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

搜索文档
奖项申报通知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5-09 18:43
医疗科技行业发展趋势 - 医疗科技领域正处于技术突破与产业重构的关键阶段,涵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高端智能诊疗设备、创新医用材料、新型介入器械、再生医学、数字疗法及医工交叉融合等多个方向 [1] - 技术发展正在重塑疾病的发现、治疗与管理模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临床应用的协同发展 [1] 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概况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Global MedTech Conference 2025)将于2025年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预计参会规模约500人 [4] - 大会聚焦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政策环境、研发转化路径、AI辅助诊疗、资本关注方向及海外市场准入等议题 [5] - 参会嘉宾涵盖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及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4] 大会议程与奖项设置 - 议程包括六大主题:医疗科技发展趋势、影像平台/脑机接口等研发路径、医工交叉成果转化、AI辅助诊疗落地、资本技术方向分析及海外市场对接 [5] - 设立五大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创新应用奖、创新服务奖、供应链创新奖及创新转化奖(个人),评选标准涵盖原创性、先进性、产业化潜力、临床疗效及行业影响力 [3][7][9] - 奖项申报对象包括医疗器械/数字医疗企业、医工联合团队、服务机构、供应链企业及个人研究者 [6][9] 奖项评选流程与方法 - 评选流程分为申报(截至2025年5月31日)、评审(6月1日-15日)、结果通知(6月16日-22日)、奖杯制作(6月23日-7月10日)及现场颁奖(7月17日)五个阶段 [10] - 企业需通过在线表单提交申请,个人申请者需邮件提交简历、研究成果概述、专利证明及推荐信等材料 [9][12] - 评奖免费,获奖企业将获赠会议门票 [11]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上,嘉宾认为—— 数字健康产业区域合作前景广阔
经济日报· 2025-05-03 06:09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聚焦数字健康等议题,各方同意深化相关领域合作,数字健康成推动区域卫生合作与经济转型关键引擎,会议为天津峰会和上合组织卫生健康合作奠定基础 [1][3] 会议概况 - 4月27日至28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卫生部长会议在西安举办,主题为“共促健康可持续发展、共享健康未来” [1] - 上合组织成员国和部分对话伙伴国卫生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围绕应急医学等4个议题讨论并签署会议纪要,同意深化相关领域合作 [1] 数字健康核心地位 - 数字健康是推动区域卫生合作与经济转型的关键引擎,上合组织重视医疗卫生领域数字化转型,2022年撒马尔罕峰会通过《远程医疗合作构想》筑牢发展根基 [1] 各方倡议与观点 -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倡议强化数字健康技术应用合作,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发挥上合组织医院合作联盟作用,搭建远程医疗合作平台和网络 [2] - 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总医院首席医疗官托洛戈诺夫·巴基特·塔兰托维奇对数字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认为能降低医疗成本、创造就业机会,吉尔吉斯斯坦正积极引进数字技术并希望分享经验资源 [2] -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萨亚·皮乌卡拉提到世卫组织致力于和各国合作制定数字健康战略,肯定中国在利用数字技术改善医疗保健方面的领先地位 [3] - 托洛戈诺夫希望中国在新医疗技术开发方面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推动各国共同制定数字健康领域国际标准 [3] 上合组织发展与会议意义 - 上合组织成立24年不断发展壮大,成员国领土覆盖欧亚大陆60%以上,人口占全球近半数 [3] - 2024年中国接任上合组织2024至2025年轮值主席国,将于2025年秋天在天津主办峰会,此次卫生部长会议为天津峰会奠定良好基础,开启上合组织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新征程 [3]
世界数字健康论坛 | 2025年3月28日
思宇MedTech· 2025-02-15 23:09
论坛概况 - 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主题为"数智创新·激发健康医疗新格局",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2] - 论坛将在2025年3月28日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作为国家级"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3] - 参会嘉宾阵容强大,包括19位院士、70位院长及国际组织代表,如WHO驻华代表、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等[4][25] 论坛内容架构 - 采用"1+2"模式:1个主论坛+2个平行论坛(科技前沿专场、应用创新专场)[8] - 主论坛包含五大环节:致辞/主旨报告、发布签约仪式、校长对话、主题演讲、前沿对话[9] - 平行论坛聚焦智慧中医、AI医疗、纳米技术等细分领域,设置圆桌研讨与项目路演[10][11] 核心成果发布 - 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建立覆盖中国296个地级市的健康评价体系[12][14] - 院士联合签署《世界数字健康论坛宣言》,提出普惠共享、协同攻关等四大倡议[15][16] - 促成中德"国际数字健康合作"等多项签约,包括西门子医疗与清华长庚医院肝癌防治合作[17][20] 技术前沿亮点 - 精准外科:董家鸿院士提出智能感知+智能决策的精准外科工程化路径,突破人类体能限制[35] - AI医疗: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探讨交叉学科机遇,强调需医疗从业者与AI专家深度协同[36] - 器官移植:瑞士专家展示"体外常温灌注"技术,可扩大30%供体器官利用率[37] 行业趋势洞察 - 数字健康处于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战略交汇点,需构建新型基础设施重塑卫生体系[27][28] - 医疗垂域大模型面临数据孤岛、算力不足等挑战,但可提升20%临床决策效率[46] - 中医药数字化需突破客观化瓶颈,本草智库大模型已整合2000万实体知识图谱[43] 产学研合作 - 海淀区推动AI+医疗融合,2024年数字健康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34] - 北航王田苗提出医工交叉五大前沿方向,包括手术机器人、生物3D打印等[45] - 华为MindSpore技术赋能生物医疗,构建AI基础软件生态[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