -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 [1] - 下一步将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排头兵" [1] -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加强跨境风险监测,不断提升金融监管能力 [1] - 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1]
COMEX黄金期货日内跌超3%;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丨金融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06:58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金 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其中提出,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支持 南沙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制度规则,探索在金 融领域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精简限制性措施,支持符 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 点评:此举利好粤港澳区域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及跨境结算、数字金融及跨境资管业务的头部机构,同 时为金融科技、数据合规服务商创造增量市场。制度型开放试点或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大湾区 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生态,长期看有助于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NO.2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赴澳门访问 据金融监管总局消息,5月10日至12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远企率团赴澳门访问,出席 葡语国家(地区)保险监管协会研讨会,就全球保险业发展前景和保险业监管关注重点作主旨发言。 丨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丨 NO.1 央行等:支持广州南沙探索在金融领域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 NO.4 COMEX黄金期货日内 ...
央行、证监会等联合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5-12 19:43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30条金融支持南沙建设的重点举措,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1][2] 创新金融服务 - 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支持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数字产业、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5] - 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科创企业 [5] - 推动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科创票据及股债混合型融资,支持重点制造企业境内外上市 [5] - 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的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及监管平台 [5]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 [5] 青年创新创业支持 - 港澳居民及南沙青年创业企业可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保险补贴等政策 [5] - 支持金融机构吸纳港澳居民就业和实习 [5] 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 - 推动跨境支付、信用融资及国际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范围 [6] - 支持银行与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及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 [6] 特色金融服务发展 - 创新绿色金融业务,鼓励广期所探索电力期货,支持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 [7] - 支持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发展公募基金投顾业务,鼓励跨国公司设立资金管理中心 [7] - 稳步开展"跨境理财通"试点,支持商业保理公司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推动飞机、船舶等租赁产业形成国际竞争力 [7] 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探索适宜大湾区的资金结算政策,支持广期所与港交所推出跨境合作品种 [8] - 简化跨境股权投资试点流程,探索数字化服务平台线上办理跨境股权投资 [8] 金融业对外开放 - 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9] - 支持港澳投资者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9] 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 - 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允许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办理人民币资本金入账结算 [9] - 境外机构在南沙银行账户资金可转存定期或购买大额存单 [9] 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 支持南沙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规则,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试点 [10] - 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 [10]
央行、证监会等联合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5-12 19:29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意见 核心观点 - 五部门联合发布30条举措强化金融支持南沙建设 定位"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 [1][2] - 重点覆盖创新创业金融、跨境资管、绿色金融、数字金融、航运金融及制度型开放等领域 [2][9][12]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科创、高端制造、数字、海洋及未来产业 探索"贷款+外部直投"业务新模式 [5][6] - 鼓励保险机构投资创投基金或直投科创企业 推动制造/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及股债混合融资 [6] - 建设区块链/AI数据算力中心 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无人产业金融支持 [6] - 港澳居民及青年创业项目可享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政策 支持金融机构吸纳港澳就业 [6] 社会民生金融服务 - 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 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 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 [7] - 银行与支付机构可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提升跨境支付/信用融资/国际执业便利化 [7] 特色金融服务 - 鼓励广期所探索电力期货 支持企业赴港澳发绿色债券 深化气候投融资试点 [9][10] - 支持券商获取公募资质 发展基金投顾业务 鼓励跨国公司设资金管理中心 [10] - 推动国际保理业务 打造飞机/船舶租赁产业高地 稳步开展"跨境理财通"试点 [9][10]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探索粤港澳资金结算政策 广期所与港交所推跨境合作期货品种 [10] - 简化跨境股权投资流程 提供线上办理服务 开展股权投资便利化试点 [10] 金融业对外开放 - 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引入主权基金/家族办公室等投资机构 [12] - 支持港澳投资者设立证券/基金公司 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12] - 推动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 允许境外机构资金转存定期或购大额存单 [12] - 对标CPTPP/DEPA国际规则 推进金融制度型开放试点 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