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存量土地

搜索文档
年内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超27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23 00:09
债券发行概况 - 浙江省于8月21日发行26.76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 期限5年 资金用于杭州等7个城市的21个土地储备项目 [1] - 截至8月22日 全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2732.47亿元 涉及1105个项目 53只专项债券 [1] - 蚌埠市于8月18日拨付4.53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 [2] 资金配置与项目覆盖 - 债券资金专项用于土地储备项目 覆盖浙江省内7个主要城市 [1] - 全国范围内债券资金已支持1105个土地储备项目 [1] 政策功能与市场影响 -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成为盘活存量土地与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抓手 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1] - 债券发行调节土地供求关系 缓解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 稳定市场预期 [1] - 通过专项债券收储闲置土地 可进行规划调整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避免资源长期闲置 [2] 战略意义与发展模式 -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通过财政与土地政策协同重塑资源配置逻辑 [2] - 债券发行为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及城市空间优化配置注入强劲动力 [2]
中指研究院:三季度土地出让金增幅收窄 高溢价地块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8:03
核心观点 - 核心城市土地市场保持较高热度 地价屡创新高 房企在核心城市加快补仓 政府通过调规提升土地价值获得市场认可 但整体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仍需政策加力 土拍分化是市场主旋律 [1] 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截至8月17日300城住宅用地推出规划建面2.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0.3% 成交2.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7.0% 降幅较上半年扩大 [3] - 300城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23.3% 增幅较上半年收窄约5个百分点 [3] - 一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增幅均超30% 一线城市增幅超40% [3] - 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均在10%以上 显著高于三四线城市 [3] 土地调规再出让机制 - 地块调规主要通过降低容积率 降低商业比例 放宽计容规则等方式增加项目价值 [4] - 调规再出让分为两类:流拍地块通过调规增加吸引力 收储地块通过调规后重新出让 [4][7] - 深圳宝安区新安街道地块调规后由招商蛇口+华润联合体以86.40亿元成交 溢价率34.81% 楼面地价59586元/㎡刷新宝中纪录 [7] - 宁波江北区地块调规后由宁波城宏置业以19.3亿元底价竞得 楼板价9574元/平方米 [8] - 广州南沙区两宗商业用地拟调整为商住用地 [8] - 自然资源部2024年6月出台政策鼓励地方政府收调控供联动 [9] 高溢价地块分布特征 - 高溢价地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城市 土地出让金占比合计89% [13] - 头部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55.3% 民企占比28.3% [14] - 上海徐汇地块成交楼面价达20.03万元/㎡刷新全国宅地纪录 [15] - 深圳前海地块成交楼面价84180元/㎡溢价率86.1%刷新深圳纪录 [15] - 苏州工业园区地块成交楼面价65242元/㎡刷新江苏省纪录 [17] - 南京鼓楼区地块成交楼面价40215元/㎡刷新区域纪录 [18] 土拍市场分化原因 - 核心城市加大优质地块供应 推出核心区低容积率地块 [18] - 房企采取聚焦深耕策略 集中投资确定性高的核心城市及板块 [18] - 多地优化地块规划设计条件 提升企业对去化速度的预期 [18] - 二线城市土地普遍底价成交 南京24宗宅地中20宗底价成交 武汉10宗中9宗底价成交 [18]
盘活存量,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大的效益
人民日报· 2025-07-31 09:57
土地盘活政策与实施 - 湖南宁乡市通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综合盘活低效土地 2023年以来累计处置22宗土地共1764.9亩 带动固定资产投入增加120.87亿元 预计年新增产值近200亿元[7] - 宁乡经开区开发率达90.19% 城镇开发边界内33.33平方公里已开发30.06平方公里 面临产业发展空间瓶颈[6] - 采用土地置换方式解决海信项目用地问题 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实现跨区域司法协作 45天内化解11年历史遗留问题[5][6] 企业扩产与用地需求 - 海信集团在宁乡经开区建设智能制造综合生产基地 用地486亩 聚焦中央空调核心技术研发与智能制造升级 计划2026年1月投产 年产能200万台[1] - 项目与现有仓储物流设施形成协同效应 分步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中央空调水机领域重要研发制造基地[1] - 远大健科在天津静海区购置100多亩闲置土地 建设智能净水设备制造项目 总投资5亿元 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预计新增年产净水设备18万台及配件6000万件[9][11] 政府服务与审批创新 - 天津静海区通过"拿地即开工"模式压缩审批时限 实现立项备案、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快速办理[10] - 针对容积率限制问题 静海高新产业园协调将地块容积率从1.2调整至2.0 满足企业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需求[10] - 成立专项服务专班破解项目落地难点 2024年已盘活闲置房产26万平方米和闲置土地462亩[11] 产业协同与集群发展 - 智能家电和智能硬件是宁乡主导产业之一 海信自2017年布局家电产业园后持续扩大当地投资[1] - 远大健科作为静海区大健康产业链延链补链企业 年收入超10亿元 拥有300多项专利 产品远销欧美[8] - 新园区整合分散的产销研力量 计划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8][11]
盘活存量 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大的效益
人民日报· 2025-07-30 09:56
土地盘活政策与实施 - 湖南宁乡市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盘活低效土地 2023年以来共处置22宗土地1764.9亩 增加固定资产投入120.87亿元 预计投产后年新增产值近200亿元[1][5][6] - 通过土地置换方式解决海信项目用地难题 将查封地块置换为工业用地 全过程仅用45天化解11年历史遗留问题[2][4][5] - 天津静海区针对盘活项目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 压缩审批流程和等待时间 2024年已盘活闲置房产26万平方米和闲置土地462亩 计划2024年再盘活土地2500亩和厂房10万平方米[9][10] 企业扩产与产业升级 - 海信集团在宁乡经开区建设智能制造综合生产基地 项目用地486亩 聚焦中央空调核心技术研发与智能制造 计划2026年1月投产 年产能200万台[1] - 远大健科在静海区新建智能净水设备制造项目 总投资5亿元 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预计新增年产净水设备18万台和配件6000万件 达产后年产值10亿元[7][8][10] - 企业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实现产能提升和产业链整合 海信新基地与现有仓储项目形成协同效应 远大健科将分散的产销研力量整合为总部经济[1][7][8] 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 宁乡经开区开发率达90.19% 城镇开发边界内33.33平方公里已开发30.06平方公里 面临产业发展空间瓶颈[5] - 智能家电和智能硬件是宁乡主导产业之一 大健康产业是静海区主导产业 远大健科作为产业链延链补链企业获得重点支持[1][8] - 两地均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支持产业升级 宁乡带动法恩莱特新能源科技和长高高压开关集团等企业扩产投资[6][10]
盘活存量,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大的效益(产经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30 05:54
湖南宁乡市闲置土地盘活案例 - 海信长沙智能制造综合生产基地项目占地486亩,聚焦中央空调核心技术研发与智能制造升级,计划2026年1月投产,年产能200万台,与现有仓储物流项目形成协同效应 [1] - 项目面临用地难题,因毗邻地块被欣欣房地产公司持有但长期闲置,涉及多宗查封土地和复杂债权债务关系 [2][3] - 宁乡市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实现土地置换,将工业用地从查封状态释放,45天内完成手续,解决11年历史遗留问题 [5][6] - 2023年以来宁乡市累计盘活低效土地22宗1764.9亩,带动固定资产投入120.87亿元,预计年新增产值200亿元 [7] - 宁乡经开区开发率达90.19%,通过"腾笼换鸟"策略创新法拍资产盘活方式,包括自我升级、并购重组等多元化手段 [6] 天津静海区产业升级案例 - 远大健科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11万平方米智能净水设备制造基地,整合分散产能,预计新增年产净水设备18万台、配件6000万件,年产值10亿元 [8][11] - 企业原用地受限,30亩自有土地分散在2个区域,租用40亩厂房导致生产线拥挤,年出口1500多个标准集装箱面临物流瓶颈 [8] - 静海高新产业园协助企业以市场化方式购入100多亩闲置地块,并通过容积率调整从1.2提升至2.0,满足建筑面积需求 [9][10] - 政府实施"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压缩立项备案、工程规划许可等流程时间,确保项目2月23日准时开工,一期年底竣工 [10][11] - 2024年静海区计划盘活存量土地2500亩、工业厂房10万平方米,已实现盘活闲置房产26万平方米、土地462亩 [11]
2025地市半年报:供应“缩量提质”,存量仍是重点难点
第一财经· 2025-07-01 18:03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规模2.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创历史新低 [7] - 土拍平均溢价率9.2%,同比增加4.8个百分点,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带动溢价,如成都某地块溢价率达75%,杭州多宗地超50% [1][8] - 央国企为拿地主力,民企局部回归(如区域深耕型房企、实业公司),城投公司仍活跃,占比50%(2025Q1),较2024年峰值64%下降 [8][10] 供需结构变化 - 狭义库存(已批未售住宅)5月末降至4.63亿平方米,同环比均降,去化周期25个月,一线城市降幅显著(同降18%) [11] - 广义库存(含未动工土地)压力仍存,城投托底地块开工率低:2021-2024年开工率从48.9%降至8.5%,主因地块资质差、开发能力不足 [12][13][14] 政策与盘活路径 - 国常会提出摸底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自然资源部推出18条措施,已处置2.4万宗存量用地(9.08万公顷),2024年前供地下降19.1% [19][20][21] - 城投盘活方式包括代建合作、专项债收储(全国拟收储1.96亿平方米,金额4700亿元)及转保障房,其中91.35%收储对象为城投/国企土地 [22][23][24][25] - 地方政府"控量提质"供地叠加专项债支持,成为去库存核心手段,建议优先聚焦核心城市地块并加大对民企支持 [25]
年内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超千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12 00:4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 - 截至6月11日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1083.48亿元涉及442个项目24只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的占比达7.75% [1] - 专项债券作为地方政府收购闲置土地的重要财政工具在盘活存量土地加快土地风险化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 [1] 政策支持与发行机制优化 - 财政部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地方政府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用于新增土地储备项目 [2] - 自然资源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发债要求及资金使用主体完善专项债券申报审核流程以更好支持土地储备工作 [2] - 湖南省发行2025年第一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规模达94.15亿元占全省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资金的41.5%涉及80个项目覆盖126个地块 [2] 地方发行进展与行业影响 - 甘肃省兰州新区上报首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初审专项债券规模为27.54亿元期限5年用于收回收购闲置用地及新增土地储备 [3] - 北京广东四川湖南等地率先重启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后续其余省份将陆续推进土地依赖程度高的省份或将发行更高规模 [3] -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政策有助于加速房地产市场库存去化稳定市场预期改善土地供求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