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鼓励生育
icon
搜索文档
生二孩最高奖补28.71万,生三孩最高奖补35.59万,湖北一地宣布
新浪财经· 2025-08-13 13:49
天门市生育激励政策分析 政策核心内容 - 二孩家庭可获2300元一次性生育奖励,每月800元育儿补贴发放至孩子3岁,累计育儿补贴达28800元[3] - 三孩家庭可获3300元一次性补贴,每月1000元育儿补贴,累计育儿补贴达36000元[3] - 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可享6万、12万元购房补贴[3] - 医院为二孩家庭提供建档产检、四维B超等免费医疗服务[3] 政策实施效果 - 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实现8年来首次正增长[5] - 2024年上半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速达5.6%,延续增长态势[5] - 2024-2026年财政专项投入超3亿元用于鼓励生育[5] - 政策适用期为2024年4月1日至2027年5月1日[5] 补贴金额测算 - 二孩家庭累计最高可获价值287188元的奖励及服务[3] - 三孩家庭累计最高可获价值355988元的奖励及服务[3] - 双胞胎家庭补贴更高:二胎双胞胎家庭累计补贴达255900元,三胎双胞胎家庭达324100元[4] 配套医疗服务 - 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60元/对)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28元/对)[4] - 二孩家庭享受1000元产前筛查费用减免[4] - 分娩补助300元,产假补助4200-4800元(非公职人员)[4]
一地宣布!生二孩最高奖补28.71万,生三孩最高奖补35.59万!
券商中国· 2025-08-13 12:45
天门市生育激励政策分析 政策核心内容 - 二孩家庭可获2300元一次性奖励 每月800元育儿补贴发放至孩子3岁 三孩家庭则有3300元一次性补贴和每月1000元育儿补贴 [1] - 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可享6万、12万元购房补贴 医院为二孩家庭提供建档产检、四维B超等免费服务 [1] - 二孩家庭累计最高可享受价值约287188元的奖励补贴及免费服务 三孩家庭累计约355988元 [1] 政策实施效果 - 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 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 2024年上半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5.6% [3] - 2024-2026年投入3亿多元用于鼓励生育 政策适用于2024年4月1日至2027年5月1日生育的家庭 [3] - 医院工作人员证实政策出台后二胎三胎生育人数明显增多 [4] 补贴明细数据 - 二孩家庭总补贴96300元 包括基因筛查减免1000元 一次性奖励2000元 购房奖励6万元 产假补助4200元 育儿补贴28800元 [2] - 三孩家庭总补贴165100元 包括基因筛查减免1000元 一次性奖励3000元 购房奖励12万元 育儿补贴36000元 [2] - 双胞胎家庭补贴叠加 如二胎双胞胎(2孩+3孩)总补贴达255900元 购房奖励18万元 [2] 配套医疗服务 - 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60元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28元 [2] - 医院为二孩家庭提供建档产检、四维B超、胎儿心脏彩超等免费服务 [1]
一地宣布!生二孩最高奖补28.71万,生三孩最高奖补35.59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1:58
生育补贴政策 - 天门市二孩家庭可获2300元一次性奖励,每月800元育儿补贴发放至孩子3岁,三孩家庭则有3300元一次性补贴和每月1000元育儿补贴 [2] - 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可享6万、12万元购房补贴 [2] - 医院为二孩家庭提供建档产检、四维B超、胎儿心脏彩超等免费服务 [2] - 二孩家庭累计最高可享受价值约287188元的奖励、补贴及免费服务,三孩家庭累计最高可享受价值约355988元的奖励、补贴及免费服务 [2] 补贴金额明细 - 二孩家庭合计可获96300元补贴,包括1000元基因筛查减免、2000元一次性生育奖励、60000元购房奖励、300元分娩补助、4200元产假补助、28800元育儿补贴 [3] - 三孩家庭合计可获165100元补贴,包括1000元基因筛查减免、3000元一次性生育奖励、120000元购房奖励、300元分娩补助、4800元产假补助、36000元育儿补贴 [3] - 二胎双胞胎家庭合计可获255900元补贴,包括1000元基因筛查减免、5000元一次性生育奖励、180000元购房奖励、300元分娩补助、4800元产假补助、64800元育儿补贴 [3] 政策效果 - 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2024年上半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5 6% [4] - 天门市2024年至2026年投入3亿多元用于鼓励生育 [4] - 政策适用于2024年4月1日以后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家庭,截止时间为2027年5月1日 [4] -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人员证实鼓励生育政策出台后生二胎、三胎的人数明显增多 [5]
中国第一个出生率暴涨的城市,出现了
新浪财经· 2025-08-11 05:54
人口政策与生育激励 - 国家层面推出生育补贴政策,3周岁前每娃每年补贴3600元,预计每年发放金额至少1000亿 [3] - 湖北天门市成为全国首个出生率显著反弹的城市,2024年出生人口增长17%,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3756人,同比增长5.6% [5][6] - 天门市投入3亿多鼓励生育,占全年财政收入42亿的7.1%,提供二孩家庭3.11万、三孩家庭7.04万现金补贴 [10] - 购房补贴力度大,二孩家庭6万、三孩家庭12万,叠加结婚登记补贴后相当于以8万购得80平商品房 [10][11] 生育支持体系 - 提供全方位生育服务,包括免费无创产前筛查、辅助生殖补贴(人工授精3000元、试管婴儿10000元) [13] - 实施"五个一"服务,整合新生儿证件办理、生育红包、购房认购券等流程 [13] - 职场支持政策包括优先职称评审、缩短申报年限等,民营企业如庄品健实业提供0-14岁子女每月500-1000元补助 [13][15] 产业结构现状 - 天门GDP总量785亿元,第一产业占比12.8%高于全省9.1%,服装产业有7000家经营主体但多为代工 [16]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68亿,占GDP比重不足8%,电子信息与绿色循环经济起步晚 [17] - 交通区位劣势明显,未纳入武汉城市圈核心,仙桃/潜江通过沿江经济带实现GDP超千亿 [18] 产业发展建议 - 传统产业升级:建设服装电商供应链基地,打造"天门服装"区域品牌,培育链主企业 [20] - 新兴产业聚焦半导体封装测试、循环经济,联合武汉高校共建产学研平台 [20] - 深化区域协同:承接武汉光谷产业配套,与仙桃/潜江共建千亿级产业集群 [22] - 创新招商模式:运用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绘制产业图谱精准定位目标企业 [22]
中国第一个出生率暴涨的城市,出现了
36氪· 2025-08-09 09:19
中国城市生育激励政策与产业发展 核心观点 - 湖北天门市通过综合生育补贴政策实现出生率逆势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同比增长5.6%,2024年出生人口暴增17%[9] - 人口问题本质与产业结构相关,长期可持续性需产业支撑[19] - 天门案例显示"真金白银补贴+生育环境优化+行政考核机制"组合拳的有效性[11][15][16] 天门市生育激励政策 **1 经济补贴** - 二孩家庭累计获3.11万元现金补贴(含2300元一次性奖励+每月800元至3岁),三孩家庭累计7.04万元[13] - 购房补贴:二孩6万元、三孩12万元,叠加结婚补贴后80平米商品房仅需8万元(当地均价4000元/平)[13] - 财政投入:已投入3亿元(占全年财政收入42亿的7.1%)[12] **2 配套服务** - 辅助生殖补贴:人工授精3000元、试管婴儿10000元[15] - "五个一"服务:新生儿证件、生育红包、购房券等一站式办理[15] - 职场支持:二/三孩母亲职称评定优先、申报年限缩短[15] **3 行政机制** - 列为"一把手工程",纳入政府五项重点工作[16] -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升级政策至《鼓励生育七条意见》[17] 天门市产业结构问题 **1 传统产业瓶颈** - 第一产业占比12.8%(高于全省9.1%),农产品深加工不足[22] - 服装产业分散:7000家经营主体以代工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22] **2 新兴产业短板**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68亿元,占GDP比重不足8%[23] - 电子信息/绿色循环经济起步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弱[23] **3 区域竞争劣势** - 交通孤立:未纳入武汉城市圈核心,仙桃/潜江依托沿江经济带实现GDP超千亿[24] - 招商模式落后:缺乏产业链图谱和数字化招商手段[26] 产业发展建议 - 传统产业升级:建设服装电商供应链基地,培育"天门服装"区域品牌[26] - 新兴产业聚焦:半导体封装测试、循环经济细分领域,与武汉高校共建研发中心[26] - 区域协同:承接武汉光谷产业配套,与仙桃/潜江共建千亿级产业集群[26] - 招商模式创新:运用AI算法绘制产业图谱,精准定位目标企业[27] 经济与人口关系 - GDP对比:天门785亿元,落后于仙桃(1100亿+)、潜江(近千亿)[20] - 长期逻辑:产业竞争力决定人口吸引力,需通过经济转型巩固生育政策成果[28]
三大国际投行解读中国育儿补贴新政:规模、影响与未来期待
智通财经· 2025-07-29 23:04
政策核心内容 - 对所有3岁以下儿童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1] - 政策覆盖范围包括2025年前出生的3岁以下儿童,可按剩余月龄折算补贴(如2023年12月出生的孩子可累计领取7200元) [1] - 补贴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分担,中央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承担85%、90%、95%,地方政府可额外追加 [1] 补贴规模测算 - 瑞银预计年补贴总额950-1000亿元,占GDP的0.1% [3] - 野村与小摩测算年支出约1000亿元,占GDP的0.07%(野村以2024年GDP为基数,小摩参考2024年人均GDP9.57万元测算) [3] - 小摩指出补贴金额占人均GDP的3.8%,处于全球2.4%-7.2%的合理区间 [1] 对生育率影响 - 野村认为补贴金额相对家庭育儿成本偏低,难以显著提升生育率 [3] - 瑞银认为这是有意义的起点,释放了鼓励生育的明确信号 [3] 对消费影响 - 野村指出补贴转化为家庭新增消费的比例可能不足100%,财政乘数效应小于1 [3] - 瑞银认为补贴或小幅拉动育儿、教育等相关领域消费,但规模可控 [3] 对行业影响 - 小摩提到辅助生殖、母婴护理等行业可能间接受益,但市场反应平淡(政策公布后相关概念股早盘冲高回落) [3] 未来政策期待 - 瑞银强调需同步推进减少教育内卷等措施 [3] - 野村指出需结合消费刺激、就业保障等宏观政策 [3] - 小摩建议增加带薪育儿假、住房补贴、教育减负等组合拳(如韩国父母可享受1年带薪产假,部分城市提供住房租赁补贴) [3]
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高育儿补贴标准
第一财经· 2025-07-29 11:04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全国性育儿补贴政策,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1] -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且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可按月数折算领取补贴,例如2023年12月出生可领取24个月共计7200元补贴 [8] - 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按最近三年出生人口2812万人计算,财政年度补贴资金需求约1012亿元 [4][9] 政策设计与实施机制 - 补贴按年发放,中央财政按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标但提标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 [3][12] - 西部地区中央财政承担比例预计最高达80%,中部60%,东部50%,与现有民生领域补助资金分担方式一致 [15] - 要求省级或市级行政区域内执行统一标准,县级以下政府不得自行出台补贴政策,确保政策公平性和统一性 [13][14] 政策影响与意义 - 直接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具有普惠性和平等性,尤其对低收入家庭更为受益 [5][15] - 政策前移至一孩有利于巩固"基本盘",中西部和低等级城市可能对提升生育水平影响更大 [2][11] - 国际经验显示育儿补贴总体上有利于提升生育水平或防止生育水平进一步降低 [11] 配套措施与未来方向 - 鼓励生育需综合施策,包括教育、托育、假期、医疗、居住等多方面支持 [18] - 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31省份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19] - 建议形成补贴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联动机制,持续优化完善政策 [21][22] 企业参与情况 - 自2021年以来已有超过十家知名企业推出鼓励生育措施,包括现金补贴和延长产假等 [20] - 参与企业涵盖零售、旅游、农业、互联网、汽车等多个行业,如名创优品、携程、大北农、快手、小鹏汽车等 [20]
鼓励生育措施密集出台!多个村庄、企业发钱鼓励生娃
第一财经· 2025-05-28 18:36
各地生育支持政策 - 神木市对生育二孩家庭给予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三孩家庭10000元,二孩家庭每年育儿补贴3000元至孩子2周岁,三孩家庭每年10000元至3周岁 [4] - 攀枝花市实施"五位一体"生育友好集成改革十二条措施,包括婚俗文化构建、优生补贴、辅助生殖补贴、住院分娩免费、生育津贴发放等 [4] - 攀枝花市自2021年7月起为二、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补贴至3岁,已累计发放5560.5万元 [4] - 长春市拟对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按类型和地区给予1800-3600元/年/孩的补助 [5] 人口增长与政策效果 - 攀枝花市2024年末常住人口122.3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连续四年正增长,城镇化率达71.46% [6] - 专家指出生育支持包括经济补贴、房贷优惠、弹性工作制、育儿假等多方面措施 [6] 村级生育激励措施 - 泰安市北上高村对2025-2027年生育二孩家庭奖励2万元,三孩家庭3万元 [8] - 东莞市黄塘村对初婚登记奖励1万元,政策内生育每个孩子奖励1万元 [8] - 广州市南岭村对初婚奖励4万元,生育一孩1万元、二孩2万元、三孩3万元,双胞胎/多胞胎按胎数奖励 [9] - 黄塘村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约2300万元,人均分红2.8万元,为激励措施提供经济基础 [11] 企业生育福利 - 劲牌公司对员工生育二孩一次性奖补1万元,三孩2万元 [13] - 自2021年以来已有超过十家知名企业出台生育鼓励措施,包括现金补贴和延长产假等 [13] - 企业鼓励生育措施有助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同时提升企业美誉度和员工凝聚力 [13]
多地加码鼓励生育措施,多个村庄发钱鼓励生娃
第一财经· 2025-05-28 17:27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生育支持政策涵盖经济补贴、假期延长、托育服务、医疗和居住保障等多方面,效果持续显现[1] - 神木市对生育二孩家庭一次性补贴5000元,三孩家庭10000元,并分别提供每年3000元和10000元育儿补贴至孩子2-3周岁[2] - 攀枝花市自2021年起为二、三孩家庭每月发放500元补贴至孩子3岁,已累计发放5560.5万元[2] 地方政策具体措施 - 长春市拟对公办托育机构按2400-3600元/年/孩补助,民办普惠机构按1800-3600元/年/孩补助[3] - 攀枝花市2024年末常住人口达122.3万人,增量0.5万人居全省第三,城镇化率71.46%全省第二[3] - 东莞市黄塘村对初婚登记奖励1万元,政策内生育每孩奖励1万元[5] 村庄级激励措施 - 泰山区北上高村对二孩家庭奖励2万元,三孩家庭3万元,试点期2025-2027年[5] - 广州南岭村生一孩奖1万元,二孩2万元,三孩3万元,初婚夫妻最高可获10万元奖金[5][6] - 黄塘村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2300万元,人均分红2.8万元,为激励措施提供经济基础[7] 企业参与生育支持 - 劲牌公司对员工生育二孩奖补1万元,三孩奖补2万元[8] - 自2021年起超10家知名企业推出生育补贴及延长产假措施,包括名创优品、携程、快手等[8] - 企业鼓励生育措施有助于提升社会美誉度及员工凝聚力[8]
首次!第二强省,人口零增长了
城市财经· 2025-03-17 11:41
江苏省人口现状 - 江苏省2024年末常住人口8526万人,与上年末持平,出现新世纪以来首次零增长[3][4] - 已公布数据的12个省域中,4个增量、1个持平、7个减少,浙江以43万增量位居榜首[6][7] - 江苏省GDP增速5.8%高于浙江的5.5%,但人口增量显著落后[9] 人口结构问题 - 2024年江苏省出生率5‰,死亡率7.5‰,自然增长率-2.5‰,连续四年自然人口负增长[35][36] - 老龄化率全国第7,出生率4.81‰(2023年)位列倒数第6,远低于广东8.3‰[40][44] - 1990年出生率峰值20.54‰,2023年降至4.81‰,自然增长率从14.01‰降至-2.5‰[32][36] 区域对比与政策应对 - 浙江因民营经济优势实现11市全正增长,江苏十三太保未能复制此效应[7][10] - 2023年江苏全面取消南京、苏州市区外落户限制,开启抢人模式[49][51] - 呼和浩特推出最高10万元生育补贴,江苏面临出台强力鼓励生育政策压力[53][54] 全国人口趋势背景 -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52万),仍创45年新低,结婚对数610.6万对预示2025年出生率或进一步下滑[23][25][26] - 中国养娃成本达人均GDP6.9倍,甘肃需16.2年家庭收入,住房教育医疗成主要压力源[61][63][64] - 全球经验显示鼓励生育难以逆转趋势,但可延缓下降速度[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