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lack - Litterman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资产配置月度方案(20251015):10月超配权益与黄金,标配债券-2025101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15 15:20
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三部曲”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建议2025年10月超配权益资产与黄金,标配债券 [1][5] - 具体配置权重为:权益41.25%、债券45%、商品13.75%,其中黄金配置权重达10% [5][72] - 核心逻辑是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可能加剧全球权益市场波动,但中国权益资产和黄金仍存在表现机会,市场调整反而是买入时机 [5][67] 资产配置框架 - 配置框架由战略性资产配置(SAA)、战术性资产配置(TAA)和重大事件审议调整三部分构成 [5][14] - SAA通过宏观因子风险平价模型分散宏观风险,设定长期配置基准(权益45%、债券45%、商品10%) [36][44] - TAA采用Black-Litterman模型结合宏观周期评分指标,对SAA基准进行战术调整以增强收益 [46][52] - 该融合策略在2019年至2025年9月的回测期内年化收益率达12.4%,2025年年化收益率26.5%,夏普比率2.59 [60][64] 权益资产配置观点 - 超配A股(8.75%)与港股(8.75%),标配美股(15%),低配欧股(2.75%)和印股(2.75%),标配日股(3.25%) [5][72] - 看好中国“转型牛”,动力来自转型节奏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及资本市场改革 [5][67] - 行业层面推荐新兴科技主线(AI、电子半导体、创新药等),金融板块(券商/保险/银行)以及供需改善的周期品(有色/化工) [70] 债券资产配置观点 - 标配中国长久期国债(10%)、短久期国债(12.5%)、美国长久期美债(10%)和短久期美债(12.5%) [5][72] - 债市在经过调整后赔率改善,配置性价比提升,但国内利率可能高位宽幅震荡 [5][71] -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有利于美债表现,但通胀预期上行可能限制利率下行空间 [5][66] 大宗商品配置观点 - 超配黄金(10%),低配原油(1.25%),标配工业商品(2.5%) [5][72] - 黄金价格在8月末突破3500美元后持续上涨,10月初已突破4000美元,受美联储降息、地缘政治紧张及央行购金支撑 [5][71] - 原油需求偏弱且OPEC+增产,价格可能继续承压 [71][74] 宏观环境分析 - 中国8月CPI同比-0.4%,PPI同比-2.9%,通胀修复速度弱于预期,但核心CPI保持韧性 [18] - 信贷与货币形势分化,8月社融增速回落至8.8%,M2-M1剪刀差持续收窄 [19] - 美国9月开启降息,市场预期进口上升1.0个百分点,私人投资提高0.7个百分点 [22] - 中美经济周期评分显示中国金融周期友好度读数67.0(预期下月71.7),美国库存周期友好度读数18.6 [27][30][32]
国泰海通:10月超配权益与黄金,标配债券
格隆汇· 2025-10-15 11:57
资产配置框架 - 构建了由“战略性资产配置(SAA)—战术性资产配置(TAA)—重大事件审议调整”构成的“三部曲”大类资产配置框架 [1] - SAA通过宏观因子风险平价模型分散宏观风险,设定长期配置基准比例,权益、债券、商品的基准比例为45%、45%、10% [27][39] - TAA基于Black-Litterman模型对资产进行月度轮动,以增强收益,2025年年化收益达66.8% [42][44] - 最终结合重大事件的主观审议对量化结果进行校正与补充 [1] 10月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整体权益配置权重为41.25%,债券配置权重为45%,商品配置权重为13.75% [1] - 权益资产中,超配A股(8.75%)和港股(8.75%),标配美股(15.00%)和日股(3.25%),低配欧股(2.75%)和印股(2.75%) [2][58] - 债券资产保持中性,标配长久期国债(10.00%)、短久期国债(12.50%)、长久期美债(10.00%)和短久期美债(12.50%) [3][58] - 大宗商品中超配黄金(10.00%),低配原油(1.25%),标配工业商品(2.50%) [3][58] 权益市场观点 - 对中国权益资产相对乐观,认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导致的调整是买点,中国“转型牛”的确定性趋势形成 [2][55] - 战术层面认为贸易风险边界清楚,国内金融条件稳定,财政及货币政策有宽松储备 [2][55] - 行业方面,新兴科技依然是主线,看好AI相关行业、港股科技医药、金融板块及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品 [56] - 2025年9月A股主要指数表现强劲,科创50指数年初至今上涨51.2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44.71% [6] 债券市场观点 - 对债券持相对中性看法,不平衡的信贷供需与充裕流动性对债市有支撑,经历调整后配置性价比提升 [3][57] - “央行买债”与债基赎回费率调整两大主题持续博弈,国内利率或高位宽幅震荡 [3][57] -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及市场预期趋松有利于美债表现,但通胀预期同步上行,利率中枢或延续震荡下行 [3] 大宗商品与外汇观点 - 超配黄金,行情仍未完结,8月末突破3500美元后,10月初已突破4000美元关键点位 [3][57] - 美联储降息、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及中国央行持续购金对金价形成支撑 [3][57] - 低配原油,因全球需求偏弱及OPEC+增产计划,原油价格或继续承压 [3][59] - 美元指数被低配,因美联储货币政策修正与美国经济边际收敛削弱其表现 [59] 宏观经济数据与预期 - 8月CPI同比增速-0.4%,PPI同比增速-2.9%,通胀修复速度弱于预期,但核心CPI同比回升至0.9% [15] - 8月新增社融2.6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为2025年以来首次同比少增,政府债支撑减弱 [16] - 8月M2同比持平在8.8%,M1同比回升至6%,M2-M1剪刀差继续收窄,反映居民存款向资管产品“搬家” [16] - 上月中国经济一致预期中,出口预期大幅上升0.8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预期下降1.50个百分点 [20] - 美国经济一致预期中,进口预期上升1.00个百分点,私人投资预期显著提升0.70个百分点 [22]
长短期视角下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跟踪月报-20250805
湘财证券· 2025-08-05 20:20
核心观点 - 报告采用均值方差模型和Black-Litterman模型进行长短期视角下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分析,结合5年历史数据和1个月短期数据优化配置比例 [21][22][23] - 8月配置建议分为偏债型和混合型组合,偏债型维持10%亚太新兴市场股票+80%企业债+10%黄金,混合型调整为23%纳斯达克100+7%沪深300+40%企业债+30%大宗商品 [5][28] 近期大类资产表现 权益类资产 - 近5年表现:纳斯达克100累计涨125.7%,印度Sensex30涨131.3%,沪深300仅涨4.1% [6] - 近1月表现:沪深300涨3.5%,纳斯达克100涨2.4%,印度Sensex30跌2.9% [7] 债券类资产 - 近5年表现:国债指数累计收益24.6%,企业债25.6%,2024年后国债表现占优 [12] - 近1月表现:国债指数跌0.2%,企业债指数持平 [12] 大宗类资产 - 近5年表现:南华商品指数涨81.4%,黄金涨96%,商品涨势集中在2022年前,黄金涨势在2023年后 [16] - 近1月表现:南华商品指数涨3.8%,黄金价格基本持平 [17] 资产配置模型表现 均值方差模型 - 2015-2025年回测:年化收益6.81%,最大回撤3.6%,夏普比率2.76 [25] - 2025年表现:累计收益1.97%,7月收益-0.15%受债券和印度市场拖累 [25] Black-Litterman模型 - 股商上限30%时表现更优:2015-2025年化收益9.53%,最大回撤6.79%,2025年累计收益13.37% [27] - 7月收益1.77%主要来自商品和纳斯达克指数 [27]
国泰海通|金工:国内权益资产普涨,基于宏观因子的资产配置策略上半年涨幅2.26%
大类资产表现 - 2025年6月国内权益资产普涨,黄金资产在剧烈波动中录得跌幅[1] - 中证1000涨幅5.47%,南华商品指数涨幅4.03%,中证转债涨幅3.34%,恒生指数涨幅2.86%,沪深300涨幅2.5%,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涨幅0.58%,中债-企业债总财富指数涨幅0.3%,SHFE黄金跌幅-0.84%[2] - 沪深300与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近一年走势相关性为-37.19%,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与南华商品指数相关性为44.4%,沪深300与南华商品指数相关性为-22.94%[2] 量化资产配置策略 - 国内资产BL策略1的2025年收益为1.84%,6月收益为0.87%,最大回撤1.31%,年化波动1.61%[1][3] - 国内资产BL策略2的2025年收益为1.92%,6月收益为0.86%,最大回撤1.06%,年化波动1.43%[1][3] - 国内资产风险平价策略2025年收益2.33%,6月收益0.58%,最大回撤0.76%,年化波动1.1%[1][3] - 基于宏观因子的资产配置策略2025年收益2.26%,6月收益0.75%,最大回撤0.65%,年化波动1.0%[1][3] 宏观经济环境 - 制造业PMI为49.7%仍处荣枯线下,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扩张至50.5%[4] - 5月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上升至0.6%,PPI降幅扩大至-3.3%[4] - DR007低位震荡,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稳定在1.7%左右[4] - 5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5923亿元,政府债券为主要拉动力,企业债券融资减少[4] - 6月通过MLF与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超3000亿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