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

搜索文档
叮咚买菜多产区寻鲜扩容“吃蟹地图”,重构生鲜差异化
贝壳财经· 2025-09-17 21:27
海拔3000米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冰川融水滋养的湖泊中,高原大闸蟹正在生长;临近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景明水产占地3600亩的标准化 池塘里,纯天然的黄河水孕育的黄河口大闸蟹,正以"一天一个肥度"的速度,达到"膏满肉甜"的标准。 今年,叮咚买菜的黄河口大闸蟹销量预计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吃蟹地图"也在叮咚买菜徐徐展开:从老饕们熟知的阳澄湖大闸蟹,到黄河口、青藏高原大 闸蟹,再到叮咚买菜"优中选优"的"五湖大将"……吃蟹几乎没有"空窗期"的背后,意味着叮咚买菜将"寻味中国"正式提升为全国化的商品与供应链战略。 .R I e 6 -222 -- 11 " " " 11 20 025年中国农民主收予(星利 3 Street STECH STEEN 金秋第一段置安 1 - 3 North F films 在黄河口大闸蟹开捕仪式暨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场,叮咚买菜签下超3000万元直采订单。 "吃蟹地图"扩至黄河口、青藏高原 从洪泽湖"六月黄"、清水蟹,到黄河口大闸蟹、青藏高原大闸蟹、新疆天山雪蟹,再到阳澄湖大闸蟹……在叮咚水产商品开发部,有一张按照月份、地域划 分的"吃蟹地图",这不但打破了消费者对于吃蟹只知道 ...
叮咚买菜启动“寻味中国”计划 打造地道食材供应链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7:20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9月13日,在山东东营黄河口大闸蟹开捕仪式暨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场,叮咚买菜 (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平台)签下超3000万元直采订单,并同步宣布升级"寻味中国"计 划,聚焦全国地道食材与地道风味的挖掘与推广。 这一计划是叮咚买菜"好商品"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板块SKU维持在近300支,覆盖水果蔬菜、 肉禽、快手菜、休闲零食等多个核心品类,范围覆盖全国。此次发布标志着叮咚买菜将"寻味中国"正式 提升为全国化的商品与供应链战略。 作为"寻味中国"的首批落地案例,叮咚买菜将大闸蟹供应链升级列为今年重点。其中盐碱地养殖的黄河 口大闸蟹肉质紧实鲜甜,带有独特的咸鲜风味;凭借水域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早的自然条件,比阳澄 湖等主流湖区提前15天至20天上市,成为市场公认的"第一笼鲜"。今年,叮咚买菜的黄河口大闸蟹销量 预计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进一步显示区域风味单品在全国市场的成长潜力。 在大闸蟹的产地版图上,叮咚买菜不断刷新行业认知。过往大众印象里,大闸蟹多出自江浙水域,今年 除了盐碱地养殖的黄河口大闸蟹外,叮咚买菜还将目光延伸至青藏高原。当地以独特的高原冷水环境, 孕育出了肉质细腻、鲜甜 ...
黄河口大闸蟹开捕!叮咚买菜签下超3000万订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5 08:18
9月13日,2025年黄河口大闸蟹开捕仪式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山东东营举办。随着第一笼蟹起网,今年 的黄河口蟹季正式拉开序幕。现场,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与黄河口供应商签下总额超3000万元的合作 订单,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东营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出席并见证。 这是黄河口大闸蟹连续第三年进入叮咚买菜供应链。合作持续深化,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盐碱地孕育的 特色大闸蟹正通过生鲜电商平台走向更多消费者的餐桌,成为山东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产业之 一。 盐碱地孕育的独特蟹味 全国蟹产区矩阵升级 地标好蟹走向更多餐桌 在大闸蟹的产地版图上,叮咚买菜不断刷新行业认知。过往大众印象里,大闸蟹多出自江浙水域,今年 叮咚买菜将目光延伸至全国其他地区。其中,青藏高原以独特的高原冷水环境,孕育出了肉质细腻、鲜 甜别具的"青藏高原大闸蟹",打破了公众对大闸蟹只能出产于低海拔水域的固有印象。 为了让这一稀缺风味走出高原湖泊,进入更多餐桌,叮咚买菜在青藏高原建立了直采合作模式。青藏高 原大闸蟹产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柴达木盆地天然湖泊,水源来自祁连山、昆仑山冰川融水,清澈纯净, 大闸蟹在天然湖泊中慢生长两年半以上,不使用饲料和药物,膏黄饱满、 ...
叮咚买菜20250901
2025-09-02 08:42
**叮咚买菜2025年第二季度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生鲜即时零售电商平台叮咚买菜[1] * 行业为即时零售、生鲜电商赛道[8][9] **核心财务业绩与运营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GMV达65亿元 同比增长4.5% 收入59.8亿元 同比增长6.7%[3] * GAAP净利润1.1亿元 同比增长59.7% 净利润率1.8%[2][3] * 实现连续11个季度GAAP盈利和连续6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3] * 月均下单用户数767万 同比增长5.8% 下单转化率64%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2][4] * 用户月均下单频次4.4次 ARPU为308元[2][4] * 毛利率为28.8%[13] **区域市场表现与策略** * 江浙沪地区贡献公司89%以上的GMV 为核心市场[2][5] * 上海地区GMV增长约3.5% 江苏和浙江合计GMV增长11%[2][5] * 上海地区净利润率达5%以上 江浙两地净利润率接近1%至1.5%[2][5][11] * 上海市场家庭渗透率达30% 苏杭渗透率约20% 下沉市场渗透率不足10% 仍有增长空间[2][16] * 未来核心市场仍为江浙沪 上海主要通过裂变仓扩展 江浙及安徽、江西等地为新开仓区域[16] **用户与商品战略(四季战略)** * 推行"四季战略" 聚焦好商品、好用户、好服务和好心智[2][6] * 核心用户占比30% 贡献68%以上GMV 平均月下单8.1次[2][7] * 特色商品占SKU总量40% 贡献47%以上GMV[2][7] * 2025年上半年淘汰约4,000个SKU 注重商品质量和地域特色 二季度末在架SKU约4,100个[2][13] **核心竞争优势** * **商品力**:生鲜占比55%以上 自有品牌GMV占比21%[2][8][19] * **生鲜能力**:85%以上生鲜产品源头直采 毛利率28%-30%[2][8] * **供应链能力**:拥有12个自营工厂[2][8] * **全链路损耗**:平均损耗控制在1.5%左右 其中生鲜损耗不到3%[8] * **小仓模式**:在上海设有300多个前置仓 实现灵活布局[2][8] **业务构成与未来布局** * 生鲜为核心业务 GMV占比超55% 非生鲜品类占比约27-28% 预制菜占比约17-18%[3][15] * 自由品牌GMV占比21% 剔除生鲜后占比超30%[3][19] * ToB业务收入占比约4%[3][20] * 出海业务处于探索阶段 主要集中在香港、沙特和迪拜 优先采用ToB模式[20][21] **前置仓扩张计划** * 2024年实际开设前置仓130个 超出年初80个的预期[3][17] * 2025年计划开设50个前置仓 上半年完成计划一半 下半年将加速推进[3][17] * 预计未来几年每年保持50个左右的新仓开设速度[3][17] **运营模型与单位经济(UE)** * 上海地区UE已达稳态 毛利率约27% 履约费用率约16% 区域经营利润率约9% 总部费用占比约5% 最终净利润率约5%[11] * 江浙地区UE利润目标为2%左右 目前毛利率约26% 履约费用率17% 区域经营利润率6% 总部费用占比5% 最终净利润率预计在1%到2%之间 并呈逐步提升趋势[3][11] **供应链协同与行业合作** * 通过与李锦记等品牌合作开发新品 与兰州七里河合作打造戈壁菜等方式 扩大行业蛋糕[3][9][12] * 采用直采模式推动产地冷链仓储建设和标准化生产[9][10][12] **组织架构与团队** * 选品团队由十个独立商品开发事业部组成 由十位核心高管牵头 团队规模约两三百人[6][18]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
投资界· 2025-08-31 15:15
社区团购行业兴衰 - 2020年社区团购经历爆发式增长与急速退潮 互联网巨头包括美团 拼多多 阿里 京东 滴滴等纷纷入场并投入巨额资金 但行业整体陷入严重亏损 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800亿[3] - 大厂竞争策略包括高额补贴和激进扩张 京东京喜拼拼悬赏2000万争夺区域市场份额第一 阿里淘菜菜为进入前三投入至少200亿 滴滴将车辆改为广告牌 美团和拼多多广泛招募乡镇团长[4] - 行业在2021年后快速降温 京喜拼拼 橙心优选 淘菜菜出现巨额亏损 中小平台如呆萝卜 十荟团倒闭 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 但刷单等内部乱象也加剧行业困境 京喜拼拼单日GMV曾出现90%水分[10] 商业模式与成本控制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显著降低履约成本 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 运营成本比即时零售低40%[6] - 供应链环节通过精简SKU和预售制归集订单 上游减少中间环节 采用产地直采或单层批发 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8][9] - 生鲜品类作为引流产品面临盈利难题 2020年底主要平台生鲜SKU占比降至40% GMV占比降至30% 接近传统商超水平[17]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行业利润空间有限 美团闪电仓通过销售日用百货将券前毛利率提升至50%以上 而社区团购因生鲜特性难以盈利[14] - 生鲜具有强区域属性 全国饮食习惯分散 供应链高度本地化 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 区域企业如兴盛优选 朴朴 叮咚买菜 胖东来均呈现地域性特征[15] - 社区团购尝试拓展非生鲜品类如女装和数码未成功 用户核心需求仍集中在低价生鲜产品[18] 竞争格局与战略分化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 多多买菜市占率44% 美团优选32% 2024年双方均以减亏为目标 美团优选于2024年6月停止服务[12] - 拼多多与美团战略定位不同 拼多多以农产品销售为核心目的 持续投入供应链优化 美团则将社区团购作为商品零售延伸尝试 现已转向新模式业务[22] - 即时零售快速发展对社区团购形成挤压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 是社区团购的两倍 2024年主要平台单日总订单量突破2亿[22][24] 行业价值与前景 - 社区团购面临即时零售的全面竞争 即时零售凭借日用百货为主品类 外卖引流优势及闲置运力利用 展现出更清晰的盈利路径[24] - 该模式既未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战略船票 也未能实现稳定盈利 最终陷入增长空间被侵蚀的双重困境[24]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
远川研究所· 2025-08-28 21:0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0年社区团购行业爆发后迅速退潮,从战火燎原到监管介入用时不足一年[3]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多多买菜与美团优选市占率分别达44%和32%[31] - 大厂旗下社区团购业务普遍严重亏损,2020-2024年间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累计亏损超800亿元[3][4] 商业模式与成本结构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21] - 运营成本相比即时零售降低40%,通过团长承担"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22] - 供应链环节精简SKU并采用预售模式,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25]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品类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客单价难提升、损耗率难控制、毛利率难保证[39] - 区域属性明显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全国饮食习惯高度分散[41][42] - 生鲜占社区团购SKU比重下降至40%,GMV占比降至30%,接近传统商超水平[45] 企业战略差异 - 美团将生鲜作为向商品零售延伸的手段,2024年将减亏作为首要目标[32][55] - 拼多多以农产品起家,将卖菜作为核心目的,持续优化供应链[54] - 京东曾设UE模型目标毛利率15%,配送成本10%,最终挤出2-3个点利润[33] 外部竞争环境变化 -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是同期社区团购规模的两倍[57] - 即时零售以日用百货为主,美团闪购因盈利清晰被调整至核心本地商业[60] - 即时零售依托外卖高频流量和闲置运力,性价比优于前置仓模式[61] 行业衰退原因 - 疯狂补贴引发监管关注,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28] - 刷单灰产盛行,某平台1000万日GMV中900多万为水分[28] - 高频带低频预期未实现,非生鲜品类面临电商和即时零售双重挤压[47][49]
这几家企业,让地方国资整个投资亏损几十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8 17:20
文章核心观点 - 地方国有资本在热门赛道投资中存在风险预判不足、投后管理薄弱、行业认知偏差等问题 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失败根源对提升投资决策科学性和防范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1] 南京浦口高投投资博郡汽车案例 - 2019年南京浦口高投联合其他资本对博郡汽车累计投入25亿元 核心诉求是在南京打造30万辆产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1][2] - 2020年博郡汽车资金链断裂 创始人承认经营困境 合资公司天津博郡进入清算阶段 800多名员工被买断清退 南京博郡被裁定破产重整 [2] - 博郡汽车在未实现量产情况下同时推进多个车型平台研发 资金分散 车机系统开发滞后 工程车无法通过关键节点 产品上市推迟 [2] - 地方国资过度依赖创始人背景与纸面规划 忽视企业治理结构缺陷、研发整合能力不足、资金管理混乱等隐性风险 [3] - 地方国资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重资产、长周期、高竞争属性认知不足 盲目追求产能布局 未建立动态风险预警机制 [4] 青岛国信投资每日优鲜案例 - 2020年12月青岛国信对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 计划在青岛建设区域总部与供应链基地 [5] - 2022年7月每日优鲜关闭全国几乎所有前置仓 暂停极速达业务 大规模裁员 2023年11月从纳斯达克退市 [5] - 前置仓模式下冷链物流成本、仓储成本、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客单价与订单密度无法覆盖成本 2018年至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 2021年预计亏损38.5亿元 [7] - 每日优鲜持续亏损仍扩张城市数量 而非提升盈利效率 最终因融资断裂崩盘 [7] - 地方国资过度迷信行业头部品牌效应 对商业模式盈利逻辑验证不足 未能有效介入企业经营决策 对资金使用方向和成本控制缺乏话语权 [8] 深创投投资柔宇科技案例 - 深创投看重柔宇科技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技术突破 参与2015年11亿元C轮融资 [8] - 柔宇科技2018年10月发布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 定价8999元起 比三星和华为早四个月 [8] - 2024年6月柔宇科技被裁定受理破产清算 11月正式宣告破产 [11] - 产品市场表现不佳 折叠屏手机因高昂售价、软件适配不足和硬件设计问题难以打开主流市场 销量不佳导致营收不足 [12] - 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脱节 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在良率控制和成本控制方面优势不显著 错过关键技术迭代 [12] - 2021年2月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 融资渠道受阻 资金链紧张 [12] - 资金管理问题 大量资金投入自建生产线导致资金占用严重 融资和资金规划缺乏长远战略 [12] -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累计营收5.17亿元 累计净亏损31.95亿元 2019年营收2.27亿元 净亏损10.73亿元 [12] - 2019年前后开始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款项 加剧财务危机和声誉损害 [13] - 硬科技投资不能只看技术先进性 更要评估商业化可行性 需建立技术加市场双维度评估体系 [13] 苏州元禾控股投资同程生活案例 - 苏州元禾控股参与同程生活2020年6月2亿美元C轮融资 单笔出资约2000-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2.1亿元 [13] - 2021年7月同程生活因经营不善申请破产 [14] - 2021年元禾控股股权投资业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42亿元 [15] - 行业竞争白热化 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等互联网巨头凭借资金优势疯狂补贴 同程生活在价格战中利润承压 [16] - 高速增长建立在补贴与低价竞争基础上 缺乏核心竞争力 运营混乱 供应链管理能力薄弱 大量订单无法履约 供应商货款拖欠 [16] - 母公司不再输血 2021年7月6日更名为蜜橙生活后母集团不再扶持 [16] - 地方国资在风口行业投资中存在非理性跟风倾向 对行业短期热度关注超过长期价值判断 未能充分评估政策监管风险与行业竞争格局 [16] 招商局资本投资速尔快递案例 - 2016年6月招商局资本联合其他机构向速尔快递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 配套150亿元银行授信 目标2018年主板上市 [18] - 2018年速尔快递上市计划流产 母集团友和道通航空业务重组失败 兄弟公司全一快递停摆 现金流迅速恶化 [18] - 2019年起速尔拖欠员工工资、加盟商费用和货款 招商资本等老股东2019年底做过股权质押式输血但资金未实际到账 [19] - 2021年5月18日速尔快递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股东投资价值趋近于零 [19] - 重资产、强网络效应且已出现寡头垄断苗头的行业 差异化小众品牌难敌头部集中化大势 [19] - 对集团型企业必须做母子孙三层穿透尽调 股东会和董事会未能阻止母集团抽调速尔资金去救航空板块和全一快递 [19][20]
线上拼购,重塑餐饮食材供应链
新华日报· 2025-08-27 05:50
公司业务拓展 - 莲菜网全国蔬菜生鲜拼购平台在无锡市锡山区正式运营 这是该公司在河南省外的首个站点 [1] - 平台由禾饴信息科技与莲菜网共同打造 定位为餐饮食材界的"拼多多" [1] - 目标在未来3年内实现平台年成交额300亿元 并计划向杭州、沈阳、长沙、广州等城市扩展 [2]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集采竞价、爆款拼拼、特价甩货"模式 为中小餐饮企业提供采购解决方案 [2] - 通过数字化技术连接源头合作社、批发商户和终端餐饮 形成直连交易生态 [1][2] - 该模式能降低8%-10%的采购成本 60分钟内完成需求提报、报价和开标全流程 [3] 技术应用 - 运用数字化系统实现上游数百家超大型基地实时上链 中游58辆冷链车全程温控 [3] - 应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 提升食材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3] - 推进"数字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三大应用场景 建设区级农产品大数据中心 [3] 区域优势 - 苏锡常地区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域 拥有巨大的消费需求 [2] - 锡山区年交易额突破600亿元 拥有两家一级批发市场和数十家冷链物流企业 [2] - 平台所在地东北塘街道距离三大农贸批发市场均在1.5小时车程内 具备4小时鲜活流通圈辐射能力 [2] 产业影响 - 为苏锡常地区2万余家中小餐饮企业构建从菜园子到菜盘子的直连交易新生态 [1] - 帮助农村合作社产品卖出更高价格 批发商户实现快速回款与增量销售 [2] - 平台入驻仅用82天 体现当地政府的高效服务 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4]
【行业资讯】上周俄罗斯电商圈发生了哪些大事?(0816-0822)
搜狐财经· 2025-08-25 21:06
俄罗斯电商市场增长与平台表现 - 2024年俄罗斯线上化妆品和香水市场销售额突破1.11万亿卢布,同比增长16.8% [1] - 2025年上半年Ozon美妆订单量超1.11亿,活跃买家增长27%,卖家数量达8.7万,商品品类近300万个 [1] - 男性美妆消费成交额翻倍,护发面膜销量增长4倍;儿童化妆品需求同比增长近三倍 [1] - Ozon物流网络覆盖全国,设48个履约中心和7.5万个提货点,区域销售占比从57%提升至61% [1] - 2025年俄罗斯电商市场预计增长28.3%,规模突破9.75万亿卢布,大型平台增速达33% [10] - Ozon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7%,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活跃买家突破6000万 [10] 平台运营与卖家动态 - Ozon出现新型欺诈:诈骗者批量预订商品导致商品"隐形",勒索卖家通过Telegram支付赎金 [2] - Wildberries推出WB Plus模式,要求商家将商品备货至中国珲春的WB Plus珲春CEL仓以提升物流效率 [3] - Wildberries推出FBS交互式配货清单,支持多维度排序和实时同步,减少仓储误差 [5] - 2025年Ozon和Wildberries活跃卖家数量从128万降至126万,降幅2%,主因佣金与物流费用上涨 [6] - 2025年上半年自建网店的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8%,销售额增长率14%,超过平台卖家9%的增速 [7] 细分市场与消费趋势 - 俄罗斯生鲜电商2025年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8.8%至3850亿卢布,但增速同比下降18.3个百分点 [11] - 生鲜电商人均订单金额同比下降3%至1450卢布,主要平台平均客单价下降5%至1180卢布 [11] - 配送员月平均工资同比上涨21.1%至15.59万卢布,劳动力短缺推高成本 [11] - 开学季家庭平均预算1.5万至3.5万卢布,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开销超2.5万卢布,远东地区达2.7万卢布 [8] - 58%消费者选择线上线下结合购物,63%家长为老师准备礼物,平均价值1000-2000卢布 [8] - 数码产品(26%购买率)和进口甜食(24%)成为俄罗斯潮流消费焦点 [14] - 女性在玩具市场中购买频率为男性的两倍,年均潮流类支出16,429卢布 [14] 品牌与创业趋势 - 俄罗斯民众对创立个人品牌兴趣提升40%,服装、美妆、内衣和珠宝为热门品类 [9] - "如何创立品牌"搜索量三年增长25%,电商平台品牌搜索量2025年6月同比激增63% [9] - 25%俄罗斯消费者形成固定回购习惯,区域品牌市场占比提高20% [9] - 部分本土品牌在Wildberries和Ozon上销售额增速高达580% [9] 基础设施与监管动态 - 莫斯科A类仓库平均租金降至11.9万卢布/平方米/年,较2024年底下降6.7%,为七年来首次下滑 [15] - 2025年莫斯科将新增20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空置率可能从1.7%上升至3% [15] - 2025年上半年电商平台下架280万件侵权商品,累计下架量达960万件 [13] - Wildberries 2024年通过"数字仲裁"机制处理34万起投诉,下架100万件问题商品 [13] - Yandex Market假货投诉率仅为0.09% [13]
朴朴超市因APP违规被点名通报 CEO陈兴文会认真整改吗?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13
公司合规事件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70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 检测时间为2025年7月2日至7月29日 [1] - 朴朴超市版本5 6 4因未采取加密和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被官方通报 [1] - 华为应用市场已下架问题版本5 6 4 当前可下载版本为8月7日更新的5 6 8版 [2] 历史合规记录 - 2020年公司因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被官方通报 [7] - 2023年7月公司销售的潮汕小香芹被检出噻虫胺残留超出国家标准 但由于提供完整溯源材料且监测点不在管辖范围 最终未予立案处理 [7] 公司背景与发展 - 首席执行官陈兴文在创办公司前拥有17年广告行业经验 曾服务银鹭和盼盼等品牌 [8] - 2016年抵押房产筹资700万元在福州创立公司 专注区域化前置仓模式 [8] - 近期公司正在接触头部投行 或计划赴港上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