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普
icon
搜索文档
2025长三角科普创作交流活动暨第五届科学传播苏州论坛举行
苏州日报· 2025-11-02 08:23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1月1日举行,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科普理论与应用的深度融合” [1] - 活动汇聚了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及全国科普、传媒领域的150余位专家学者 [1] - 论坛由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苏州大学、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 [1] 核心议题与交流 - 专家专题分享包括AI驱动的科普创新策略、举国体制下的科普多样化发展及区域协同机制建设等话题 [1] - 同期举行八场平行分论坛,40余位学者围绕科学传播效果、科普场馆创新与科技形象塑造等方向进行深度交流 [1] 实践结合与成果展示 - 与会代表将参观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实地了解其科研进展、科普实践及成果转化机制 [1] - 活动旨在感受苏州在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融合发展中的探索成果 [1]
广东为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科学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10-20 23:35
活动概况 - 广东省于2025年10月17日至18日举办首个“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成果汇展及科普夜市,活动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1] - 活动特色为“多元融合、全龄友好、互动体验”,并推出包括《科普法》宣传、科普夜市、图文展览、科普互动等一系列内容 [1] - 活动以“科普+”理念打造集科普展演、文创、夜经济为一体的科普盛宴,旨在展示广东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新成果 [1] 展览展示内容 - 成果汇展设置九个方面的成果展示,包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之重器、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科普教育基地等联合行动 [2] - 观众可畅游广东科学中心13大主题展馆,观看科普电影、无人机夜空表演、科普剧及沉浸式空中剧场等 [2] - 科普夜市邀请近30家单位参会,设置特色摊位,涵盖AI智能、科普文创、趣味乐活等板块 [3] 互动体验项目 - 活动现场提供古法造纸、活字印刷、投壶游戏等互动体验,让观众感受古代技艺 [4] - 设置探索科学奇妙夜互动区,包含古今技艺解析、传统游戏科学探秘、古为今用科技体验三大板块,运用前沿技术拆解传统技艺原理 [4] 科普场馆与影视 - 广东科学中心13大主题场馆和科普电影向公众开放,其中最新AI主题展览《与AI同行:走进智能文明的新纪元》备受欢迎,系统呈现AI技术演进与社会影响 [5] - 活动包含空中剧场、科普大银幕、球幕音乐会等,通过音视觉技术展现科学知识,并推出原创科普视频《微粒之光》,开启“科普电影+互动研学”新模式 [5] 活动规模与影响 - 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全省30余个省直单位联合,21个地级以上市、122个县(市、区)已开展超过3000场活动 [6] - 活动有效整合优质科普资源,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和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打下基础 [6]
星火成炬 点亮科学之光
郑州日报· 2025-10-11 08:52
本报记者 李娜 刘盼盼 文 徐宗福 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 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科普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打造"科普矩阵" 在郑州,科普的联合行动"遍地开花"。 双节期间,郑州科技馆(常西湖馆区)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掀起一场全民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潮。 图为一名儿童正在观察"星球"内部结构。 科技小课堂很受孩子们欢迎 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实施,今年9月,迎来了首个全国科普月, 这是首次在科普专门法律中明确一个时间段,集中、密集开展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体现出国家对科普 工作的高度重视。 原"全国科普日"升级为"全国科普月",规定为每年9月。这意味着,这场全民科学盛宴不再局限于 一日一地一场,而是以更丰富的形式、更多元的视角、更深入的触角,将科学的种子播撒至城市街巷、 校园课堂、乡间社邻。 截至10月10日15时,郑州市科协联合各开发区、区(市)科协、科技局、各学会(协会)、企事业 科协、科普教育基地等,共同开展5580项科普活动,活动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郑州市科协联合市科技局,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
蓝皮书:新疆、西藏科普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 2025-10-01 12:40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已建成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等现代化科普场馆,全区流动科技馆展品增至14套; 农村中小学科技馆增至300余座,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5年的1.93%提升 至2023年的7.60%,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处于稳步增长阶段。(记者温竞华)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国科普研究所日前推出的《新疆科 普70年》《西藏科普60年》蓝皮书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两地科普事业经历 起步探索、发展与创新等阶段,实现历史性跨越。 据介绍,蓝皮书作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关于区域科普领域的最新智库成果,较为完整、系统地反映了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两地科普事业的发展历程、工作成就和历史经验。 蓝皮书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科普组织网络,建成区、地、县三级 科技馆体系,打造"百会万人下基层""科普母亲"等品牌活动。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5年的 3.97%提升至2023年的10.60%,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已处于新发展阶段。 [ 责编:袁晴 ] ...
陕西:加强科普工作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陕西日报· 2025-09-30 06:33
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团体总决赛举办 9月25日,以"弘扬科学精神 厚植创新沃土"为主题的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团体总决赛在延安举 办。总决赛由省科协主办、延安市科协承办。来自全省各地的10支代表队参加比赛。 经过必答题、快问快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环节比拼,宝鸡市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延安市、 西安市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商洛市、榆林市、汉中市代表队获得团体三等奖。现场还进行了科普剧 表演和互动展示。 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分为网络赛和团体赛两个赛道。网络赛于今年5月底启动,公众参与答题 分享超152万人次。根据积分排名,共产生100名"科普之星"。 省农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农学会将持续以"科学家精神实践小院"为纽带,推动专家资 源下沉,通过科研攻关、技术培训与科普服务,促进学术成果扎根乡土,助力更多乡村实现产业兴、农 民富、乡村美。(记者:吴莎莎) 西安市科学实验展演大赛收官 9月25日,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西安市科学实验展演大赛总决赛在长安先导国际创新人才交流 中心人才报告厅举行。30组选手同台竞技,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展开对决,呈现了一场融合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科学盛宴。 本届大赛主 ...
国家电影局、科技部等联合印发通知开展“跟着电影做科普”专项行动
新华社· 2025-09-25 22:43
(文章来源:新华社) 通知提出,鼓励电影和科普领域的创作者、企业、机构和互联网平台等合作打造"电影+科普"品牌,推 出一批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产品和活动。鼓励科普电影创新发展,建立科普电影库,支持创作虚拟现 实科普电影。强化重点领域"电影+科普"供给,鼓励将科普与优质电影IP联动创作、联动营销。支持开 展"电影+科普"主题活动。 此外,通知还提出,加大科普设施和科技资源开放力度,支持电影拍摄制作基地拓展科普功能,打造科 普教育场所。推动建立科普电影院线,支持科普场馆更新放映设备。鼓励电影公共服务创新开展科普工 作,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中增加科普电影数量。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邢拓)记者25日从国家电影局获悉,国家电影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 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科协近日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跟着电影做科普"专项行动的通知》,推动电 影和科普深度融合、相互赋能,推进新时代电影和科普高质量发展。 ...
探索科学传播新表达(弘扬科学家精神·关注科普月)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12
科普行业发展趋势 - 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得科普手段越来越丰富,科普达人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推出产品 [6] - 科普内容形式包括自制教具、拍摄趣味实验视频、讲授技术、澄清谣言、互动讲解知识等 [6] 代表性科普从业者及模式 - 退休物理教师唐守平通过账号“道理学趣味物理实验”发布趣味物理视频,自制上百件教具,并将实验带到学校、社区和科技馆的公益课堂 [8] -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李宝聚通过短视频账号“蔬菜卫士李宝聚”科普蔬菜病害防治,及时澄清“用紫外线灯照射蔬菜可检测农残”等流言 [9][10] - 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通过账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运营,粉丝量超5000万,并创作《海错图笔记》等书籍,参与制作自然纪录片和科普综艺 [11][12][13] 科普内容创作特点 - 唐守平为实验效果花费小半年时间准备材料,并借助激光切割机自行设计和制作教具 [8][9] - 李宝聚的团队在科研实验和调研间隙拍摄视频,内容从需要准备稿子发展为可即兴拍摄 [10] - 张辰亮认为科普选题视角重要,需知识来源靠谱且懂得与受众互动,关注生活化问题 [12][13]
“智汇青春·科创成果向未来”主题展举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9-23 09:41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智汇青春·科创成果向未来"主题展示,主线为"寻初心、悦科普、探创新、向未来" [1] - 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策划,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举办,包含一系列互动性强、趣味十足的科普体验活动 [1] - 活动从策划到落地历时数月,旨在最大化传递"科技未来"与"科学普及"的双重元素 [3] 参与机构与活动内容 - 中国力学学会推出"生活中的力学:飞羽工坊"和"空气炮与花样叠叠乐"活动 [2]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水质体检与康复"互动活动,引导孩子们扮演"水质侦探" [2]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带来"AR互动体验"并组织"潜望镜制作"活动 [2] - 中国航空学会设置"飞机模拟飞行体验"活动,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 [2]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开展"青少年汽车科普"活动,通过赛车模型拼装锻炼动手能力 [2] - 中国通信学会策划"未来通信技术"体验项目,展示6G智慧工厂、空天地海全域通信等前沿科技 [2] 活动影响与定位 - 活动自9月11日起持续吸引大批观众参与 [2] - 活动定位不仅是一场展示,更是一堂流动的科学课和一个触摸未来的窗口 [3] - 活动旨在搭建公众与科技之间的桥梁,激发对未来的兴趣 [3]
科技赋能 智慧科普——中外媒体探访长安云・“一带一路”城市展示体验中心
环球网资讯· 2025-09-18 16:10
核心观点 - 西安科技馆作为全国最大科普科创场馆之一 通过其规模 展品和互动体验 展现了中国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及科技立国战略的成果 [1][8] 场馆规模与定位 - 西安科技馆建筑面积达16.12万平方米 是全国最大科普科创场馆之一 [1] - 场馆定位包含科技探索 美学熏陶 自然观察 城市探究 国际交流与互鉴五大功能 [1] - 场馆包含7个常设展厅 2个特效影院 2个临展区 3个环廊展区 1个特色秀场和5个研学空间 构成"五馆一区一中心"的多维科普空间 [2][8] 特色展品与互动体验 - 场馆拥有超过500件互动体验展品 提供丰富的交互体验环节 [1][8] - 中庭设有直径超过20米的《永无止境》旋转科技艺术装置 为世界最大室内旋转科技艺术装置 [2] - 机械仿生飞鱼群与机器狗表演等动态展示吸引了外媒记者的热情互动 [2][4] - "逐梦空天"展厅展出歼-10 歼-20等歼击机模型 并设有火箭发射台 飞行员体验装置和模拟空间站等沉浸式体验设备 [6] 社会影响与消费趋势 - 西安科技馆在暑期后迎来了第200万名游客 显示出极高的公众吸引力 [8] - 场馆正成为年轻人"知识型 体验式消费"的新选择 反映了从观光游到科普游的消费升级趋势 [8] - 国际媒体记者认为场馆的交互功能对提升公众科学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8] 活动背景 - 本次外媒记者参观活动属于2025"走读中国 遇见陕西"项目的一部分 该项目为期6天 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等单位主办 [10]
朝阳科技文化生活节将至,可沉浸式体验VR火箭发射观礼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7 11:02
活动概况 - 全国科普月欢乐科学游园活动暨朝阳区科技文化生活节于9月19日至27日在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举办 [1][3] 展览内容 - 通过19个专题展介绍科普元宇宙 AIGC 天文学 数字医疗等"3+X"未来产业领域知识 [3] - 科技成果科普化创新成果展示区覆盖生命科学 宇宙探索 人工智能 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 [3] - 展示全国首个沉浸式VR火箭发射观礼系统及"空气动力与未来飞行"展示空间等原创首台(套)科普化展品 [3] 互动体验 - 设置奥园科技秀场含30个主题展位和"AI乐玩角"互动体验区 [3] - 推出"科学π对·科学家沙龙"活动 邀请行业专家围绕医疗健康 机器人 人工智能 航天科技等九大热点领域开展对话 [3] 配套活动 - 朝阳区推出融合科技 文化与消费元素的科普市集 涵盖主题美食 文创展销和互动体验 [3] - 设置四大分会场包括华贸中心商圈"世界头号玩家节" 凯德MALL・太阳宫"中秋趣科普"系列活动 北京陶瓷艺术馆陶瓷展及超图软件"9·15GIS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