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制造

搜索文档
董秘说|纳睿雷达董秘龚雪华:AI助力相控阵雷达重塑技术性能边界 或催生雷达系统解决方案等新业态
新浪财经· 2025-07-17 13:43
公司概况 - 纳睿雷达是国内掌握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关键核心技术并较早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专注于提供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系统解决方案 [5] - 公司主要产品为有源相控阵雷达及配套软硬件产品,当前主要应用于气象探测、水利测雨领域,并逐步向民用航空、海洋监测、低空经济、公共安全等领域拓展 [5] 行业技术发展 - 相控阵雷达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军事领域,80年代后因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等技术成熟推动成本下降,但高昂成本仍限制民用化进程 [6] - 我国相控阵雷达民用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显著,已在气象、水利领域实现产业化,并快速向商业化方向推进 [7] - 技术突破点包括半导体国产化、氮化镓技术应用及数字波束形成,推动成本降低和智能化升级 [12] 产品创新与应用 - 水利领域推出融合AI技术的相控阵测雨雷达,可实现7x24小时全天候雨量估测,支持洪水预警和水电调度决策 [8] - Ku波段双极化雷达可探测飞鸟/无人机等"低小慢目标",同时提供三维气象信息,适用于低空经济、空域管理等场景 [9][10] - 正在研发C波段、S波段、X波段等多型号雷达及反无人机雷达,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1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费用7847.85万元,同比增长37.24%,2025年Q1研发投入2351.79万元,同比增长23.28% [11] - 累计获得境内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3项 [11] - 技术获评"国际先进水平",连续两届获世界雷达博览会金奖及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11] 战略方向 - 推动相控阵雷达与AI结合,从"增强感知"向"自主决策"演进,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8] - 巩固气象探测优势的同时,重点拓展水利、低空经济、民航空管等新兴领域 [9]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3:12
业绩预告情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489万元左右,同比增加113%左右 [3]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55万元左右,同比增加860%左右 [3]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50万元左右,同比增加459%左右 [3] 上年同期业绩情况 - 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277.67万元 [5]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88.91万元 [5]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57.12万元 [5] 业绩变化原因 - 凭借产品技术、品牌等优势获得不同领域客户认可 [6] - 新签水利测雨雷达合同金额大幅增长 [6] - 存量订单加速确认落地促使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6]
纳睿雷达: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655万元 同比增长860%
快讯· 2025-07-14 17:24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55万元左右,同比增长860% [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业务表现 - 公司凭借产品技术、品牌等优势获得不同领域客户认可 [1] - 新签水利测雨雷达合同金额大幅增长 [1] - 存量订单加速确认落地 [1]
波兰购买18套海岸雷达系统以强化海空防御
快讯· 2025-07-09 23:34
国防合同签署 - 波兰国防部与波兰-以色列联合体签署价值4 3亿兹罗提(约合8 5亿元人民币)的合同 [1] - 合同内容为采购18套ELM-2238X STAR-X型雷达系统 [1] - 交付时间计划为2027年至2030年 [1] 雷达系统技术特点 - ELM-2238X STAR-X型雷达具备三坐标探测能力 [1] - 系统可同时跟踪多个海空目标 [1] - 能与波兰海军现有及未来的作战单元(如新型护卫舰)协同工作 [1] 部署计划与战略意义 - 雷达系统将部署在波兰海岸 [1] - 主要用于监控海上及低空目标 [1] - 实现24小时监控能力 [1] - 提升威胁识别与威慑能力 [1] 参与企业 - 合同由波兰KenBIT公司与以色列ELTA系统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获得 [1]
雷达,离生活很近(新知)
人民网· 2025-07-07 06:51
雷达技术应用领域 - 雷达技术在航班起降预测、农业病虫害防治、隧道施工环境监测、珠峰测高等国计民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 - 相控阵非相干散射雷达可捕捉监测几百到上千公里外太空中的微小电子活动 [2] - 自主研发的S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和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可快速监测灾害性天气 [6] 雷达技术突破 - 相控阵非相干散射雷达将电离层探测高度提升到上千公里,能捕捉等离子体等细微粒子变化,探测精度和灵敏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3] - 无线电波雷达通过主动发射信号实现对神舟飞船返回舱在黑障区的持续跟踪定位 [3][4] - C波段全数字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应用,90秒完成40层体积扫描,空间分辨率达75米,可靠性从600小时提升至3000小时以上 [4] 智能交通应用 - 雷达在能见度极低天气仍可穿透云雾,精准捕捉飞机位置、速度和航向信息 [4] - 自动驾驶车辆通过配置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实现"超视距"感知 [5] - 自主研发的超声波雷达累计装车量达2000万只,用于0-10米范围物体探测及自动泊车等场景 [5] 灾害防治与救援 - 探地雷达具有无损高效特点,广泛应用于隧道检测、地质勘察等领域 [7] - 生命搜救雷达可探测废墟下的呼吸、心跳信号,已用于地震救援 [7] - 高分辨多频段全极化探虫雷达可测量有害昆虫振翅频率等参数,为农业害虫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7] 技术发展趋势 - 正在加快雷达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提升自主决策能力 [8]
承泰科技闯上市:多名股东临场退出,董事长陈承文套现超30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06 16:57
公司上市动态 - 公司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国信证券为整体协调人[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 专注于毫米波雷达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商业化[3] - 2024年按出货量计 公司是中国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9.3%) 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4.5%)[3] - 注册资本3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陈承文 主要股东包括国科瑞华三期 陈承文 毅达资本等[4] 融资历程 - 累计完成8轮融资 募资总额超3.5亿元[3] - 2017-2024年完成天使轮(400万元) Pre-A轮(800万元) A轮(1100万元) A+轮(4560万元) B1轮(1亿元) B2轮(8000万元) B3轮(4000万元) C轮(7000万元)[3][4][7][8][9] - 公司估值从2017年7600万元增长至2024年12.5亿元[4] 股权结构 - 创始股东陈承文 周珂初始持股比例分别为58%和17%[5] - 经历多次股权转让 包括员工持股平台设立 投资人进入 创始人减持等[6][7][8][9][10][11] - 2024年C轮融资后 国科瑞华三期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85.75%)[4][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765万元 1.57亿元 3.4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6%[12][15] - 同期毛利分别为1654万元 4849万元 1.18亿元 毛利率从28.7%提升至34%[12][15] - 净亏损分别为7917万元 9659万元 2176万元 2024年亏损大幅收窄[12][15]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准则)分别为-7127万元 -6296万元 1395万元 2024年实现扭亏[16]
【私募调研记录】正圆投资调研航天南湖
证券之星· 2025-06-30 08:04
公司调研 - 航天南湖接受正圆投资调研 调研形式包括特定对象调研 现场参观 现场会议及电话会议 [1] - 调研内容涵盖军贸业务 降本增效措施 雷达维护保障 高端制造发展规划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期及并购重组计划 [1] 军贸业务 - 全球军费开支持续增长 防空预警雷达需求强烈 军贸业务发展前景看好 [1] - 预计军贸业务未来占比将提升 [1] 降本增效措施 - 通过低成本方案设计 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 供应链管理及质量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1] - 措施针对国内市场行业调整 [1] 业务拓展方向 - 雷达维修升级是重点拓展方向 包括长期维修器材备件需求及技术升级需求 [1] - 将在雷达部整件 特种涂覆等领域加大布局 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并优化产业结构 [1] 业绩季节性特点 - 产品交付具有季节性 第四季度确认收入占比较高 不宜简单推算半年度业绩 [1] 产业布局规划 - 将推动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但目前尚无明确并购重组或资产注入计划 [1] 机构背景 - 正圆投资2015年成立于深圳前海自贸区 同年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牌照 [2] - 拥有专业投研团队 丰富投资经验及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2] - 定位服务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通过资产配置于优质公司实现客户资产增值 [2]
承泰科技赴港IPO:毫米波雷达头部供应商,收入依赖单一客户
搜狐财经· 2025-06-27 15:15
公司概况 - 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是中国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市场份额9.3% 同时是中国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市场份额4.5% [1] -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 公司已推出七款主要雷达型号 分为前向雷达及后向/侧向雷达(角雷达)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快速增长 分别为0.58亿元 1.57亿元 3.48亿元 [5]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79亿元 -0.97亿元 -0.22亿元 亏损持续收窄 [6] - 毛利率从2022年28.7%上升至2024年34.0% [7][8] - 净亏损率从2022年137.3%改善至2024年6.3% [8] - 2024年经调整净利率为4.0% 实现扭亏为盈 [8] 产品结构 - 2024年前向毫米波雷达收入占比63.9% 角毫米波雷达收入占比35.3% [2][3] - 毫米波雷达产品合计占2024年总收入99.3% [3] 客户集中度 - 2022年至2024年来自最大客户A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1.9% 91.3% 93.6% [3] - 2024年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达3.258亿元 [3] 行业数据 - 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0年156亿元增长至2024年24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2.3% [4] - 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0年44亿元增长至2024年82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6% [4] 融资情况 -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累计募集资金超过3.5亿元 [9] - 2024年C轮融资投后估值约13.2亿元 [9] - 募集资金拟用于技术研发 设备升级 市场拓展及战略投资等 [10]
承泰科技以18C章程冲刺港交所:国内最大的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IPO早知道· 2025-06-23 12:59
公司概况 - 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毫米波雷达应用的自主研发及软硬件技术开发 [2] - 截至2025年6月15日,公司产品矩阵包括第5代4D雷达、第5.5代4D高解析度雷达、中央计算雷达等,覆盖L0至L2+智驾需求 [2] - 公司已与20多家中国领先OEM及数家欧洲汽车品牌接洽合作 [5]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公司是中国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9.3%)及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4.5%) [4] - 2024年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达248亿元(2020-2024年CAGR 12.3%),预计2029年增至501亿元(CAGR 15.1%) [7] - 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2024年为82亿元(2020-2024年CAGR 16.6%),预计2029年达216亿元(CAGR 21.5%)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0.58亿元、1.57亿元、3.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45.7% [1][6] - 同期毛利率持续提升:28.7%(2022年)→31.0%(2023年)→34.0%(2024年) [7] -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率4.0% [7] 产品销量与定价 - 毫米波雷达销量从2022年22.10万台增至2024年187.51万台,但平均售价从249元/台降至184元/台 [3][4] - 前向雷达销量占比最高(2024年99.47万台),平均售价223元/台;角雷达销量87.57万台,平均售价141元/台 [4] 资本运作 - 累计完成超3.5亿元融资,2024年5月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13.2亿元 [8] - 主要投资方包括松禾资本、毅达资本、国科投资、杉杉创投等机构 [9]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40%)、产线升级(20%)、市场拓展(15%)、并购(10%)、偿贷及营运资金(15%) [9] 上市计划 - 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18C章程在主板上市,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18C章程下的领航资深投资者为松禾资本和毅达资本 [9]
承泰科技港股IPO:客户集中度高且持续亏损风险明显
金融界· 2025-06-23 12:24
公司概况 - 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独家保荐人为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 [1] - 公司专注于毫米波雷达技术 是中国汽车产业变革中快速崛起的智驾核心部件供应商 [1]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公司是中国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市场份额为9.3% 同时是中国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市场份额为4.5% [1] 业务模式 - 业务模式为开发、制造及销售雷达产品 附有标准硬件及客制化软件 量身打造配合OEM的具体需求 [1] - 将软件和算法能力与雷达硬件结合 提升在不同车型上的适配性 精简OEM的研发、测试及量产流程 [1] - 在深圳和苏州设有生产基地 根据客户需求、产品定位和交付安排生产 有效降低供应链风险 确保产品质量一致并提升营运效益 [1]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收益分别为人民币5,765.1万元、1.57亿元及3.48亿元 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 - 毫米波雷达产品销售占比最大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95.4%、98.5%及99.3% [2]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净亏损人民币7,917.4万元、9,659.8万元及2,176.8万元 主要由于赎回负债账面值变动及较大的研发、行政和销售开支 [2] 客户集中风险 - 大部分收益来自客户A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4,720万元、1.43亿元及3.26亿元 占总收益的81.9%、91.3%及93.6% [2] - 若与客户A的业务关系恶化 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 供应链风险 - 可能经历供应短缺、交货期长以及原材料及关键部件成本增加的影响 [3] -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增加生产成本、对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并可能导致延期交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