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澄迈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农文旅推介会举行
海南日报· 2025-10-19 09:11
会议概况 - 2025中国·澄迈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农文旅推介会于10月18日下午在澄迈县举行 [2] - 会议聚焦沉香、农业种业、渔业、林下经济、农文旅融合五大主题 [2] - 会议旨在搭建对外合作高端平台,展示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与潜力,实现经济效益与品牌影响力双丰收 [2] - 参会人员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知名农文旅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代表、行业专家和省内相关部门领导 [2] 澄迈县产业基础与优势 - 澄迈县是海南北部重要的产业承载地,是海南传统的农业大县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产业基础扎实 [2] - 当地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包括富硒福橙、桥头地瓜,以及福山咖啡、蓬勃发展的“柚子夫妇”等农业品牌 [2] - 澄迈在沉香产业链打造上走在前列,林下经济、水产南繁种业等各具特色,为农文旅融合提供丰富的产业内涵和消费场景 [2] 会议活动与成效 - 会议设置企业家分享、招商政策推介、主旨演讲、主题分享、巅峰对话、各镇招商推介等环节 [3] - 会议围绕重点产业政策、招商项目、产业发展前景进行精准解读和深度推介,引发与会投资者的广泛兴趣和热烈反响 [3] - 会场内设置特色产品与旅游资源展区,展示福山咖啡、桥头地瓜、澄迈福橙等产品,通过图文、视频、实物体验和现场品鉴让嘉宾沉浸式感受当地物产、生态与文化 [3] - 会议成功举办集中签约一批高质量项目,广泛传播“澄接世界 迈向未来”的城市品牌形象,为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跨越式发展开启新篇章 [3][4]
今年前三季度广西国际旅游收入5.26亿美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22:18
中新网南宁10月18日电 (张广权)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18日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广西旅游吸引 力持续提升,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累计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41.13万人次,同比增长 72.7%;实现国际旅游收入5.26亿美元,同比增长76.9%。 今年以来,广西推出一系列促进入境旅游便利化的举措,包括优化签证办理服务、加密国际航线、拓 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客源市场等,为入境游复苏注入动力。广西还着力打造"入境游支付无忧"金字招 牌,推动金融与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入境游客支付便利性与体验。 与此同时,广西积极邀请境外旅行商来桂考察,韩国和澳大利亚旅行商踩线团先后到广西考察山水风光 与跨境旅游产品。对外交流方面,广西组团赴澳大利亚及越南岘港开展文旅推广,并与越南广宁、谅 山、高平、宣光、海防等省市联合开展文旅交流活动,合作推动边境旅游发展。 据广西旅游抽样调查统计测算结果,今年前三季度入境过夜游客人均消费约373美元,较去年同期略有 增长,显示游客消费意愿与结构同步优化。 近年来,广西依托独特的山水风光、民族文化和边关风情,持续推出中越边关探秘、跨国养生度假、民 族节庆体验等特色跨境旅游产品,受到东南 ...
拿起手机就能免费听讲座、看展览 “十四五”期间多彩文化点亮生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8 22:0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 [2] - “十四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3] - 老百姓可通过手机免费听讲座、学艺术、看展览,文化服务便捷性提升 [2] 旅游景区发展 - “十四五”时期,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A级景区总数达到1.65万家 [5] - 旅游景区在产品业态、服务品质等方面加快焕新升级 [5] - A级景区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5]
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CEO大卫·莫里斯分享塔斯马尼亚可持续发展历程:水电使得它是零碳的
新浪财经· 2025-10-18 14:50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 [1] - 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塔斯马尼亚分会CEO大卫·莫里斯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 [1] 塔斯马尼亚的自然资源禀赋 - 塔斯马尼亚拥有世界上最纯净的饮用水和非常干净的空气 [2] - 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自然野生动物、温带雨林以及食物、饮料和海鲜资源,支持了人类几千年生存 [2] - 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当地社群对于发展工业还是保护自然环境存在不同观点 [2] 经济发展与转型路径 - 利用亚洲发展机遇,将农业、海鲜、矿物质等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以增长经济 [3] - 规划将农业从传统畜牧业转向更具技术含量的农业,例如向中国出口优质车厘子和小龙虾 [3] - 社会变得更具创新性并接纳艺术,出现了许多现代艺术博物馆,呈现多文化态势 [4] 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技术应用 - 岛国发展需采用电动汽车及特殊交通方式改革以改善环境 [4] - 应用由5个电池组成的车辆,可运载2000人在南美洲河道通行,技术整合可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6] - 塔斯马尼亚因拥有水电力而已长期处于零碳状态 [6]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商业发展需要一致的政策制定、对法律法规的更好理解、刺激政策及各种基础设施 [6] - 国家政府需要强调并提供路线图,这对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6]
节后错峰游火了!
证券时报网· 2025-10-18 12:20
错峰游市场热度 - 国庆中秋长假后错峰游市场明显升温,出游人数较去年增长约30% [1] - 热门目的地产品供不应求,众信旅游已多次追加团位以满足需求 [1] - 途牛平台数据显示错峰游正迎来预订高峰,预计11月中旬后将进入冰雪旅游及年假出游高峰 [3] 错峰游客群特征 - 错峰客群画像体现松弛感与追求高品质并存的特点,并非单纯追求低价 [1] - 节后一周“90后”(29%)与“80后”(26%)共同占据超过半数的错峰飞行市场份额 [2] - 80后及90后用户出游计划确定更早,其预订出游人次占比接近六成 [3] - 银发人群偏爱深度游,且游玩时间和出行距离更长 [2] - 客源地以广东、上海、北京、四川、浙江、云南、山东、新疆、江苏和福建为主 [2] - 用户多来自北上广深及南京、成都、杭州、沈阳、武汉等新一线城市 [3] 旅游产品价格变化 - 节后一周机票价格较节中明显回落,两舱均价下降12%,经济舱价格降幅近两成 [1] - 10月13日至10月31日出发的机票均价,比十一假期均价下降36% [1] - 10月13日至10月31日的连锁酒店平均支付价格,比假期下降接近三成 [1] - 出境游及国内游产品价格出现明显降幅,欧洲线路产品价格降至万元级别 [1] 消费者行为趋势 - 选择两舱出行的订单量相较去年增长近10%,消费者更愿将节省预算用于提升飞行舒适度 [1] - “体验回报率”成为成熟旅行者的核心考量,新旅行文化追求舒适与松弛 [2] - 消费者通过年假、拼假等方式灵活安排时间,以获得更舒适旅行体验 [3] 热门旅游产品主题 - 境内错峰游热门选项包括乐园游、文博游、赏秋游等主题产品 [3] - 随着秋季深入,赏秋游热度水涨船高,部分跟团游产品预订火爆 [3] - 众信旅游推出覆盖出境游、邮轮游、国内短途游的超千余条精选线路 [2] 行业公司动态 - 众信旅游联手多家境外旅游局及全球合作伙伴举办首届“闪现全球”世界文化节 [2] - 行业需前瞻性布局并开发相关产品,以抓住未来市场增长点 [2]
首届“闪现全球”众信旅游世界文化节在京启幕
北京商报· 2025-10-18 11:56
公司活动与战略 - 公司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隆福寺艺术街区举办首届“闪现全球”世界文化节 [1] - 活动联手多家境外旅游局及全球合作伙伴 旨在打造文旅行业新IP [1] - 公司计划未来将该主题IP活动推广至更多城市 [1] 活动内容与体验 - 活动现场设置马来西亚 新加坡 澳大利亚 南非等十余个境外旅游局及资源方展区 [1] - 活动包含异国手工制作 特色歌舞表演等文化体验环节 [1] - 活动联合俏东北 牛角烧肉等知名餐饮品牌组成美食区 提供丰富美食体验 [2]
《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新在何处?
海南日报· 2025-10-18 10:28
政策法规核心创新 - 将国家赋予的系列政策红利上升为法规,转化为更稳定、可预期的制度安排 [4] - 变通国家关于外商投资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以及赴港澳台地区旅游业务的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 [4] - 变通国家关于娱乐场所营业时间的限制,允许在重点旅游区内设置通宵营业的酒吧和娱乐演艺场所 [4] - 变通国家关于导游必须是中国公民的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导游人员通过技能认定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从业 [4] 行业开放与国际化建设 - 聚焦开放关键领域,通过放宽外资旅游准入、优化离岛免税与入境免签政策、推动邮轮游艇旅游创新等措施,构建多层次旅游开放与国际化服务体系 [3] - 鼓励外国投资者在海南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允许设立中方控股的外商投资文艺表演团体 [4] - 升级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强化国际旅游人才支撑 [3] 产品业态与发展布局 - 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海南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旅游业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3] - 积极回应旅游从“观光”向“体验”转变的趋势,鼓励发展海洋旅游新业态和“演艺+旅游”新业态 [4] - 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专业化、规范化、高端化发展 [4][5] 服务品质与市场监管 - 以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为核心,从健全质量标准、强化诚信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与交通配套、优化投诉处理机制等多维度发力 [3] - 聚焦“零负团费”、“强迫购物”等行业顽疾精准施策,形成“违法必惩、惩罚必严”的强大震慑 [3] - 构建从预防到惩戒的全链条监管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5]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 对高风险旅游项目实施严格管理,设定高标准,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 [3] - 对鼓励发展的新业态实施严格管理,明确经营许可或备案要求,划定活动区域,严禁使用“三无”船舶和渔船非法载客 [5] - 为打造世界级“海上运动天堂”和“低空旅游胜地”筑牢安全防线 [5]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新华网· 2025-10-18 09:36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高层强调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将文化旅游业打造为支柱产业 [1] - 省级战略布局突出“五大文化”特色,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协同发展机制,目标打造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 [1][13] - 省级层面组建休闲度假、医疗康养、创意经济等6个实体化专班,推动产业主动对接,实现从“文旅+”到“+文旅”的转变 [1][19] 行业表现与投资动态 - 2024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次及花费同比分别增长7.4%和10.8%,入境旅游人次及国际旅游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4.8%和124.1% [1][3] - 2025年1-8月全省文旅产业招引落地项目1374个,总投资额1827.5亿元,文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36% [2][22] - 2024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文旅落地项目2716个,登记投资额4361.75亿元,文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30.8% [3] 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 - 以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梅戏文化构成的“五大文化”作为文旅产业长远发展的核心引擎 [1][5] - 系统性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如实施徽学研究提升工程、整理2600件(套)徽州文书、推动10个项目列入全国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5][6][8] - 积极融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滚动实施506个重点项目,累计发行专项债10.37亿元,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7][8] 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与特色发展 - “一区三圈四带”空间布局加速落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作为“排头兵”,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52亿元,同比增长6.1% [13][14][17] - 各地区差异化发展:皖南突出徽风皖韵,合肥突出科创特色,大别山深挖红色资源,皖北勾画生态美景 [14] - 建成7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5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级民宿数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14] 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发展 - “体育+”、“戏曲+”、“康养+”等千行百业与文旅有机融合,例如黄山市2024年举办规模赛事193场,带动旅游消费超18亿元 [20] - 主攻休闲度假强化项目牵引,如六安市霍山县由1.8亿元社会资本打造的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实现四季业态衔接 [21] - 黄山市通过“三张清单”机制推动项目良性循环,2025年1-8月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83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占比77.05% [21] 文化传播与社会价值 - 利用热门旅游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桐城市六尺巷日均客流达2万人,将“和文化”深度融入全域文旅规划体系 [24] - 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凸显,持续提升3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出86个“大思政课”项目,建设近百个红色村镇 [27] - 文化赋能城市转型,如马鞍山由“钢城”转型成“诗城”,年吸引游客超4000万人次 [27]
纵深推进产业强省建设 云南多点发力抓投资促转型
经济日报· 2025-10-18 05:43
产业发展结构转变 - 云南省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20年的26.7%提高至2024年的52.1% [1] - 工业发展向传统和新兴产业多元支撑转变 [1] - 资源经济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在45%左右 [1] 传统与新兴工业增长 - 能源、有色等传统产业支柱地位持续巩固 [1] - 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成为工业增长新引擎 [1] - 绿色能源、有色金属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2] - 铝、化工、稀贵金属成长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 [2] 绿色能源建设与转型 - 电力总装机由2020年的1.03亿千瓦提升至1.67亿千瓦 [1] - 绿电装机达1.5亿千瓦 [1] - 年均存量常规水电绿证无偿划转规模有望保持在1亿张以上,折合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 [1] 重大项目投资与实施 - 203万吨绿色铝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投产 [2] - 连续15个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900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2] - 产业投资成为支撑增长的主引擎 [2] 民间投资活力 - 民间投资占比由2021年的44%提升至今年前8个月的45.2% [2] - 产业民间投资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由42.6%提升至67.5% [2] 优势产业地位 - 高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优势突出 [1] - 旅游万亿元级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 [2]
境外游客在华体验升级 入境游活力迸发
证券时报· 2025-10-18 03:29
今年以来,中国入境旅游持续火热——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直观感受,境外赴华旅游人数增多已是不争 的事实。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外国人出入境人次达5126.8万,同比增长27.8%;国家移民管理局曾 预测,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突破200万人次,入境游市场活力显著释放。 为更好接住"China Travel"(中国游)的巨大流量,并推动"流量"向"留量"转化,近期商务部等九部门联 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将通过持续完善入境免签政策,优化外 国人在华通信、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服务,构建适配境外人士的旅游、消费、留学友好生态,以此激发 服务消费新增量,进一步释放入境游带动的经济潜力。 "丝滑"的移动支付体验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移动支付不便、数字化旅游服务适配不足,始终是境外游客在华旅游消费的痛 点。如今,随着支付行业互联互通进程加快,支付机构持续优化"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入境支付服 务,境外游客在华终于能享受到"丝滑"的消费支付体验。 在深圳机场境外来宾综合服务中心,来自俄罗斯的旅客Jane解决了她在深圳使用微信支付的问题。"这 里有指引册子,跟着上面的指引,只需要 ...