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网物联感知设备
搜索文档
 南网数字(301638):注册制新股纵览:聚焦电网数字化,三大业务共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3 21:25
 投资评级与市场定位 - 南网数字AHP得分为1.66分,位于非科创体系AHP模型总分的22.3%分位,处于中游偏下水平[9] - 假设以95%入围率计,中性预期情形下,网下A、B两类配售对象的配售比例分别为0.0227%、0.0200%[9]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南网数字为南方电网下属专注于电力能源行业数字化业务的公司,主营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业务体系[3] - 公司构建"云-管-边-端-芯"核心技术和产品矩阵,覆盖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等关键领域[3][10] - 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领域,并向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城市建设等行业拓展,与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等众多国央企和行业龙头客户建立合作关系[3][11]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预计2025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将达到3700亿元,同比增长17.46%[3][15] - 2024年我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规模达到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2%[3][15] - 南方电网规划持续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到2035年全面建成数字电网[15]   技术优势与创新能力 - 公司打造"人工智能AI+电鸿+数字电网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成功研制"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推动核心芯片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转变[3][16] - 自主研制世界首套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攻克我国电力高端传感器技术难题[3][16] - 国产电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性能达到领先水平[3][16]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6.86亿元、42.34亿元、60.90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6.53亿元、3.77亿元、5.70亿元[3][19] - 2022-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0.59%、32.65%、30.06%,处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中间段[3][21] - 2022-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分别为8.81%、8.20%、6.55%[3][21] - 2022-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13亿元、24.94亿元、13.64亿元,对应净现比为0.79、6.61、2.39,23/24年净现明显高于可比公司[3][27]   募投项目与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47694.75万股新股,募集资金用于六大建设项目[32] - 募投项目包括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建设、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与智慧生产营销应用建设等[32] - 主要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在5.49年至5.89年之间,内部收益率在18.58%至21.16%之间[34]
 南网数字(301638):聚焦电网数字化,三大业务共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3 21:17
 投资评级与市场定位 - 南网数字AHP得分剔除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1.66分,位于非科创体系AHP模型总分的22.3%分位,处于中游偏下水平;考虑流动性溢价因素后为1.55分,位于32.2%分位,处于下游偏下水平[7] - 假设以95%入围率计,中性预期情形下,网下A类配售对象的配售比例为0.0227%,B类为0.0200%[7]   核心业务与市场机遇 - 南网数字为南方电网下属专注于电力能源行业数字化业务的公司,主营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业务体系,构建"云-管-边-端-芯"核心技术和产品矩阵[8] - 公司业务覆盖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等关键领域,并为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客户包括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等众多国央企和行业龙头[8][9] - 2025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700亿元,同比增长17.46%;2024年电网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为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2%[13] - 公司聚焦自主可控,成功研制"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和世界首套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国产电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性能达到领先水平[14]   财务表现与同业比较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6.86亿元、42.34亿元、60.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亿元、3.77亿元、5.70亿元,处于可比公司中下游水平[16] - 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0.59%、32.65%、30.06%,整体处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中间段[19] - 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分别为8.81%、8.20%、6.55%,若不考虑远光软件,公司研发费率与其他可比公司较为接近[19]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13亿元、24.94亿元、13.64亿元,对应净现比为0.79、6.61、2.39,2023年和2024年净现比高于可比公司[24] -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7.95%、31.83%、33.61%,处于可比公司较低水平[24]   募投项目与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47,694.75万股新股,募集资金用于六大建设项目,包括时空智能数字变生平台、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等[29] - 项目总投资额从25,664.45万元至78,040.00万元不等,建设期均为3年,静态投资回收期在5.49年至5.89年之间,内部收益率在18.58%至21.16%之间[31] - 项目聚焦全域物联网平台架构、电力人工智能平台、企业数智化管理系统等领域,旨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规模[29][30]
 豪募超25亿,广东广州冲出一家“AI+电力”IPO,深度绑定南方电网
 36氪· 2025-09-23 18:59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超过60亿元 [1] - 公司业务体系包括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板块 [1] - 公司研发聚焦"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大瓦特"人工智能大模型及"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 [2]   业务结构演变 - 报告期内,电网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28.31%上升至2025年1-6月的48.64% [3] - 企业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39.42%下滑至2025年1-6月的26.40% [3] - 数字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19.32%上升至2025年1-6月的24.90% [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存在波动,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分别约为56.86亿元、42.34亿元、60.9亿元、15.58亿元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6.53亿元、3.77亿元、5.74亿元、0.15亿元 [6] - 公司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64亿元至67亿元,同比增长5.1%至10.02% [6]   盈利能力与同行对比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0.59%、32.65%、30.06%及33.18% [7] - 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但高于国网信通,与东方电子和宝信软件处于同一水平 [8][9]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0.06%,低于行业均值36.07% [9]   关联交易与客户集中度 - 报告期内,公司对南方电网等关联方的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70%、86.12%、86.33%及85.03% [5]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广核等大型能源集团 [4]   行业竞争格局 - 电网数字化领域以国企为主,包括国电南瑞、东方电子、四方股份、许继电气等 [4] - 企业数字化领域竞争对手包括国网信通、宝信软件、东软集团、远光软件等 [4] - 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宝信软件、润建股份等 [4]   市场规模与前景 - 2024年我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高达3150亿元 [1] - 数字化服务2024年市场规模约2620亿元,占比约83%,预计2025年将达到3110亿元 [10] - 数字化升级改造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530亿元,预计2025年约为590亿元 [1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数字集团,间接控股股东为南方电网,本次发行前南方电网间接控制公司85%股份 [14] - 公司董事长刘育权拥有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工商管理专业背景,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 [14]   IPO募资用途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25.54亿元,用于六大项目 [15] - 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等 [16]
 豪募超25亿!南网数字即将上会,关联销售占比较高
 格隆汇· 2025-09-23 12:49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体系[2][3] - 公司研发聚焦电力行业核心技术,包括"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大瓦特"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3] - 2024年公司营收超过60亿元,客户包括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广核等大型能源集团[1] - 公司所处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2024年规模达3150亿元,其中数字化服务市场约2620亿元(占比83%),数字化升级改造市场约530亿元(占比17%)[1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86亿元、42.34亿元和6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53亿元、3.77亿元和5.74亿元,业绩存在波动[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5.58亿元,净利润0.15亿元,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64亿元至67亿元,同比增长5.1%至10.02%[8]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在30.06%至33.18%之间波动,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35.37%至37.35%)但高于国网信通,与东方电子和宝信软件处于同一水平[10][11] - 公司存货规模呈上升趋势,从2022年末的12.69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28.27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从16.5%增加至24.06%[12]   业务结构演变 - 电网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28.31%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8.64%,成为公司最大业务板块[3][4] - 数字电网物联感知设备业务增长显著,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6.94%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0.48%[4] - 企业数字化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39.42%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40%[3][4] - 数字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占比相对稳定,2025年上半年为24.90%[4]   行业竞争格局 - 电网数字化领域以国企为主,包括国电南瑞、东方电子、四方股份、许继电气等上市公司[5] - 企业数字化领域竞争对手包括国网信通、宝信软件、东软集团、远光软件、用友网络、金蝶国际等[5] - 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宝信软件、润建股份、世纪互联等[6]   关联交易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对南方电网等关联方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3.70%、86.12%、86.33%及85.03%[6] -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电力能源、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城市建设等行业,与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国华能等建立合作关系[6]   募资计划与公司背景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25.54亿元,用于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等6个项目[18][19] - 公司控股股东为数字集团,间接控股股东为南方电网,本次发行前南方电网间接控制公司85%股份[17] - 公司注册于广东省广州市,成立于2017年,前身为鼎信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完成业务整合后更名为南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17]
 IPO雷达 | 南网数字冲刺创业板:关联交易占比超86%引监管追问,研发投入连降
 搜狐财经· 2025-09-14 00:23
 IPO与募资计划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冲刺A股创业板IPO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南网系"第四家A股上市公司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25.54亿元 折合255,446.06万元 用于6个项目建设 [1][2] - 募投项目包括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建设(33,954.93万元) 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建设(41,064.26万元) 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与智慧生产营销应用建设(25,997.90万元) 新一代国产化企业数智化管理系统建设(50,724.52万元) 能源行业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25,664.45万元) 深圳先进数字能源技术研发基地及技术交付中心建设(78,040.00万元) [2]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控股股东为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 间接控股股东为南方电网 [2] - 发行前南方电网间接控制公司85%股份 发行后仍将保持绝对控制权 [2]   关联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对关联方销售金额分别为532,820.94万元、364,666.96万元和525,699.93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3.70%、86.12%和86.33% [3] - 向关联方采购技术服务金额分别为24,591.65万元、15,849.16万元和28,317.35万元 [3] - 向关联方采购软硬件金额分别为4,032.09万元、3,035.55万元和4,438.81万元 [3]   业务独立性与市场拓展 - 公司深入参与南方电网数字化转型 产品应用于电网各环节数字化 [4] - 运用AI算法、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推动数字电网发展 [4] - 持续拓展能源、交通等领域非关联业务客户 报告期内非关联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4]   毛利率变动分析 - 数字电网物联感知设备毛利率分别为47.28%、44.81%和37.09% 呈下降趋势 [5] -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毛利率分别为26.87%、42.05%和39.61% 总体呈上升趋势 [5] - 毛利率变动原因包括试点研发初期定价较高、安装调试及集成工作影响 以及可复用研发成果形成 [5]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8.81%降至2024年6.55% 三年均值7.85% 低于科创板12.6%的中位数水平 [6] - 截至2025年6月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33,258.66万元 较2024年末下降13.48% [6] - 存货账面价值282,702.78万元 较2024年末增加44.00% [6]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55,770.40万元 同比增长19.31% [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02.94万元 扣非净利润696.98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6] - 毛利率33.18%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