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资金投资

搜索文档
证监会重磅发布
Wind万得· 2025-06-18 11:38
2025陆家嘴论坛核心政策动向 - 论坛主题聚焦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1] -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研发投入高、商业前景广的优质科创企业[3][5]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4][7] 资本市场改革具体措施 - "1"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5] - "6"项创新措施包括: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至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6]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6] 资金引导与产品创新 - 推动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社保/保险/产业资本参与股权投资[4][9] - 批复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数据资产开展证券化融资[10] - 发展科创债并优化发行交易制度,推动科创债ETF,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10] 制度优化与市场建设 - 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机制[11] - 落实股份对价分期支付、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等并购重组新举措,研究完善股权激励实施程序[12] - 发挥上海改革开放高地优势,推动先行先试举措落地,支持浦东新区资本市场制度探索[9]
证监会主席吴清: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快讯· 2025-06-18 11:15
政策支持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 [1] - 将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 [1] - 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1] 行业影响 - 科技创新指数编制将促进科技企业融资 [1] - 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增加将扩大科技企业资金来源 [1] - 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有助于行业稳定发展 [1]
刚刚!吴清,最新发声!证监会再推新政!
券商中国· 2025-06-18 11:15
科创板改革 - 推出"1+6"政策措施深化科创板改革 其中"1"为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6"包括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领域 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 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标准 增加投资产品及风险管理工具 [2] - 创业板将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推动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 开发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 引导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3] - 批复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 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 数据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 REITs融资 [5] - 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 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机制 [6] 并购重组与股权激励 - 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推动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 重组简易审核程序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程序 [9] 长期资本培育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长期资本 推动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 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10] - 资本市场促进科技 资本 产业良性循环 深化发行 并购重组等适配性改革 [11] - 资本市场对科技巨头和科创新秀均具有关键支持作用 可进行资产定价并激发创新活力 [12] 科技创新趋势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 技术突破向系统集成和市场应用转化推进 [7][8]
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毛寒松:继续推动完善中长期资金财税政策、投资政策和监管制度
证券日报网· 2025-05-27 17:25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核心观点 -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和经济发展"助推器",推动其入市可改善资金供给与结构,巩固市场回升向好局面,同时实现资金保值增值、市场平稳运行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1] 实施方案落地执行 - 协同推动完善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监管制度,鼓励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权益投资,扩大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范围 [2] - 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 [2] - 支持各类中长期资金开展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 [2] - 推动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 [2] - 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2]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 深化公募基金改革,建立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3] - 研究制定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专门政策安排,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3] - 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落实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意见,全面落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加大分红、回购激励约束 [3] 完善财税与监管政策 - 针对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考虑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使其投资收益至少与普通储蓄、理财、保险、基金等产品享受同等税收待遇 [4] - 推动更开放包容的个人养老金业态,引导商业银行提供全部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销售服务,简化购买程序,提供"一站式"开户和购买服务 [4] - 研究促进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与保险、基金等行业平台互联互通 [4] 借鉴国际经验 - 可借鉴新加坡经验,使社保类资金在合理设计和安排下由政府授权专业机构进行专业投资并增厚收益 [5] - 参考挪威、智利、俄罗斯等经济体经验,利用土地、矿产、烟草等优势资源弥补养老金缺口并进行专业化投资运营 [5] - 对比美国401(k)和个人退休账户(IRA)案例,考虑打通第二、第三支柱,允许年金和个人养老金之间转移接续,允许未建立年金的企业帮助职工缴存个人养老金 [5]
从重仓看四类长钱风格(25Q1):险资买入银行,社保增持地产
华创证券· 2025-05-16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筛选出险资、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四类持股主体,分析其季度间风格变化 [1] 各部分总结 险资重仓 - 24年规模快速增长,股票与基金合计占比12.7%,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3.43%,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7.21% [2] - 截至24年底,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33.26万亿,同比增长15%,主要投向债券,占比49.5% [2] - 截至24年底,人身险与财产险公司合计股票投资2.43万亿,重仓流通股约5560亿元,占比23% [4] - 截至25Q1,险资重仓流通股合计市值约5860亿元,高股息占比68% [4] - 截至25Q1,险资重仓流通股中银行占比46%,环比24Q4+1pct,较24Q3+2pct [8] - 25Q1险资重仓环比增持交运、食饮,减持公用事业、石油石化 [8] 社保重仓 - 23年规模稳定增长,重仓流通股占比13.5%,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7.36% [9] - 截至25Q1,社保重仓流通股合计市值4230亿元,高股息占比60% [14] - 截至25Q1,社保重仓流通股中银行占比49%,环比24Q4持平,较24Q3+2pct [14] - 25Q1社保重仓环比增持房地产、传媒,减持有色金属、煤炭 [14] - 剔除非财务投资风格,25Q1社保重仓前三大为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电子 [15] 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重仓 - 约1/4委托社保投资运作,23年重仓流通股占比仅1.7% [20] - 截至25Q1,基本养老金重仓流通股合计市值约330亿元,高股息占比29% [23] - 25Q1基本养老金重仓前三大为基础化工、电力设备、汽车 [23] - 25Q1基本养老金重仓环比增持基础化工、汽车,减持电力设备、有色金属 [23] 企业年金重仓 - 24年合计规模6.75万亿,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5.77%,职业年金年均投资收益率4.42% [28] - 截至25Q1,企业年金重仓流通股合计市值约20亿元,高股息占比23% [28] - 25Q1企业年金重仓前三大为电子、汽车、交运 [28] - 25Q1企业年金重仓环比增持交运、商贸零售,减持汽车、电力设备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