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器械
icon
搜索文档
鱼跃医疗:11月2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19:59
每经AI快讯,鱼跃医疗(SZ 002223,收盘价:35.52元)11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第十四 次董事会临时会议于2025年11月20日以通讯表决的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补选第六届董事会战略委员 会委员》等文件。 2025年1至6月份,鱼跃医疗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呼吸治疗解决方案占比35.93%,临床器械及康复解决 方案占比24.35%,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占比21.77%,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占比14.48%,急救解 决方案及其他占比2.92%。 截至发稿,鱼跃医疗市值为356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展望"十五五" | 专访黄群慧:既要重视AI赋能千行百业,也要考量其对就业 的替代效应和带来的收入极化 (记者 曾健辉) ...
之江生物:近两年来公司依托已获得的欧盟CE认证,持续、稳定地将多款检测产品销往欧盟市场
证券日报· 2025-11-20 19:36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之江生物11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近两年来,公司依托已获得的欧盟 CE认证,持续、稳定地将多款检测产品销往欧盟市场。 ...
德国医疗展盒饭致200名中国人中毒
第一财经· 2025-11-20 19:22
该餐馆11月19日在社交媒体上发信道歉,声称食材是正规渠道采购,只是肉品未完全煮透熟所致,但未提具体赔 偿措施。 很多受影响者对此并不满意,认为该餐馆避重就轻,没有说明食物中毒的实质问题。多人表示当时吃盒饭时,就发 现里面的肉发酸或者发臭,不是未完全解冻的原因。 目前德国当地食品安全局已在进行调查,有食物中毒者表示,应清查这次餐食供应中存在的问题,给他们一个合理 说法。 杜塞尔多夫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展是全球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医疗设备展之一,重点展示医疗器械设备、数字 健康、实验室分析诊断、理疗矫形和医用耗材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 2025.11. 20 本文字数:675,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来源 | 扬子晚报 2025年杜塞尔多夫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展近日在德国开幕,大量中国企业参展,然而中国参展商遭遇大规模食物中 毒事件,大约200人食用一家中餐馆提供的盒饭后上吐下泄,有人甚至一晚上拉了40多次。 第一财经持续追踪财经热点。若您掌握公司动态、行业趋势、金融事件等有价值的线索,欢迎提供。 专用邮箱: bianjibu@yicai.com (注:我们会对线索进行核实。您的隐私将严格保密。) 推荐阅读 10月新能源 ...
麦澜德:实施差异化权益分派,拟派现2934.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20 19:19
麦澜德公告称,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19.21万股,占总股本2.19%。公司2025年度 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数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截至2025年10月23日,参与分红股份总数9780.79万股,拟派发现金 红利2934.24万元(含税),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和送红股。保荐机构认为,本次分派符合规定,未 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 ...
超声智能化如何进化?开立声析智能超声大模型给出答案
思宇MedTech· 2025-11-20 19:01
行业背景与政策导向 - 超声影像智能化正从“单点效率提升”向“贯穿流程、与医生协作的智能伙伴”转变 [2] - 医疗体系面临检查量攀升、年轻医生培养周期拉长、基层能力建设等结构性压力 [2] - 国家卫健委提出2030年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基本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普遍使用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的目标 [2] 技术路径与系统形态:声析大模型 - 开立医疗发布的“声析”智能超声大模型提供了从“功能智能”迈向“流程智能”的解决方案 [3][5] - 人工智能正从完成医生工作流程中5分钟的具体任务,演变为能理解场景、连续执行30分钟甚至数小时临床任务的智能助手 [7] - 技术框架采用“手-眼-脑”三层架构 [8] - “手”层作为高效智能工具集,负责自动识别关键结构(如子宫、卵巢、甲状腺、乳腺等)和自动测量参数,目标为看得清、测得准、取图规范 [8] - “眼”层依托大模型构建智能化诊断体系,精准捕获异常信号并生成结构化报告,实现从“发现异常”到“精准诊断”的进阶 [9] - “脑”层作为决策中枢,调度智能贯穿超声扫查全流程,并输出深度分析内容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10] - 三层协同使A.I能够理解并参与执行整个超声工作流,实现从“看到图像”到“理解病情”再到“执行流程”的闭环 [11] 临床应用与多中心验证 - 在妇科领域,AURA多中心项目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牵头,联合全国41家医院,旨在验证A.I自动完成O-RADS复杂特征识别和风险分类的可行性 [13][16][17] - 项目目标包括比较A.I-O-RADS与人工O-RADS的诊断性能差异,以及评估A.I-O-RADS在不同层级医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7] - 在甲状腺领域,面临检查量巨大、结节灰区广、过度诊疗与漏诊并存的问题 [17][18] - 传统TI-RADS分类系统在高度怀疑结节中的恶性概率多在70–90%区间,仍有10–30%为良性结节,形成决策灰区 [20] - 临床实践形成“二维+弹性+造影+三维”的四联评估方案,多参数综合评估可缩小灰区,减少不必要穿刺和手术 [22] - 大模型作用在于将多模态图像、数值等信息统一纳入分析框架,根据指南给出风险分层结论,并为手术、消融、随访等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23]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超声科的智能化正从“功能智能化”迈向“流程智能化” [23] - “声析”大模型的价值在于以“手-眼-脑”架构把扫查、测量、诊断、报告串联为可协同的闭环 [23] - 在“设备+A.I”与“医生+A.I”双路线下,A.I正成为医生日常工作的基础环境 [23][24] - 超声检查正在进入一个由大模型驱动的“流程级智能时代” [24]
开启国内临床应用!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
思宇MedTech· 2025-11-20 19:01
产品上市与临床应用 - 全球首款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于2025年11月在中国多省市医院开启临床应用 [1] - 首批植入手术由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合肥华安脑科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的专家团队成功完成 [1] - 该产品即将在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投入临床应用 [1] 产品技术与监管批准 - Percept™ RC由美敦力研发,集成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 [3] - 该产品是全球首款同时获得中国NMPA、美国FDA和欧盟CE批准的可充电、可感知、可方向性刺激的脑起搏器,并兼容3.0T和1.5T全身核磁扫描 [3] - 产品近期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25年度最佳发明”,并连续在2024年和2025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作为明星展品亮相 [3] 产品优势与技术创新 - Percept™ RC融合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可实时感知并分析患者脑电活动,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8] - 该产品是全球最小、最轻薄的脑起搏器,比传统脑起搏器体积小37% [8] - 采用美敦力Overdrive™专利电池技术和钛酸锂特殊电池材料,保障长程、安全、稳定的治疗需求,并无条件兼容全身3.0T和1.5T核磁扫描 [8] - 配合SenSight™方向性电极,实现“疗效最大化,副反应最小化” [8] 适应症与行业意义 - Percept™ RC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和药物难治性癫痫等复杂神经系统疾病 [3] - 该产品的临床应用标志着脑起搏器治疗的重大突破,推动了脑机接口技术在中国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进程 [4] -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国际公认的帕金森病首选外科疗法,全球临床应用已超过35年 [5]
93家械企!COA2025大盘点,机器人、影像、材料都在进化
思宇MedTech· 2025-11-20 19:01
大会概况与行业趋势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七届COA学术大会于2025年11月13日-16日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召开,国内外注册人数达20188人,收到投稿37222篇,设有25个分会场、45个专题板块,安排特邀发言697人次、教育课程79次、专题讨论27场 [2] - 本届COA以“数智骨科 共拓未境”为核心主题,展区趋势显示传统“关节/脊柱/创伤”划分被打破,机器人、导航、影像、生物材料与植入物加速耦合,连接复杂临床场景与更可及、可复制的诊疗路径 [2] - 机器人已从“关节一隅”覆盖至关节、脊柱、创伤、运动医学等多细分场景,围绕“更精准、更标准化、更可复制”目标迭代,多家企业推出“全骨科平台”和“多术式一体化方案” [4] - 影像+导航+机械臂闭环成型,移动3D C形臂、4D CBCT、全程三维导航与术中神经监测频次增加,企业强调从影像采集到路径规划再到执行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 [4] - 骨修复与生物材料维度竞争升温,材料厂商围绕成骨活性、抗感染、可吸收、可重建等维度展开系统竞争,不再只是“填补缺损” [4] - 国产关节与国产陶瓷体系加快“补链”,国产生物型膝关节、组配式关节系统及Artica/Alpha等国产陶瓷股骨头、ZTA陶瓷头在材料、假体设计、工艺三层面发力 [4] -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同台,叙事重心从“单品展示”走向“生态与标准”,本土企业在团体标准、临床指南、真实世界应用路径参与度提升 [4] 手术机器人与导航系统 - 史赛克Mako智慧机器人是全球首个集成全髋、全膝及单髁膝关节置换三大术式的手术机器人,依托CT的3D智能建模与动态软组织评估生成个体化术前规划,术中实现亚毫米级精准控制,Mako Hip 4.0软件引入骨盆动态评估与虚拟运动范围分析功能 [5][7] - 罗森博特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骨科手术向更精准、智能、微创发展,并在技术研发、临床验证、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合作 [12] - 罗森博特举办“骨盆骨折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指南启动会”,40多位专家探讨机器人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治疗应用,将推出首部权威临床操作指南 [14] - 佗道医疗Trinity超融合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以统一软硬件平台实现脊柱、关节、创伤等术式快速切换,融合自研AI规划、自动配准与工具可视化模块,实现术中三维影像采集、路径生成与导航执行全流程协同 [17][19] - 元化智能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具备髋、膝、单髁、脊柱与创伤五大术式协同能力,实现“一台系统,五种术式”集成应用,其国产骨科专用机械臂采用高精度零重力补偿系统、柔顺控制与触觉反馈算法,具备亚毫米级定位能力 [22][25] - 美敦力康辉擎航™EngineNav™脊柱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具备O-arm™三维影像融合、光学追踪与路径规划功能,覆盖颈椎、胸椎、腰椎等多节段手术,结合脊柱内镜系统实现软硬一体化可视操作 [26][28] - 歌锐科技“牛顿”智能化内镜微创机器人手术解决方案完成首次全自动化演示,集成三维移动影像平台、AI个性化规划、双机械臂协同执行与术后量化评估,实现低剂量3D成像、个体化操作路径生成及亚毫米级精准操作 [33][35] - 鑫君特正式发布ORTHBOT X®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设备,面向全膝置换与单髁置换两类术式,延续自动化技术积累,实现部分截骨操作自动化执行,搭载柔顺力控机械臂 [43][45] - 微创骨科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用于辅助全膝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具备平台化、标准化、精准化、个性化特点,术前根据CT数据建立三维模型生成个性化假体植入方案 [56][58][59] - 键嘉医疗Arthrobot智能全关节手术机器人为国内首台全面涵盖髋、膝、单髁关节置换的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YOZX智能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为全球首台全面覆盖髋、膝、脊柱、创伤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 [69][71][73] - 纳通集团“纳通骨科智能体”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国际首款运动医学手术机器人、三位一体关节手术机器人及智能手术室整体解决方案,运动医学机器人利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结合CT和MR影像实现精准规划 [89][91] 影像与可视化技术 - 美亚光电展示“AI+骨科全可视化解决方案”,包括导航+机械臂、导航+内窥镜、导航+显微镜三大核心产品体系,自研双目导航仪结合AI算法实现亚毫米级空间精度 [46][48][50] - 霖晏医疗展示国内首款使用AR技术的脊柱外科手术导航系统,适用于成人全脊柱各节段外科内固定术及脊柱内镜下通道建立等手术,采用“超视觉·纯直觉”引导交互设计,实现导航信息集中管理和全程指引 [53][55] - 爱视睿展示天璇星耀三维C形臂与天智航天玑系列手术机器人联合应用方案——Tinavi One Step®智能手术方案,实现影像数据与机器人导航系统无缝衔接,导航精度达毫米级 [147][149][151] - 世德医疗带来第三代CMOS平板高端C形臂“明见”系列与“亮见”系列智慧平板C形臂,“明见”搭载960万像素CMOS平板及西门子组合式X射线源,配合低剂量成像技术 [161][163] 生物材料与植入物创新 - 苏生生物创新骨修复材料Smartbone®正式登陆国内市场,兼具卓越成骨性能与操作便利性,可配合数字骨科技术实现精准3D定制,为复杂、大体积骨缺损提供一体化再生方案 [77] - 嘉思特医疗推出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磐石自加压3D分区骨小梁生物型膝关节假体”,基于国人胫骨骨密度差异构建分区化骨小梁结构,通过自加压机械稳定设计实现主动锁定,3D打印一体成型强化多孔结构与稳定机制协同 [40][42] - 北京安颂科技展示国产髋关节Artica®氧化锆陶瓷股骨头假体,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分享G3、G4、G5三款陶瓷材料体系科学数据,G5第五代氧化锆陶瓷临床成功率100% [125][127] - 亚洲生物展出优骼生®高活性人工骨修复材料,为国内首款不含生长因子的多级结构仿生人工骨,具有双重增强的骨诱导和骨整合特性,NMPA注册数据显示24周植骨融合率达到100% [168][170] - 华钽医疗展示骨科内植物抗菌材料2.0时代产品,采用钛基钽银涂层技术,利用PVD技术结合钛、钽、银三种金属特性,具有高生物相容性、高愈合能力及有效抗菌抗感染功能 [177][178][180] 智能化与数字化生态 - 长木谷参与发布中国首个《骨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系统辅助下临床手术技术指南》,明确AI规划、三维打印与机器人辅助三大核心技术路径在关节外科四大典型术式中的规范化应用 [36][38] - 长木谷以AI规划系统、配准导航与机器人协同技术为核心,构建贯穿术前分析、术中引导与术后验证的全流程解决方案,AI模块基于CT影像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并完成个体化术式规划 [38][39] - 威高骨科发布智能诊疗全解方案,展示智慧关节全链条数智化解决方案,包括负重位CT、搭载数字压力感应垫片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膝关节假体及髋关节假体,提供基于负重位详细解剖信息的个性化3D模型术前诊疗 [100][102] - 朗迈医疗发布“个性化医疗与使能科技”“骨科介入可视化解决方案”及“电磁导航系统”三大创新业务模块,与既有产品线构成涵盖术前、术中到术后评估的多维度技术体系 [171][173][174][175] - 鼎健医疗呈现3D打印髋关节系列、生物型翻修系列产品与混合现实创伤解决方案,以虚实融合优化诊疗流程 [199]
鱼跃医疗:目前有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等产品在售
证券日报· 2025-11-20 18:42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鱼跃医疗11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目前有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 原检测试剂盒等产品在售。公司产品品类丰富,例如公司的雾化器、血氧仪、消毒感控类、体温监测类 等产品均可参与到包括但不限于流感等疾病的家庭健康管理方案中,患者对医疗器械的使用应谨遵医 嘱。 ...
海王生物(000078) - 2025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20 18:30
业务战略与优化方向 - 聚焦高效益业务发展,主动放弃低效业务,将资金投入医疗器械及医药工业板块等效益较高领域 [2][3] - 2025年经营管理指导思想为"增加销售毛利、保障资产安全、改善融资渠道、优化资金回报",以现金流为核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3] - 主动退出部分低毛利业务,加大对医疗器械及医药工业板块投入,处置与主业关联度不高及业绩不理想的非核心子公司 [5][10]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与优势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板块营业收入约49.86亿元,已形成稳定规模与专业服务壁垒 [3][4] - 与波士顿科学、强生、迈瑞医疗等头部品牌深度合作,以代理销售模式为主 [3][4][5] - 相较于药品业务,医疗器械业务受集采影响较小,抗风险能力更强 [5] - 团队吸纳波士顿科学、西门子等头部企业管理及销售精英,保障业务专业性和先进管理理念落地 [5] 医药工业板块发展策略 - 利用海王体系网络及客户资源,发挥工业体系与商贸体系联动优势,持续深化市场布局 [3] - 积极参加国家集采到期品种在各区域联盟带量采购,抢占市场,带动其他产品销售 [3] - 按产品特性划分全管道销售、控销销售、电商销售三大管道进行流通渠道布局 [3] - 通过"以量带价、以点带面"路径,提升医药工业板块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和盈利贡献 [3] 行业趋势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达29,470亿元,同比增长0.6% [4] - 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资源向头部企业集聚,小规模企业生存空间承压 [4] - 公司2024年位列主营业务收入前一百位药品批发企业第九位 [8] - 人口老龄化加剧、国民健康意识增强,行业销售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4] 创新业务布局与差异化竞争 - 向创新药、生物制药、高毛利普药方面拓展业务,加大院外业务、终端业务及电商业务投入 [6] - 子公司与医院合作打造区域智慧中药房,共建制剂室、临方加工室项目,开展协定方、代茶饮、膏方加工等延伸服务 [6][7] - 加速推进特医食品业务落地,满足特定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 [6][7] - 通过"业务聚焦+资源协同+板块联动"构建差异化优势,依托体系资源实现采购、配送、零售渠道协同增效 [3][4] 研发进展与政策机遇 - 创新药HW130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研究,并开展II期临床样品原料与制剂生产 [7] - 公司正大力推进医药工业板块发展,利用体系内零售渠道资源协同销售加速产品转化 [7] - 精准洞察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强化核心竞争力以把握"十五五"规划政策机遇 [8]
“国产医疗器械一哥”第三次上市:迈瑞医疗瞄准国际化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17:44
"国产医疗器械一哥"终于迈出了港股上市的第一步。 日前,迈瑞医疗(300760.SZ)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报材料,启动"A+H"上市的征程。 这是迈瑞医疗第三次上市,此前其先后登陆美股、A股市场。 对于此次上市,迈瑞医疗的核心目的是发力海外市场,这确实是打开业绩空间的关键。 一方面,受到国内医院招标确认收入周期拉长以及医疗机构控费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另 一方面,当前迈瑞医疗的核心业务之一超声正在遭遇来自联影医疗(688271.SH)的进攻,"内卷"程度 进一步加剧。 如此背景下,借助港股IPO进一步打响国际市场知名度,确实有利于迈瑞医疗提振业绩。 不过估值或许也是迈瑞医疗要直面的挑战。 基本面表现疲软的情况下,迈瑞医疗今年以来市值蒸发近2成,这或许也给其港股发行带来更多不确定 性。 腹背受敌? 早在20年前,迈瑞医疗就曾登陆美股市场,并借此收购了美国Datascope生命信息监护业务,打开了当 地的市场。 但10年后,迈瑞医疗从美股退市,并在2018年回归A股市场。 如此算来,此番赴港上市已是迈瑞医疗的第三次IPO。 但与前两次IPO时业绩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不同,此次迈瑞医疗"略显落寞"。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