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管理式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对美股、港股、黄金有何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9-26 15:57
美联储降息事件概述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为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标志着2025年全球宽松周期的起点 [1] 对美股市场的影响 - 美股三大指数呈现“买预期、卖事实”特征,降息公布后全线收跌:纳斯达克指数微跌0.5%,标普500指数跌幅0.5%,道琼斯指数收跌0.38% [3] - 科技股表现分化,英伟达、苹果等龙头公司受益于流动性宽松预期上涨,但部分高估值成长股因获利了结而承压 [3] - 短期扰动源于市场已提前定价,标普500指数在议息会议前10个交易日累计上涨2%,部分资金选择兑现收益 [4] - 长期看,此次“风险管理式调整”的预防式降息周期通常推高美股估值中枢,科技、消费等成长板块更为受益 [4] - 风险点在于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剧,叠加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可能引发市场对政策可持续性的担忧 [4] 对港股市场的影响 - 港股市场先扬后抑,恒生指数当日下跌1.13%,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达2.42% [5] - 南向资金逆势净流入超50亿港元,显示资金对低估值资产的配置需求 [5] - 香港金管局同步降息至4.5%,缓解港元流动性压力,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港股外资流入概率较高 [5] - 当前恒生指数市盈率不足10倍,处于全球估值洼地,降息预期增强科技、消费等板块的盈利修复预期 [5] 对黄金价格的影响 - 黄金价格上演过山车行情,COMEX黄金一度冲高至3744美元/盎司,随后快速回落至3670美元附近,国内金价同步回调至约460元/克 [5] - 短期回调因市场已提前交易降息预期,实际落地后部分资金止盈离场,技术面显示RSI指标超买存在回调压力 [7] - 长期支撑在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实际利率下行趋势明确,黄金作为非美资产对冲工具的配置价值凸显 [7] - 德意志银行已将2026年金价预测上调至4000美元/盎司 [7] - 美元指数短期反弹及地缘局势未进一步升级可能压制金价上行空间 [8] 中长期市场展望 - 美股市场科技成长板块仍是主线,需关注企业盈利与政策落地节奏 [8] - 港股市场估值修复与外资流入或成主旋律,科技、消费龙头值得关注 [8] - 黄金短期回调是布局机会,长期受益于美元信用弱化与避险需求 [8]
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Phil Mackintosh:美联储或降息至3.5%左右 企业盈利增长支撑美股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7:11
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与降息决策 - 美联储保持谨慎货币政策立场 因面临就业疲软与通胀反弹挑战[1]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 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4.25% 为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1] - 预计未来可能继续降息 利率或逐步回落至3.5%左右 若进一步走低则预示经济衰退风险[1][3][4] 美股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鲍威尔认为美股估值"相当高" 讲话后三大股指集体收跌 道指跌0.19% 标普500跌0.55% 纳指跌0.95%[1] - 近期股市上涨主要得益于企业盈利提升 人工智能相关投资成为核心驱动力[2][6] - 利率下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提振估值 与企业盈利增长共同形成市场支撑[2][9] 美国经济现状与前景 - 劳动力市场呈现走弱趋势 数据修订显示减少约100万就业人数 失业率开始上升[3] - 通胀长期维持在3%以下 接近2%目标水平 远低于过去7%-8%的水平[3] - 经济处于"不冷不热"中性状态 通胀2%-3.5%加上人口结构缓慢扩张 利率不需大幅高于3.5%水平[4] - 未出现大规模裁员 消费者支出保持稳定 财政刺激政策与监管放松措施支撑经济维持增长[5] 人工智能投资与盈利关系 - AI相关企业获得可观收入 芯片制造商/晶圆厂建设者/大模型训练公司股价走高[7] - AI企业市盈率回落 因盈利增长速度超过股价上涨幅度 显示股价有真实盈利支撑[7] - AI需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提升产业链盈利能力[7] 散户与机构投资者行为差异 - 散户在个股操作上变得谨慎 但对指数型ETF保持乐观并持续买入 整体仍净流入股市[8] - 就业市场走弱/工资增速放缓/储蓄耗尽导致信用卡违约和汽车贷款逾期率上升[8] - 机构投资者更关注盈利/利率/估值等基本面因素 着眼于长期投资[9] 科技板块与热门交易分析 - 市场预期标普500指数可能涨至7000点 因利率下降提升估值与企业盈利增长形成支撑[9] - AI交易概念从"科技七巨头"向外延伸 涵盖更广泛芯片制造商和大语言模型企业[9] - 若盈利跟不上估值 资产类别可能遇到消费者和交易者抵触并触发调整[9]
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美利率或降至3.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4:45
美联储货币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至4.25% 为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将保持谨慎的货币政策立场 认为美股估值"相当高" 讲话后三大股指集体收跌 道指跌0.19% 标普500指数跌0.55% 纳指跌0.95%[1] - 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未来可能继续降息 利率或逐步回落至3.5%左右 若利率进一步走低可能意味着经济衰退风险[2][5] 美国经济状况与展望 - 劳动力市场呈现走弱趋势 数据修订减少100万就业人数 失业率开始上升 新增就业越来越少表明经济正在走弱[4] - 通胀长期维持在3%以下 接近2%的目标水平 远低于过去7%-8%的水平 通胀并非美联储最担心的问题[4] - 美国经济有望维持增长 尚未出现大规模裁员 消费者支出保持稳定 利率下行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叠加财政刺激和监管放松措施支持经济增长[6] 美股市场驱动因素 - 近期股市上涨主要得益于企业盈利提升 人工智能相关投资成为盈利增长核心驱动力[2][8] - 利率下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提振估值 与企业盈利增长共同为市场提供支撑[2][12] - AI企业市盈率正在回落 因盈利增长速度超过股价上涨幅度 显示股价有真实盈利支撑[8] 人工智能投资与影响 - AI投资推动芯片制造商、晶圆厂建设者和大模型训练公司获得可观收入 股价随之走高[8] - 人工智能需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 帮助使用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提升产业链盈利能力[9] - AI概念已从最初七家科技巨头向外延伸 涵盖更广泛芯片制造商和大语言模型企业[13] 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影响 - 全球生育率不足导致劳动人口相对减少 经济自然扩张速度远低于上世纪50-70年代[10] - 劳动力规模缩小使失业率不需要大幅上升 因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远不如当年[10] 散户投资行为变化 - 散户在个股操作上变得谨慎 但对指数型ETF保持乐观并持续买入 整体仍净流入股市[11] - 就业市场走弱、工资增速放缓、疫情储蓄耗尽及信用卡违约率上升影响中低收入群体投资行为[11] 市场预期与风险 - 机构投资者关注盈利、利率和估值等基本面因素 预期标普500指数年底可能达7000点[12] - 热门交易包括科技七巨头、加密货币、黄金和做空美元 需观察盈利是否能支撑估值[13]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03:53
货币政策调整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2] - 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继2024年三次合计降息100个基点后的又一次调整 [2] - 美联储强调此次降息是“风险管理式”调整,暗示并非进入持续性降息周期 [6] 降息决策背景 - 美国就业市场呈现疲软,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间新增就业人数下调91.1万,相当于每月平均少增近7.6万个工作岗位 [4] - 2025年8月非农就业仅增加2.2万个岗位,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个,失业率从4.2%上升至4.3% [4] - 截至2025年8月的一年间,美国PCE上涨2.7%,核心PCE上涨2.9%,均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 [5] - 美联储在抵御通胀和保证就业的“双重使命”中重心微调,稳就业成为重点 [5] 政策分歧与未来路径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结果为11:1,一位理事主张应直接降息50个基点 [5] - 若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恶化,不排除美联储在10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或在明年增加降息幅度的可能性 [7] -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关税效应等因素可能使2026年美国核心PCE通胀保持相对高位 [7] 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 美联储降息叠加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对美元指数形成下行压力 [9] - 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可能促使美元指数继续走弱 [9] - 美元指数回落使人民币对美元呈现走强趋势,中国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 [11] - 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入近450亿美元,为近一年最高规模,其中向中国净投入约390亿美元 [12] 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 中美利差收窄在客观上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间 [12] - 中国可能把政策重心更多放在财政政策和多项改革举措上,以抵消出口增速放缓的影响 [14] - 需警惕进一步降息可能增加商业银行息差压力,并激励储户加速“存款搬家” [14] 资产配置策略 - 随着美联储降息重启,建议跨资产类别、跨行业和跨地区的多元化配置 [15] - 可通过加入黄金、基础建设等相关性较低的资产强化多元化配置策略 [15] - 美联储降息或在未来几个月压低美元现金利率和债券收益率,持有美元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或将上升 [16]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22:11
美联储降息决策背景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继2024年三次合计降息100基点后再次调整货币政策 [1] - 降息主要考虑就业市场疲软:2025年3月年度非农就业人数下调91.1万(月均少增7.6万) 8月非农仅增2.2万(远低于预期7.5万) 失业率从7月4.2%升至4.3% [2] - 通胀压力仍存:截至2025年8月PCE同比涨2.7% 核心PCE涨2.9% 均高于美联储2%目标 但通胀被判断为"一次性冲击" 主要来自商品价格阶段性回升和关税影响 [4] 货币政策立场与分歧 - 美联储定义此次降息为"风险管理式"调整 强调非持续性降息周期 FOMC投票结果11:1 唯一反对票主张降息50基点以更强应对就业压力 [4][5] - 外部政策压力: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1月上任后持续施压降息 "对等关税"政策增加美国经济"滞胀"风险 使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困境 [4][8] 国际金融市场影响 - 美元指数震荡回落:降息叠加财政可持续性担忧形成下行压力 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欧元区降息周期结束/英国降息有限/日本温和加息)促使美元走弱 [6] - 人民币走强资本流入:银行结售汇连续四月顺差 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入450亿美元(近一年最高) 其中中国净流入约390亿美元 [8][9] - 中美利差收窄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操作空间 但需警惕降息增加商业银行息差压力和存款搬家风险 [9][11]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美联储降息或压低美元现金利率和债券收益率 持有美元现金机会成本上升 建议布局优质债券锁定当前高收益率并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12] - 强调跨资产类别、跨行业和跨地区的多元化配置 加入黄金、基础建设等低相关性另类资产提升投资组合韧性 [12]
美联储降息后国际资本流动“再平衡”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4:06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也是继2024年三次合计降息100个基点后的又一次调整 [1] - 降息决策基于就业市场疲软和通胀压力双重风险 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 8月仅增加2.2万个岗位(市场预期7.5万个) 失业率从4.2%升至4.3% [2] - 通胀指标持续高于目标 截至8月的一年内PCE上涨2.7% 核心PCE上涨2.9% 均超过美联储2%的目标 [2] 政策背景与分歧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此次降息为"风险管理式"调整 强调经济面临"双向风险" 即通胀攀升与劳动力市场疲弱并存 [1] - FOMC投票结果为11:1 唯一反对票来自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其主张降息50个基点以更强力应对就业压力 [3] - 外部政策压力显著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2025年1月上任后持续施压美联储要求降息刺激经济 [3] 对国际金融市场影响 - 美元指数呈现震荡回落态势 降息叠加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和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形成下行压力 [5] - 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 欧元区降息周期结束 英国降息空间有限 日本处于温和加息周期 可能加剧美元走弱 [5] - 人民币对美元走强 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入近450亿美元 其中中国净流入约390亿美元 资本流动平稳有序 [6] 货币政策空间与挑战 - 中美利差收窄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多操作空间 但需警惕商业银行息差压力和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7] - 汇丰经济学家指出 若美国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恶化 美联储可能在10月再降息25个基点或2026年增加降息幅度 [4] - 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黏性通胀" 限制美联储进一步大幅降息空间 投资者或对大幅宽松预期失望 [8]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美联储降息将压低美元现金利率和债券收益率 持有美元现金资产机会成本上升 [9] - 建议跨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多元化配置 加入黄金、基建等低相关性资产以提升投资组合韧性 [9] - 优质债券成为分散风险重要工具 可锁定当前较高收益率并应对经济增长放缓风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