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

搜索文档
广东134个镇上榜!2025年全国千强镇榜单发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9-19 14:36
9月19日,2025 年全国千强镇研 究成果正式发 布,广东有134 个镇上榜,较去 年增加10个,继 续保持增长趋 广东134个镇上 榜!2025年全国 千强镇榜单发布 _南方+_南方 plus 势,彰显广东镇 域综合实力稳步 提升。广东上榜 总数仅次于江 苏、浙江,位居 全国第三。前10 强、前30强广东 分别占据3席、 11席,后者由广 州、佛山、珠 海、东莞四城包 揽。 从地域分布来 看,东部地区继 续保持领先地 位,共计790个 镇在列,占比将 近8成,其中江 苏249个、浙江 197个、广东134 个、山东省102 个。 广东上榜的134 个镇中,东莞所 占席位最多,为 28个,广州、佛 山、中山、肇 庆、珠海次之, 分别为25、20、 13、12、10个。 | 排名 | 建制镇 | 排名 | 建制镇 | | --- | --- | --- | --- | | 3 |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 342 | 中山市东凤镇 | | 4 | 珠海市香洲区横琴镇 | 349 |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 | | و | 东莞市长安镇 | 352 | 中山市南头镇 | | 12 |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 | 383 ...
镇域经济的赢家,是他们仨
搜狐财经· 2025-08-26 09:28
镇域经济总体格局 - 全国2.15万个建制镇中GDP超千亿的镇增至6个 包括广东狮山镇 北滘镇 长安镇 江苏玉山镇 杨舍镇 贵州茅台镇 广东以3个千亿镇数量居首 [1] - 2025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中江苏122个镇上榜 浙江86个 广东81个 三省合计占500强榜单总数57.8% [1] - 500强镇集中分布于长三角 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 顶尖强镇多靠近超大城市 借助大城市资源发展并形成产业支撑 [1] 区域分布特征 - 500强镇省份分布前五为江苏122个 浙江86个 广东81个 山东48个 福建32个 均为东南沿海省份 [2][3] - 中部地区安徽以29个领先 河南18个 华北地区河北17个 内蒙古3个 西部地区除四川13个外每省仅1-2个 东北三省合计仅1个 [2][3] - 广东81个500强镇中79个集中在珠三角 清远和汕尾各1个 粤东粤西粤北明显滞后 珠三角内部佛山东莞最密集 广州14个 中山10个 珠海7个 江门4个 惠州仅1个 [11] 头部强镇发展模式 - 广东狮山镇主攻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 北滘镇为全球家电制造重镇 长安镇为电子信息产业重镇 2024年GDP达1050.7亿元 [4] - 江苏玉山镇聚焦电子信息 精密机械等高端制造业 杨舍镇发展汽车及零部件 新能源 化合物半导体三大新兴产业 [6] - 贵州茅台镇凭借酒产业优势成为中西部唯一千亿镇 2024年GDP达1635亿元增长9% 税收收入32.33亿元增长7.9%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3562元和22318元 [8] 发展驱动因素 - 长三角珠三角镇域经济受益于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先发优势 乡镇企业兴起和民营经济壮大 市场经济成熟 营商环境优良 政策支持到位 [4][13] - 头部强镇核心依托紧邻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便捷获取人才 资金 信息等资源 通过乡镇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自然资源影响减弱 [13] 区域不平衡问题 - 大量乡镇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主导产业和创新能力 河南18个500强镇中9个集中在郑州 其余9个多在豫北 符合"北强南弱"格局 头部代表新郑龙湖镇GDP突破200亿元但全省占比极低 [9] - 区位差异导致镇域经济层级分化 头部镇受都市圈辐射快速发展 尾部镇受地理偏远 交通不便 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发展动力不足 [13] 协调发展路径 - 广东2022年起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覆盖122个县区 1609个乡镇 2.65万个行政村 推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专业镇联动发展和跨区域产业合作 [13] - 专家建议镇域经济需在专精特新领域找准发力点 深耕产业链细分领域成为"单打冠军" 而非追求小而全的经济体系 [14]
全省各市县传达学习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
海南日报· 2025-08-04 09:18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 五指山市强调拼经济促发展 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 - 临高县大力发展镇域经济 推动县域经济从重点突破转向各镇集群联动 探索重点园区辐射带动、乡镇特色支撑的发展之路[3] - 屯昌县统筹推进封关运作前经济工作 重点抓产业促发展 扎实推进"一园三区两中心"产业空间布局 大力招引优质企业 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4] - 白沙县巩固提升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效 压实链长制责任 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建链行动 围绕重点产业精准招商 确保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6] 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 - 五指山市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着力解决物业管理等堵点难点问题[2] - 临高县强化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建设 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3] - 屯昌县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4] - 昌江县着力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 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 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4] - 白沙县聚焦"一老一小、低收入、青少年"四类人群办好民生事项 增进民族地区幸福指数[6] 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 - 五指山市以乡村振兴为民生工作重中之重 聚焦"三抓三强"持续发力 推动乡村振兴更实更稳[2] - 屯昌县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深化垦地融合力争产业协同取得新突破[4] - 琼中县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动态更新闭环管理工作机制 将民生工作纳入"监督一张网"[5][6] 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 - 五指山市牢牢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治理修复等重点工作 确保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全省最优水平[2] - 白沙县打造多样文体服务 深挖黎族语言歌舞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以黎族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优秀作品[6] 组织保障与政策落实 - 各市县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方式组织学习 分层分批对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5] - 白沙县各级党组织带头扛起责任 主动学习研究政策 做好宣传引导 确保工作闭环落实 同时落实基层减负深化作风建设[6] - 屯昌县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转变干部作风 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 推进整改整治顽瘴痼疾[4]
长沙三镇何以“坐镇”中部前三? | 山水洲城记
长沙晚报· 2025-07-29 17:42
乡镇综合竞争力排名 - 湖南长沙县黄花镇、浏阳市永安镇和浏阳市洞阳镇位列2025中国中部百强镇前三名 [1][2] - 湖南共有3个镇上榜2025中国百强镇 8个镇上榜中部百强镇 全部来自长沙 [1] - 中部百强镇榜单覆盖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 山西等六省 其中湖北宜都市枝城镇位列第7 安徽肥西县桃花镇位列第10 [2] 产业发展与集群建设 - 黄花镇形成临空经济 智能制造和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推动机场改扩建 顺丰速运等40余个重大项目落地 [3][11] - 永安镇拥有家具生产厂家116家 销售企业和个体户300多家 从业人员超1万人 2024年12月湖南丽尔曼顿总部工厂项目正式动工 [6][11] - 洞阳镇引进蓝思科技等链主企业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 湖南钰宸新材料科技与比亚迪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8][9] - 永安镇2024年累计招引项目24个 引进尚东产业小镇企业10余家 培育丽尔曼顿智能化工厂等新兴引擎 [11] 基础设施与民生建设 - 黄花国际机场T3航站楼预计2026年6月竣工 9月底完成幕墙工程 10月进行整体校飞 [3] - 黄兴镇2024年建成2个和美乡村示范点 改造15公里农村公路 升级300余个农村户厕 新增城镇就业1624人 [15] - 洞阳镇新卫生院投入使用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2255户 粤港城夜市成为夜间消费新地标 [17] - 永安镇芦塘村打造六个美丽屋场 胜利片屋场拆除137处围棚 整理77个鸡舍 完成225处植绿 [15][17] 区域经济特色 - 黄花镇具备"五区叠加"优势 涵盖长沙经开区 自贸会展区等特殊功能区 拥有"六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 [3] - 永安镇自1980年代形成家具特色产业 被誉為"家具之乡" 湖南省全屋定制协会总部设于该镇 [6] - 洞阳镇提供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 明瑞制药三次追加投资 工作专班协助手续办理和用工招聘 [11]
中国镇当时丨中国镇域经济新格局:“千亿镇”领跑 “单打冠军”崛起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7:43
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目前有6个GDP千亿镇和近20个GDP五百亿镇,这些镇域经济"排头兵"主要依托毗邻超大特大城市的区位优势[1] - 千亿镇包括佛山狮山镇、北滘镇,东莞长安镇,苏州玉山镇、杨舍镇,遵义茅台镇,其中茅台镇依靠特殊资源,其他五镇则抓住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空间布局扩散机遇[3] - 中国有超过2万个建制镇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但不可能都形成小而全的经济体系[1] 镇域经济的关键作用 - 镇域经济是解决就地就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低成本、便捷化的城镇化途径[2] - 镇域经济对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可带动周边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快速发展[2] - 镇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镇和乡村间人员、物资等要素流动[2] - 镇域经济还承担着维护边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战略使命[2] 镇域经济发展路径 - 千亿镇的成功经验包括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自身培育产业,利用发展空间充裕和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3] - 改革开放是重要机遇,佛山、东莞、苏州等开放前沿地区因进出口贸易活跃和外资利用规模高催生了千亿镇[4] - 未来千亿镇需跟上新经济发展步伐,加大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投入[4] - 多数小镇应定位"单打冠军"而非"团体冠军",在细分领域做透做深实现错位竞争[5] 镇域经济发展策略 - 从"时"和"空"两个维度找准定位,"时"即抓住市场新变化,"空"即利用自身资源禀赋[5] - 无区位优势的小镇可围绕特色"无中生有"打造产业集群,有资源的镇可发展特色种植加工或生态旅游[5] - 评价标准应综合人均收入、生活配套、生态环境等指标,而非仅关注经济规模[6] - 政策层面需因镇制宜,通过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倾斜支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6] 镇域经济发展愿景 - 未来镇域经济将呈现分类发展格局,有的做大、有的做强、有的做优、有的面临整合[1] - 理想状态是小镇具有适合产业、适度人口和适宜环境,居民有舒适感、归属感和获得感[6] - 最终将形成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多样化分布格局[1][6]
“全国经济最强镇”党委书记,获提拔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00:12
人事任命 - 孙道寻被任命为苏州市吴江区副区长并代理区长职务 [2] - 孙道寻1981年11月出生 在职研究生学历 硕士学位 中共党员 [4] - 此前担任昆山市委常委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玉山镇党委书记 [4] 个人履历 - 曾任共青团昆山市委书记 巴城镇镇长 张浦镇镇长 [4] - 2017年援贵 挂任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委常委 副区长 [4] - 2021年底任昆山市委常委 昆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管委会副主任 玉山镇党委书记 [4] - 2022年9月起任现职 [4] 经济背景 - 昆山是苏州经济强县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 [4] - 玉山镇常年位居国内千强镇榜单第一位 [4] - 玉山镇2022年GDP突破千亿元 2024年达1135.1亿元 [4] - 昆山高新区2010年升级为全国第一家县域国家高新区 [4] - 玉山镇在2025镇域经济论坛中再次登顶"全国经济最强镇" [5] 区域概况 - 吴江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 [5] - 区域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 2024年常住人口157.52万 [5] - 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 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个省级高新区 [6] - 是苏州主城区面积最大的板块 [6]
“全国经济最强镇”党委书记,拟提拔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16:29
人事任命 - 孙道寻现任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玉山镇党委书记,拟推荐提名为县(市、区)长人选 [1] - 孙道寻曾担任共青团昆山市委书记、巴城镇镇长、张浦镇镇长等职,2017年援贵挂任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委常委、副区长 [3] - 2021年底任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玉山镇党委书记,2022年9月任现职 [3] 区域经济 - 昆山被称为"全国第一县",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 [3] - 玉山镇位于昆山主城区,与昆山高新区实行"区镇合一、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 [3] - 昆山高新区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全国第一家县域国家高新区 [3] 经济数据 - 玉山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5.1亿元 [3] - 玉山镇常年位居国内千强镇榜单第一位,2025年再次登顶"全国经济最强镇" [3] - 江苏共128个建制镇入围镇域经济榜单,占总数比重超过1/5,其中35个入围全国百强 [3]
“全国经济最强镇”党委书记,拟提拔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16:09
昆山市及玉山镇经济概况 - 昆山被称为"全国第一县"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 [4] - 玉山镇位于昆山主城区 与昆山高新区实行"区镇合一 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 [4] - 昆山高新区2010年升级为全国第一家县域国家高新区 [4] - 玉山镇常年位居国内千强镇榜单第一位 [4] - 玉山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 2024年达1135.1亿元 [4] - 在2025镇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 玉山镇再次登顶"全国经济最强镇" [4] - 江苏共128个建制镇入围镇域经济研究 占总数超1/5 其中35个入围全国百强 [4]
湖北仙桃:聚焦特色产业 深耕三产融合 激活镇域经济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6-20 14:49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立足区域实际精准锚定发展方向 重点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特碳小镇建设 [1] - 以三产融合为突破口 打造环排湖农文旅融合发展标杆 持续释放镇域经济潜力 [1] - 探索"飞地经济"创新模式 通过资源共享实现项目双向流动 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2] 产业升级与项目推进 - 百炼(武汉)铸造有限公司技改扩规项目加快建设 要求保障安全生产前提下早日投产 [1] - 紧扣特碳小镇定位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推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产业集群发展 [2] - 实施"外引内培"双轮驱动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同步支持本地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 [2] 企业调研与服务保障 - 实地考察新吉绅科技实业和川田卫生用品公司 了解生产经营/市场布局/技术研发进展 [1] - 现场协调解决企业难题 要求镇政府强化要素保障 通过务实举措推动稳产增产 [1] - 强调项目建设需抓住"谋招推进"四环节 提升招引精准度 确保项目落地实效 [2] 区域协同发展 - 统筹协调内外融通与镇村一体 以环排湖旅游示范区建设整合农文旅资源 [2] - 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打造农文旅融合标杆 促进三产深度联动 [2][3]
镇域经济百强席位,广东为何能占四成?专家点出这一核心密码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09:38
镇域经济500强榜单 - 2025中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发布,广东102个建制镇上榜,占全国20.4% [1] - 广东7个镇位列全国十强,40个镇入围全国百强,东莞28个镇全部上榜,广州17个镇上榜 [1] - 与2024年相比,广东上榜数量增加4个,新增3个位于粤东西北地区 [2][7] 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实力 - 评价体系包含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消费活力、城乡合力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 [2] - 广东头部城镇(前十强)80%以上指标高于全国500强平均水平,尤其在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市场主体数量等指标显著领先 [3] - 全国6个"千亿镇"中广东占3个(佛山狮山镇、北滘镇,东莞长安镇),中山小榄镇、珠海唐家湾镇呈现冲刺势头 [4] 产业与企业发展特征 - 典型强镇标准:GDP超2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超150家、创新型企业超200家 [3] - 产业能力指标(市场主体数量、规上企业数量、创新企业数量)是评价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维度 [3] - 专业镇集群效应突出,如佛山北滘镇家电产业、东莞长安镇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产业链关键节点 [4] 民营经济驱动因素 - 民营经济是广东镇域经济的根基,中小企业与创业者构成经济生态的"毛细血管" [5] - 入围镇域普遍具备财力支撑和大量市场主体,汇聚优质民企包括规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5] - 珠三角地区通过"一镇一业"模式形成专业镇,为全省镇域经济领先奠定基础 [7] 区域发展格局 - 广东40个全国百强镇全部位于珠三角地区,体现区域发展不均衡 [7] - "百千万工程"政策推动珠三角持续领先,粤东西北地区开始涌现新上榜镇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