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培养

搜索文档
为青年人才搭建创新平台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6-27 10:15
作者:抚顺石化公司内训师 李冬铃 下一话题: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 要举措。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6月11日下发的《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 碳日活动的通知》,今年6月23日至2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增效,焕'新'引领";6月 25日是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碳路先锋、绿动未来"。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和化工行业应该如何做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应用工作?如何推 进化工工艺流程再造?如何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如何淘汰高耗能机电设备?本版《大家谈》栏目下一话 题"如何当好'碳路先锋'"诚邀您畅所欲言。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培养更多青年创新人才,不仅是企业发展 的迫切需求,更是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为此,化工企业要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培养体系, 为青年人才搭建创新平台。 首先,要完善机制,铺设青年人才创新"快车道"。人才培育,制度先行。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 系统性、长效化的制度保障。从选拔到激励,从培养到评价,一套科学完备的机制如同 ...
台州湾陆岛联动项目以问题为导向,让一线成为解题现场
中国能源网· 2025-06-24 16:09
人才培养模式 - 公司通过"联航学堂夜学—现场攻坚破题—复盘优化提升"三大环节构建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管理 [2] - 人才培养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引导青年员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中实现能力跃升,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2] - 项目党支部创新构建"夜学—攻坚—复盘"三位一体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一线破解、成果在一线转化 [3] 联航学堂夜学 - 夜学采用"部门提报+审核筛选"机制,从11门经典课程入手,形成"问题主导—专题研讨—专业答疑"的学习闭环 [2] - 授课模式打破传统单向授课,由青年员工担任"主讲人"提出问题,项目骨干组成"智囊团"针对性答疑,形成高效研讨闭环 [2] - 已开展3期夜学活动,累计梳理问题清单10项,形成知识案例库为青年员工储备"解题弹药" [2] 现场攻坚破题 - 每周组织青年员工带着夜学知识盲点深入施工一线开展"问题清零活动",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成果转化 [2] - 项目生产副经理徐尧军带领团队攻克混凝土施工中离析、泌水、蜂窝等10项技术难题 [2] - 采用"带着问题去现场,带着成果回课堂"的实践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2] 复盘优化提升 - 每堂课程后组织复盘会,通过"案例回溯—经验萃取—标准固化"三步法巩固关键内容与工艺 [3] - 以《预制T梁的运输与安装》课程为例,通过动态模拟教学全方位解析技术方案、设备运维到安全管控等关键环节 [3] - 将一线解题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知识资产,形成成长"助推器" [3]
宁波大榭二期项目:青年人才一线“炼”成记
中国能源网· 2025-06-16 16:56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 公司创新打造青年人才实战化培养机制,聚焦人工基床抛填、嵌岩桩施工、码头主体浇筑等关键工序 [1] - 通过联合检查、轮岗值班、夜学赋能三大抓手推动青年员工能力进阶,实现从"人岗相适"到"精岗创效"的转变 [1] 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 - 组建跨部门青年联合检查组,每周由班子成员带队开展拉网式巡检,覆盖钢筋加工棚、嵌岩桩施工平台等关键区域 [3] - 在强对流天气中3小时内完成12项隐患整改,并建立《极端天气防控台账》强化源头管控 [3] 青年轮岗值守实践 - 推行"青年夜值"机制,10名青年骨干24小时轮班驻守嵌岩桩施工一线,累计值守51班次 [4] - 通过全流程跟进核心工序形成《嵌岩桩施工日志》,成为新手实操指南 [4] 夜间培训体系构建 - 实施"红潮计划"每周夜学1小时,分条线开展技术培训,6期课堂解决嵌岩桩工艺优化等施工痛点 [5] - 采用"授课+青年主讲"模式,覆盖风险辨识、设备管理等12项专业内容 [5] 党建引领成效 - 党支部通过人才培养平台推动青年攻坚突破,直接支撑生产经营稳步提升 [6] - 机制创新为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和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1][6]
从手抖新人到电工状元荣信化工搭建青年成才“快车道”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10:14
技能比武成为人才"孵化器"。近年来,该公司累计举办化工检修电仪工、乙二醇操作工等技能竞赛20余 场,涌现出11名岗位技术能手、12名技术状元,其中"90后"占比达85%。如今,每季度一次的技能比武 已成为青年展示能力、交流互动的常态化平台。 "从拿扳手都手抖的新人,到能独立攻克技术难题的电工状元,公司给了我成长的阶梯和舞台。"近日, 在山东能源荣信化工举办的成长故事分享会上,荣获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第十届技能比武化工检修电 工第一名的电气车间员工王耀廷,以亲身经历为新入职青年揭开了成长密码。 荣信化工干部职工平均年龄仅35岁。近年来,该公司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通过打通"伙伴圈""师徒 圈""校企圈"壁垒,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助力青年职工成长为行家里手、技术骨干。 该公司摒弃"大锅饭"式培训,推行"私人订制"模式,为职工量身打造培训计划。他们通过课堂集训、实 景培训、技能提升大讲堂等平台,配套编制20套专业手册、采购96种业务书籍,实现素质能力"精准滴 灌"。2024年,该公司获评兖矿能源教育培训"化工优秀单位"。 此外,该公司构建了涵盖跟班学习、轮岗交流、导师带徒、现场实践、成果展示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