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002223)

搜索文档
鱼跃医疗17周年:市值高点在2015年10年还未突破!2024年前三季利润下滑超30%
金融界· 2025-04-18 10:39
2024年前三季,鱼跃医疗实现归母净利润15.32亿元,下滑了30.09%,显现业绩承压。 在市值变化方面,虽然鱼跃医疗的市值从14.73亿元稳步增长,目前已达到340.44亿元,增长幅度显著。但鱼跃医疗股价股价巅峰时 期在2015年4月17日,当日市值高达415.77亿元,报收41.90元。然而,最近4月17日交易数据集显示,总市值未340.44亿元,收盘价为 33.96元,市值较高位蒸发了18.12%。 鱼跃医疗(002223)自2008年4月18日上市以来,已走过17年的风雨历程。从初始市值仅为14.73亿元,到今天的340.44亿元,公司的 发展变化折射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飞速进步,然而鱼跃医疗的市值巅峰停留在2015年,至今10年仍未突破!作为一家专注于呼 吸、急救、康复等领域的医疗企业,鱼跃医疗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也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开辟新的竞争空间。 鱼跃医疗的主营业务覆盖了医疗器械的多个重要领域,尤其在呼吸机、制氧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产品上具备明显优势。近年 来,公司更是在急救产品的研发和国际化扩展上不断加大投入。例如,其自主研发的AED产品已成功获得欧盟MDR认证,这不仅为 ...
5款产品横扫6项国际设计大奖!鱼跃医疗以创新设计践行健康生活理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18 10:09
据悉,本届德国iF设计奖由131位顶尖设计专家,从创新性、功能性、美学价值等九大维度对全球超 11000件作品展开评选。红点奖的评审团亦由30余国设计权威组成,获奖率不足5%的严苛筛选标准,使 每一件获奖作品都代表行业最高水准。 今年鱼跃医疗获奖产品呈现多方面亮点,在呼吸治疗、急救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斩 获双料大奖的HeartSave H7自动体外除颤器表现尤为抢眼,其独具新意的外观形态、便携形式和交互界 面设计都获得了高度评价,标志着该产品在多个设计领域的显著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HeartSave H7系列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设计,其背后还蕴藏着一系列能与实际使用需求 深度结合的创新技术。例如,通过搭载内置摄像头,H7可实时传输急救画面至远程医疗平台,并结合 AI技术,精准捕捉按压频率、深度和位置等心肺复苏的操作细节,确保施救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另一款在评选中脱颖而出的产品是Yuwell POCKET 呼吸机,它凭借出色的便携特性,以及追求极致的 设计品质,为有睡眠呼吸辅助需求的人群提供卓越的移动解决方案。通过与血氧指环搭配使用,可实时 监测血氧饱和度数据,为用户量身打造更为精准、安全的 ...
深耕家用医疗器械赛道 鱼跃医疗推海量新品
中金在线· 2025-04-07 14:52
行业情况 - 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预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2%,行业规模在创新驱动下持续稳步增长,涌现出一批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1] - 国家政策助力国产高端器械进口替代,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亚健康等人群健康管理意识提升,家用医疗器械需求走高,2023年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2343亿元,同比增长12.32%,市场潜力巨大 [1] 鱼跃医疗业务布局 - 自1998年创立以来聚焦家用医疗器械赛道,业务覆盖血压监测等众多家用医疗器械品类 [2] - 早期将院内大型医疗器械设备家用化改造,后结合先进技术推动家用器械产品全面升级,为用户带来个性化、精准服务 [2] 鱼跃医疗产品创新 - 作为家用医疗器械领域头部品牌,近年陆续推出众多创新产品,2024年上半年推出近200款新品,创新迭代速度引领行业 [1] - 以第三代睡眠呼吸机为例,利用全新算法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智能加温管路减少冷凝水困扰,内置4GIOT模块实现远程监控和指导,操作简单便捷 [3] 鱼跃医疗服务体系 - 开发IVR语音机器人等,打造智慧健康服务体系,能更好分析用户需求等,使其稳居国内家用医疗器械行业第一市场地位 [3] 鱼跃医疗创新探索 - 已建成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在全球设12个研发中心和9个生产基地,集聚高层次人才,截至2023年末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495项 [4] - 践行“创新重塑医疗器械”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速出海战略,有望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发挥更多力量 [4]
鱼跃医疗(002223) - 关于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公告
2025-04-02 18:1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控股子公司获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医疗器械注册证》[1] - 注册证有效期从2025年4月1日至2030年3月31日[1] - 产品型号有Anytime 5、Anytime 5Pro等[1] 未来展望 - 产品拓宽适用场景,丰富产品矩阵,公司将深化业务拓展[4] - 产品未来销售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业绩影响不确定[5]
鱼跃医疗收盘上涨2.29%,滚动市盈率20.59倍,总市值357.6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01 16:58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鱼跃医疗4月1日收盘情况、行业市盈率排名、股东情况、主营业务、品牌情况及2024年三季报业绩,并给出行业相关数据 [1][2] 公司情况 股价与市值 - 4月1日收盘35.68元,上涨2.29%,滚动市盈率PE达20.59倍,总市值357.68亿元 [1] 行业市盈率排名 - 在医疗器械行业市盈率排名第40位,行业平均46.46倍,行业中值33.07倍 [1]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股东户数40000户,较上次增加0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 - 研发、制造和销售医疗器械产品及提供相关解决方案,产品集中在呼吸制氧等业务领域 [1] 品牌情况 - 拥有“鱼跃yuwell”等几大主要品牌,“鱼跃”品牌价值和优势显著提升 [1] 业绩情况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收入60.28亿元,同比-9.53%;净利润15.32亿元,同比-30.09%,销售毛利率50.13% [2] 行业数据 - 行业平均PE(TTM)46.46倍、PE(静)50.22倍、市净率4.93倍,总市值109.40亿;行业中值PE(TTM)33.07倍、PE(静)31.04倍、市净率2.52倍,总市值48.44亿 [2]
鱼跃医疗高品质产品海外获证提速 国产医械顺势出海
中金在线· 2025-04-01 14:49
文章核心观点 鱼跃医疗与美国Inoge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其北美市场布局进入新阶段,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支撑,公司凭借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在全球市场取得进展,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深化合作 [1]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创立于1998年,打破外资垄断市场格局,成长为国产医疗器械龙头 [2] - 产品线覆盖多领域,拥有超600种品类、近万个规格产品,服务全球30万家医疗机构,覆盖国内90%以上三甲医院,业务遍及131个国家和地区 [2] 全球化战略布局 - 2024年上半年海外营收4.79亿元,同比增长30.19% [3] - 在多地建立50余家渠道代理商,在泰国、德国、美国等地设立分子公司及办事处,构建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 [3] - 成为各大国际医疗器械展会重要参展商,刷新海外市场对国产医疗器械品牌认知 [3] 海外市场准入与产品质量 - 2023年获得64项海外注册,2024年上半年完成52项海外注册,主要产品获美国FDA、欧盟MDR、韩国KGMP等认证 [4] - 旗下自动体外除颤器通过欧盟III类医疗器械CE认证,助力急救业务拓展 [4] - 推进数字化转型,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建立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确保产品质量 [4] 研发与创新 - 在多地设立多个研发中心,组建超千人高素质研发团队,专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4] - 2024年多款新品获德国红点奖、德国iF奖等工业设计领域权威奖项 [2] 未来展望 -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能力,力争全球市场更大突破 [5] - 深化与全球合作伙伴战略协同,探索更多合作可能,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贡献价值 [5]
焦虑的鱼跃医疗:血压计失准、业绩双降,“千亿市值”梦碎?|BUG
新浪科技· 2025-04-01 08:45
文章核心观点 - 鱼跃医疗面临转型阵痛,深陷营收和利润双降困局,其血压计产品测量不准确问题频出,此前靠资本扩张驱动业绩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5年“军令状”目标恐难实现 [2][3] 血压计测量问题 - 消费者杨先生用鱼跃血压计测量血压显示正常,但医院权威仪器检测其血压已达就医程度,测量误差高达20 - 30mmHg [2][5][6] - 尹阿姨用鱼跃血压计为老伴测量血压数值异常高,社区医院专业设备测量结果远低于此,多次测量误差值达30mmHg,鱼跃客服未直接解释测量偏差问题 [6][8] - 微博投票中50.4%投票者认为鱼跃血压计“不太准确”“完全不准”,仅5.5%认为“非常准确”;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到471条与鱼跃医疗产品质量相关投诉 [2]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1998年吴光明创立鱼跃医疗,起初是小工厂,后通过品类扩张和资本运作,2008年登陆A股,构建起家用医疗、临床设备、互联网医疗产业版图 [9] - 2009 - 2025年1月公司进行多次收购,旗下拥有100余家分子公司、10余个著名品牌,有600多种产品品类、近万个产品规格 [10] 业绩表现 - 2016 - 2020年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8%左右,市值增长数倍;2020年营收67.26亿元,同比增长45.08%,归母净利润17.59亿元,同比增长133.74% [11] - 2021年营收仅同比增加2.51%,净利润同比减少15.73%;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个位数增长;2023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25%、50.21% [12] - 2024年前9个月营收60.28亿元,同比下降9.53%;净利15.32亿元,同比下降30.09%;扣非后净利12.74亿元,同比下降23.74% [2][13] 面临问题 - 资本扩张模式边际效应递减,增加品控压力和商誉减值风险,公司曾多次因质量等问题被处罚 [11]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技术壁垒较弱,研发投入占比低,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增速远低于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速,呈现“重销售轻研发”特性 [13] 目标与应对 - 2020年董事长吴群立下五年“军令状”,目标为百亿营收、千亿市值、进入医疗器械行业全球三十强,但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盘,总市值为349.66亿元,离目标差距大 [2][12][14] - 公司将聚焦呼吸治疗、糖尿病护理、家庭检测等核心业务,遵循“创新重塑医疗器械”战略重视研发投入 [13]
鱼跃医疗收盘下跌1.11%,滚动市盈率20.48倍,总市值355.6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3-28 16:52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鱼跃医疗3月28日收盘情况、行业市盈率排名、股东情况、主营业务、品牌情况及2024年三季报业绩 [1][2] 公司情况 - 3月28日收盘35.48元,下跌1.11%,滚动市盈率PE达20.48倍,总市值355.68亿元 [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股东户数40000户,较上次增加0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 主营业务是研发、制造和销售医疗器械产品及提供相关解决方案,产品集中在呼吸制氧等业务领域 [1] - 拥有“鱼跃yuwell”等几大主要品牌,“鱼跃”品牌深入人心,品牌价值和优势显著提升 [1] - 2024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60.28亿元,同比-9.53%;净利润15.32亿元,同比-30.09%,销售毛利率50.13% [2] 行业情况 - 医疗器械行业市盈率平均45.22倍,行业中值32.57倍,鱼跃医疗排名第42位 [1] - 给出部分同行业公司的PE(TTM)、PE(静)、市净率、总市值等数据 [2]
鱼跃医疗(002223) - 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的进展公告
2025-03-18 18: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与多方共同投资设立南京盛宇黑科新智造创业投资合伙企业[2] - 2025年1月11日,基金认缴规模调至18000万元,公司认缴调为6000万元[3] - 合伙企业完成工商变更备案登记,出资额18000万元[6] - 合伙企业营业执照2025年2月27日签发[6] - 基金业务变更备案日期为2025年3月18日[6]
鱼跃医疗20250312
2025-03-13 11: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愉悦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技术对公司的影响**:AI提升企业运营和人力成本效率;基于AI开发穿戴式医疗设备,预计今年下半年问世实现无创检测;基于通用大模型开发AI产品UL Agent,服务CGM和呼吸机软件,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3] - **新型穿戴设备开发**:利用强大算力推理算法实现无创检测,由十七八人团队自去年11月开始研发,预计今年下半年推出[5] - **UL Agent特点**:定制化健康服务能力强,结合公司产品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今年产品IOT连接率目标30%,明年提升至50%以增强价值[6] - **大模型优势**:具备推理逻辑和自我学习功能,能根据多种因素推理并提供解决方案,如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精准治疗方案,提升医疗价值[7] - **未来发展模式**:从硬件带动软件转向软件带动硬件,通过UL Agent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并扩大应用范围;公司有庞大用户基础,产品完全IOT化可提升UL Agent价值[8] - **软件付费模式**:目前流量主要来自硬件,随着用户对软件使用深入,会通过人与人分享扩大使用人群,公司不采用平台公司投放大量广告或购买流量策略[9] - **核心竞争力**:专注医疗领域,注册FDA和CFDA认证;专注纯粹穿戴医疗设备,不关注非医疗功能[11] - **产品计划**:五月上线第一版AI产品;今年下半年9月或10月推出穿戴设备相关软件产品;CT4已上市,CT5预计四月上市,今年CGM业务目标增长至少两倍至三倍达接近五亿元[19][20] - **数据利用**:去年获取13%用户数据构建疾病模型和健康管理指引,AI代理人分析数据提供定制化服务[21] - **市场目标**:今年CDM日活跃用户数目标突破5万[23] - **海外市场**:进行一年半国际化布局,重点在人才本土化;东南亚市场增长显著,泰国去年增长40%,印尼增长30%;欧洲部署多国国家经理,今年预计表现好;去年海外市场增长超30%,今年预计增速更高[32][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数据量需求**:开发高效算法数据量需求取决于应用场景,如客服系统每秒处理3个订单一年约需300万条数据,每秒处理8个订单一年约需1000万条数据;数据主要来自自有平台,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合作,正与中国移动探讨API合作[15][16] - **费用情况**:算力费用和通用模型API费用较低;前期AI投入不大,不会显著体现在费用中[17][37] - **盈利模式**:AI医疗领域最大盈利点是分流带来的流量变现,通过提供优质体验提高用户黏性实现其他毛利空间;C端市场中国消费者付费意愿低[18] - **产品定价**:IOT类产品以新产品附带IOT功能定价,蓝牙模组等技术成本低,大型设备搭载4G/5G功能成本增加不显著[26] - **数据标准**:愉悦公司成为江苏省家用医疗器械数据标准制定单位,参与国家工信部标准制定讨论,推进全国数据安全和标准制定[27] - **国补政策**:今年新增六七个省级分公司,预计获更多国补支持[28] - **呼吸机注册**:新产品注册正常推进,今年预计获一张CPAP认证证书,明年争取拿到APAP认证证书;两种证书对应不同产品[29][31] - **数据处理**:C端数据无差别对待,统一进行保护和安全处理[30] - **美国市场**:关注在现有环境下做好自身,考虑特定情况下在美国建立工厂和供应链[34] - **竞争合作**:小米不太可能进入医疗领域,华为虽成立医疗卫生军团,但合作大于竞争,如制氧机接入鸿蒙系统[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