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

搜索文档
价值重塑红利可期 浙江沪杭甬吸并镇洋发展预案发布
中证网· 2025-09-04 11:53
交易方案 - 浙江沪杭甬A股发行价格为13.50元/股 镇洋发展换股价格为14.58元/股 换股比例为1:1.0800 [1] - 合并完成日起未来三年内 每年现金分红承诺不低于每股0.41元 [1][6] - 控股股东交通集团筹划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1] 战略意义 - 通过吸并实现A股上市是抓住并购重组政策窗口期的最佳路径 [2] - 若回A成功有望成为A股高速公路板块龙头 并可能纳入沪深300指数 [2] - 国企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价值重塑的深度实践 为估值倒挂国企提供可复制路径 [6] 业务优势 - 核心资产位于长三角经济腹地 覆盖嘉兴 上海 杭州 宁波 绍兴等重要城市 [3] - 依托区域产业和人口优势 收费公路车流量长期保持高位 [3] - 控股浙商证券(浙江省头部券商)和浙商期货 券商业务弹性较大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益86.85亿元 同比增长3.8% 归母净利润27.87亿元 同比增长4.0% [4] - 总资产2171.82亿元 归母净利润55.02亿元(2024年报) 均居行业首位 [4][5] - H股市盈率仅7.16倍 显著低于A股同行业平均市盈率12.46倍 [4][5] 股东回报 - 自199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84.60亿元 是IPO募资总额的7.78倍 [6] - 稳定的高速现金分红与高弹性券商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3][6]
梦想与浮沉:A股十年上市博弈 PDF电子版
搜狐财经· 2025-08-24 00:49
书籍核心内容 - 聚焦2004年至2014年中国A股市场IPO案例与政策演变 记录60余家公司的上市博弈历程[3] - 以投行专业人士视角解析十年间IPO制度变革 涵盖市场化改革与政策反复的曲折进程[3][4] - 通过编年史形式还原资本市场重大事件 包括2007年股市狂潮与IPO暂停等关键节点[5] 案例与制度分析 - 深入剖析经典IPO案例 揭示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商业逻辑与监管要求[3][5] - 系统梳理十年间IPO相关政策演变 反映制度设计中的反复与挑战[3][4] - 结合具体公司名称与资本故事 提供专业层面的政策解读与事实归纳[4][5] 行业价值与影响 - 填补A股市场历史记忆空白 为监管机构、中介及投资者提供镜鉴[3][4] - 文风贴近《激荡三十年》 以朴实叙述结合专业思考展现市场跌宕起伏[5] - 被业内誉为"上市必读经典" 兼具案例趣味性与制度研究深度[3][5]
徽商银行A股发行方案继续延长 公司治理、股权纠纷等问题待解
犀牛财经· 2025-08-11 20:31
A股上市进展 - 徽商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延长A股发行方案及授权方案有效期的议案 延续A股上市的内部审批和授权持续有效 [1] - H+A计划已启动6年但仍无实质性进展 [1] 公司治理问题 - 第四届董事会和监事会均已届满 部分董事和监事任期超过3年存在超期服役问题 [4] - 截至2024年末董事会15名成员中9人任期超3年 监事会8名成员中4人任期超3年 [4] - 辅导机构将督促该行尽快完成换届工作 [4] 股权纠纷问题 - 中静系与杉杉系围绕徽商银行股权的纠纷已持续近6年 [5] - 2019年中静系计划以121.50亿元转让股权给杉杉系 但双方因交割及支付争议于2020年6月分别提起诉讼 [5] - 股权纠纷历经协议失效 资产返还失败 执行遇阻等多个阶段 目前仍处于立案审查状态 [5] - 辅导机构指出股权纠纷处理结果可能导致主要股东变动 对A股发行造成影响 [5] 职工持股问题 - 存在单一职工持股超过50万股的违规情形 [5] - 该行正积极与股东协商 采用不限于转让等方式将单一职工持股数量降至50万股以下 [5]
重启上市路,海明润A股江湖十年再见!深创投加持,剑指北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7-12 02:09
海明润资本化进程 - 公司需要在2026年底前完成A股上市,否则面临投资机构回购风险 [2] - 2025年7月11日已递交新三板挂牌申请,目标是通过新三板转北交所上市 [3] - 北交所上市需满足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条件,时间紧迫 [8] 历史IPO失败原因 - 2015年创业板IPO因业绩下滑主动撤回,2013-2015年营收从1.88亿降至1.36亿,扣非净利从3636万降至2327万 [5] - 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低于500万,业绩持续恶化 [5] - 失败主因是原油价格下跌导致下游行业投资放缓 [5] 当前经营状况 - 2023年营收2.566亿,扣非净利4634万,恢复至2013年水平 [6] - 2024年营收2.91亿(+13.4%),扣非净利5769万(+24.5%) [7]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2326万,全年有望突破6000万 [7] 客户集中度风险 - 第一大客户国民油井2023-2024年销售占比38.22%-41.08%,较2014年64.13%有所下降但仍偏高 [12][13] - 哈里伯顿销售占比仅4.16%-5.22%,斯伦贝谢2025年一季度才进入前五大客户 [13] - 油气钻头用PDC产品仍占营收90%以上,业务多元化进展缓慢 [15] 海外市场风险 - 2023-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71.3%-72.8%,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中东 [16] - 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和汇率波动风险,被列为公司首要风险事项 [17] 深创投投资情况 - 深创投及关联方2022年入股持有近13%股份,签订对赌协议要求2024年底前申报上市 [19][21] - 因对赌失败已启动部分股权回购,持股比例降至6.12% [24] - 剩余回购义务暂停但附加2026年底前未上市将恢复的条件 [25]
徽商银行:六年回A未果,内部现新裂痕
和讯· 2025-04-27 17:22
核心观点 - 徽商银行2024年资产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信贷业务违规行为增多 监管罚款超2000万元 [2][3] - 不良贷款率降至1%以下但零售业务不良贷款金额增加 关注类贷款潜在不良风险上升 [4][5] - A股上市因公司治理问题 股权纠纷和职工超额持股等障碍延迟六年未果 [6][7][8][9] 资产规模与信贷业务 - 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20137.53亿元 同比增长11.49% 位列上市城商行第七位 [2]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10021.66亿元 同比增长14.64% 增速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 [3] - 净息差收窄至1.71% 同比下降17个基点 利息净收入减少1.29亿元至285.91亿元 [3] - 信贷业务违规导致42张罚单 处罚金额2161.63万元 含6张百万级罚单 最高单笔550万元 [3] 资产质量与不良贷款 - 不良贷款余额98.76亿元 同比减少11.46亿元 不良率降至1%以下 [4] - 关注类贷款增加43.56亿元 潜在不良风险4.4亿-8.7亿元 占关注类贷款10%-20% [4] - 个人不良贷款余额44.99亿元 同比增加15.62亿元 处置成本高于公司贷款 [5] - 房地产不良贷款从25.41亿元降至3.98亿元 全年处置不良资产88.75亿元 含核销69.02亿元 [5] A股上市障碍 - 2019年启动A股上市辅导 因董事会监事会超期未换届 部分董事监事任期超3年 [7][8] - 中静新华与杉杉控股股权纠纷涉及14.71亿股(10.59%股权) 最高院仍在立案审查 [9] - 职工持股超50万股违反监管规定 当前上市辅导已完成二十一期但进展受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