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搜索文档
涉案金额约5500万港元,拘捕18人!香港入境事务处打掉一骗取“高才通”入境许可的团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2:59
跨境犯罪集团利用虚假文书骗取高才通入境许可 - 香港入境处打掉一个利用虚假文书骗取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入境许可的跨境犯罪集团 [1] - 犯罪集团已运作约一年半,至少安排22宗高才通入境许可申请,每宗申请连同后续服务收费高达约250万港元,涉及金额共约5500万港元 [2] - 犯罪集团成员将犯罪收益多次经公司及个人账户进行可疑交易,涉嫌"洗黑钱" [2] 涉案人员情况 - 入境处成功拘捕18名涉案人士,其中5人为香港居民(包括1名首脑),13名为申请高才通的内地居民 [1] - 犯罪集团首脑及骨干成员被暂控"为取得入境证而协助、教唆、怂使或促致他人作出虚假陈述" [1] - 被捕的内地居民被暂控"为取得入境证而安排作出虚假陈述" [1] 法律后果 - 向入境处人员作出或安排作出虚假陈述,一经定罪最高刑罚为罚款15万港元及入狱14年 [2] - 制造、管有或使用虚假文书,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入狱14年 [2]
清北精英转战香港保险:200万年薪神话与郎咸平“骗局”指控的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7-10 21:06
香港保险行业现状 - 2023年香港保险市场年吸金2198亿港元,内地客贡献628亿港元占全港新单28 6% [1][9] - 清华北大毕业生批量涌入香港保险业,部分人年薪突破200万港元 [1] - 行业呈现三类人群分化:A类富豪两个月创收450万港元保费,B类中产被迫全职化,C类毕业生需开拓新渠道 [7] 人才流动与行业规则 - 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吸引超9万内地精英,90%获批者为内地申请者,金融业成为首要落脚点 [4] - 高端人才抵港后月入中位数达5万港元,10%人群月入超20万港元 [4] - 保险销售被视为留港"签证密码",时间自由度吸引跨界从业者 [4] 佣金模式与监管改革 - 香港保监局拟改革前置式佣金模式,参考新加坡设首年佣金上限 [6] - 行业数据显示高才群体仅10%月入超20万港元,集中于自带资源的A类人群 [6] - 2024年香港保险投诉局受理356宗案件,仅9宗获赔(成功率2 5%) [8] 产品收益与争议 - 保证收益仅0 5%,非保证收益依赖"分红实现率",行业均值超90%,保诚某产品曾达116% [8] - 精算师指出40-50年持有期是达到演示复利的基本前提 [8] - 香港保监局下调演示利率至6 5%,暴露行业过度营销风险 [9] 投保理性建议 - 三类目标客户:跨境需求明确者、资产多元配置者、长期持有能力者 [10] - 投保五大铁律:资金合规、签约落地、告知智慧、条款深读、本质回归 [10] - 必须核查官网历史分红实现率,避免购买挂钩比特币等高风险产品 [9] 行业运作特征 - 人脉资源成为核心竞争力,法律成本高昂(资深大律师费5000港元/小时) [8] - 150万港元以下纠纷可通过免费投诉局处理 [9] - 行业存在"末班车效应",政策变动引发集中签单现象 [9]
10亿港元!香港高才创业投资基金成立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8:40
香港高才创业投资基金 - 首期规模为10亿港元 聚焦科技、医疗、消费等前沿领域 [1] - 首批3亿港元已确认投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高端制造业以及Web3等领域 [2] - 基金由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始会长尚海龙及多位创始合伙人共同发起 旨在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 [2] -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期望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原则 [2]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 截至2024年底共收到约11.6万份申请 近9.2万份获批 超过7.5万名高端人才与家人抵港 [3] - 超过一半通过该计划到香港的人才完成本地就业 主要从事管理及专业工作 [3] - 高端人才月收入中位数约为5万港元 约四分之一月收入达10万港元或以上 [3] - 近一半高才面临就业困境 专业背景与香港产业需求难以匹配 [3] 香港初创企业现状 - 2024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较2023年增加10%至4694家 雇佣17651人 按年增加7% [4] - 初创企业创办人40%来自内地 [4] - 健康及医疗行业初创企业数量按年增加54% [4] - 可持续/绿色科技行业初创企业数量按年增加82% [4] 香港创业资金资助 - BUD专项基金最高补贴700万港元 用于支持非上市企业提升品牌、转型和拓展市场 [4] - 科技券计划最高补贴60万港元 鼓励企业使用科技服务提升竞争力 [4] - 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最高补贴100万港元 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市场推广活动 [4]
10亿,香港成立抢人基金
投资界· 2025-06-26 10:33
香港高才创业投资基金成立 - 香港高才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启动,首期规模10亿港元,聚焦科技、医疗、消费等前沿领域 [2][4] - 基金首批3亿港元已确认,目标扶持创新人才与优秀项目,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5][6] - 基金由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始会长尚海龙及多位创始合伙人共同发起,旨在为来港人才提供创业支援 [5] 基金背景与目标 - 每月约有8000名高才来港,但难以找到中位数5万港元月薪的工作,基金成立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5] - 基金不仅是一项金融举措,更是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助力香港在新质经济领域走在全球前列 [5] -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期望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原则,支持香港初创企业发展 [6] 香港人才引进政策 - 香港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截至2025年2月底已批出近9.9万宗申请 [6][8] - 高才通计划吸引高收入人士和世界顶尖大学毕业生,并向22所内地高校毕业生开放人才签证 [8] - 香港还通过"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等政策机制吸引顶尖人才 [8] 香港创投生态 - 港投公司成立于2022年,管理基金总规模达620亿港元,包括220亿港元"香港增长组合"、50亿港元"大湾区投资基金"等 [8] - 港投公司已出手超100个项目,涉及思谋科技、百图生科、银河通用等知名项目,项目方为香港当地产业赋能 [9] - 香港科创布局日益成熟,新创公司不断涌现,正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10]
中介收费近千元 内地赴港开户热中的代办生意
经济观察报· 2025-05-11 14:34
港股开户热潮驱动因素 - 港股市场回暖带动投资热情,2025年前4个月恒生指数涨幅超12%,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16% [19] - 香港银行储蓄与理财产品利率优势明显,半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普遍达3.5%以上,高于内地"2"字头水平 [19] - 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吸引高学历、高收入内地人群,推动跨境金融需求 [4] 银行开户服务市场动态 - 汇丰香港对私客户数从2024年一季度13万飙升至2025年一季度30万 [18] - 中银香港等银行在五一黄金周保持营业,指定7家分行开放预约开户服务 [5] - 银行开户中介分两类:提供陪同服务的合规中介,以及声称能远程操作的非正规渠道 [5] 开户流程与中介服务模式 - 热门银行网点排队现象严重,中银香港信德中心分行出现"堪比偶像见面会"的排队场景 [8] - 中介提供VIP通道服务,价格从6元到900元不等,包含预约抢号、材料准备及全程指导 [7][11] - 汇丰香港账户代办费用差异显著:赴港办理1200元,内地办理需2500元且需满足50万元存款门槛 [13] 新兴商业服务公司涌现 - 深圳港亦通等公司2025年初成立,专营香港银行开户业务,声称与银行客户经理直接对接 [16] - 深圳多有米孵化新团队拓展港卡业务,渣打银行客户经理要求客户至少存入50万元并保持3个月 [15] - 中介公司集中在深圳、广州,业务范围涵盖公司注册、审计及跨境金融服务 [16] 银行开户技术细节 - 中银香港支持提前7天预约,汇丰卓越理财账户可预约次日时段 [8] - 激活账户存款要求不同:汇丰部分分行仅需100港元,恒生银行和中银香港要求1000港元 [8] - 线上开户需本人身处香港,部分银行允许内地汇丰卓越客户通过律师见证申请香港账户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