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午饭搭子”要上市了?30元预制面能否留住打工人的胃?
新京报· 2025-10-28 17:51
公司上市进展与财务表现 - 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15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这是继今年4月15日首次递表失效后的再次冲刺[1]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4.18亿元增至2024年的11.54亿元,但2024年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盈利显著提升,同比分别增长33.8%和131.56%[3] - 公司客单价连续下降,从2022年的36.2元降至2024年的32.1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1.8元,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3年的1.4万元降至2024年的1.24万元,同比下滑11.43%[3]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客单价下滑被解释为主动降低菜品价格以吸引顾客和增加销售额的策略[4] - 公司门店快速扩张,门店数从2022年的170家增至2024年的360家,期内新开业餐厅分别为43家、92家、120家,关闭餐厅数分别为6家、10家、12家[17] - 公司计划在2026年、2027年及2028年开设约150家至180家、170家至200家及200家至230家直营和特许经营新餐厅[23] - 公司采用预制标准体系实现快速规模化,从调味料到面条均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门店主要分布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北上广深门店占比达72.5%,但未进入其主打风味的川渝地区[18] 行业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内地中式面馆市场总商品交易额达2866亿元,2020年至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2.7%,预计2029年将达到4956亿元,但2025年至2029年预计复合增长率将放缓至10.9%[7] - 中式面馆行业前五大参与者的总商品交易额仅占整个市场的2.9%,市场集中度低[12] - 在全国重庆小面门店中,人均消费不到20元的比例高达59.5%,超六成消费者平均每次吃面花费在30元以内[23] 行业资本动态 - 遇见小面上市前已完成8轮融资,2021年资本市场集中下注小面赛道,腾讯、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等顶级投资机构投资了和府捞面、五爷拌面、马记永等品牌[10] - 但从2022年之后,面馆赛道资本投入陷入寂静,几乎再无新的大额融资[12] - 曾被资本看好的品牌扩张不及预期,和府捞面目前店铺数量为569家,五爷拌面门店数从2023年的1500家缩减至现在的690家[14] 公司面临的挑战 - 公司面临食品安全问题,2024年6月和11月因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被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并警告,网络投诉平台已有两百多条投诉,大多集中在食品安全方面[24] - 预制食品的口味被业内认为最多只能还原出七八十分的味道,欠缺“烟火气”[20] - 在消费降级趋势下,30元以上的客单价难以在川渝地区及更下沉市场打开市场,与主流消费价格带(16-30元)相比不具备价格优势[20][23]
西贝的火,烧到又一个千店品牌
商业洞察· 2025-09-25 17:25
文章核心观点 - 近期关于预制菜的舆论争议波及到高端冰淇淋品牌野人先生,其“当天现做,拒绝隔夜”的核心卖点受到质疑,可能击穿消费者信任并影响其高定价模式[5][7] - 野人先生依托意式手工冰淇淋的市场红利和精准营销迅速扩张,门店已超1000家,年度营收规模达2-3亿元,但其高增长背后存在品控、产品单一及加盟模式可持续性等潜在风险[11][17][19][21][26] 行业背景与市场定位 - 意式手工冰淇淋是冰淇淋市场的新增长点,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增速达10%,其卖点在于低脂、新鲜、健康及不添加任何添加剂[11] - 野人先生定位高端,主打意式手工冰淇淋,价格区间为28-38元,其爆款产品开心果冰淇淋售价38元/130g,价格高于DQ和钟薛高,被调侃为“精英冰淇淋”[7][9] - 公司通过晚上9点后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强化“绝不隔夜”的品牌印象,并采用分时段销售策略营造稀缺感,导致门店经常排长队,消费者等餐时间可达40分钟[12] 业务模式与财务表现 - 公司采用加盟模式驱动扩张,加盟门店占比超过80%,单店投入在60-70万元,是蜜雪冰城的3倍[19] - 加盟商需经过严苛筛选,包括验资门槛(单张银行卡100万元)及创始人面试,面试环节淘汰率高达50%,且从2024年4月起不再接受零经验加盟商[18] - 品牌毛利率超过60%,与蜜雪冰城相当,远超霸王茶姬等品牌,门店通常在6-12个月内回本,业绩突出者2-3个月即可盈利,月均营收在20-30万元之间[19] 扩张策略与竞争态势 - 野人先生门店规模在全国冰淇淋品牌中排名第三,已超过哈根达斯,仅次于DQ和波比艾斯[17] - 公司扩张策略重点挖角茶饮品牌加盟商,优先考虑喜茶、霸王茶姬、1点点的加盟商,依托茶饮行业人才红利实现爆发式增长[17] - 2023年起公司进入快速扩张期,2024年新增160多家门店,2025年前五个月再增280多家,最终形成千店规模[19] 运营与品控挑战 - 公司被指使用保质期长达半年的冷冻奶浆包,且由公司统一每周配送一次,与“新鲜现做”的宣传相悖,部分门店未陈列冰淇淋机引发预制质疑[15] - 开放式制作模式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投诉在冰淇淋中吃出毛发、虫子、碎屑等异物[22][23] - 部分门店存在外卖分量不足、提前冷冻产品充当现制产品的问题,店员服务态度强硬引发消费者不满[25] 产品结构与可持续性风险 - 公司采用大单品模式,菜单仅提供6种冰淇淋口味和2种雪葩口味,并通过分时段销售进一步限制选择,产品结构单一[26] - 社交媒体声量集中于“开心果”“大米”等有限口味,难以形成广泛产品影响力,且单一结构使公司面临季节性需求波动的挑战[26] - 哈根达斯因创新不足、口味单一及价格高等原因在华门店数量减少17.4%,高端冰淇淋销售额下降3.2%,客流量出现两位数下滑,野人先生面临类似风险[27]
湖北激活纺织产业增长新路径 食品工业2027年锚定7千亿目标
长江商报· 2025-09-11 08:03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 到2027年纺织工业规模目标达到3000亿元 [1][2] - 培育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1个、千亿级电商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3个 [2] - 化学纤维产能目标150万吨 本地印染配套率提升至55%以上 终端产品占比超40% [2] - 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目标65% 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 省级创新中心3家 工业设计中心15家 [2] - 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再生纤维制品规模占比目标15% [2] - 发展数字营销与快反智造新业态 推广柔性生产线实现即需即造 [3] - 构建天门直播电商+汉口北跨境电商+汉正街元宇宙营销的电商矩阵 [3] - 与国际电商巨头Shein、Temu深度合作拓展全球市场 [3] - 打造纺织产业大脑平台实现产能共享与供应链整合 [3] - 建立云创意体系与国内外设计中心云端共创 培育新汉派时尚创意孵化中心 [4] - 将传统技艺与AI设计融合 构建湖北特色时尚创意生态链 [4] - 通过武汉国际时装周等特色活动推动品牌国际化 [4] 食品工业转型目标 - 2027年食品工业总产值目标突破7000亿元 [1][5] - 2024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5163亿元 产业规模全国第7位 [5] - 食品制造业与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营收占比目标提升至35% [5] - 功能食品、营养食品、未来食品等新兴品类合计占比目标10%以上 [5] - 湖北小龙虾产量全国第一 莲藕产量第一 茶叶出口量中部首位 [5] - 潜江小龙虾产业带动22万人就业 [5] - 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 发展预制食品模式打造特色矩阵 [6] - 2024年茶叶产量全国第3 饮料第4 酿酒第6 [6] - 推动酒茶乳饮向功能型高端化转型 瞄准年轻个性化市场 [6][7] - 食品制造向保健型转变 发展富硒食品、机能保健食品、特医食品 [7] - 布局未来食品新赛道包括合成生物食品、3D打印食品、航天食品 [7]
浙商早知道-20250725
浙商证券· 2025-07-25 07:3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市场进行总览,并对锅圈、连连数字、杰克股份进行重要推荐,对汉仪股份进行重要点评,分析各公司业务模式、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 [7][10][12][15] 市场总览 - 大势:周四上证指数涨 0.7%,沪深 300 涨 0.7%,科创 50 涨 1.2%,中证 1000 涨 1.4%,创业板指涨 1.5%,恒生指数涨 0.5% [5][6] - 行业:周四表现最好的行业为美容护理(+3.1%)、有色金属(+2.8%)等,最差的为银行(-1.4%)、通信(-0.2%)等 [5][6] - 资金:周四沪深两市总成交额 18447 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 37.2 亿港元 [5][6] 重要推荐 锅圈(02517) - 推荐逻辑:锅圈是中国门店最多的在家餐食品牌,其“高密度门店+标准化供给+平台型组织”一体化模型驱动高质量增长,通过下沉市场主导、高效加盟体系和柔性供应链构建先发优势 [7] - 超预期点:下沉市场加速渗透,标准化产品有结构性机会,供应链成本可优化 [7][8] - 驱动因素:门店扩张与下沉战略、标准化产品需求激增、高效经营模型推动发展 [8] -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7483.38、8338.77、9308.20 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5.82、361.63、403.67 百万元 [8] - 催化剂:门店扩张、渗透率提升、财务指标改善或带来股价提振 [8] 连连数字(02598) - 推荐逻辑:作为深耕 web3 且唯一获 VATP 牌照的全球跨境支付服务商龙头,有望在稳定币浪潮中脱颖而出 [10] - 超预期点:稳定币颠覆并重塑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与格局 [10] - 驱动因素:中美及全球推进稳定币立法和场景落地,推动其在跨境支付中渗透率提升 [10] - 盈利预测与估值:不考虑稳定币增量,24 - 27 年营收 CAGR 超 30%,26 - 27 年利润有望加速释放;现价对应今年 PS 为 7.7x,2026 年为 5.7x [11] - 催化剂:美国法案落地、香港法案实施、RWA 规模提升、纳入港股通标的或带来积极影响 [11] 杰克股份(603337) - 推荐逻辑:行业底部向上,龙头优势凸显;纺服行业为人形机器人成长提供沃土 [12] - 超预期点:行业底部向上叠加产业链转移,有望获更多份额;人形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 [12] - 驱动因素:行业回暖,纺服产业链出海,龙头优势凸显;人形机器人有望催化 6000 亿元以上新增市场空间 [12][13] -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7113、7473、8118 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80、1208、1427 百万元 [13] - 催化剂:纺服需求、出口拿份额、产品结构提升、AI 缝纫机销售、人形机器人发布超预期或带来利好 [14] 重要点评 汉仪股份(301270) - 主要事件:汉仪股份发布对外投资公告 [15] - 简要点评:6730 万元受让老股获 32.25%股权,3500 万元增资扩股持股升至 39%,获 2 席董事席位参与核心决策 [15] - 投资机会:从工具型软件商向文化消费生态平台转型的三级跃升 [15] - 催化剂:新品上线或带来积极影响 [15]
谢谢盒马把我演了
半佛仙人· 2025-07-03 17:15
预制茶行业现状 - 预制茶已成为主流消费品类 与预制菜同属工业化流水线产品 本质无差异但消费者心理需求未被满足[14][16] - 行业普遍存在"去仪式感"问题 商家直接展示预制过程削弱消费体验 如微波加热料理包/添加浓缩液等行为降低产品溢价空间[9][18] - 保质期与成本控制是行业核心指标 多数产品选择牺牲体验感换取更长保质期(如9个月预制米饭)和标准化口味[17][25] 盒马冷萃茶产品策略 - 通过添加可见茶叶碎片创造差异化 尽管实际功能有限但成功塑造"非完全预制"的心理暗示[13][22] - 主动牺牲工业化优势 接受45天短保质期与可能的口感瑕疵 换取"现制感"的消费体验升级[25][31] - 定价策略精准 仅比普通预制茶溢价不足1元 在可接受成本范围内完成消费心理补偿[40] 消费心理洞察 - 现代消费者存在"生活感焦虑" 对工业化食品既依赖又抗拒 需要仪式感作为心理缓冲[17][37] - 产品溢价关键不在实际功能 而在于是否传递"被尊重感" 微小差异(如茶叶存在)即可触发情感共鸣[15][21] - 消费决策中存在"心照不宣的共谋" 消费者明知是营销手段仍愿为适度伪装付费 形成双向情感价值交换[45][46] 产品设计启示 - 有效差异点需具象可视 如茶叶沉淀物比成分表调整更具说服力[22][26] - 适度保留"不完美元素"(如茶叶苦涩感)反而增强真实感 过度标准化会削弱情感联结[24][31] - 短保策略可成为品质背书 45天保质期转化为"更新鲜"的心理暗示[25][33]
龙大美食(002726) - 002726龙大美食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6 20:36
预制食品板块 - 头部企业在预制食品板块规模预计可达 50 亿左右,公司向此目标发展 [2] - 预制食品行业平均利润率约 7 - 10%,公司当前预制食品净利率 4 - 5% [2] - 公司与 1000 + 家知名企业客户合作,有大 B 渠道先发优势,积累的经验可推广到中小 B 端和 C 端提升规模及利润率 [2] C 端渠道 - 公司深耕新零售渠道,打造爆款产品,构建主播达人矩阵,依托短视频、直播推广,深化私域业务 [3] - 自去年下半年上新轻卤肥肠、爆汁鲜肉肠,今年推出拇指肠等系列产品,增速较好 [3] - 新品轻卤肥肠一个半月销售额 1000 万元,“与辉同行 - 山东行”直播活动 GMV420 万元;“鲜食记爆汁鲜肉肠”上市首日线上直播销额破 1 万单,在“与辉同行”和“辛选”连续两月同类产品销量第一 [3] 肉制品业务 - 主要通过经销商、商超和电商渠道流通到 C 端 [4] 养殖与屠宰业务 - 2024 年生猪出栏量 38.24 万头,预计 2025 年出栏量 40 万头左右,养殖出栏量控制在屠宰量的 10%左右 [5] - 公司围绕“销售为王”,开拓周边市场,提升屠宰量,调整产品结构,深耕精加工业务提升利润空间 [5] 可转债业务 - 公司后续结合二级市场情况积极促转股 [6]
知名企业盯上了“鲜食米饭”
每日商报· 2025-05-09 06:31
行业概况 - 鲜食米饭是一种无须冷藏、常温保存半年以上的预制米饭品类 常温流通性和长期保存性是其核心特点 [2][3] - 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32.56亿元 同比增长7.99% 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46.66亿元 [2] - 产品类型包括白米饭、健身杂粮米饭和低GI米饭等细分品类 [3] 市场参与者 - 主要品牌包括盒马、叮咚买菜、小象超市等即时配送平台 以及金龙鱼、母亲牌、必品阁等粮油食品品牌 [3] - 部分品牌旗舰店月销量达数千件 核心消费群体为上班族、学生和宝妈 [3][4] - 贵人鸟转型企业金鹤农业于2023年底入局 推出金鹤鲜食米饭系列 [4] 产品特征 - 价格区间跨度大 单盒售价从2.99元至14.9元不等 不同品牌价差显著 [4] - 生产工艺包含浸泡、加压蒸煮等十余道工序 可二次加工为蛋炒饭等衍生食品 [3][4] - 农夫山泉旗下母亲牌2022年推出即热新米饭 叮咚买菜2023年重点开发即食米饭产品线 [4] 消费反馈 - 消费者认可其便捷性 微波加热两分钟即可食用 适合快节奏生活场景 [2][5] - 杭州消费者案例显示 单价5元左右的鲜食米饭复购意愿较强 [5] 发展前景 - 行业仍属垂直细分领域 本土品牌尚未形成显著影响力 [5] - 传统技术存在口感瓶颈 但快节奏生活方式推动行业潜力释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