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
搜索文档
ETF午评 | 锂电池产业链领涨,锂电池ETF、电池ETF景顺分别涨2.7%和2.52%
格隆汇· 2025-10-30 12:00
ETF方面,锂电池板块全线上扬,工银瑞信基金锂电池ETF、电池ETF景顺、建信基金电池ETF基 金分别涨2.71%、2.52%和2.49%。稀有金属板块走强,工银瑞信基金稀有金属ETF基金涨2.36%。国际 油价昨日上涨,汇添富基金油气资源ETF涨2.25%。 上证指数午盘涨0.06%,创业板指跌0.23%。锂电池产业链领涨,网络安全、量子技术、储能、AI 应用题材走强;算力硬件概念股回调,CPO方向领跌;光刻机、炒股软件、两岸融合、虚拟电厂概念股 走低。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游戏板块继续走低,游戏ETF、游戏ETF华泰柏瑞均跌逾2%。创新药板块走低,创新药ETF沪港 深、生物医药ETF分别跌2.3%和2.24%。CPO板块走弱,通信设备ETF、5GETF分别跌2.04%和1.92%。 ...
文科股份(002775.SZ):公司充电桩业务已有并网运营
格隆汇· 2025-10-23 16:26
格隆汇10月23日丨文科股份(002775.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子公司广东建晟绿色能源有限公 司已与西安广林汇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展虚拟电厂业务。公司充电桩业务已有并网 运营。 ...
文科股份:公司在综合能源管理、虚拟电厂板块积累了业务资源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18:41
证券日报网讯文科股份(002775)9月29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综合能源管理、 虚拟电厂板块积累了业务资源。公司计划与行业内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虚拟电厂 的建设。 ...
深圳虚拟电厂可调能力达130万千瓦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4:38
深圳虚拟电厂发展现状 - 深圳虚拟电厂可调能力已达130万千瓦,提前完成2025年100万千瓦级的目标 [1][2] - 可调能力占全市电网最高负荷比率超5.4%,占比为目前全国最高 [2] - 在用电高峰时,相当于可保障87万家庭同时开启2台1匹空调的空调用电 [2] 政策与标准建设 - 国家层面于今年3月发布首个虚拟电厂专项政策文件 [2] - 深圳出台一揽子政策激发社会多方主体参与虚拟电厂建设 [2] - 深圳成立全国首个地方虚拟电厂标准委员会,不断完善标准体系,输出"深圳标准" [2] 产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深圳虚拟电厂运营商超过60家,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首批公示名单中占比70% [5] - 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负荷调节超150次,频次为全国最高 [5] - 负荷调节支撑深圳配网重过载率在负荷高峰期降低20%,创造社会直接经济效益超2亿元 [5] 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效 - 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使运行更绿色、数据更安全、监测更高效 [5] - 作为车网互动试点城市,利用虚拟电厂"智慧调度"帮助车主平均节省充电成本15% [5] - 车网互动示范应用提升谷期充电桩利用率300% [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扩大资源接入规模,助力车网互动示范建设与新能源消纳 [5] - 将推动完善虚拟电厂市场化机制设计,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5]
这些“绿领”,为“绿色中国”保驾护航
人民日报· 2025-09-11 03:35
绿色职业发展现状 - 绿色职业以环保、低碳、循环为特征,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体现,从业者被称为"绿领" [1] 风电场叶片维修工作内容与成效 - 风电场叶片维修需定期对叶片进行内外检查,内部损伤需人工登高百米排查 [2] - 维修过程包括打磨损伤部位、铺设玻璃纤维填补缺陷,类似外科手术的清创缝合与包扎 [2] - 夏季需凌晨3点开工避开高温,叶片内部温度超过45℃需停止作业 [2] - 需应对极端天气,如暴风天气瞬时风速达每秒35米导致叶片裂纹 [3] - 通过创新修复方案为企业节省80万元更换费用 [3] - 每年通过叶片修补挽回500万度电量损失,相当于减排3470吨二氧化碳 [3] - 风电场每年产出绿色清洁电力近17亿千瓦时 [3] 智慧仓运维工作转型与效率提升 - 智慧仓运维员负责自动化设备巡检、故障排查和运行效率优化 [4][5] - 智能仓效率达传统仓2至3倍,人工成本下降超50% [5] - 运维需掌握硬件、网络、系统跨领域知识,建立故障记录数据库提升效率 [5][6] - 自动分拣使用循环箱,智能路径规划降低能耗,电动叉车年减少约5吨碳排放 [6] - 智慧仓运维员于2025年7月被纳入人社部第七批新职业 [6] 电力聚合运营工作模式与效益 - 电力聚合运营员通过虚拟电厂平台聚合分散能源,如调控换电站功率实现电力调剂 [7][8] - 虚拟电厂不发电但可统筹光伏电站、充换电站等资源,实现顶峰让电调度 [8] - 需掌握聚合资源调控特征和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优化交易决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8][9] - 通过虚拟电厂交易帮助屋顶光伏获得绿电绿证资格,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9] - 通过优化运营策略降低单位供电碳排放强度,提升绿色效能 [9]
“看不见的电厂”顶住夏季用电高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8:34
虚拟电厂概念与功能 - 虚拟电厂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光伏、储能、可控负荷等)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其本身不发电但能整合分散资源形成统一调度的"城市电力调节池" [1] - 虚拟电厂运营方可引导用户降低用电或让电动车向电网反向放电 以应对用电高峰问题 [2] - 虚拟电厂能够弥补传统电厂"僵硬、昂贵、不环保"的不足 通过聚合区域资源实现削峰填谷 成为电网的"柔性调节器" [3][4] 发展规模与目标 - 当前我国虚拟电厂总调节能力超过3500万千瓦 相当于1.5个三峡电站装机容量 [2] - 政策目标要求2027年实现2000万千瓦以上可调节能力 2030年实现5000万千瓦以上可调节能力 [6] - 上海虚拟电厂总申报可调能力达203.24万千瓦 较2024年底大幅提升81.17% [8] 经济性与环保效益 - 通过虚拟电厂实现5%峰值负荷调节仅需投资500亿-600亿元 相比火电厂方案节省投资约3400-3500亿元 [4] - 虚拟电厂省去建设峰值电厂的巨额投资 避免土地占用和长周期审批 通过唤醒分散资源提供峰值电力服务 [4] - 虚拟电厂在新能源发电多时段引导用户上调负荷提升消纳能力 在用电高峰期引导下调负荷增强保供能力 [9]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国家能源局发布多项指导意见鼓励虚拟电厂发展 推动从技术试点向规模化应用转型 [5][6] - 预计到2025年虚拟电厂投资建设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年均投资规模在105亿至200亿元之间 [7] - 多家上市公司已开始布局虚拟电厂领域 吸引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和潜在市场空间 [7] 区域实践案例 - 上海虚拟电厂累计削峰能力突破200万千瓦 单次最大响应达116.27万千瓦 相当于中型火电厂供电能力 [8] - 浙江首次开启虚拟电厂市场化响应 19家虚拟电厂和265家二级用户参与 调度充电桩、储能等分散资源 [8] - 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为国内最早运营平台之一 政府通过资金支持推动试点项目验证商业模式 [9] - 宁夏在2023年实现虚拟电厂常态化市场运营突破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 [9]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虚拟电厂产业链尚不成熟 相比美国、德国等国家仍处于起步阶段 [8] - 各方对虚拟电厂定义和功能定位缺乏统一认识 市场机制和标准体系有待健全 [9] - 中国能源研究会虚拟电厂专业委员会成立 将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和数智化发展 [9] - AI技术发展和智慧虚拟电厂推广面临技术赋能升级与商业模式创新挑战 催生专业人才需求 [10]
专家解读丨虚拟电厂如何乘势而上?
国家能源局· 2025-08-20 16:25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对虚拟电厂的影响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建成 为虚拟电厂提供规范化市场化环境 确立统一度量衡和规则遵循 [2][3] - 规则体系明确虚拟电厂市场经营主体地位 纳入计量结算体系 提供清晰准入路径和公平市场地位 可能带来经营主体爆发式增长 [4] - 规则体系打破市场分割和省间壁垒 高效整合风光储充换等分布式资源 通过市场交易产品组合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整体调节能力 [4] 虚拟电厂资源整合与调节能力提升路径 -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深度挖掘资源潜力 借鉴互联网模式 通过提升服务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激活分散资源调节意愿 扩大聚合范围 [4] - 借助AI算法深度耦合光伏发电 储能系统 用户负荷与实时电价四条关键曲线 构建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互动型聚合资源池 [5] - 建立从气象预测到负荷预测的实时交互体系 整合风控设置竞价模式偏差分析等多维度管理模块 实现统一数据接入和可视化运营 [6] - 未来3到5年重点聚合储能和电动车V2G资源 逐步向用户侧负荷调节渗透 延伸至工业分支和企业能源终端 [6] 商业模式创新与收入多元化 - 从依赖政策补贴转向依托电力现货市场 辅助服务市场等多元化交易场景 通过捕捉价格信号实现收益最大化 [4] - 上海需求侧快速响应 电力现货 调频等七种机制帮助虚拟电厂快速立项 拓宽收入来源 通过辅助服务容量补贴等形成稳定收益 [8] - 推动用户侧对电力市场信号感知度提升 高耗能企业主动成立售电和虚拟电厂团队 采购新能源发电降低成本 为虚拟电厂创造更多服务场景 [8] 市场机遇与协同发展 - 电力市场价格波动更趋灵活 提高储能企业参与现货调频等市场积极性 虚拟电厂可通过高效聚合储能分布式光伏等资源提升规模化调节能力 [8] - 统一大电力市场提供规模化聚合资源基础 虚拟电厂可挖掘工商业用户调节潜力和用能习惯 整合海量分布式资源形成灵活调节能力 [9] - 虚拟电厂可参与跨区域辅助服务 碳电协同等领域探索创新商业模式 实现从单一服务向综合能源服务商升级 [9] - 部分运营商可聚焦中小企业 提升多类型调节偏差考核管理能力 填补市场空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9]
南京江宁开发区探索“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支撑”改革
新华日报· 2025-08-20 07:18
项目概况 - 南京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示范项目采用高科技云平台实时监控发电容量、可调节容量、绿电使用比例及碳排放量等数据 并纳入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 [1] - 项目仅用8个月建成落地 具备实时碳达峰与碳中和数据追踪能力 无传统冷却塔及燃烧设备 [1] 合作模式 - 开发区以"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支撑"模式推进碳达峰建设 通过政企合作成立新公司 开发区以园区国资入股并提供协调服务 [2] - 已与央企、国企、民企合作成立7家新公司 包括与华电、国电南自共建的虚拟电厂合资公司 以及与中石油、英飞源合作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项目(已备案3个项目) [3] 项目成果 - 紫金山科技城光储超充站设12个超充车位 年服务能力达35000车次 使周边5公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8% [3] - 新招引亿元以上低碳类项目超50个 在建低碳类重大项目35个 总投资额达335亿元 [4] - 开发区以全市4%能耗贡献22%工业产值 成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标杆 [4] 产业生态 - 成立EATNS碳管理体系南京服务中心 提供企业碳管理贯标服务 [3] - 与中江国际合作成立江苏智探云科技 聚焦双碳产业咨询和战新产业投资 [3] - 全国首批发布园区ESG发展报告 建成南京市首个政府机构微电网及碳足迹服务平台 [4]
上海虚拟电厂今夏实现多个“首次” 最大响应负荷首破百万千瓦 有望将先行先试经验推广至长三角乃至全国
解放日报· 2025-08-16 10:05
虚拟电厂发展现状 - 上海虚拟电厂实测最大响应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达到116.27万千瓦,创下新纪录,去年数值为70.43万千瓦 [1] - 上海虚拟电厂正从"技术验证"转向"常态化应用",具备调节能级和响应速度的"实战"能力 [1] - 截至今年8月,上海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接入49家运营商,总申报可调能力达203.24万千瓦,较2024年底提升81.17% [2] 虚拟电厂技术应用 - 通过调节办公楼中央空调温度(从26℃上调至28℃)缓解城市电力紧缺 [2] - 快速调节能力达到54.68万千瓦,可实现总负荷"快上快下"的效果 [2] - 首次实现居民社区虚拟电厂响应,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在15秒内削减80千瓦负荷 [4] 多元场景突破 - 首次开展规模化车网双向互动实测应用,新能源汽车通过V2G充电桩反向放电,贡献2600千瓦 [3] - 产业园区通过调节用电负荷实现降本增效和节能减碳目标,空调系统用电负荷占比达50% [3] - 居民社区试点安装"碳博士"装置,汇聚可调负荷资源近200千瓦 [4] 数据中心潜力 - 上海互联网数据中心用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占全市用电量近3% [5] - 智算中心参与虚拟电厂"削峰填谷"每年可节约1%电力成本,用电成本再降1% [5] - 浦东供电公司实现全国首次智算任务跨区域转移技术验证,3分钟内将任务转移至湖北十堰数据中心 [6] 未来规划 - "十五五"期间,上海虚拟电厂将具备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 [2] - 未来考虑从单个任务到任务群进行调度,技术有望推广至长三角算力集群 [6]
文科股份:公司正在筹备综合能源管理、售电和虚拟电厂业务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19:14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正在筹备综合能源管理、售电和虚拟电厂业务 [1] - 公司力争在大湾区的新能源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实现规模及收益领先地位 [1] 信息披露 - 公司业绩情况需关注定期报告 [1] - 其他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