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Science》发表!自振肢体技术赋能软体机器人实现生物级步态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0 16:41
软体机器人 作为机器人领域的 极具潜力的分支 , 凭借其柔软、可变形的结构,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复杂的工 作环境, 在 智慧农业领域、水下机器人领域、人机交互与康复领域 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然而, 传统机器人大多依赖集中式处理器进行控制,这种设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 限制了 机器人的 运动速度 和灵活性 ,使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和自主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开发新型的控制和驱动技术,以提 升机器人的运动速度、灵活性和适应性,成为当前机器人技术发展的 重要方向之一 。 图 1海星的肢体结构 ▍从生物学到机器人:提出一种基于自振肢体的快速自主运动新思路 为了突破传统机器人驱动与控制的局限, 荷兰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的 Alberto Comoretto、Harmannus A. H. Schomaker和Johannes T. B. Overvelde,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振肢体与环境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 实 现 快速自主 的机器人 运动策略 。 实验显示, 通过显式流体耦合与隐式环境交互,多肢体 机器人可 协同 产生 快速 运动 与 避障、水陆切换 的 自主行为 。 该研究 为机器人动力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技术方 案 ...
养老机器人试点来了!机器人ETF基金(159213)溢价走阔,资金逢跌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主题走到哪了?两维度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6-10 14:53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午后机器人板块回调明显,机器人ETF基金(159213)午后跌1.76%,溢价走阔反映买盘实力强劲,盘中获资金净申购600万份 [1] - 机器人ETF标的指数成分股近乎全线回调,中控技术、双环传动跌超2%,汇川技术、科大讯飞、大华股份等跌超1% [3] - 机器人指数当前PE 42.0倍、PB 3.99倍,分别处于60.7%、62.4%分位数水平,略高于历史中值(PE 39.1倍、PB 3.72倍)但盈利增长确定性较强 [6]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政策驱动 - 有关部门发布《通知》明确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量化目标:居家场景需完成200户家庭验证并部署200台设备,社区/机构场景覆盖20个以上单位且部署20台设备 [3] - 养老机器人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预计2025年达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政策量化目标有望直接拉动需求 [3]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跨越纯主题阶段进入产业趋势投资前期,市场提前计价渗透率跃升预期,核心零部件采用终局估值法 [3][6] - 行业量产元年将至,企业爬产计划稳步推进,供应链降本可期,技术创新加速商业化落地 [9][10] - 东吴证券预计人形机器人远期空间超1亿台,对应市场规模15万亿元,2025年为量产元年 [10] 投资逻辑演变与关注方向 - 市场审美从"运控能力"转向"大脑能力"再至"应用效果",投资范式需去伪存真,聚焦实际订单出货及技术产能兼备的公司 [8] - 需关注国产大厂产业链、新技术变化方向及B端/C端应用实况 [8] - 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全产业链环节(传感器、减速器、系统集成等),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布局工具 [10] 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 - AI大模型迭代推动具身智能发展,全球科技巨头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行业奇点已至 [10] - 宇树机器人春晚曝光及AI创新催化主题热度,行业拐点与万亿空间预期明确 [10]
Symbotic Announces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Transition Plan
Globenewswire· 2025-06-10 04:00
文章核心观点 - 供应链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先公司Symbotic宣布任命Izzy Martins为首席财务官,Carol Hibbard将离职 [1] 公司人事变动 - 2025年8月9日起Izzy Martins将担任Symbotic首席财务官,7月1日起以候任CFO身份加入公司,Carol Hibbard将离职去探索其他机会,她会留任至年底确保平稳过渡 [1] 新CFO背景 - Izzy Martins有超20年财务和业务领导经验,最近任职于安飞士租车集团,负责所有财务运营,此前担任美洲区执行副总裁,负责营收超90亿美元的市场板块,推动公司疫情后转型 [2] 各方表态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ick Cohen欢迎Izzy Martins加入,期待其为公司长期增长计划做贡献;Carol Hibbard任职期间在公司营收增长、扩张和创新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ohen感谢她的贡献并祝未来顺利 [3][4] - Izzy Martins称很荣幸加入创新前沿公司,期待助力公司下一阶段增长;Carol Hibbard感谢工作机会,称公司处于有利地位,会助力平稳过渡 [3][4] 公司简介 - Symbotic是自动化技术领先者,用端到端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软件平台重塑供应链,为大型零售、批发、食品饮料公司改造仓库,应用新技术解决配送难题,提升货物运输效率 [5]
他们的动作捕捉技术让机器人能看会学
北京青年报· 2025-06-10 01:51
元客视界技术发展 - 自主研发FZMotion光学动作捕捉系统 通过捕捉人体动作转化为机器人可学习数据 实现"看-想-动"一体化 耗时一年完成第一版开发[3] - 创新"骨骼关联算法"解决手部遮挡问题 即使部分数据被遮挡也能推理出真实动作轨迹 提升机器人在复杂场景表现[3] - 技术应用于2025央视春晚《秧BOT》节目 宇树机器人完成流畅自然的扭秧歌表演[3] - 与睿尔曼合作拓展至超轻量仿人机械臂 实现浇花/收纳/切菜等生活场景任务精准同步[3] - 正升级"无标点无穿戴设备"动捕技术 未来将应用于无人车/无人机/水下仿真机器人[3] 商业化应用场景 - 国家拳击队训练馆部署FZMotion 捕捉出拳轨迹/速度/角度数据 提供毫秒级实时反馈与个性化训练建议[4] - 2024中国文学艺术界春晚AR特效开发 实现虚拟花海/动态诗句与真实舞台融合 需对多机位进行精密标定[4] - 参与高校千平米级无人集群实验平台项目 在复杂需求与高压环境下击败两家竞争对手获得第一名[4] 产学研合作模式 - 与清华大学/北理工/北航等高校深度联动 博士论文"带油墨香"即投入数据测试 新型机器人直接接入动捕系统[5] - 共建联合实验室与人才培养项目 为职校生提供实习机会 表现突出者可转正[5] - 内部实行"去权威化"管理 每周四举行"技术茶歇"进行头脑风暴 领导层注重观点平等交流[5] 北京创新生态支持 - 北京市2024年发布《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 目标三年内建成全球具身智能创新高地[5] - 首钢园科幻产业聚集区提供"技术研发+应用场景"闭环平台 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落地的协同创新模式[5]
【公告全知道】创新药+减肥药+AI医药!这家公司目前已经建成多个创新药自主研发平台
财联社· 2025-06-09 22:34
创新药+减肥药+AI医药 - 公司已建成多个创新药自主研发平台 [1] 云计算+数字货币+区块链+移动支付+智谱AI+华为 - 公司与五大行及商业银行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对接和开发 [1] 机器人+国企改革 - 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聚焦清洁能源发电业务 [1]
热捧与嘲讽交织中 人形机器人公司“顶流”摸索短期出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22:08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成为北京智源大会"顶流",受到观众热捧但也面临质疑,公司被调侃为"CG动画公司",其人形机器人被称为"遥控玩具"[1] - 深圳众擎机器人同样因"炫技"视频被归入"影视公司"行列,创始人赵同阳表示不回避外界质疑,甚至将负面评价展示给工程师看[1] - 行业面临的核心争议包括"花拳绣腿"是否有意义、汽车产线落地是否过早、具身智能数据短缺如何解决[1] "炫技"的商业价值 - 由于具身智能研究尚处早期,硬件和运动控制优势的公司选择将"炫技"作为现阶段传播卖点[2] - 众擎机器人宣布将于12月举办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并计划推出1.8-2米新款机器人[4] - 松延动力因半程马拉松表演已卖出超2000台机器人,合同销售额过亿元,客户主要来自科研教育和展览展示领域[5] 汽车产线应用探索 - 优必选与多家汽车厂商合作,20多台Walker S机器人已"入职"东风柳汽生产线[6] - 银河通用与极氪、现代汽车达成合作,现代汽车付费请其进行概念验证[8] - 天奇股份与优必选、银河通用成立合资公司,已在数家整车厂、电池厂完成定制化应用场景验证[8] 汽车产线应用挑战 - 人形机器人在汽车车间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和成本过高问题,裸机价格达50万,而工厂可接受价格约为20万[9] - 巨一科技认为物料分拣和输送是最易切入的场景,但机器人适应不同工况和数据迁移仍是挑战[9] - 中兴通讯指出工业领域要求机器人成功率和稳定性高,不能需要专人"伺候"[10] 具身智能数据挑战 - 具身模型面临训练数据短缺问题,数据积累被认为是决胜点[11] - 智元等公司兴建大型数据采集场,但实采数据可能无法满足泛化需求且难以跨本体[12] - 银河通用高度依赖仿真合成数据,其GraspVLA模型基于百亿级合成数据训练[12] 商业化落地案例 - 银河通用与美团合作,机器人已在北京7家无人药店"上岗",年内将扩展至100家,可识别5000款药品[13] - 银河通用轮式双臂机器人Galbot G1售价70万元,公司认为只要低于三年人工成本70万就能打开市场[13] - 无人药房的抓放任务面临药品包装尺寸和材质差异带来的操作准确率挑战[13]
“园区行”走进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产业问题专家研讨会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6-09 18:47
2025企创融通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 "园区行"走进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产业问题专家研讨会通知 在此形势下,以"聚焦核心部件 赋能具身智能"为主题的企创融通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正式启 动。后续将开展产业问题专家研讨会、解决方案征集、解决方案专家论证会、供需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中关 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拟于6月17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举办"'园区行'走进中关村东升科技 园产业问题专家研讨会"。会议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问题深入探讨,搭建多方对话平台,全面 梳理产业发展痛点,凝聚行业智慧,助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产业链生态,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筑牢根 基,推动2025企创融通汇活动深入开展。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聚焦核心部件 赋能具身智能 2025年6月17日13:30-17:30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8号院-会议中心-205会议室 0 2 活动主题 0 3 活动时间 0 4 活动地点 0 5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 承办单位 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0 1 活动背景 2025企创融通汇活动作为中国科协服务 ...
预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相关活动预告
机器人圈· 2025-06-09 18:47
各项政策加持,热度非凡,行业活动也层出不穷,小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了 未来两周国内外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 域行业活动活动榜单 ,供大家参考。 2025.06.09-06.22 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活动预告 1 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时间: 2025.06.11-06.13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年初,工业和 信息化部联合十六大部委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 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 强。1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 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地点: 上海世博展览馆 主办单位: 上海市人民政府 2 人工智能赋能医学科技创新论坛 时间: 2025.06.13 地点: 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209报告厅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医学部 3 第五届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算法国际学术会议 时间: ...
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开发的以人手为灵巧操作通用接口的突破性研究——DexUMI
机器人圈· 2025-06-09 18:47
在灵巧机器人领域,一项重大突破正在改变机器人如何学习复杂的手部操作技能。来自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 学、摩根大通 AI 研究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英伟达的研究团队,由 Mengda Xu 、 Han Zhang 、 Yifan Hou 、 Zhenjia Xu 、 Linxi Fan 、 Manuela Veloso 和 Shuran Song 共同合作,于 2025 年 5 月发表了题为《 DexUMI: Using Human Hand as the Universal Manipulation Interface for Dexterous Manipulation 》的研究 论文。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创新框架,允许机器人直接从人类手部动作中学习复杂的灵巧操作技能。 人类的手部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灵巧特质,能够胜任各式各样复杂精细的任务。然而,将人类手部的这些技能迁移 至机器人身上,却始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的手与机器人的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 " 身体差 异鸿沟 " 。研究团队由此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究竟该如何最大程度地缩小这种 " 身体差异鸿沟 " ,让人类的手 部能够成为各类不同机器人手的通 ...
中国机器人30强出炉!2025年国产智能机器人企业竞争力报告
机器人圈· 2025-06-09 18:4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智能机器人成为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1] - 模块化人形机器人逐步满足差异化场景需求,机器狗将率先普及,专用型机器人龙头企业开始出现[2][4] - 工业制造、消费电子、电商物流是智能机器人应用的头部行业,国产灵巧手全球市场优势进一步增强[4] - 复杂环境感知依赖多维度传感器,空间行为和AI语言大模型分别主导智能机器人的"右脑"和"左脑"[4] - 仿真训练、合成数据、多元训练场大幅降低训练成本,产业链分工协同和开源开放成为潮流[4] 区域分布格局 - 30家领军企业集中在长三角(12家)、大湾区(9家)、京津冀(8家)、成渝(1家),反映区域经济差异[2] - 长三角企业占比达40%,大湾区占30%,京津冀占27%,成渝占3%[2] 头部企业竞争力 - 智元机器人自研全栈软硬件技术,建成全球最大具身数据工厂,日产数万条真机数据,开源数据集HuggingFace全球受欢迎[3][7] - 灵心巧手Linker Hand灵巧手全球市占率80%,月销量超千台,客户包括斯坦福、剑桥等顶尖高校及富士康、比亚迪[3][7] -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全球销量占比69.75%,工业巡检订单同比增长220%,人形机器人2025年销量预计增长5倍[3][7] - 傅利叶智能医疗康复机器人进入40国2000家机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专利数全球第一,覆盖汽车工厂及K12教育[5][7] - 小米CyberOne迭代至第4代,自研算法在北京亦庄工厂试点,七腾防爆机器人市占率超90%[5][7][9] 技术创新突破 - 干寻智能Spirit模型突破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能完成冲泡咖啡等复杂任务,已授权多家厂商[8] - 开普勒人形机器人推力峰值达8200N,为普通电机3-5倍,3万美元定价成特斯拉Optimus平替款[8] - 帕西尼六维触觉传感器实现0.01N精细力识别,坤维六维力传感器国产市占率超80%[9][10] - 本末科技直驱电机累计交付150万台,去除减速器降低成本,产品出口50余国[10] 应用场景落地 - 石米处绝影系列覆盖26省100家机构,工业四足机器人市占率30%,特种场景达50%[9] - 鹏行智能人形机器人采用XNGP智驾算法,2026年目标产能5万台,聚焦汽车制造和3C电子[9] - 有鹿机器人AL130商用巡扫机覆盖29省,2025年3月单月订单破6亿元,客户复购率超80%[10] - 乐聚夸父机器人搭载华为盘古大模型,2025Q1交付250台,完成工厂扫码包装等任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