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退市

搜索文档
退市新局:一夜两家!违法必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19:25
8月8日晚间,A股退市名单再添两员!*ST高鸿因财务造假被深交所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面临1.6亿 元天价罚单;*ST天茂则选择主动退市,拟以1.6元/股向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 【重大违法退市成"严打靶心"】 2025年已有10家公司因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进入退市程序,数量远超历史——2014年新规后5年仅3家违 法退市。监管层正以"零容忍"清除市场"害群之马"。 【主动退市开辟多元通道】 【退市结构正深度重构】 2020年改革以来,退市从"财务类主导"转向"多元并举":2024年55家退市中41家为交易类出清;2025年 30家进入退市程序的公司已涵盖重大违法(10家,4家先触及其他类型)、交易类(9家)、财务类(9家)、规 范类(1家)、主动退市(5家)五类。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年初以来5家公司"主动离场":除*ST天茂外,玉龙股份、中航产融因经营恶化退出;中国重工、 海通证券则因吸收合并退市。主动退市均设置现金选择权,如中航产融3.54元/股、玉龙股份13.2元/ 股,为中小投资者提供退出保障。 ...
暴跌超40%!两只A股股票今天进入退市整理期
证券时报· 2025-06-10 12:08
退市公司股价表现 - 退市鹏博(600804)和退市龙宇(603003)于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股价盘中分别暴跌超64%和45% [1][2][4][8] - 退市鹏博股价最低下探至0.22元,成交额达7045万元,换手率20.22%,市值缩水至4亿元 [4][6] - 退市龙宇成交额放大至1.09亿元,换手率12.99%,市值18.69亿元 [8][9] 退市原因分析 - 退市鹏博因2023年和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连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7] - 退市龙宇同样因2023年和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且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 [10] - 两家公司均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10] 公司背景 - 退市鹏博前身为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1994年上市,市值曾超600亿元,业务涵盖宽带和增值电信服务 [6] - 退市龙宇前身为上海龙宇燃油,1997年成立,主营业务包括数字生态服务和大宗商品贸易 [9] 其他即将退市公司 - 龙津退(002750)已于6月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暴跌36.28% [12] - 人人乐(002336)将于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2024年净资产为-4.04亿元 [13] - 海越能源(600387)将于6月1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主营业务为能源产业投资 [14]
多家上市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
搜狐财经· 2025-06-10 04:32
退市公司概况 - *ST龙宇、*ST鹏博、*ST人乐、*ST海越等多家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整理期满后将摘牌 [1][2] - *ST龙宇和*ST鹏博的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30日 [2] - *ST人乐将于6月13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ST海越从6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2] - 今年以来已有13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包括*ST吉药和*ST东方等 [3] 退市原因分析 - *ST龙宇因连续两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 [4] - *ST龙宇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高达9亿元,导致公司即将终止上市 [4] - *ST鹏博因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问题被立案调查,2012至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4] - *ST东方因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虚增收入161亿元,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条款 [4] - *ST海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已是第三次遭监管立案 [5] - *ST人乐因2023和2024年度净资产为负,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5] 监管政策与市场影响 - 2024年已有55家上市公司退市,比2023年多12家 [7] - 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明确加大绩差公司退市力度,提高亏损公司营业收入退市指标 [7] - 监管部门明确"退市不免责",去年对35家退市公司及责任人的违法违规问题一追到底 [7]
中航产融加入“主动退市”大军!今年已有三家!
IPO日报· 2025-03-31 20:17
中航产融主动退市 - 中航产融拟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并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 [1][4] - 公司设置异议股东保护机制,控股股东中航工业将提供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3.54元/股,高于停牌时收盘价3.44元/股 [4] - 中航产融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金融控股平台,业务涵盖融资租赁、信托、证券、产业投资等领域,2012年8月上市 [4] - 2020-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183.41亿元降至169.3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2.74亿元大幅下滑至2.90亿元 [4] - 2024年预计归母净亏损4800万元,扣非净亏损1.89亿元,主要受业务转型调整和资产价格承压影响 [4][5] A股主动退市现状 - 近期玉龙股份也宣布拟主动退市,原因包括经营状况不佳、现金流持续恶化 [7] - A股主动退市公司数量较少,2024年退市率不足1%,远低于纽交所6%和纳斯达克8% [7][8] - 境外市场自愿退市占比超90%,A股则以强制退市为主,重组退市和主动退市案例较少 [8] 2025年A股退市情况 - 2025年以来已有5家公司完成退市,包括*ST美讯、海通证券等,涉及市值退市、重大违法退市和吸收合并 [11][12] - 目前*ST旭蓝、*ST嘉寓、*ST东方、*ST富润4家公司已锁定面值退市,股价连续多日低于1元 [13][14][15] - *ST东方还因2020-2023年累计虚增营收161.3亿元、营业成本160.73亿元,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6] 近年退市数据 - 2022-2024年退市公司数量分别为50家、46家、55家,保持较高水平 [17] - 2024年退市公司中41家触及面值退市,10家触及财务类退市,面值退市为主要原因 [18] - 2025年退市公司数量同比略减,但市值退市新规落地后触及市值退市公司可能明显增加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