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海浪变身“移动充电宝”
人民网· 2025-08-13 06:24
张 玲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它高27米,重约6000吨,平面面积超3500平方 米,相当于约8个篮球场大小。 除了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都是可利用的海洋绿色可再生能源。截至目前,我国 波浪能、潮流能、潮汐能运行装机规模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二和第三,海洋能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 同步,积累了较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为实现规模化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印发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 千瓦。支持海洋能利用试点工程建设,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稳步提升工程规模,以规模化推动成本下 降,带动产业化发展。 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 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扎实推进试 点地区海洋能资源普查,适时在全国沿海地区推广;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和波浪能同场开发,提升海洋资 源开发效率;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加快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波浪能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引起海水沿水平方向 ...
嘉泽新能董事长陈波: 三重跃迁 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新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5:38
公司转型与商业模式 - 公司从"塞北风电商"转型为"全国能源解决方案商",核心价值在于创新的"滚动开发+核心持有"商业模式、强大的运维能力和五大业务板块协同 [1] - 通过资产流动化、业务全国化和价值链延伸这"三重跃迁"重构发展逻辑,用现金流思维重构重资产行业 [1] - 2020年"双碳"目标促使公司重新定位,提出兼具开发销售和持有运营双重角色的新能源平台模式,保留核心发电资产提供稳定现金流,同时通过资产出表变现形成滚动放大效应 [2] 核心能力与业务板块 - 公司风机利用率近15年稳定在98%-99%,高于行业均值3个百分点以上,秘诀在于精细化、标准化的运维管理体系 [2] - 五大业务板块包括: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新能源电站运维管理服务、屋顶分布式光伏、新能源产业基金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 [2][3] - 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是核心板块,运维管理服务提升内外部资产盈利能力,屋顶分布式光伏拓展发电业态,产业基金和产业园区整合产业链资源 [3] 全国化布局与业绩表现 - 业务从宁夏区域扩展至全国23个省份,宁夏并网装机容量占比从90%降至50%左右 [4][5] - 运维业务管理第三方电站规模近1GW,卓越的运营能力与全国化布局共同夯实"隐形护城河" [5] - 上市以来并网装机容量从不足1GW增至2.28GW,营业收入从8亿元跃升至24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65亿元攀升至6.3亿元 [6] 未来发展布局 - 公司在建及待建风电装机2GW,未来三年陆续投产保障持续成长 [7] - 积极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布局"新能源+"绿色燃料领域,看好绿色甲醇等绿色燃料需求,将绿电与化工结合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7] - 12亿元定增项目获上交所审核通过,由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全额认购,补充营运资金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6]
三重跃迁 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新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5:06
从"塞北风电商"逐步转型为"全国能源解决方案商",嘉泽新能董事长陈波这样总结公司发展十五年的历 程。他强调,嘉泽新能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创新的"滚动开发+核心持有"商业模式、强大的运维能力和 五大业务板块协同,逐步转型综合性新能源电力供应商。 "用现金流思维重构重资产行业"——这是陈波对公司发展路径的精辟概括。他表示,嘉泽新能正通过资 产流动化、业务全国化和价值链延伸这"三重跃迁",重塑自身发展坐标系,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本报记者 何昱璞 重构发展逻辑 打造独特增长模式 嘉泽新能是一家致力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售电及其配套服务的综合性新能源电力供应商。2025年是嘉泽 新能上市的第8年,也是公司成立的第15年。陈波认为,嘉泽新能不应再被简单归类为传统的公用事业 板块。 "我内心认为一个公司最重要的价值是长期性、稳定性和增长性。"他坦言,早期嘉泽作为新能源发电企 业,确实具有类似公用事业的属性——重资产、收益率相对固定、成长性受限。这直接导致了2018年定 增的遇冷,因为投资者看不到每股收益的显著提升:新增资产带来的利润增长被同步扩大的股本稀释。 "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陈波回忆说,"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 ...
河南出台20项举措支持企业降本增效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05
《措施》明确,对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示范项目,按照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15%给 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鼓励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在"小巨人"称号有效 期内,以支持项目建设方式,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 元。加快医疗、农业、制造、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根据建设任务、赋 能效果、推广应用等情况,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加力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方面,《措施》明确,加强电气水等要素供给服务保障。鼓励企业按照源网荷储 一体化模式,就地就近建设光电、风电、生物质发电、余热余压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提高企业 使用绿电比例。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本报记者 董添 8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河南省支持企业降本增效若干政策措施》。《措施》从转型升 级、资金、用能、物流、人力等十方面提出20项举措,推动要素端、服务端、产业端、管理端协同发 力,降低企业成本。 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措施》提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鼓励重点产业链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成立省级制造业创 新中心,以支持项目建设方式, ...
白山松水育出绿色能源 吉林推动"风光氢储"并进
中国新闻网· 2025-08-05 15:24
吉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 - 截至6月底吉林省发电装机容量达4880 94万千瓦 同比增长9 62% 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3120 53万千瓦 同比增长15 79% 占总装机容量的63 93% [1] - 吉林省能源结构从"一煤独大"转向"风光氢储"多元发展 在建拟建的绿色合成氨 绿色甲醇和绿色航煤项目数量及产能居全国前列 并入选全国氢能平台首批5个试点省份 [1] 重点项目进展 - 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于7月15日竣工投产 产出全国首批规模化绿色甲醇 [3] - 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7月26日投产 年产18万吨绿氨为全球最大规模单体项目 预计年减碳65万吨 [3] -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风机吊装和储罐安装进入尾声 预计9月底投产 [3] - 中广核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0万千瓦光热项目采用"光热+新能源"模式 为东北首座光热电站 投产后年均提供1 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3] 能源产业转型特征 - 吉林省能源产业实现三大转变:传统能源保底转向新能源牵引 新能源基地建设转向全产业链延伸 新能源单体项目转向关联产业耦合 [3] - 全省打造10个省级统筹绿能产业园区 形成"三新一强"特征(新结构 新形态 新体系 强供应链) 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成型 [4]
媒体报道丨国家能源局发布:上半年全国共计核发绿证13.71亿个
国家能源局· 2025-08-02 12:54
绿证核发与交易情况 - 上半年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2] - 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四川省绿证核发数量均超过1亿个 [2] - 上半年全国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其中单独交易绿证2.42亿个、绿色电力交易对应绿证1.07亿个 [2] 绿证价格趋势 - 绿证价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2025年上半年均价5元/个,6月均价达6.5元/个,较今年最低价增长4.4倍 [2] - 国际可再生能源电力自愿消费倡议组织(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推动需求快速增长 [2] 分布式发电项目绿证进展 - 截至6月底核发分布式发电项目绿证8927万个,但覆盖率仍有待提高 [3] - 国家能源局在浙江、河南、广东三省试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主要举措包括推进项目建档立卡、电量数据归集、分类实施绿证核发和规范绿证划转 [3] - 《浙江、河南、广东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工作方案》已印发,其他地区可参照推进 [3]
国家能源局:截至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11亿千瓦,同比增54.1%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9:08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 [1] - 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占全社会用电量23.7%,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1] - 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470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1] 光伏发电建设和运行 - 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3亿千瓦 [1]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约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1%,其中集中式光伏6.06亿千瓦,分布式光伏4.93亿千瓦 [1] - 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4% [1]
国家能源局:6月核发绿证2.78亿个,环比增长29.33%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6:09
绿证核发情况 - 6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78亿个,环比增长29.33% [1] - 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19.87万个,其中可交易绿证1.96亿个,占比70.64% [1] - 本期核发5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2.02亿个,占比72.70% [1] - 1—6月共计核发绿证13.71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 [1] 绿证交易情况 - 6月全国交易绿证6091万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033万个 [1] - 1—6月全国交易绿证3.48亿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07亿个 [1] - 6月全国单独交易绿证5059万个,交易平均价格为3.40元/个,环比增长24.77% [1]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6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
国家能源局· 2025-07-31 15:54
绿证核发情况 - 2025年6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 78亿个 环比增长29 33% 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19 87万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 96亿个 占比70 64% [1] - 本期核发2025年5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2 02亿个 占比72 70% [1] - 2025年1-6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13 71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9 58亿个 [1] - 风电6月核发绿证11078万个 1-6月核发57630万个 太阳能发电6月核发6994万个 1-6月核发27964万个 常规水电6月核发8226万个 1-6月核发41994万个 生物质发电6月核发1330万个 1-6月核发8835万个 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6月核发171万个 1-6月核发699万个 [3] 绿证交易情况 - 2025年6月全国交易绿证6091万个 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033万个 [4] - 2025年1-6月全国交易绿证3 48亿个 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 07亿个 [4] - 风电6月交易绿证2927万个 1-6月交易17621万个 太阳能发电6月交易2364万个 1-6月交易14458万个 生物质发电6月交易678万个 1-6月交易2078万个 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6月交易122万个 1-6月交易769万个 [6] - 2025年6月全国单独交易绿证5059万个 交易平均价格为3 40元/个 环比增长24 77% [6]
克罗地亚仍对进口电力有很大的依赖
商务部网站· 2025-07-29 23:19
克罗地亚电力结构现状 - 截至7月初克罗地亚总发电装机容量为5793兆瓦 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81.7%(4733兆瓦) 非可再生能源占比18.3%(1060兆瓦) [2] - 第二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含水电)达2506吉瓦时 同比增长20.3% 其中风电723吉瓦时(+44.3%) 光伏338吉瓦时(+71.6%) 生物质和沼气231吉瓦时(+5.5%) [2] - 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中 核电站贡献758吉瓦时(占比17.4%) 火电285吉瓦时(占比6.5%) [2] 发电结构变化与进口依赖 - 第二季度风电、光伏、生物质及沼气发电总量达1292吉瓦时 首次以29.7%占比成为主导电源 其中光伏占7.76% 风电占16.59% [2] - 同期水力发电1190吉瓦时(占比27.3%) 电力进口754吉瓦时(占比17.3%) 进口额达6400万欧元(均价84.69欧元/兆瓦时) [2] 能源发展建议 - 需加速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 同时加强电网和储能系统投资 以提升能源供给稳定性 [3] - 建设灵活性现代化电网 促进可再生能源整合 降低终端用户电价波动风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