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作物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新技术可助减少农田一氧化二氮排放
新华社· 2025-09-15 10:38
对比实验显示,就与大豆共生的一氧化二氮分解能力强的根瘤菌所占比例来看,未改造大豆的比例约为 55%,而新品种大豆这一比例提升至92%;大豆收割后对比农田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发现种植新品种 大豆的农田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只有未改造大豆农田的15%。 公报说,大豆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新方法能削减大豆农田一氧化二氮排放量,有助于减缓全球气 候变暖。相关论文已发表于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完) 研究团队发现,一部分根瘤菌拥有将一氧化二氮分解成氮的能力,而氮气本身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不会 加重温室效应。于是他们利用根瘤菌共生中的"共生不亲和性",培育出新品种大豆,让分解一氧化二氮 能力强的根瘤菌优先与大豆共生,取代农田中大部分原有的无一氧化二氮分解能力或能力很弱的根瘤 菌。 新华社东京9月15日电(记者钱铮)一氧化二氮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主要源于农业活动排放,其使 地球变暖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约265倍。日本一项新研究开发出让分解一氧化二氮能力强的根瘤菌优先 与大豆共生的技术,能减少农田一氧化二氮排放量,有助于减缓气候变暖。 日本国立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带广畜产大学等近日发布联合新闻公报介绍,氮是植物生长 ...
武汉科学家找到油菜白菜等作物“患癌”的关键基因
长江日报· 2025-09-02 08:28
核心研究成果 - 科研团队鉴定出导致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关键感病基因GSL5 该基因被根肿菌效应蛋白劫持以关闭植物抗病通路[1] -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GSL5基因 使植物重启抗病通路并创制出广谱高抗或免疫的新种质[2] - 田间试验证实敲除GSL5基因对油菜生长发育和油菜籽产量无负面影响[2] 技术突破意义 - 打破传统种间杂交抗病育种模式 开辟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抗性的生物育种新途径[2] - 实现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广谱抗性改良和高效持久防控技术的重大突破[2] - 为保障我国优异基因和种源自主可控提供核心科技支撑[2] 病害经济影响 - 根肿病造成我国每年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严重威胁食用油及蔬菜供给安全[1] - 该病害是由根肿菌引起的毁灭性土传病害 具有抗源单一和抗性丧失快等防控难点[1] 学术认可 - 研究成果获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3]
面对面丨青稞为何要保留延续四千多个品种?解码“西藏粮仓”密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5 16:16
青稞种质资源基地建设 - 西藏林周县建成全球最大青稞种质资源基地 包含4000余个品种 由西藏农科院达瓦顿珠推动建成 [2][25] - 种质资源被各国认定为"农业命根子"和"战略基因库" 不同品种携带抗病等特殊基因 可应对突发性植物瘟疫保障粮食安全 [2] - 基地面积达700亩 汇集半野生青稞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品种及新品种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功能 [25] 青稞产业重要性 -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作物 具有极强高原气候适应性 作为藏族传统主食已有三四千年历史 [4] - 青稞在藏区具备多重功能 既是粮食和牲畜饲料 也可作为货币交换酥油和牛肉 对民生经济至关重要 [6] - 西藏青稞经历三次品种更新换代 亩产从和平初期不足100-200斤提升至当前700-800斤 良种覆盖率达80%-90% [24] 科研团队发展历程 - 首席科学家尼玛扎西(青稞王子)曾个人资助达瓦顿珠18000元完成三年研究生学业 并引导其深入田间开展实践研究 [12][14][16] - 达瓦顿珠在中国农科院获博士学位后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坚持将科研与农户需求结合 开展品种杂交与精准鉴定 [16][27] - 科研传承自20世纪50年代 依托老科学家科考资料持续进行品种改良 实现多代科学家接力研究 [27] 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 通过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杂交育种 聚合不同品种优势基因 培育更友好新品种 [27] - 建立全球最大基因库保存稀有遗传资源 为未来品种改良提供无穷可能性 [2][27]
甘肃张掖:采收马铃薯
人民网· 2025-08-25 09:52
甘肃张掖:采收马铃薯【2】 甘肃张掖:采收马铃薯【3】 甘肃张掖:采收马铃薯 甘肃张掖:采收马铃薯【4】 ...
青稞为何要保留延续四千多个品种?解码“西藏粮仓”密码
央视新闻· 2025-08-25 08:05
青稞种质资源基地建设 - 西藏林周县建成全球最大青稞种质资源基地 包含4000余个品种[1] - 种质资源被各国认定为"农业命根子"和"战略基因库" 具备应对植物瘟疫的"救命基因"功能[1] - 基地面积达700亩 汇集半野生品种 20世纪中老品种及新品种[24] 青稞产业经济价值 -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作物 具有三四千年种植历史 为藏族传统主食[3] - 具备多重经济功能:可直接销售 充当货币交换酥油牛肉 同时作为牲畜饲料[5] - 亩产从和平初期不足100-200斤提升至当前700-800斤 良种覆盖率80%-90%[23] 科研体系发展历程 - 西藏青稞经历三次良种换代 后两次由首席科学家尼玛扎西主导[23] - 种质研究始于1950年代科考 持续通过70-80年代追踪 依托老科学家遗留资料体系[27] - 形成产学研协同体系:基地开展精准鉴定 杂交育种 新品种培育等全链条科研[29] 人才培养机制 - 达瓦顿珠作为首位西藏籍南京农大农学研究生 获个人资助18000元完成学业[9][11][13] - 科研人员坚持田间工作模式 深入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15][17][19] - 继承尼玛扎西2011年建立的科研队伍建设理念 实现多代科学家接力[13][24]
2025年巴西农作物产量预计创纪录
商务部网站· 2025-08-24 00:48
巴西农作物产量预测 - 2025年巴西农作物总产量预计达3.405亿吨 创历史最高纪录 同比增长16.3% [1] - 农作物收获面积达8120万公顷 同比增长2.7% [1] 主要作物产量表现 - 大豆产量1.655亿吨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4.2% [1] - 玉米产量1.376亿吨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9.9% [1] - 高粱产量490万吨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23.6% [1] - 棉花(籽棉)产量950万吨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7.1% [1] 其他作物产量增长 - 水稻产量1250万吨 同比增长17.7% [1] - 小麦产量770万吨 同比增长2.3% [1]
Pro Farmer:预计2025年明尼苏达州玉米单产为202.86蒲式耳/英亩
新华财经· 2025-08-22 09:25
作物单产预测 - 明尼苏达州2025年玉米单产预计为202.86蒲式耳/英亩 较2024年实际单产164.90蒲式耳/英亩增长23.0% [1] - 明尼苏达州2025年大豆平均结荚数预计为1247.86个 较2024年实际结荚数1036.59个增长20.4% [1] 农业数据对比 - 玉米单产同比增加37.96蒲式耳/英亩 [1] - 大豆结荚数同比增加211.27个 [1]
Pro Farmer:预计2025年爱荷华州D1区域玉米单产为197.89蒲式耳/英亩
新华财经· 2025-08-21 09:20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Pro Farmer公司作物巡查显示,预计2025年爱荷华州D1区域玉米单产为197.89蒲式耳/英亩,2024年巡查 为176.59蒲式耳/英亩。预计该区域2025年大豆平均结荚数为1279.25个,2024年作物巡查为1108.76个。 ...
Pro Farmer:预计2025年印第安那州玉米单产为193.82蒲式耳/英亩
新华财经· 2025-08-20 09:12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美国Pro Farmer公司作物巡查显示,预计2025年印第安那州玉米单产为193.82蒲式耳/英亩,2024年为 187.54蒲式耳/英亩。预计2025年印第安那州大豆平均结荚数为1376.59个,2024年为1409.02个。 ...
USDA周度大豆玉米生长报告-20250819
国投期货· 2025-08-19 19:35
分组1 - 报告展示了大豆和玉米不同生长阶段(播种率、出苗率、开花率、吐丝率、结荚率、蜡熟率)与5年平均及去年同期的对比数据,时间跨度从4月到8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