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稳就业稳预期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0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19条举措构筑全方位稳就业政策体系 重点聚焦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排在四稳之首 反映出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1] - 稳就业是促进收入增长和拉动消费的基础 形成就业—收入—消费良性循环 [1] 金融支持措施 - 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 将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纳入支持范围 [2] - 小微企业授信额度提升至5000万元 个人贷款最高1000万元 [2] - 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资本权重打七五折至八五折 [4] - 普惠型小微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高于各项贷款3个百分点 [4] - 建立全国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4] 企业减负政策 - 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由60%提至90% 大型企业由30%提至50% [2] - 允许经营困难企业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且免收滞纳金 [2] - 对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按个人社保缴费额25%给予补贴 [2] - 吸纳16岁至24岁失业青年的企业每人可获最高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 [2] 小微企业支持 - 小微企业贡献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 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主力军 [3] - 推广无还本续贷 扩大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 [4] - 针对科创企业推出专项担保计划 开发跨境电商保等特色保险产品 [4] 就业促进项目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投资 通过1975个项目发放劳务报酬45.9亿元 [2] - 以工代赈政策覆盖范围和项目实施规模双双扩大 预计助力31万重点群体就业增收 [2] 政策实施效果 - 今年1至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2% [4] - 人形机器人和智能硬件等新兴领域岗位需求激增 [4]
向“新”集聚!货币政策“精准滴灌”发力 金融产品“量体裁衣”服务实体经济
央视网· 2025-08-03 11:46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 - 中国人民银行下半年工作会议锚定服务实体经济主攻方向 包括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长 加大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 [1] - 2025年5月以来集中发布降准降息等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 效果体现在"增""减""优"三方面 [5]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 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1% [5]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 同比低45个基点 [5] - 6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增速分别为12.5%/25.5%/12.3%/43%/11.5% 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5]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2024年启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推动银行信贷快速直达小微企业 [7] - 工作机制在市县一级成立"工作专班" 整合工信/财政/税务等部门资源 深入摸排企业需求后推送给银行 [9]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全国累计走访超9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 银行对"推荐清单"内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 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 其中信用贷款占比32.8% [11] - 2025年上半年小微企业融资呈现增量/扩面/降价三大趋势 [11] - 延续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 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支持范围 引导银行发放低利率专项贷款 [13] - 建立政银保单四方风险分担机制 提高不良率容忍度 推动贷款增速跃升 [13] - 依托大数据风控和智能审批系统 实现秒批秒贷 [13] 科技金融支持 - 2025年人民银行优化科技创新再贷款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从信贷/债券/股权多方面发力 [14] - 截至5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 为2024年末1.9倍 [17] - 累计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 为近4000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 [17] - 科创企业融资难与金融机构风控难并存 根源在于技术价值评估难和风险收益不匹配 [19] - 建议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基金 加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设 优化融资流程和产品创新 [19]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
中国证券报· 2025-07-14 04:52
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和《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等配套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旨在深化科创板改革 [1] -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科创成长层指引》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自上市之日起进入 [1]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 [1] 科创成长层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1] - 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保持不变(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调出条件提高以推动加速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2] - 个人投资者参与门槛不变(50万元资产+2年经验),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股票简称后增加特殊标识"U" [2] IPO预先审阅机制 - 预先审阅机制适用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可避免过早披露信息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 - 上交所参照正式审核程序反馈审阅意见,但不构成对发行人是否符合上市条件的预先确认 [3] - 预先审阅过程不公开,发行人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问询和回复文件 [3]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新申报企业可自主认定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并在招股书中披露 [3] - 认定标准细化:治理结构健全、管理资产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政府基金等,近5年需有5家以上科创板上市或10家以上境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的投资案例 [4] - 持股要求:IPO申报前24个月至申报时持续持有3%以上股份或5亿元以上投资金额 [4]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仅作为审核参考,不影响审核标准和速度 [5]
证监会重磅发布
Wind万得· 2025-06-18 11:38
2025陆家嘴论坛核心政策动向 - 论坛主题聚焦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1] -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研发投入高、商业前景广的优质科创企业[3][5]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4][7] 资本市场改革具体措施 - "1"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5] - "6"项创新措施包括: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至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6]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6] 资金引导与产品创新 - 推动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社保/保险/产业资本参与股权投资[4][9] - 批复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数据资产开展证券化融资[10] - 发展科创债并优化发行交易制度,推动科创债ETF,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10] 制度优化与市场建设 - 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机制[11] - 落实股份对价分期支付、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等并购重组新举措,研究完善股权激励实施程序[12] - 发挥上海改革开放高地优势,推动先行先试举措落地,支持浦东新区资本市场制度探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