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培养

搜索文档
山焦华晋沙曲二矿:党建引领强根基 赋能发展提质效
中国能源网· 2025-07-26 08:23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公司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打造政治领航定向、团青赋能聚力、民生服务暖心为核心的特色党建品牌矩阵,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1] 政治领航与组织建设 - 公司党委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建立"四学联动"机制,上半年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6次,41个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学习活动 [4] - 推行"党建+"管理模式,党员干部带头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打造4403综采工作面和4404辅助运输巷为采掘示范工作面 [5] - 党员带头降本增效,通过修旧利废、杜绝浪费提升资源利用率,并落地绞车运输AI智能分析防控装置等多项"五小"创新成果 [5] 青年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 - 20名青年职工入选井下高校毕业生选拔培养人才库,2名大学生职工任见习技术员,8名赴山东兖矿学习智能化开采技术 [8] - 35岁以下党员占比近30%,4名青年技术骨干任党支部书记,68人完成专业技术职称申报 [8] - 青年人才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15名青年干部深入基层授课,61名班组长开展安全宣讲 [8] 民生服务与职工关怀 - 工作餐标准从25元提升至40元,增设爱心服务站、美发屋,升级改造职工澡堂配备智能更衣柜、自助洗衣房和恒温淋浴系统 [11] - 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团体辅导和一对一咨询,在基层队组班前会投运AI职业健康管理系统,关注职工心理健康 [13]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将持续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将党的建设融入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和人才培育等中心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14]
为青年人才搭建创新平台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6-27 10:15
青年创新人才培养 - 化工企业需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关键支撑 [1] - 抚顺石化设立"青年科技英才"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实施"双导师"制度由技术专家和工匠联合指导 [1] -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实时跟踪青年人才发展,形成选拔-激励-培养-评价闭环体系 [1] 创新平台建设 - 抚顺石化创建"创新工坊"实践平台整合研发/攻关/培训功能,组织技术交流会与技能培训班促进跨界融合 [2] - 通过产学研协同推动成果转化,激发青年创新热情并提升实战能力 [2] 实战能力培养 - 抚顺石化青年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王建团队在大型检修中突破进口设备技术垄断,节约技术指导费用并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 [2] - 企业通过重大工程和关键技术攻关淬炼青年人才,实现流程优化与创新成果落地 [2] 节能降碳行动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设定2025年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低碳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 [3] - 石油化工行业需聚焦工艺流程再造/碳排放管理体系完善/高耗能设备淘汰等议题 [3]
台州湾陆岛联动项目以问题为导向,让一线成为解题现场
中国能源网· 2025-06-24 16:09
人才培养模式 - 公司通过"联航学堂夜学—现场攻坚破题—复盘优化提升"三大环节构建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管理 [2] - 人才培养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引导青年员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中实现能力跃升,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2] - 项目党支部创新构建"夜学—攻坚—复盘"三位一体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一线破解、成果在一线转化 [3] 联航学堂夜学 - 夜学采用"部门提报+审核筛选"机制,从11门经典课程入手,形成"问题主导—专题研讨—专业答疑"的学习闭环 [2] - 授课模式打破传统单向授课,由青年员工担任"主讲人"提出问题,项目骨干组成"智囊团"针对性答疑,形成高效研讨闭环 [2] - 已开展3期夜学活动,累计梳理问题清单10项,形成知识案例库为青年员工储备"解题弹药" [2] 现场攻坚破题 - 每周组织青年员工带着夜学知识盲点深入施工一线开展"问题清零活动",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成果转化 [2] - 项目生产副经理徐尧军带领团队攻克混凝土施工中离析、泌水、蜂窝等10项技术难题 [2] - 采用"带着问题去现场,带着成果回课堂"的实践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2] 复盘优化提升 - 每堂课程后组织复盘会,通过"案例回溯—经验萃取—标准固化"三步法巩固关键内容与工艺 [3] - 以《预制T梁的运输与安装》课程为例,通过动态模拟教学全方位解析技术方案、设备运维到安全管控等关键环节 [3] - 将一线解题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知识资产,形成成长"助推器" [3]
宁波大榭二期项目:青年人才一线“炼”成记
中国能源网· 2025-06-16 16:56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 公司创新打造青年人才实战化培养机制,聚焦人工基床抛填、嵌岩桩施工、码头主体浇筑等关键工序 [1] - 通过联合检查、轮岗值班、夜学赋能三大抓手推动青年员工能力进阶,实现从"人岗相适"到"精岗创效"的转变 [1] 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 - 组建跨部门青年联合检查组,每周由班子成员带队开展拉网式巡检,覆盖钢筋加工棚、嵌岩桩施工平台等关键区域 [3] - 在强对流天气中3小时内完成12项隐患整改,并建立《极端天气防控台账》强化源头管控 [3] 青年轮岗值守实践 - 推行"青年夜值"机制,10名青年骨干24小时轮班驻守嵌岩桩施工一线,累计值守51班次 [4] - 通过全流程跟进核心工序形成《嵌岩桩施工日志》,成为新手实操指南 [4] 夜间培训体系构建 - 实施"红潮计划"每周夜学1小时,分条线开展技术培训,6期课堂解决嵌岩桩工艺优化等施工痛点 [5] - 采用"授课+青年主讲"模式,覆盖风险辨识、设备管理等12项专业内容 [5] 党建引领成效 - 党支部通过人才培养平台推动青年攻坚突破,直接支撑生产经营稳步提升 [6] - 机制创新为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和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1][6]
从手抖新人到电工状元荣信化工搭建青年成才“快车道”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10:14
人才培养体系 - 公司通过打通"伙伴圈""师徒圈""校企圈"壁垒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助力青年职工成长[1] - 推行"私人订制"培训模式配套编制20套专业手册采购96种业务书籍实现素质能力"精准滴灌"[1] - 构建涵盖跟班学习轮岗交流导师带徒现场实践成果展示的"全链条"培养体系[1] 技能竞赛成果 - 累计举办化工检修电仪工乙二醇操作工等技能竞赛20余场涌现11名岗位技术能手12名技术状元[2] - 技能比武中"90后"占比达85%每季度一次的技能比武成为青年展示能力交流互动的常态化平台[2] - 精选高级技师技术骨干组成导师团队通过签订"师徒合同"开展一对一教学[2] 校企合作创新 - 作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技术专家牵头成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2] - 组建"企业青年+高校学子"攻关小组围绕6项课题开展联合攻关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2] - 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累计发布70余期内容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2] 人才结构特点 - 干部职工平均年龄仅35岁7名设备专业毕业生下沉检修班组18名工艺专业毕业生驻守控制室跟班学习[1] - 2024年获评兖矿能源教育培训"化工优秀单位"[1] - 下一步将推动更多青年从"技能工人"向"技能人才"蜕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