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体育服务消费市场正在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7:09
体育产业发展概况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1]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2023年占GDP比重达1.15% [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年均增长26.3% [1]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 [1] 赛事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7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3] - 杭州亚运会期间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40%以上 [4]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CBA 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 [4]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4] - 2025年暑期南京五星酒店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20%,苏超南京主场比赛期间河西地区酒店入住间夜增长近30% [4] 体育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 - 体育服务业占比从2020年68.7%增至2023年72.7% [6]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较2022年底翻番 [6] - 碳纤维自行车原材料价格从每公斤3000元降至200元 [7] - 某自行车企业零配件国产率达80%,热销款价格3999元 [8] 体育消费多元化 - 2023~2024年路跑赛事数量从699场增至749场,参与人次从605.19万增至704.86万 [8] - 消费场景从鞋服扩展到网球课、滑雪、观赛、马拉松等 [8]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开放,2025年补助3370个场馆 [5] - 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政策文件,强化赛事与产业联动 [4]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体育产业活力十足(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33
群众健身空间拓展 - 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群众就近健身需求得到满足 [2] - 近2万个老旧小区、5000余个城市公园配建17万多套乒乓球台等小型健身设施 [2] - 建成1300余个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 [2] - 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2025年补助3370个场馆 [2] 品牌赛事与青少年健康 - 2025年"全民健身日"举办2.2万余场赛事,直接参与超1100万人次 [3] - 全国全民健身大赛首次采用"大区赛"形式,举办6000余场赛事 [3] - 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连续3年举办,参赛总人次突破5800万 [3] - "奔跑吧·少年"活动举办14.5万余场,参与青少年达1.51亿人次 [3] - 12个省份试点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模式,有效控制"小胖墩""小眼镜"问题 [3] 竞技体育发展 - 跳水、举重等6个优势项目及田径、游泳等3个基础大项引领竞技体育发展 [4] -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5场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4] - 重拳整治足球、象棋等项目"假赌黑"乱象,修复体育政治生态 [4] 体育产业经济表现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 [6] - 体育服务业占比从2020年68.7%增至2023年72.7% [6]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较2022年底翻番 [6] - 2024年上半年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超155亿美元 [6] 赛事经济与户外运动 - 杭州亚运会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40%以上 [7]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7]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 [7]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7] - 全国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总长度40.75万公里 [7] - 滑雪场地达914个,飞行营地、汽车营地等数量达2055个 [7]
奋力迈向体育强国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04
全民健身发展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2025年全民健身日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次超1100万 [2] - "村赛""城赛"融合多种业态,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文体旅商协同发展 [2] - 2023年制定4项行业标准,2024年发布首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国家标准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场均拉动3000万元 [4]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CBA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 [4]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4] - 国际田联街头挑战赛为天津商圈带来5.8万人次日客流量 [5] 产业融合创新 - 体育文创产品(吉祥物、徽章、球衣)扩大体育文化价值 [5] - "体育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模式推动产业协同,如街舞等潮流赛事赋能服贸会 [5] - 国家体育总局拟出台政策强化赛事与产业联动,激活消费引擎 [5] 竞技体育突破 - 巴黎奥运会新增3个夺金项目,金牌项目总数从21个增至24个 [7] - 实施"633"发展战略:巩固6大优势项目、提升3大基础项、推动"三大球"振兴 [7] - 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文化进步 [8]
草根赛事持续升温撬动地方经济新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4
赛事热度与参与度 - "苏超"足球赛第九轮比赛刷新单场上座人数纪录,创造中国业余足球赛事新纪录 [1] - "浙BA"篮球赛覆盖浙江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第一阶段预选赛进行250场比赛,吸引1650名草根球员参赛 [1] - "浙BA"累计现场观赛人数达77.88万人次,线上观赛人数超1亿人次 [1] 草根赛事经济效应 - 浙江各市推出"浙BA"门票及观赛福利,涵盖景区门票、餐饮折扣、酒店住宿优惠等,配套消费券引导二次消费 [1] - 浙江文旅与滴滴合作提供最低6折打车券,杭州上线"轻装观赛"专属特权,顺丰提供5折行李寄存与寄递服务 [1] - 草根赛事带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即时消费,形成"观赛+聚会+打卡"的复合消费场景 [2] 赛事商业模式 - 地方赛事提供低成本、强黏性的营销场景,吸引本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赞助 [2] - 淘宝闪购成为联赛冠名商,通过线上活动和限时促销转化赛事关注度为流量与销量 [3] - 浙江卫视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提供全域传播支持,覆盖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互动等维度 [3] 产业链发展 - 赛事带动上游体育器材、服装定制需求,中游催生赛事策划、直播转播、数据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3] - 短视频平台介入使县域赛事获得百万级观看,吸引区域品牌投放 [3] - 草根赛事有望打造持续现金流,带动文体产业上下游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长期动力 [3]
草根赛事持续升温 撬动地方经济新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40
草根赛事发展现状 - 苏超足球赛第九轮刷新单场上座人数纪录并创造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新纪录 [1] - 浙BA篮球赛覆盖浙江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 预选赛阶段完成250场比赛并吸引1650名草根球员参赛 [1] - 浙BA累计现场观赛人数达77.88万人次 线上观赛人数超1亿人次 [1]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草根赛事通过"赛事+文旅"政策组合推动二次消费 涵盖景区门票/餐饮折扣/酒店住宿优惠及消费券发放 [1] - 浙江文旅联合滴滴提供最低6折打车券 杭州联合顺丰推出行李寄存与寄递服务5折优惠 [1] - 赛事带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即时消费 形成"观赛+聚会+打卡"复合消费场景 [2] 商业参与模式 - 地方赛事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强黏性营销场景 浙BA赞助商包括本土企业及区县个体工商户 [2] - 淘宝闪购成为联赛冠名商 通过线上活动和限时促销转化赛事关注度为流量与销量 [3] - 浙江卫视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提供全域传播支持 覆盖赛事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互动等多维度 [3] 产业链发展机遇 - 赛事上游推动本地体育器材与服装定制需求 中游催生赛事策划/直播转播/数据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3] - 下游促进广告投放/品牌联名/衍生品开发 县域赛事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得百万级观看量 [3] - 草根赛事需结合地区运动喜好与传统 打造持续赛事现金流并带动文体旅全产业链发展 [3]
激活消费“强引擎” 赛事经济将迎新政策
北京商报· 2025-08-20 00:16
体育产业发展概况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2023年达3.67万亿元,增加值1.49万亿元 [3][4]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2023年占GDP比重1.15%,向支柱性产业迈进 [5]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年均增长26.3% [5] 产业结构与政策支持 - 体育服务业占比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龙头 [1][4] - 体育制造业提质增效,2024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较2022年翻倍 [4] - 新体育法增设产业专章,出台冰雪经济、户外运动等专项政策,发布84项体育标准 [3][4]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消费超160亿元,场均拉动3000万元 [6] - 杭州亚运会期间周边消费最高增长40%,CBA季后赛单场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 [7]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村超"等群众赛事火爆出圈 [7] 产业融合与平台建设 - 推出81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9条户外运动线路及26个滑雪旅游度假地 [4] - 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上半年超155亿美元,文体商旅成消费"黄金组合" [4][7] - 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一人参赛全家旅游"模式兴起,天津街头赛单日引流5.8万人次 [7][8] 未来发展方向 - 将研制赛事经济政策文件,强化赛事与产业联动,打造消费"强引擎" [1][8] - 推动"赛事+"融合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化"+赛事"赋能多产业协同发展 [7][8]
“科技+竞技”!首届FIDA国际无人机足球世界杯中国区选拔赛在成都双流区启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3:22
作为本次赛事承办地,双流区正全力打造"千年广都、活力空港"的城市名片。据双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 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选拔赛是双流区密集赛事日程的重要一环,后续还将迎来ATP250成都网 球公开赛、国际网联青少年年终总决赛、WCBA女篮联赛、澳网亚太区外卡赛等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国内 赛事,形成贯穿全年的"赛事矩阵",持续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无人机足球为所有爱好者敞开大门。"赛事承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赛事采用FIDA(国际无人机 足球联盟)官方规则,设置四大项目:20cm及40cm规格无人机足球赛、团队竞速赛和超级飞行员赛。 赛事计划选拔100支优秀队伍,代表中国于9月25日至28日赴韩国全州市,参与首届FIDA国际无人机足 球世界杯赛事。 "选择成都,源于其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雄厚实力与独特优势。"中国航空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 FIDA发起方之一,中国航空学会致力于以无人机足球赛事践行"航空报国",推动科技体育融合与青少 年科创人才培养。成都强大的无人机产业集群、丰富的国际赛事运营经验及前瞻性的低空经济政策支 持,为赛事提供了理想土壤。"赛事将激活低空运动 ...
赛场昂扬激情 产业动能澎湃——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新华网· 2025-08-19 22:54
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 长丁东、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 者金立旺摄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题:赛场昂扬激情,产业动能澎湃——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新华社记者李春宇 全民健身事业更加惠民,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体育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能……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全民健身热潮涌动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介绍,今年的"全民健身日"全国共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 人次超过1100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参与的赛事活动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健身、自觉健身,全民健身融入大众生活的良好态势日益 增强。 全民健身日的火热场景也是全年运动健身热潮的缩影,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各地、贯穿全年,呈现出 ...
新华财经丨“为赛赴城”渐成风 暑期消费开动“新引擎”
新华网· 2025-08-19 21:03
赛事IP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 "苏超"前六轮比赛期间江苏线下监测的服务营业收入达379.6亿元[3] - 江苏省暑期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3] - "苏超"赛事主场城市文旅预订量同比增超20%[3] 地方足球联赛的消费带动效应 - "村超"带动黔东南州暑期文旅消费明显增长[4] - "榕江村超酒店民宿"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4] - 贵州目的地出游人次环比增长超30%[4] 赛事经济成为地方新增长点 - 海口市对引进国际级体育赛事给予50-100万元奖励[5] - 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带动产业联动发展[5] - 政策奖励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升级与品牌形象提升[6]
8000人名额开抢!上海首条进宝钢厂区的马拉松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17:13
赛事概况 - 2025上海长滩半程马拉松将于11月16日早上7时在宝山体育中心鸣枪起跑,设置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和亲子欢乐跑(5公里)两大项目,总规模8000人(半马6000人,亲子跑2000人),半程马拉松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参赛资格 [3] - 赛事由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上海市体育总会主办,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路跑协会等机构协办 [3] - 赛事报名通道已于8月18日开启,当天五家企业(上港集团瑞泰发展、卡尔美体育、凯迪拉克、上海延中饮料、上海菌小宝健康科技)签约成为合作伙伴 [1] 赛道特色 - 赛道设计最大亮点为长达12.56公里的滨江路段,形成三段式沉浸体验:绿色生态段(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活力滨江段(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转型工业段(宝钢厂区) [4] - 亲子欢乐跑浓缩滨江精华,聚焦家庭互动乐趣 [5] - 作为首个进入宝钢厂区的马拉松赛事,精选厂区代表性路段,展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融合 [4] 赛事保障 - 建立高效安保、医疗指挥中心及实时应急指挥系统,整合公安、交管、医疗、交通、志愿者力量,构建一体化安保体系 [6] - 配置83名裁判、1200名志愿者、600名安保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6] - 引入智能计时系统,实时更新成绩,提升赛事管理效率与选手服务精准度 [7] 商业合作 - 赛事现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合作伙伴,呼吁企业推出专属优惠,激活"票根经济" [8] - 目标将赛事打造成为宝山"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标杆、新名片,实现品牌与赛事的双向赋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