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产业趋势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资产研究】流动性宽松延续,A股关注弹性——全球大类资产追踪双周报(9月第二期)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9-25 21:09
戴康 CFA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董事总经理(MD)、首席资产研究官 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成长股,建议采用优化版的"杠铃策略",适度减少高股息比例,增加杠铃另一端弹性品种的 配置比例。 根据彭博风格因子收益率归纳,A股仍处于弹性风格窗口。 7月份以来A股展示了相较港股更鲜明的 风格,也在微观市场层面体现了居民储蓄搬家效应,散户入市板块可以有一定轮动,但暴露因子恒定为高流动 性,高增长(故事)性和高波。绝对收益导向下如何升波可能将成为趋势性命题。 ● 焦点图表:全球大类资产动态全追踪。 (1)(9.15-9.23),SOFR-OIS利差有所走阔,美元流动性有所收紧; (2)(9.15-9.23),美国金融状况指数回升,反映美国总体金融状况有所缓和;(3)(9.15-9.23),花旗美国 经济意外指数持续录得正数,但有下降趋势,反映美国经济报告数据边际弱于市场预期;(4)(9.15-9.23), 美联储于9月与10月降息预期提升;(5)开年以来,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大,压制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报告摘要 ●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与宏观交易主线:(9.15-9.23),美联储9月18日如期降息25个基点之后,全球资产 ...
2025年A股四季度投资策略:坚守主线,挑战新平台
华安证券· 2025-09-15 19:5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四季度A股市场有望继续挑战新平台 坚守AI产业趋势和景气改善的主线是最佳配置策略[2][4] - 四季度重要边际变化包括美联储降息幅度与节奏及十五五规划建议对2026年经济与政策的预期 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市场流动性充裕和主题性机会涌现[4] - 成长风格预计继续占优 重点关注AI全链条 TMT 机器人 军工等机会[77][78] 经济形势 - 预计2025年下半年经济增速稳步回落 三季度GDP增速预计4.8% 四季度进一步回落至4.6% 全年可实现5%增长目标[8][10][11] - 内需偏弱态势尚未扭转 消费回升有限 1-8月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约1.9万亿元 但消费者就业指数处于2024年下半年以来偏低位置[13][18] - 投资面临全方位下滑压力 制造业投资受开工率不足和出口前景不确定影响 基建投资受极端天气和土地收入下滑掣肘 房地产投资降幅恐继续扩大[18] - 出口全年维持偏高景气 但四季度增速恐小幅下滑 1-8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5.3% 但对东盟和欧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4.7%和7.7%[24] - 通胀难见明显起色 预计全年CPI均值0% PPI均值-2.6% 四季度CPI难以突破1% PPI年内仍难以回正[25][31] 政策环境 - 美联储9月大概率重启降息 市场押注年内降息50-75BP 失业率升至4.3%迫近自然失业率支撑降息决策[33][36] - 通胀仍有隐忧 单次降息50BP概率低 连续降息25BP概率大 8月美国CPI同比2.9%和核心CPI同比3.1%均符合预期[37][41] - 人民币汇率大概率回升 美联储降息带动中美利差倒挂收窄 央行仍有引导汇率升值诉求 中间价与即期汇率之差表明合意水平仍有差距[42][47] - 汇率大幅升值破7仍有赖于基本面强支撑 但经济基本面尚未见到明确向好拐点[52] - 人民币汇率回升吸引外资流入 汇率升值阶段外资净流入规模较大 境外持有境内股票规模与汇率正相关性较强[56][61] 产业规划 - 十五五规划预计10月形成建议 2026年3月正式发布 经济增速目标不会低于4.5% 扩大消费在政策发力中的重要性明显抬升[69][72] - 产业层面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力 重点关注传统制造业升级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大领域 包括AI 低空经济 量子信息等方向[73][74]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财政货币双积极 超长期特别国债不低于1.3万亿元 赤字率维持4% 产业政策聚焦扩内需与反内卷[75] 配置策略 - 推荐配置AI产业趋势和景气支撑两条主线 包括算力基建 AI应用 稀土永磁 贵金属 军工 券商 电源设备 海风风电 轮胎 农药 工程机械 牛肉及乳制品等[3][77] - 成长风格预计继续占优 2024年9月至今成长行情指数上涨92% PEttm上涨118% 正处于估值驱动第一阶段[78][88] - 坚持持有成长风格是最优策略 过去8次良性调整和后续占优阶段合并行情中 成长风格5次涨幅居首3次第二[91] AI产业链 - AI基建端算力需求高增 带动PCB和CPO景气扩张 2023-2028年HDI和18+多层板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6%和14% 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235亿美元同比增32%[93][98] - 液冷正加速成为智算中心标配 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CAGR预计46.8% 2029年市场规模162亿美元[106] - 光纤景气度呈扩张趋势 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空芯光纤和多模光纤等新技术有望快速推广[101][106] - AI应用端游戏行业景气现拐点 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14.1% 用户规模达6.79亿人[108][112] - 机器人板块与AI行情关联性强化 2024年9月以来与计算机指数相关性达0.87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63.4亿元[115][127] 细分领域 - 稀土领域具备断层优势 无论中美关系如何变化均形成催化 稀土出口金额和量持续改善[128][132] - 贵金属如黄金受益全球央行购金和美联储降息 2020Q1至2024Q4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加1343.3吨 除美联储外全球央行黄金储备首次超过美债[133][139] - 券商及金融IT景气度攀升 两融余额和市场成交额持续新高 证券行业营收和盈利双双高增[144][148]
沪指盘中再创十年新高,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仓?
凤凰网· 2025-09-13 07:43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沪指于9月12日盘中刷新十年新高至3892.74点,但收盘跌0.12%报3870.6点 [1] - 深证成指盘中站上13000点创2022年以来新高,收盘跌0.43%报12924.13点 [1] - 创业板指收盘跌1.09%报3020.42点,科创50指数涨0.9%报1338.02点 [1] - 本周三大指数均实现周线上涨,呈现"权重搭台、成长唱戏"格局 [3] 估值水平分析 - 恒生科技周涨5.31%,PE 22.67处于2010年以来28.1%分位数,PB 3.32处于71.3%分位数 [4] - 创业板指周涨2.10%,PE 42.68处于40.2%分位数,PB 5.31处于60.0%分位数 [4] - 沪深300周涨1.38%,PE 14.18处于80.3%分位数,PB 1.47处于45.3%分位数 [4] - 上证指数周涨1.52%,PE 16.59处于88.3%分位数,PB 1.49处于48.4%分位数 [4] - 沪深300历史市盈率对比:2015年高点19倍,2018年4400点对应15.79倍,2021年高点17.44倍 [6] 资金面与市场情绪 - 量能较前期高位下降,反映资金对高位追涨持谨慎态度 [4] - 8月以来增量资金踊跃进场,全市场成交额创新高 [6] - 若两市成交额回落至2万亿元以下,需关注风格切换至防御型资产的可能性 [8] 机构观点与市场展望 - 多家机构认为市场仍处上行周期,未来A股缓步上行是大势所趋 [2] - 短期市场进入自我强化正循环,有望延续上涨趋势 [6] - 9月市场波动预计加大,但金九银十行情值得期待 [6] - 市场需等待量能配合与政策催化以突破关键压力位 [8] 投资策略建议 - 采用"核心+卫星"配置: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消费),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10] - 关注科技+医药+消费+红利四维度主线 [10] -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 [10] - 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有色、化工、钢铁、建材) [10] - 拥抱低渗透率赛道:AI、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半导体自主可控、可控核聚变、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 [11] - 三大重点方向:前沿科技类(AI超级周期、深海深空、脑机接口)、底部反转类(锂电储能、化工、医疗器械)、出海成长类(家电、汽车、电子、医药) [11] 持仓策略选择 - 取决于自身风险偏好:不能接受高波动的投资者应考虑止盈离场,转向低波动品种(固收+、债券基金、货币基金) [8] - 风险承受能力较大且认可长期上涨趋势的投资者可继续持仓 [8]
为什么我们在全市场都聚焦海外算力的时候重点提示国产算力?
2025-09-11 22:33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人工智能算力行业 特别是国产AI算力芯片和基础设施领域[1][2] * 纪要核心讨论的公司包括寒武纪 海光信息 盛科通信 芯源股份(新元股份) 兆易创新 中芯国际等国产算力产业链公司[1][3][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东吴证券在全市场聚焦海外算力时重点提示国产算力板块的投资机会 认为其行情强度与持续性将优于上一轮[1][2] * 核心逻辑基于AI产业趋势强劲及AI芯片视角转换 需求端有字节跳动预计2026年日捐500万亿Token、千问发布万亿大模型等事件印证[1][2][5] * 供给端国产先进技术进入扩产快车道 高端国产卡供应得到保障 中兴N+2计划持续扩展产能[1][2][5] * 国产算力芯片板块正以“超级点”视角展开 昆仑芯发布32卡产品、曙光推出96卡超级本等事件表明该趋势[5][7] **重点推荐标的及逻辑** * 首推“四大天王”标的:源王、熙源股份、盛科通信、兆易创新[1][3][17] * GPU角度优选寒武纪 预计其2026年收入500亿人民币 利润200亿人民币 若给予50倍PE市值可达1万亿人民币[1][5] * 预期差和低估值角度选择海光信息 其受益于AI大趋势 本周涨幅达20% 催化因素包括互联网大厂GPU下单预期、曙光并购推进、股权激励计划及大客户战略合作[1][6] * 盛科通信在大机柜超级点交换芯片领域占据优越位置 因大型互联网公司倾向于解耦采购AI基础设施 且国内自主可控趋势及运营商数据中心交换机全面国产化 美国禁售先进芯片也加剧替代需求[3][9][10] * 假设2027年国内超级点机柜出货达3万台 对应200万颗交换芯片 总市场规模约43亿美元 若盛科占据50%市场份额将带来150亿营收弹性和50亿利润弹性[3][12] * 芯源股份(新元股份)在AIGC领域表现出色 停牌期间有并购进展、博通财报乐观及新签订单激增等催化 其Q2末手持订单金额创历史新高 新签订单同比增长86%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64%[4][13] * 存储领域推荐兆易创新 其在端侧和云端布局卡位优势明确且几乎没有竞争对手[14][15] * 新增推荐中芯国际 因其在国产算力扩产和良率提升方面具备显著优势[15][16][17]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ETH杠X超级点项目进展迅速 其原型机已于2025年4月亮相 使用16颗25.6T纯国产交换芯片 2025年预计几百台用于垂直行业 2026年有望实现至少5000台以上出货并升级至51.2T级别 未来出货量将达万台级[11] * 互联网大厂和ODM厂商积极推动超级链布局 国产互联网方案逐渐涌现 如腾讯相关产品预计2026年达数千台出货 华为超级点项目发展超预期[8] * 交换芯片技术持续迭代 从25.6T到51.2T再到102.4T 性能显著提升[8] * 以太网协议方案相比PCIe更适GPU组网需求 是行业发展趋势[10]
市场回暖,提前结募、“日光基”频现
证券时报· 2025-09-11 08:01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9月以来权益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 出现1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现象 [1][2] - 市场显著反弹推动投资者信心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1][4] -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主动布局热门赛道加快发行节奏 [1][4] 提前结募基金具体情况 - 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募集结束时间从9月19日提前至9月10日 [3]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募集截止日从9月12日提前至9月9日 [3]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均出现"日光基"现象 发售当天即触及募集规模上限 [3] 新发基金规模数据 -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达47只 占比近90% [6] - 权益类基金合计发行规模约352亿元 [6] - 15只新成立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140.23亿元 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6]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最大主动权益基金 [6] - 另有11只权益基金成立规模超10亿元 [6] 资产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8][9]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投资机会 [9] -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布局 [9] - 供给侧受限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包括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 [9] - 杠铃策略持续 聚焦被低估的大盘成长资产和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 [9]
市场回暖!提前结募、“日光基”频现!
券商中国· 2025-09-11 07:28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迎来暖流 9月以来出现"日光基"和提前结募现象 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1][2] - 多达10只权益类基金选择提前结束募集 权益基金回暖已成为普遍现象 [2][3] -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主动布局热门赛道 加快产品发行节奏 共同促成基金发行火热景象 [2][5] 基金提前结募具体情况 - 9月以来已有13只基金公告提前结募 其中10只为权益基金 [5] - 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原定9月19日结束募集 提前至9月10日结束 [4] - 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原定9月12日结束募集 提前至9月9日结束 [4]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均因触及募集规模上限 在发售当天便迅速结募 [5] 新发市场规模数据 - 截至9月10日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47只 占总发行数量近九成 [7]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约352亿元 [7] - 15只新成立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规模140.23亿元 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月度新高 [7]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认购规模超80亿元 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成立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7] - 另有11只9月以来新成立的权益基金成立规模超过10亿元 [7]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如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仓位布局高弹性赛道如数字经济和专精特新 [8]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 [8] -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的合力驱动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 [8] - 处于低位的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包括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 [8] - 杠铃策略预计持续 聚焦被低估的大盘成长资产及未来1-2个季度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 [9]
提前结募与“日光基”频现 权益基金发行普遍回暖
证券时报· 2025-09-11 06:38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9月以来权益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 出现1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现象 [1] - 市场显著反弹推动投资者信心回升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1][3] - 13只基金公告提前结募 其中10只为权益基金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出现"日光基"现象 [2] 新发基金规模数据 -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47只 占比近九成 [4] - 权益类基金合计发行规模约352亿元 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4]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认购规模超80亿元 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最大主动权益基金 [4] - 11只新成立权益基金规模超10亿元 包括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富国国证机器人ETF等产品 [4] 基金经理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或杠铃策略进行均衡配置 兼顾安全与收益 [5][6] - 核心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卫星仓位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6]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布局 [6] - 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有色、化工、钢铁、建材) [6] - 信心前置与流动性驱动行情持续 聚焦被低估的大盘成长资产和业绩突出的新兴科技资产 [6][7]
提前结募与“日光基”频现权益基金发行普遍回暖
证券时报· 2025-09-11 02:12
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 9月以来多达10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权益基金回暖成为普遍现象 [1]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因触及募集规模上限在发售当天迅速结募 "日光基"再次频现市场 [2] - 市场显著反弹后投资者信心明显回暖 对权益类产品需求增加 基金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1][2] 权益基金发行数据表现 - 截至9月10日 9月以来新成立54只基金 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47只 占总发行数量近九成 [3]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9月以来合计发行约352亿元 其中15只混合型基金合计发行140.23亿元 [3] - 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9.35亿元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最终成立规模49.55亿元 为年内最大主动权益基金 [3] 基金经理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配置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4][5]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 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的合力驱动 [5] - 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可能有机会 [5] 市场展望与投资逻辑 - A股市场突破3800点创十年纪录 体现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经济基本面修复成果 市场有望呈现结构性慢牛特征 [4] - 信心前置与流动性驱动行情有望持续 权益资产在国内大类资产比较中占据愈发重要地位 [5] - 大盘成长中存在多元化投资机遇 极致成长与大盘成长逻辑是共荣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6]
9月攻略|博时基金曾豪:平衡好节奏和结构,警惕三大利空因素
新浪基金· 2025-09-10 16:48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市场突破3800点并创下多项十年纪录 体现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的积极成果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经济韧性显现 估值优势犹存 [2] - 流动性宽松环境下 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形成合力驱动 [2] 后市格局与配置策略 - 市场有望呈现"稳中趋优"格局和"结构性慢牛"特征 [2] - 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仓位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2] - 关注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投资机会 [2] - 低位大宗商品可能受益流动性改善 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有色、化工、钢铁、建材) [2] - 与内需相关度不高的新消费板块经历调整后具备投资价值 [2] 操作节奏与评估指标 - 建仓需平衡节奏和结构 在市场回调时加仓更有利于控制波动率和优化夏普比例 [3] - 避免追高估值和热度高位方向 布局估值低位且存在基本面改善可能的方向 [3] - 净利润增速是判断基本面拐点和趋势的重要指标 A股多数行业净利润增速呈现周期变化规律 [3] - ROE是判断股票中长期回报率的重要指标 [3] 风险因素警示 - 需警惕全球增长分化与贸易摩擦加剧 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反复风险 [4] - 国内房地产行业仍存在压力 需要密切跟踪 [4] - 防范市场从"慢牛"走向"快牛"带来的估值风险 [5] - 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时点不确定性 若推迟降息或降息幅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美债收益率攀升并压制成长股估值 [5]
博时基金曾豪:平衡好节奏和结构,警惕三大利空因素
中国经济网· 2025-09-10 14:19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市场突破3800点并创下多项十年纪录 体现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的积极成果 [1] - 市场呈现"结构性慢牛"特征 受政策红利释放、经济韧性显现和估值优势支撑 [2] - 流动性宽松环境下 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形成合力驱动科技成长行情 [2] 行业配置策略 - 采用"核心+卫星"配置策略 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和部分消费) 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2] - 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 包括有色、化工、钢铁、建材等行业 [2] - 医药和消费电子板块值得关注 与内需相关度不高的新消费板块出现调整后具备投资价值 [2] 操作方法与指标关注 - 建仓需平衡节奏和结构 在市场回调时加仓更有利于控制波动率和优化夏普比例 [3] - 避免追高估值和热度高位方向 布局估值低位且存在基本面改善可能的领域 [3] - 净利润增速是判断基本面拐点和趋势的重要指标 ROE是判断股票中长期回报率的关键指标 [3] 潜在风险因素 - 需警惕全球增长分化与贸易摩擦加剧 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反复的可能性 [3] - 国内房地产行业仍存在压力 需密切跟踪基本面变化 [3] - 市场从"慢牛"走向"快牛"可能带来估值风险 [4] - 美联储政策转向时点存在不确定性 若降息推迟或幅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美债收益率攀升并压制成长股估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