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土地资源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拓展房票适用范围 可拓展至非住宅物业等征拆安置主体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3 17:22
政策核心举措 -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出第八批惠企利民措施 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优化配置、产业用地灵活供应、存量房盘活等政策创新 [1] - 构建“广州自然资源指标银行” 将各类指标及房票、地票等纳入管理 形成指标“生成—归集—流转—使用”的闭环 [1] - 拓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指标池”内涵 并搭载房票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2] 指标银行与指标池机制 - “指标银行”旨在促进各类自然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推动“百千万工程”项目快速落地 [1] - 设立包含建设用地规模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拆旧复垦指标等四类指标的“指标池”制度 [2] - 建立市、区两级“指标池” 允许指标在满足自身需求后结余部分经由市级“指标池”进行跨区交易流转 [2] - 各区可以“先使用后归还”模式使用市级“指标池”指标 破解“项目等指标”难题以保障重点项目落地 [2] 房票制度拓展 - 拓展房票适用范围至非住宅物业等征拆安置主体 以加大房票实施力度 [2] - 对于跨区通兑、跨用途兑换 征拆涉及住宅、商办用房、工业物业的鼓励优先使用房票安置 [2]
四川对建设用地报批开展线上执法审查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1 15:23
系统升级核心 - 四川省建设用地三级联网审批系统执法审查板块上线试运行 聚焦智能化升级 [1] - 通过构建标准数据模型 实现全省执法审查标准统一和流程规范 减少人为干扰和主观判断 [1] - 升级前 违法用地审查主要依托审批系统进行 但智能化审查程度较低 主要依赖人工比对审查 [1] 智能化审查规则 - 优化智能审查规则 按照规则优先和人机交互原则 梳理形成37条由计算机判读的智能审查规则 [2] - 37条规则涵盖附件材料、容缺情形、违法面积及罚款标准、非农痕迹认定等 实现审查过程自动化核验 [2] - 确保审查尺度统一和结果公正 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避免组卷报批违法用地闯关 [2] 数字化与数据整合 - 创设数字化表单 用人机交互的数字化表单替代原来的违法用地情况说明 实现填报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 [2] - 线上系统梳理了临时用地、先行用地、设施农用地及历年批地范围等8类图层信息 构建标准化专题数据库 [2] - 将违法用地查处等矢量数据自动导入审批系统一张图直观显示 按需套合历年遥感影像和专题数据库 [2] 审查方式与效率提升 - 审查人员无须再通过各类举证图件即可直接看图审查 确保图形数据与表单填报数据相对应 [2] - 实现审查方式从主观定性到客观定量的转变 [2] - 建立遥感影像季度更新推送机制 并同步研发AI遥感影像解译软件 实现图斑提取到系统导入的全流程衔接 [2]
天津局以法治规范保障盘活存量土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9 11:27
政策框架与制度建设 -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针对产业适应性、土地供应方式优化、土地成本降低及历史遗留不动产问题等4类共性问题建立盘活制度体系 [1] - 推出12个政策文件并提出23项创新举措 包括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及二级市场完善等 [1] - 重点政策包括《关于盘活存量土地房产有关支持政策》和《关于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资源有关支持政策》 [1] 政策实施与宣传推广 - 举办政策宣讲会覆盖5000余人次 发放"一图读懂"和"政策汇编"材料提供便捷查询服务 [2] - 为221个重点存量项目提供规划服务 保障488平方米存量房产盘活 [2] - 通过建筑面积奖励机制推动低效用地盘活 首例项目奖励3487平方米并于2025年12月投用 [2] 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与案例成果 - 联合11个市级部门出台文件 允许以规划意见函替代缺失的规划许可证并免除罚金 [3] - 和平区大沽路停车楼通过混合利用政策完善手续 解决15年历史遗留问题后于2025年1月获不动产登记证 [3] - 该项目改造后于2025年7月开设"遇见博物馆" 日均参观人数超800人次 [3]
自然资源部:鼓励采取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等
凤凰网· 2025-09-12 08:53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 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2年内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 杭甬温 合肥都市圈 福厦泉 郑州市 长株潭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 成都市 [1] - 试点地区为发展基础较好 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 都市圈或中心城市 改革基础条件较好且具较强代表性 [1] - 试点方案围绕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 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 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 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等提出改革举措 [1] 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试点地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被赋予更大土地资源管理自主权 依据人口存量和变化趋势匹配新增建设用地 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2] - 创新产业用地供应体系 包括长期租赁 先租赁后出让 弹性年期供应 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 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和清单管理 推行产业用地"标准地"模式 [2] - 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 细化低效用地认定标准 推动城镇低效用地腾退 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存量土地盘活 探索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鼓励市场化方式盘活闲置土地 [2] 存量闲置土地盘活进展 - 自然资源部与发改委2024年6月联合发文鼓励地方政府"收 调 供"联动处置闲置存量土地 同年11月要求运用专项债券资金加大收回收购力度 [3] - 截至8月末 26个省市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购闲置存量土地总金额超6100亿元 专项债实际发行约1752亿元 [3] - "十四五"以来累计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 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 上海 江苏 浙江等地存量土地供应占比过半 [3] 政策实施方向 - 自然资源部将指导试点地区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进土地要素有序流动与节约集约高效配置 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支撑 [4]
自然资源部答中经报记者问:促进土地要素有序流动与节约集约高效配置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20:00
孔维东表示,土地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要素市场化 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化探索,不断提升土地要素市场化 配置水平。 他介绍,部分试点地区的探索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在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赋予试点地区更大的土地资源管理自主权,支持根据人口存量和变 化趋势合理匹配新增建设用地;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中经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9月1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 复》。自即日起,两年内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 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同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此次综合改革试点涵盖要素范围广,不仅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还支持试点地区深化探 索数据、算力、空域、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的配置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有助于有效培育和发展新质生 产力。 土地是产业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集聚的重要支撑要素。吹风 ...
多领域突破!自然资源部晒“十四五”成绩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1:47
自然资源家底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1亿亩 [1] - 全面摸清163种矿产数量 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油气 铜 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编制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 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 [2] -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发展格局 "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格局 [2] - 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2] 土地利用效率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4] - 累计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 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 上海 江苏 浙江等省市存量土地供应占比过半 [4] - 推动工业用地从"出让为主"向"租让并重"转变 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4] 生态保护修复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积超1000万亩 [5] - 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 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 滨海湿地76万亩 [5] - "三北"工程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实施27个"山水工程"保护修复面积8000多万亩 [5] 矿产资源勘探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近4500亿元 [6] -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 19个大型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 [6] - 发现"亚洲锂腰带"横跨四川 青海 西藏 新疆四省区 长度2800公里 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6]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4% 占GDP比重7.8% [8]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8] -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290万吨/日 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1.6万亿元 [8] 国土绿化成效 - "十四五"期间完成国土绿化面积5.49亿亩 其中造林面积1.85亿亩 [10] - 森林覆盖率超25% 为全球贡献约25%新增绿化面积 [10] - 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10万亿元 带动6000多万人就业 森林食物年产量超2亿吨 [10] 国家公园建设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运行 整合120多个原有自然保护地 [11] - 建立中央直管和中央委托省级政府代管两种管理体制 形成央地 部门 园地协同联动机制 [11] - 国家公园法正在制定中 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条例同步修订 [12]
江西赣州局公开通报8起土地和2起矿产违法案件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8 15:21
土地违法案件 - 大余县水利局未经批准占用14.23亩土地(含耕地2.61亩)建设防洪河堤,已整改并处罚款 [1] - 龙南市丽仁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批准占用23.5亩集体土地建设景区设施,地上建筑物被没收并处罚款 [2] - 全南县工投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批准占用0.51亩耕地建设工棚,已恢复土地原状并处罚款 [3] - 兴国县永丰社区居民委员会未经批准占用1.2亩耕地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已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 [4] - 宁都县九塘村民委员会未经批准占用1.46亩土地(含耕地1.03亩)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已改正并处罚款 [5] - 于都县宽田乡人民政府未经批准占用0.92亩耕地建设厂房,地上设施被没收并处罚款 [6] - 会昌县湘东村民委员会未经批准占用1.14亩耕地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地上建筑物被没收并处罚款 [7] - 寻乌县民政局未经批准占用3.14亩土地(含耕地2.22亩)建设停车场,地上建筑物被没收并处罚款 [8] 矿产违法案件 - 安远县蔡某某等5人无证开采稀土,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202.14万元,被判刑并处罚金 [9] - 定南县叶某某等10人无证开采萤石矿1300余吨价值160万元,案件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10]
湖北给国企土地上户口 六项试点任务盘活存量土地
长江商报· 2025-07-03 07:43
湖北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改革方案核心内容 -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湖北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服务国有"三资"管理改革试点方案》,旨在通过六项试点措施提升国有资产效率,包括土地资产清查、确权登记、盘活处置、证券化支持、高效利用和"以需定储"机制[1] 资源资产化措施 - 全面清查国企土地资产的权属、面积、用途等基础信息,建立全省统一土地资产管理台账和存量土地数据库,实现动态更新管理[2] - 对符合规划但手续不全的存量建设用地开辟补办手续通道,解决历史遗留的"有地无证"问题[2] - 工业用地扩容增效不再增收土地价款,放宽厂房兼容功能比例至工业建筑面积占比不低于50%,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存量土地改造开发[3] 资产证券化创新 - 支持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将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土地权益转化为标准化金融产品[4] - 具有国家授权投资机构资格的国企可采取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原生产经营性划拨土地[4] - 估算显示全省约50万亩可盘活土地通过证券化等途径可支撑近2000亿元融资规模[4] 改革成效与示范意义 - 2023年已盘活省属及武汉市属企业土地30.47万亩,新增资产价值约600亿元[6] - 构建"资源确权-资产显化-资本流动"转化机制,将闲置土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制度创新具有全国示范意义[6]
内蒙古深化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举办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通过展板、资料发放和互动解答等形式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土地资源保护 [1] - 内蒙古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强化底线约束,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 [1] - 内蒙古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突出对永久基本农田和黑土地的特殊保护 [1] 耕地保护成果 - 内蒙古现有耕地面积1.74亿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7亿亩耕地保护目标任务 [1] - 内蒙古将非农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建设启用了自治区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1] - 内蒙古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任务 [1] 工业用地改革与利用效率 - 内蒙古深入推进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工业项目提质增效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2] - 今年前5个月,全区各类开发区出让新增工业用地134宗,面积1179.14公顷,"标准地"在新增工业用地中的占比达到100% [2] - 内蒙古大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截至6月23日,今年全区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1万亩、闲置土地1.42万亩 [2]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西安日报· 2025-06-26 11:21
全国土地日陕西主场活动 - 活动以"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为主题 通过宣传片 展板 宣传单 咨询台等形式向公众展示陕西省耕地保护 节约集约用地 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成效 [1]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展示了总体规划 耕地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 合理用地 要素保障 不动产登记服务 地灾防治等方面的工作举措 [1] - 法院和检察院等单位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普法宣传 提升公众依法用地和保护耕地意识 [1] 陕西省耕地保护成果 - 近4年全省耕地面积净增加208 6万亩 得益于2万多名田长和10万多名巡田网格员的共同努力 [2] -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推进土地等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保障了5条高铁和多个高质量项目的建设 [2] 政策宣讲活动 - "耕地保护下乡进村"政策宣讲活动首场在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举行 旨在将保护耕地和集约用地理念政策普及到基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